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古代老爹
大清朝元年。
此時距離莊王一派起兵已經過去了十年之久。就在去年冬,莊王親自上陣,帶着一衆手下攻入了齊朝的皇城,前朝末帝在寝宮中被一箭穿心而死,其他妃妾均被下令跟着末帝一同殉葬。
至此,傳承了幾百年的齊朝就此結束由現今的清朝取代。
這些年來辛玖眼看着家裏一個個的小輩娶妻嫁人生子,家中一個一個的添人,已經成了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了。
孫三郎如今已經成了袁小将軍的左膀右臂,在開國大典上受封四品晉衛将軍,一躍成為了橫壩村裏官職最高的人,就連孫家人現在出門也是受盡了村人的羨慕。
老張氏還常常感慨:要是家裏的小輩年紀再小一點,那就更好了。也能得了三郎的濟,如今家裏的孩子都成親了,沒辦法,只能讓下一代孩子們享這份福分了。
當年,孫三郎跟着田百戶手下,過了幾個月袁小将軍就接了袁将軍的班留守後方,孫三郎在較武場中連着勝了好幾天,惹得袁小将軍好奇不已,隊伍裏什麽時候進了這麽個好苗子,起了心思想要見見孫三郎。
就這麽召了孫三郎過去,讓他和手下的衛兵對打,沒想到這小子一點也不怵,竟是一人制服了他手下六七個兵,還毫無吃力之相。
袁小将軍立馬起了愛才之心,将孫三郎調到了自己身邊。
後來,在一次攻城戰中袁小将軍中了毒箭,當時所有的軍醫都說毒太霸道,怕是無藥可解就是有也怕袁小将軍撐不到那個時候了。是孫三郎偷偷的将自家爺爺給的最後一顆解毒丸喂給了袁小将軍。
袁小将軍至此後越發把孫三郎當成了心腹來培養,更是在袁将軍面前多次提起孫三郎,還求了袁将軍同意把他的庶妹嫁給了孫三郎。
按理說孫三郎這樣的農家子原本和袁家的門第天差地別。袁家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家中小姐許給一個農家子的。可有袁小将軍在中間為孫三郎說和,再加上袁将軍也是見過孫三郎這個人的,心中對他的為人也算滿意,便也點了頭。
孫三郎得知這事,還特意去信家中詢問長輩意見。辛玖回信只有一個意思,若是知書達禮的好姑娘,便可。
現今孫三郎和袁家小姐也已經成親六載,兩人生了兩子,由于孫三郎官職所在,一直生活在邊城。
再說辛玖這邊,當時孫三郎給袁小将軍用了解毒丸之後,引得軍中一衆軍醫大為意外,紛紛求孫三郎告知贈藥的神醫是誰?孫三郎在離家時已得了辛玖的囑咐并沒有告訴。
直到後來孫三郎得了辛玖的回信才松口告訴了軍醫。
Advertisement
軍中士兵每年死于傷口感染而去的不知凡幾,現在孫三郎說他有藥效更好于他們的止血散和金創藥,他們也拿着孫三郎給的藥試過之後,更是欣喜不已。
當場上報給了袁将軍請求購買一批回來。
辛玖接到了莊王派得人前來求購的消息之後,就一直帶着家裏的人制藥,對外說法是當初那個當獵戶的外祖得來的方子。
後來軍中要的藥越來越多,辛玖幹脆在村裏弄了個作坊專門制藥,一些簡單的工作和采藥種藥的活計就請村裏人來做,那些重要的工序就交給家裏的孩子們,一人制一道工序。
就像是流水線生産一樣。孫有田的吃食鋪子也沒開了,家裏專門在城裏買了一個院子門口帶着門臉,專門用來售賣家裏制的各種藥粉藥膏。
這麽多年下來,家裏的藥也制定了各種各樣的等級,那些送往軍中的藥粉,都是用的上好的,力求做到最好,以保證戰場上的傷亡人員用了自家的藥能夠多一分活下來的機會。
而售賣給普通百姓的藥雖然比不上軍中那種,也是比普通藥鋪子裏的更好一些,而且辛玖還研究了各種各樣的跌打損傷的藥膏藥酒和貼劑。
如今在永平城中只要問孫家藥鋪,城裏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三歲小兒都知道,平安橋邊的那一家鋪子,辛玖并沒有自己坐堂看診而是考教了兩個醫術不錯的大夫以後,花高薪聘請了回來。
雖然來看病的人也算不少,可誰都知道孫家藥鋪最出名的就是那些止血散金創藥和膏藥,藥酒之類的。
***
老張氏如今也是上了六十的人了,她呢就是天天出門聽人誇一誇自己有福氣,家裏孩子孝順。要不就是在家看着幾個曾孫子,曾孫女圍着她喊太婆。
辛玖每日裏更是悠閑,有空了就去作坊裏看看制藥的情況,要不就一杯清茶一把搖椅躺在院子裏的樹下吹吹風,喝喝茶。遇上村裏人找他說說話他高興了就跟着說幾句,不高興了就不搭理。
這日,孫家院子喜氣洋洋,一家子人早早的都起了床,就連五郎家裏兩歲的小女兒也嚷着要自己穿新衣服下床。
現在孫家的小子姑娘上了七歲就得去上學,自從家裏制藥賺錢開始,辛玖就發了話,以後家裏的孩子不論男女都要讀書認字。
開始是讓到了年紀的孩子去城裏讀私塾,後來孩子漸漸多了起來,辛玖索性請了一位先生專門在家裏辟了個院子用作書院,以教導家裏的孩子。
今天家裏有喜事孩子們放假一日,個個都是喜笑顏開。
老張氏在那面老銅鏡前看了又看,一個勁的問:“老頭子,你看我這裝扮行不行?”
