第77章 :懲惡揚善閣

此時強敵盡去,謝遜雙手奉上屠龍刀,周芷若微微一笑,正要為他解開屠龍刀中的秘密,謝遜卻搶先說道:“趙姑娘,此乃我中原至寶,卻不是你能見的。瓜田李下,還望姑娘自重,遠遠回避才是。”

趙敏再料不到她如此為張無忌籌謀,謝遜與成昆生死相搏之時亦是頗為向着謝遜,仍被如此嫌棄。她卻不知道謝遜身為明教中人,自幼見蒙古鞑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其提防之心豈一日可盡釋。

趙敏拿眼睛望着張無忌,只盼他說句公道話,卻見張無忌皺了皺眉頭道:“趙姑娘,義父說的是。還請趙姑娘回避為上。”

趙敏只得按下心中怒氣,微微一笑,風致嫣然,指着小昭道:“此女乃是波斯混血,又如何不回避?”

小昭道:“我的母親黛绮絲便是明教中紫衫龍王,父親韓千葉亦是中土人士,自與鞑子郡主不同。”也不知道為何,她對趙敏竟然有一種天然的敵意,處處搶白,絲毫不讓。

趙敏道:“屠龍刀和倚天劍中的秘密嘛,我也知道,無非是藏着武功和兵法……”

話音未落,已被謝遜捉住,謝遜轉頭望着周芷若道:“教主,此女所言,可是實情?為我明教大業,倒是斬草除根的幹淨!”

趙敏臉色大變,不防今生洗心革面,手上不染漢人鮮血,依然令謝遜厭惡至此,她想到此處,只覺得委屈,淚水滾滾而下,向着張無忌大叫道:“無忌哥哥,你倒是說句話呀!我早說過,若你是漢人,我便也是漢人,嫁雞随雞嫁狗随……”

話音未落,早被殷離“呸”了一口:“你好不知羞!”

趙敏待到此時,反将蒙古人的不拘禮數、敢愛敢恨發揮了出來,反唇相譏道:“我喜歡便是喜歡,絕不推诿,不似你的好姐妹,心中明明喜歡得不得了,卻偏偏做出一副雲淡風輕之态!”

殷離大怒:“你說哪個?”

趙敏道:“自然是你那周姊姊了,焉能有別人?”

謝遜聽她們你來我往,說的頗有趣,更何況與自家義子張無忌有關,更是全神貫注地傾聽,見張無忌一副忸怩不安之相,周芷若倒是面上泰然自若,便如沒有聽見一般,突然間哈哈大笑道:“謝某竟不知我這無忌孩兒如此讨人愛憐!倒是天賜良緣!天賜良緣!”

周芷若知道他想錯了,不得不出面糾正,輕咳一聲道:“謝法王,別的事都好說,此事可不是渾說的,趙姑娘若有意嫁你義子,涉及蒙漢之防,敵我立場,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一番。”

謝遜一愣,不知道她因何說出這樣一番話,但不好發問,便見她已經順手抽出屠龍刀和倚天劍,将劍身之中軟鐵地圖取出,又解釋了一番倚天屠龍劍的來歷。

謝遜待聽說此劍是峨眉派私産,秘密亦是峨眉派世代相傳,不禁贊了一聲:“郭襄郭女俠果然俠義!郭靖郭大俠和黃蓉黃女俠更是不凡!”

Advertisement

周芷若道:“藏寶所在之處桃花島,便是黃蓉黃女俠之父他日清修之所。”

一行人于是趁熱打鐵,為防夜長夢多,決心上得桃花島去掘寶,趙敏欲要跟随,衆人皆不情願,宋青書突而言道:“趙姑娘,你對我師弟張無忌十分在意,武當承蒙錯愛,然則無忌師弟不表态,我亦無話可說。但兒女情長不及父女天性,如今令尊大人有難,姑娘焉能為了一男子不顧令尊安危?”

趙敏呆了一呆,追問再三,方知洞庭湖事後,王保保因趙敏設計之故身死,在趙敏看來,算是給張無忌的投名狀,意在表示自己追随于他的決心,然在朝廷看來,卻是汝陽王親生女兒反叛謀逆,此乃重罪。更何況汝陽王這些年來在京城中頗有作為,得罪了不少王公貴族,是以趁此機會紛紛發難,屋漏偏逢連夜雨,汝陽王的嫡系部隊在安徽等地再敗于明軍,于是認定汝陽王有意謀反,關入大獄,擇日問斬。此事傳遍江湖,宋青書因綽號玉面孟嘗,消息靈通,故有耳聞。

趙敏此時進退兩難,欲要離了張無忌去京城救父親,卻擔心從此和張無忌永無相見之日,欲要棄了老父一味癡纏張無忌時,卻想起汝陽王待自己的舐犢情深,畢竟不忍。

如是猶豫再三,謝遜嘆了口氣道:“趙姑娘,你還是去吧。若是有緣,定會相會。”趙敏這才抹了一把眼淚,自去了。

謝遜因而當着諸人面向張無忌說道:“聽聞此女對你百依百順,照拂有加,然若想與她結為夫婦,我謝遜便頭一個不答應。并非單純為其是蒙古人的緣故。”

