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VIP] 換親
葛翠河在醫院熬了兩天?, 回來後倒頭?就睡。
睡醒之後,才?聽二鳳說道:“先前霞霞姐來了,看你在睡, 就又走?了。”
葛翠河知道阮清這幾日回來,本來她的事情辦的圓滿, 她心裏也高興的很?,誰知突然又出了來勤家這件事。
葛翠河下了炕,就讓閨女給她熱飯去, 又問:“你爸幹啥去了?”
二鳳道:“讓興旺哥叫走?了。”
葛翠河心裏一緊,問道:“可是又出啥事了?”
二鳳想了想, 放低聲?音道:“媽, 我剛才?看見素娟姐回娘家來了, 挎着個好大的包裹。”
“看見有人送沒有?”
二鳳搖頭?, 葛翠河就皺了皺眉頭?,直覺事情有些麻煩。
他們這個陽溝村是個花姓村,據說都是逃荒年上, 別地兒?的人活不下去,這才?陸陸續續搬遷過來的。搬的人多了,漸漸就成了一個村子。
因此, 他們這個村子裏的人大多都沒有宗族觀念, 家裏出了事,大多不會想到要找親房長輩出面, 而是直接找到隊長門上去。
葛翠河兩口子作為隊上的領導,工作量實際上比別的隊的隊長要重的多。
來勤一家本姓朱, 他老婆年輕時也是一個接一個的懷, 可最?後存活下來的只有一兒?一女,兒?子叫興旺, 閨女叫素娟。兒?子到了該娶媳婦的年紀,家裏給不起彩禮,就托媒人找了一家也是有兒?有女的,兩家商量着換了親。
他家的閨女嫁給那家的兒?子,那家的閨女嫁給他家的兒?子,兩家的兒?子都是老大,因此閨女嫁了人後都成了嫂子,雖說稱呼上有些難叫,但好在兩家都不用掏彩禮,也都娶上了媳婦。
可這樣完美的光景沒有過幾日,來勤家就不安生起來。先是兒?媳婦進門後跟婆婆不對付,雖不大吵,但也是小別扭不斷。後來兒?媳生下了孫子,來勤兩口子寶貝的跟眼珠子似的,就給孫子取了個‘家寶’的名字。可這娃娃長到三歲了,還?不會開口說話。
一是生活上日積月累的不如意,二是娃娃不會說話積累下的心病,來勤家徹底沒有了安生日子,婆媳兩個兩天?一小戰,三天?一大戰,到如今已?經是水火不容,誰也見不得誰的地步。
Advertisement
葛翠河吃完了一大碗玉米面疙瘩,才?覺得整個人緩過來了,便讓二鳳去喊阮清。
等阮清到了,葛翠河先是聽她說了部?隊上的一些情況,聽說劉愛雲和李有福的婚事辦的很?圓滿,她笑道:“多虧你了。”
阮清又道:“張水秀那事也差不多定下來了,年後男方就會上張家臺提親去。這次的事多虧了玉珍嫂子的大力支持,她男人是團政委,說話很?有些分量,再加上玉珍嫂子是個熱心腸的人。”
“我回來時已?經跟玉珍嫂子談過了,如果以後咱們這裏還?有姑娘有意願嫁給當兵的,部?隊那邊玉珍嫂子就能幫着咱們尋摸人,劉愛雲也能幫忙,關鍵還?是要打聽清楚對方的為人秉性。”
“是這個道理?。”葛翠河點頭?認同,“有熟悉可靠的人,總比咱們兩眼一抹黑的瞎打聽的好。”
阮清說完了正事,就想要回去。葛翠河卻拉着她道:“我這裏還?有一樁難事,你也聽一聽。”說完就将來勤家的事撿要緊的說了。
阮清聽着,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婆媳鬧矛盾的見多了,可鬧到這種?地步,間接害了孫子的真?是少見。
根據葛翠河的說法,他家那娃娃之所以掉進水缸裏,就是婆媳兩個忙着吵架吵忘了。
北方的農村平時以面食為主,每天?都要擀面條,因此家家戶戶的廚房裏都架着一張和竈臺一般高,大約一米長半米寬的杏木案板。
來勤他老婆名叫楊春花,平時疼孫子疼的不行。長到三歲了,還?時時抱在懷裏,就是做飯也不舍得丢開手。她将孫子放到案板上坐着,自己在這頭?擀面,娃娃就在那頭?坐着玩。
出事的那天?,楊春花又和兒?媳婦因為柴火的問題發生了争吵,甚至動起手來,兩人一路從廚房打到了院子裏,正巧被上門說事的葛翠河給碰上了。葛翠河費了好大勁兒?才?将兩人給分開。
楊春花恢複理?智後,突然想起剛才?撕扯的時候,孫子似乎哭叫了幾聲?,後來就沒聲?音了,慌忙就往廚房裏跑。
人雖然救活了,可一說起當時的情景,葛翠河依舊心有餘悸,“她家案板跟前立着個細長的水缸,估計是那娃娃起來時一翻身,直接就倒栽蔥似的紮了進去。”
阮清道:“多虧了發現的早,否則一家子就那一棵獨苗苗,要真?出了事,家也垮了。”
葛翠河道:“誰說不是呢?人能救回來都算是上輩子積了大德了。可那一家子人到現在還?沒有個安生的時候。這不,剛那會兒?興旺又将娃他爸給喊走?了,我估摸着怕是又要說分家的事。”