辛玖點點頭:“怎麽不行,整個村子裏上哪找像你這麽富态的老太太。”
老張氏聽了哈哈大笑,最近這些年老張氏享福,家裏的事情沒插什麽手,每天都樂呵呵的,連帶着整個人都富态了一圈,面色也比以前白淨了一些。
如今村裏和她差不多的老太太,哪個不是羨慕她命好。
大房屋子裏,小張氏也在和孫有田嘀咕:“孩他爹,你說三郎他們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到?”
孫有田現在家裏有事也用不着他擔着了,整個人看起來也容光煥發,抽着旱煙吧嗒着:“我哪知道,爹說三郎今天回來呢。誰也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麽時候,等着吧。你急什麽?”
“我怎麽能不急,統共兩個兒子,這一個就沒在家待過幾天,上次見他還是他成親,如今我那孫子都好幾個了呢,可憐我們這親祖父祖母還沒見過面呢!”
孫有田皺眉不快道:“這好好的,你說這個幹嘛。要不是三郎在外面打拼,你能過上現在這樣的好日子?”
孫家人吃過早飯,就安排了家中下人在村口等着,過了一個時辰下人滿臉喜氣的跑回來:“老太爺,三爺的車架已經到了村口了,正往家裏來呢!”
辛玖淡然點點頭。
不一會兒,就聽到院子外傳來陣陣嘈雜。
小張氏想要快步出去看,被孫有田一把拉住了。
沒多久一男一女相諧走了進來,旁邊跟着兩個孩子,還有一群丫鬟和衛兵。
孫三郎一見高座上位的祖父祖母,一撩衣袍跪下磕頭道:“祖父,孫兒回來了!”
袁氏見自家相公已經當先跪下了,也拉着兩個孩子一起跪下給磕了頭。
“回來就好,這些年在外面苦了你了。”
辛玖示意将人給扶起。
孫三郎道:“孫兒不苦,當初是我自己想要去從軍的,再苦再累也不怕。”
辛玖又誇了孫三郎幾句,見小張氏和老張氏拉着兩個孩子抱在懷裏愛的不行,
說道:“你祖母和你娘也想你了,你去陪着她們說說話吧。”
“哎。”
一家子好好的親香了一下午。
到了晚上吃過了晚飯,辛玖才喊了家裏兒子孫子一起去了書房。
又叫孫三郎說了這些年來的遭遇,衆人聽到三郎講到得勝是為他高興,聽着他說受傷時為他揪心。
等到孫三郎說完了辛玖才道:“你們要記着,三郎能走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孫家的家規裏,首要的一條就是不可仗着三郎的勢胡作非為。”
兒孫們俱都點頭應是。
辛玖又把分家的事情說了一回,孫有糧和兩個弟弟都不答應,就連剛回來的三郎也不同意。
辛玖便道:“既然你們都不願意此時分家,那就先把這個家分好了,等以後我和你們娘百年之後,你們按着現在約定好的分了就行,也免得到時候沒人做主傷了兄弟情分。”
幾人見辛玖态度堅決,也就同意了。
辛玖将家裏的近些年買的兩百畝地和家裏存的錢子都給三個兒子平分了,制藥作坊和永平城的鋪子也幫着他們分配好了,藥方也是按着平分的方式一式三份叫三個兒子都選好了。
按着此時的習慣是長子分家占多半,其他的兒子分剩下的,可辛玖并沒有這麽做,幾個孩子都是一樣的分配。
叫他們都在分家文書上按上了手印之後,辛玖又将東西收了起來,這文書她還得叫村裏的裏正和族長也簽上名字。
孫三郎一家子在這裏待了半個月留下了幾車子的禮物,又回了邊城。
又過了幾年,辛玖自覺在此地已經沒有了什麽意思,便回了地府。
孫家的孝子賢孫衆多,葬禮辦的排場也是大的很,就這事又惹來無數老頭老太羨慕這孫老爺子的命好。就連葬禮也辦的這麽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