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改嫁風雲
當下朱元璋挾反元大勝之威,帶着數千兵馬和明教弟兄趕來漢口向周芷若禀報軍情。周芷若設宴款待之。
宴上朱元璋意氣風發,如數家珍般将近年來麾下将領的軍功一一講出,末了卻話鋒一轉,問周芷若道:“如今鞑虜盡除,中華已定,天下惶惶不知其主。屬下一介凡夫,幸得黎民信賴,于金陵城中設天下兵馬總元帥府,代行掌管天下大小事務。然畢竟不是長久之策。如今當務之急,是立一位皇帝,不知教主意欲何為?”
周芷若沉吟未決,朱元璋又低聲說道:“教主對韓将軍情深意重,以未嫁之身,替他守孝,天下無不贊教主大義。然韓家并無子嗣可守,世間青年才俊衆多,無不盼着教主青目。”
周芷若一笑,知道這是朱元璋勸自己改嫁來了。原來他得了韓林兒的軍隊,這些年來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則世人多重義氣,無人不知這份家業原本是老韓家的,他朱元璋不過是個打工仔。其實韓林兒後繼無人,便是堂而皇之将家業奪了去,別人本也沒什麽好說,偏生韓林兒的未亡人周芷若是明教教主兼峨眉掌門,武功高強,在武林之中甚有聲望,又主持懲惡揚善之事,尋常百姓都拿她當做救苦救難的菩薩一般看待。有周芷若在,朱元璋便不好輕易為帝。
然則周芷若畢竟是一介女子,胡惟庸、李善長等人商議,若是周芷若願意改嫁,老韓家這份家業自然便順理成章成為無主,朱元璋彼時稱帝,再名正言順不過了。況且周芷若容貌清麗,恍如天仙一般,教裏教外,對她心存愛慕者不在少數,何苦要守活寡?
正在這時,胡青牛、王難姑夫婦到了,一來就向周芷若言說,放毒于元兵水源上游,毒暈數萬人的功績,又道:“幸得老天保佑,未傷及無辜黎民。否則,我們罪過可就大了。”
殷離在旁微笑道:“便是傷及無辜黎民,想來醫仙自有辦法妙手回春,何足懼哉?”說得衆人都笑了起來。
朱元璋便趁機懇求王難姑向周芷若說項,王難姑也點頭道:“正是此理,哪有一輩子為他守着的道理。若是上行下效,舉國盡是守節寡婦,卻叫大小夥子去哪裏找媳婦兒去?據說程朱理學還喜歡聞女人的臭腳,巴巴裹成三寸金蓮,亦不勤洗,好好的女兒家,本來如履平地,大可為家操勞,為夫分憂的,卻成了個半殘疾,可嘆可悲!”
湯和也在旁說道:“我們皆知周教主平日最惡程朱理學,早有意禁此學說,以正統孔孟之道為儒學道統。改嫁亦是風光之事,還望教主以大局為重,切莫推辭。”
周芷若聽得心中一動,追問道:“程朱理學,為害不小,遺禍于世,真個要廢除了?”
湯和一握拳頭:“這幫酸儒只曉得耍嘴皮子功夫,拿娘們兒出氣,胡惟庸早考證出來,他們的祖師爺朱老夫子是個扒灰兒媳的,如此人品,所說焉能信之!日前一群程朱儒生聚衆金陵府,一邊在秦淮河上玩樂,一邊誇誇其談什麽理學,老湯看了好不耐煩,便向大元帥讨了令,将他們一頓好打,個個屁滾尿流,臉腫的連他們爹媽俱不識得,實在好笑!”
周芷若聽了撲哧一笑道:“湯将軍倒是個爽快人。”
原本還正想對朱元璋說什麽,突然間有人報說,武當山張真人來了,周芷若大驚之下,忙将張三豐迎了進來,一盞茶後,張三豐微笑道:“老道此番來,卻是聽聞朱将軍說教主有改嫁之意,特為我那徒孫張無忌提親來的。”
正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哈哈大笑聲:“張真人果然和在下心有靈犀,在下也是為我那無忌孩兒提親而來!”笑聲中,一人徑直走進門來,衆人定睛看時,卻是金毛獅王謝遜。
王難姑見狀,大聲說道:“為女兒家提親之事,尚需詳談,此處卻不是講話之所。”一邊說,一邊将張三豐和謝遜二人讓入裏間,自己攜了周芷若的手,走了進去。原本是命胡青牛、殷離守在門外,豈料殷離不知道又犯了什麽脾氣,非要進去不可。
只聽得張三豐微笑道:“老道年事已高,決意由宋遠橋接替掌門人之位,遠橋之子宋青書便從旁襄助,學着料理事務。我那徒孫兒張無忌為人雖優柔,卻是急善良不記仇的性子,況武學天分亦高,雖難接掌門人之重擔,然精研本門武功,發揚光大,卻是要比青書更勝一籌了。只因無忌為人寬厚,難免會被小人所乘,老道思來想去,唯有教主這樣的奇女子,才能令他既敬又畏,琴瑟和鳴,成就一番事業。”
Advertisement
殷離在旁怒道:“這與我姐姐又有什麽好處?”
