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古代老爹
橫壩村是屬于永平府城轄下東港鎮的一個小村落。
這裏依山傍水,而且現在莊王還頒布了一系列惠民舉措,凡是願意留在永平府地區的臣民收取的各種稅款是齊朝的十分之三左右。
辛玖一家子住進了新建好的房子裏。
這個院子比孫家原來的屋子更加的大,房間也更加多。
建房子的錢都是用的在路上那些劫匪身上搜刮出來的。
這一趟行程算起來不僅沒花錢反而還賺了一點。
轉眼辛玖帶着一家人已經在橫壩村過了三個月。
現在孫家衆人雖然還是住在一起但是辛玖已經發話叫他們各房煮自家的飯食,辛玖和老張氏就自己單獨煮。
各房如今也沒有在一起做事,辛玖和家裏的男丁開了幾畝土地,又在附近不遠買了六畝田。
孫三郎偷偷瞞着家裏所有人去報了參軍,等到快到了入伍的時候才把消息告訴了家裏。
此時老張氏正和小張氏商量着要給他說個媳婦。
“爺爺,我已經去城裏報了參軍入伍,過兩天我就得跟着袁将軍的軍隊出發了!”
孫三郎站的筆直,目光堅定的看着辛玖。
“誰叫你去報名的?你這是非得氣死我們你才甘心。”
孫有糧在一旁粗着嗓子罵道。
小張氏抹着淚撲到孫三郎的身上,:“兒啊,你這是要剜爹娘的肉啊,這上戰場殺敵是多危險的事情,你怎麽就敢不和家裏商量自己就去報名了呢?”
Advertisement
說完還捶了孫三郎兩下。
辛玖小口品着茶,問了一句:“真的想好了,不怕死,不怕苦?就是要去參軍?”
“爹,孩子不懂事,你怎麽還由着他?”孫有糧道。
“爺爺,我已經想好了。我就想跟着袁将軍去打仗,您放心我把您教我的東西都用心記在心裏。”
孫三郎一下子跪倒在地,道:“爺爺,爹,娘。我已經想了很久了,從那天見到袁将軍的那個時候,我就想要去當兵了。您們就同意了吧。”
“不行,我就你們兩個兒子,你這一去我不放心。你就老老實實的跟爹在家種田,怎麽也餓不死你的。”
“爹,您別再說了,我不願意在家種地。”孫三郎把臉扭向一邊不去看孫有糧。
“你這孩子,怎麽就那麽倔。”小張氏道。
“爺爺,求您同意了吧。孫兒一定會讓孫家光宗耀祖的。”孫三郎跪着磕了一個頭。
辛玖卻道:“你要去參軍我不反對,但是你爹娘那裏。你得自己說服他們,要是說服不了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哎,我知道了。”孫三郎頓時開心了起來,在他心裏爺爺是這個家裏的最高領導,爺爺都說了不反對。那爹娘那裏他再使勁的求求他們,定會成功的。
又過了一天的時間,孫有糧兩口子還是沒有答應孫三郎,孫三郎急的抓耳撓腮的,兩口子就是不松口。
他叫着其他的兄弟們湊到一起給他出主意。
孫二郎說:“既然大伯他們不同意,三郎你就別去了吧!”
孫四郎卻立馬反駁起來,:“那怎麽行,他都報了名了要是不去就算逃兵了,到時候我們一家子都要被連累的。而且二郎哥那麽想去袁将軍的軍隊裏去。”
“就是,三郎哥你在那裏好好幹,等我也滿了十五歲,我也跟着你一起去參軍。”
孫大郎卻沒有說話,孫三郎道:“大哥,你幫我想想辦法吧,爹娘最器重你了。你的話爹娘肯定會聽的。”
孫大郎皺起了眉頭,:“我要是去和爹娘說,怕到時候爹娘連我也一起惱了。”
“那可怎麽辦?這時間就快到了。我要是後天不去城裏報道,到時候就算逃兵了!”