農村分家,大多是兄弟多的人家,兄弟幾個都娶上媳婦,有自己的小家了,自然也就會有計較和私心。這種?情況下分開單過,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傷了兄弟情分。
比如阮清家,他爸兄弟三個,分家後爺奶跟着大伯住,平時各自過各自的日子,但有了啥大事,也能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不至于因為獨門獨戶被別家給看輕了去。
來勤家的情況卻是不同。他家只有一個兒?子,閨女又已?經嫁出去了,本來是沒有分家的必要的,奈何婆媳處成了仇人。
阮清道:“我看來勤叔和春花嬸兒?身子還?硬朗着,分開也好。人過日子總不能天?天?吵架生氣,不然再好的身子也要給氣壞的。”
葛翠河道:“有些事你不知道,他家嚷嚷着分家不是一年兩年了。可家裏一窮二白,就那兩間破爛房子,分了家,來旺兩口子連個住的地方都尋摸不下。”
說着,又話鋒一轉,“不過,這次也說不準。一來,孩子剛在她婆婆手裏出了事,二來,她家那閨女回來了,聽人說,是在婆家也待的不安生,說是鬧着要離婚。”
阮清問道:“你是說素娟?”
葛翠河點點頭?,“先前那會兒?,二鳳瞧見她回娘家來了。這閨女的脾性跟她媽一模一樣,不是個省油的燈。你說在這個節骨眼上回來,能有啥好事?”
阮清道:“不管分不分,這都算是人家的家務事吧?咱們能幹個啥?”
葛翠河道:“咱們是幹婦女工作的,要是不分,咱就得去勸和,要是分,咱就得幫着數鍋碗瓢盆、扁擔鍋竈。說白了,就是要主持個公道。娃他爸是隊長,大面上的事得他來,可男人家的心思畢竟簡單,難纏的還?是女人這一攤子。”
“咱們隊上年年都有分家的,不管哪家,都要先鬧個幾天?,我是勸了這個,勸那個,心力交瘁的很?。還?好今年多了一個你,我提前給你說說情況,你也好有個心理?準備。”
阮清從葛翠河家回去,就跟她媽和嫂子說起了來勤家的事,并?道:“按照葛隊長說的,來勤叔家的事,我們怕是還?要去給操個心。”
萬桃花問道:“不是讓你專管說媒的事?咋又讓你去管人家的家務事?”
阮清道:“咱這隊上,除了侍弄莊稼,就剩下家長裏短這一件大事。我當了婦女副隊長,又不管生産大事,也就只能跟着葛隊長管這些針頭?線腦的瑣事了。”
柳玉梅有些擔心,“分家不是啥好事,人家都是躲着走?,偏你幹的這個工作還?得上趕着去。我跟你說,這種?家務事,一向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心裏要多些分寸。要是拿不準,就萬事都跟着葛隊長,她經過的事情多,肯定比你有經驗。”
阮清點頭?,道:“這我都知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嘛。”又問起來勤叔家換親的事,“媽,你知道他們兩家當時是咋商量的不?”
柳玉梅回憶了一會兒?,道:“換親這事兒?好說不好聽。一般人家就是換了,也不樂意別人再提起。”一般大家一聽誰家換過親,大概率也就知道這家是窮的揭不開鍋了。
“你來勤叔當時也是托了好幾個媒人,十裏八鄉的都尋摸遍了,才?在上饒家尋到了一戶合适的人家。那家比你來勤叔家還?窮,媒人上門一說,就同意了。”
“兩家同時嫁閨女娶媳婦,早上一個毛驢将閨女馱出門,中午回去時再将媳婦馱回去。聽說素娟出門子時,大哭了一場,說是出了陽溝村,和娘家的路也就斷了。”
阮清問道:“這麽說,當時素娟并?不願意嫁?”
柳玉梅點點頭?,“何止不願意,剛開始說是要上吊,後來她媽看的緊,這才?沒有出事。唉,都是太窮惹下的禍事。素娟剛結婚那一兩年,是真?的跟娘家斷了,後來還?是她哥嫂往上饒家跑的勤,這才?哄得她回心轉意了。”
“那你聽過她離婚的事嗎?”
柳玉梅愣了一下,顯然今天?才?是第一回 聽說。
這時,萬桃花道:“我聽過。”
說罷,見婆婆和小姑子都轉過頭?來看她,便道:“我也是前幾天?到大伯娘家去幫着腌酸菜,碰巧聽來的。”
“說是素娟不滿意她男人,一直鬧着想離婚,不過她婆家肯定不能答應。你們想,他們兩家是換親,她哥嫂兩口子過的好好的,當妹子的要是離了婚,她婆家不就損失大了?賠了閨女還?沒了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