殷離見這話投了自己心意,便笑着問為何,謝遜言道:“此女行徑,對無忌而言,固然是無微不至,然則對旁人,則是涼薄至極。此時中原武林正扯了大旗反抗朝廷,無忌亦是毫不猶豫,站在抗元一面。她身為朝廷郡主,不思朝廷供奉之恩,屢屢和敵人糾纏,已是不忠;父親為汝陽王,她做事屢屢拖父親後腿,惹得汝陽王遭皇帝猜忌,此為不孝;為了表示願做漢人的決心,不惜算計兄長,與昔日屬下為敵,此為不義。似這等不忠不孝不義之人,縱為男子,也應敬而遠之,更何況為一陰毒婦人乎?她今日愛無忌,自然愛得徹底,事事為他考慮,若是有朝一日,變了心,朝秦暮楚,可又如何是好?将來因愛生恨,無忌本性純良仁厚,豈不遭她所害?”

張無忌聞言,後背上冷汗忽聲,他和趙敏相處良久,自然知道趙敏天性并非謝遜所言,然則要在義父面前為她辯護,卻是萬萬不敢。

衆人至桃花島上,順利尋得武穆遺書及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諸物,小昭想起自己母親死在此島,不覺凄然。張無忌見她難過,不免心軟安慰了幾句。小昭一向是個沒玩伴的,見他如此友善,免不了漸漸芳心暗許。

謝遜看在眼中,并不作聲,待到夜間,尋個無人角落悄聲問道:“義父有意為你做主,說一門親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張無忌臉漲得通紅,道:“鞑子未滅,何以家為?”

謝遜意味深長地說道:“待到滅盡鞑子,只怕你那位趙姑娘,亦是灰飛煙滅了。”

張無忌想起趙敏種種柔情蜜意之處,不覺心頭一陣惘然,卻聽得謝遜厲聲說道:“你是漢人,同蒙古人是不共戴天的仇敵。怎能想着和蒙古人長相厮守?此事萬萬不可,義父欲為你求懇周姑娘為妻,你可願否?”

張無忌只覺得心中砰砰直跳,卻猶豫着道:“她自言嫁了人,整日裏以望門寡自居,似無婚配之意。便是有意嫁人,也輪不到我。尚有宋師哥對她情深一片……”

謝遜聽他言語裏大有自怨自艾之意,于是微微笑道:“原來你心中亦中意周姑娘,此事且不急在一時,須尋個良機才好提出來。”

一行人重新回到中原。周芷若親上武當山,又言及各派拿出武學,共襄抗元盛舉。

張三豐看她策劃,但見她提出要以發布江湖任務的形式,勸武林中人懲惡揚善,或者以抗元軍功計,換取武功,他是一代宗師,素無門戶之見,當下只颌首稱贊,又道:“若有人學了各派武功,從此便胡作非為,如何是好?”

周芷若答道:“所謂懲惡揚善,自然會發布江湖追殺令,武林同道悉數滅之。”

張三豐又問道:“若有人屠戮無辜平民,以此搪塞軍功,又該如何?”

周芷若答道:“此風不可滋長。一有查出,定不輕恕!”

張三豐道:“此舉自是大善,只是非有人居中協調不可。不知周教主心中可有人選。”

周芷若便笑道:“明教五散人之冷謙,剛正不阿,堪為懲惡揚善使,只是以武林之大,只恐他一人難以為繼。若是張真人有意,我便想從張真人這邊讨個妥當人。”

張三豐道:“我的小弟子莫聲谷,你看如何?”

周芷若大喜過望,連聲道:“莫大俠嫉惡如仇,眼中容不得沙子,自是極好的人選。多謝張真人!”

于是明教、峨眉、武當三派牽頭,其餘諸派因洞庭湖之劫,已不成氣候,聞言自然無不允之理。

當下便立冷謙、莫聲谷兩人為懲惡揚善使,以峨眉派武功、明教武功、倚天劍、屠龍刀中武功、各派流傳既廣的入門功法如羅漢拳、武當長拳諸如此類為基礎,小昭亦從母親留下的遺物中尋出昔年逍遙派于琅環玉.洞中搜集到的武功,張三豐又錦上添花,手抄太極拳經一部,林林總總湊了許多,總部便設在漢水之濱。

但凡漢人有立志懲惡揚善、驅除鞑虜者,皆可至懲惡揚善閣中備案登記,領取初始入門功法,待到學有小成,或者游歷江湖,廣做善事,或者投身抗元軍中,勇立軍功,以此換取獎勵點數。當獎勵點數高至一定程度,便可換取新的進階功法。若是于功法中有不懂之處,亦可以獎勵點數換取高人指點。

一時天下漢人熱血沸騰,驅除鞑虜之願愈發高漲。不過短短幾年工夫,蒙古人已被趕入極北之地,終不負昔年郭靖黃蓉義守襄陽、鑄倚天屠龍刀劍之意,亦不負小東邪郭襄建峨眉派世代守護秘密之舉。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