“唉…”
***
孫三郎最終還是去了城裏,孫有糧在聽了孫大郎說的話以後,想了一夜。最終還是同意了。
孫三郎挎着裝着兩套衣服的包袱就這麽上了路,辛玖給了他一大包的止血散和金創藥。
又送了他一把刀,就叫孫大郎趕着牛車把他送去了永平府城。
孫有田現在和宋氏在永平府城裏租了一間鋪子做吃食生意。
專門賣麥餅和面食,每個月也比在家裏務農來錢快。
永平府城算是比較繁華的,如今莊王依舊坐鎮在城裏指揮調度一衆軍隊的戰鬥,他的女兒也已經帶着女婿袁小将軍回了家。
***
“孫三郎,你怎麽回事?叫你打那一個就行了,你怎麽連他們整隊都給端了。”
孫三郎臉上沾着泥土混合着血水,他不在意的抹了一把臉,笑道:“百戶長,我也不知道怎麽的,這一打就停不下來了。我以後注意啊。”
那名百戶長哈哈大笑,拍了一把孫三郎的背誇道:“好小子,老子可真是撿到寶了。以後你就跟着我了。”
孫三郎已經跟着袁将軍的軍隊到了這裏三個月時間了,他之前以為很容易就可以見到袁将軍,誰想到袁将軍每天都忙的不得了,根本沒有時間注意到他這樣一個小兵丁。
卻沒想到因為他在戰場上的悍勇表現被上官姚百戶給看上了。
剛開始來的時候孫三郎夜裏想家想的睡不着,現在慢慢的也開始适應了這種生活。與他同來的士兵也有新征的,他常常能聽到晚上有人想家想的捂着被子裏哭。
孫三郎去了戰場,孫家人雖然擔心卻也無可奈何。此時老張氏正和宋氏在談論二郎的婚事。
孫二郎已經相好了一個姑娘,女方是橫壩村裏的,這門親事是女方家裏主動求的。永平府的姑娘相比齊朝其他地方的姑娘要奔放熱情。
在見了一次孫二郎之後,打聽到孫家正在給家裏的二孫子說親,女方家就主動的聯系了媒婆上門去說媒。
老張氏有些驚喜,畢竟她們老家的姑娘家裏沒有這樣的,還和辛玖說是不是女方那邊有些什麽不好的問題,誰知道出去打聽了這邊的風俗才知道,永平府的姑娘還真是不同一般。
這下心裏放心了,才将事情告訴了孫有田夫妻,畢竟也是他們的兒子,宋氏倒沒覺得這有什麽,還暗自得意自家兒子的魅力真大。
孫二郎聽說了此事後也偷偷的在路上偶遇了幾次那個姑娘。
和她說了幾次話,也就同意了。
請了媒婆按照六禮走下來,這會兒老張氏和着宋氏就張羅着這婚禮該怎麽個辦法。
他們家是剛搬來的人家,在村裏沒有什麽姻親故舊的,所以老張氏和辛玖說就請了村裏的族老還有一些鄰居就行了,孫家人口還算多,能撐得住場面。
到了迎親這一天孫家安排了兩輛牛車沿着村裏轉了一圈再去女方家裏把人接回來。
隔一段路又扔一串炮仗,惹得村裏的小孩子都跑去炮仗堆裏去撿那沒點着的炮仗了。
把新娘子迎進了家門,宋氏笑的見眉不見眼的。
新娘子家裏給陪嫁了兩個櫃子和兩床被子,還有一些布料衣服。壓箱底的銀子也有一兩銀子。
這在鄉下地界的嫁妝裏也算是中等的了。
第二天早上,新娘子伍氏也早早的起來做了早飯,
辛玖照着大孫媳婦沈氏的時候也給了二郎媳婦一對銀手镯子。
二郎媳婦大大方方的接過道了謝。
作者有話要說:
我這寫的是個啥,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