張三豐微微一笑,顯然胸有成竹:“周教主若是答應,武當滿門武功皆可入駐懲惡揚善閣,無論是倚天屠龍功、神門十三劍還是太極劍、太極拳,任憑教主所用。”
周芷若心頭一凜,暗道:怨不得後世人常有推測,說張翠山只怕是張三豐的私生子。無論是與不是,這份舐犢情深,都是難能可貴的,惠及張翠山之子張無忌甚多。同是武當第三代,宋青書可從未得過他的額外照拂。
謝遜道:“無忌能有張真人這樣的太師父,實在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又向着周芷若道:“張真人曉之以理,許了極重的聘禮,屬下卻想動之以情。”
周芷若凝目望着他,聽謝遜言道:“謝遜自知年輕時候殺戮過甚,惹下不少血仇。這些年來隐姓埋名,為明教大業出力之餘,常感不安。如今謝遜有幸立功無數,蒙古鞑虜盡去,謝遜便想着站出來,将從前的恩怨做一個了斷。”
殷離聞言,“呀”了一聲,道:“可是你殺了那麽多人,若是武林中人前來尋仇的話,便是周姐姐也不好袒護于你……”
謝遜道:“在下既然得周教主恩惠,手刃仇人成昆,又得以為明教大業一盡心力,便做好了以死正明教教規的準備。只是,唯有一心願難了,便是我那無忌孩兒的婚事。無忌孩兒心性優柔,其實心中頗為仰慕教主,只是有鞑子郡主柔情糾纏,故而頗有幾分搖擺不定。我皆看在眼裏。若是我死之後,那鞑子郡主趁虛而入,謝遜便是在九泉之下,也難以安生。還望教主成全!”
殷離聽到這裏,怒道:“怨不得你本來隐姓埋名好好的,卻在近年來屢屢露了行藏,好叫武林同道尋周姐姐理論,原來你竟是想拿自己的性命要挾周姐姐嫁你義子!”
謝遜嘆道:“正所謂舐犢情深。謝遜原本就不是什麽聖人。更何況我那無忌孩兒,樣貌武功心性都是數得着的,便是稍優柔些,然只要娶教主為妻,必定滿心懷喜,百依百順。此乃合則兩利之事,還望教主成全!”
周芷若搖頭道:“謝法王此言差矣。婚姻大事,雖是父母之命,然則若是當事人不情不願,也是一對怨偶。”
謝遜便進了一步,問道:“屬下鬥膽問教主一聲,難道當日下嫁韓林兒,教主便是對其有情嗎?非也,分明是教主顧念大義,巾帼中人,能有如此心胸,屬下佩服不已!如今教主既不想自己當皇帝,又不想下嫁朱元璋為妻,便趁機改嫁,亦無不可。試問天下之大,哪裏還尋得到像無忌這般般配教主之人?縱有,又豈能尋到像張真人這般眷顧徒孫的武林泰鬥?當日教主下嫁韓林兒,是為大義,如今為懲惡揚善閣,便請亦為大義,下嫁我那無忌孩兒!”
周芷若道:“你錯了。事到如今,婚與不婚,我只覺得無所謂。我說的不願,只唯恐張無忌不情願。更何況,邵敏郡主為了張無忌,抛家棄國,連累父兄,已一無所有,若是她挾從前之恩惠向張無忌哭求,張無忌焉能無動于衷?屆時我堂堂明教教主,峨眉掌門,被人棄婚而去,自身顏面何在,教派顏面何在?”
謝遜道:“無忌對教主頗有情意,屢屢關心,我皆看在眼裏。至于棄婚之事,我向教主保證,決不至于發生。若他果真如此,或有半點對教主不恭之心,我父子便任由處置,絕無二話!”
事已至此,确實無話可說。于是周芷若許婚,約定只要張無忌有半分不願,或者對邵敏郡主仍有眷戀之心,婚約便從此失效,再不可提起。張三豐、謝遜二人皆滿意而歸,自去籌備不提。殷離聞言,不知道為何,居然十分惱怒,恨不得仗劍殺了張無忌,卻被周芷若攔了下來。
于是從朱元璋到王難姑,皆大歡喜,便是峨眉之女,也知道從此和武當派情誼更近一步,從此在武林之中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動,行走江湖時無人可欺,亦是喜氣洋洋。
除了小昭自請為周芷若婢女,殷離整日裏莫名暴躁外,一切都沒有意外,婚禮籌備緊鑼密鼓。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