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府邸
經過蒙良郡之後的行程,似乎恢複了之前那般平靜。
七皇子只記得上輩子铎親王世子是順順利利把祥瑞運到京中的,誰知道輪到自己的時候,卻沒有這麽輕松。
也不知道是铎親王世子太幸運,還是他運氣差了些,自離開萊夷半島,他們其實遇到過幾次不大不小的麻煩。
好在齊璟身邊有少玄和小十一這兩個極警覺的。
他們坐在馬車裏比坐在外面巡查的将士還要先發現異樣,總能及時提醒齊璟防範于未然,所以一路有驚無險。
兩個多月的時間飛快就過去了,等少玄可以說官話,小十一也可以叫出諸如“皇祖母”、“父皇”這類難度高一點的稱謂并學會更加熟練地向大人撒嬌的時候,他們終于抵達天京。
齊璟幾乎經歷了兩輩子最快活的一段時光。
既不用為了給誰長臉而去崇文館和東校場、跟老六争個高低長短,也不用管宮裏紛雜的事情、想着如何算計別人又不被別人算計。
他只用陪着小十一和少玄做些教書先生做的簡單小事,悠閑而自在。
通過城門的那一刻,他雖不算太開懷,但也并沒有自己想象那般沉重。
出去一趟,行李沒見怎麽增加,倒是帶回來不少人,他冷清的皇子府,似乎要熱鬧起來了。
更何況護送祥瑞的任務是快完成了,他在皇祖母和父皇面前總算有件能拿得出手的功績,将來多少是個憑仗。
沒有回自己的皇子府,而是抱着小十一直接入宮,先到慈安宮給太後請安,果然見父皇也在,六皇子齊琢則陪坐旁邊。
太後這段時間雖然有老六在身邊彩衣娛親,過得并不孤單,但畢竟兩個多月沒有見到老七和小十一,甚是想念,趕緊叫人湊近了細瞧,竟然聽到小十一脆生生地叫了一聲“皇祖母”,又見他怯生生地看向皇帝,叫了一聲“父皇”。
“诶!咱們十一會叫人了!”太後喜出望外,伸手想去抱他。
“小十一現在可皮實了,沉手得緊,皇祖母別累着了。”齊璟沒有把小十一直接遞給太後,而是将他放在榻上,讓皇祖母可以摟着小十一。
小家夥一上來就被哥哥說重了,也沒有惱,還是一副懵懵懂懂、乖乖巧巧的小模樣,坐在那裏跟個瓷娃娃似的,眼睛又圓又亮。
太後捏了捏他的小手,又仔細看了看,發現他們出門這麽久,小孩子不僅沒見疲态,眼瞧着确實還圓潤了些,小臉蛋白裏透紅,煞是可愛。
再看看老七,氣色也好,似乎長高了一些,太後想想他之前憑一顆孝心主動求去萊夷衛,要護送祥瑞回京,歷經長途跋涉,如今終于歸來,自然是怎麽看怎麽喜歡。
“老七這次差事辦得好,都能獨當一面了,看來出宮建府,是好事,”她扭過頭看向青州皇帝:“陛下這次可要好好誇誇咱們老七。”
齊璟連忙道:“孫兒能做的事情,與諸位皇兄比起來,還差得遠,此趟去東境,也是分內之事,怎當得父皇誇獎。”
——這時候不能太嘚瑟,要謙虛一點,不可自吹自擂……至于誇他的話,留給別人說去!
皇帝看了一眼剛剛開口叫他父皇的小十一,再看向齊璟的時候,目光又柔和幾分:“事情做得好就是做得好,怎麽當不得誇了?護送祥瑞,老七一路确實辛苦了。”
珊瑚既然已經帶進宮裏,未免夜長夢多,自然得先在父皇面前過個明路。
于是趁着皇帝的話,齊璟就問要不要先呈上來看看。
太後和陛下正有此意,于是就讓人送進來觀閱,誰知道那珊瑚樹太大,竟是不能搬進門內,只能放在慈安宮的院內,太後和陛下遂移駕到院中觀看。
饒是見多了奇珍異寶的太後,此刻見到這株珊瑚樹,也不免嘆為觀止,心生喜愛。
齊璟見皇祖母和陛下都露出滿意神色,總算是徹底放下心來——他這趟差事,到這裏就算圓滿完成了!
青州皇帝見小十一窩在老七懷裏,也在看珊瑚,難得露出笑容來:“怎麽,小十一也知道這是祥瑞?”
小十一自在萊夷衛見過它一次,後來就再沒有關注過,只是隐約記得七哥出來就是要把這個張牙舞爪的大家夥送回京裏。
他對珊瑚的興趣,遠沒有對重九編的竹偶有興趣,頂多算喜歡珊瑚牛血紅的顏色亮麗。
他有點怕皇帝,聽聞父皇問話,一時有點懵懵的,不如平日裏機靈,不過還是老實地點了點頭,其實根本沒聽皇帝的問題。
齊璟感覺到小家夥緊緊抓着自己的衣襟,有點怯怯的,于是不着痕跡地摸了摸他的背,一遍安撫他一邊主動說道:“父皇可不能讓小十一靠近它,要不然丫都會被掰下來的。”
太後和陛下聞言,想想那場景,不僅不覺得小十一調皮搗蛋,反倒覺得孩子率真可愛,皆笑了起來,氣氛變得愈加融洽。
六皇子齊琢看着老七在皇太後和皇帝面前長臉,連那個宮女生出來的小崽子也得了長輩的喜愛,雖然面上湊趣帶了笑,心裏卻不以為然。
——不過是跑去送了一回東西,這祥瑞又不是齊璟發現的,有什麽好誇贊的……他在天京,每天起早貪黑跑到慈安宮侍奉皇祖母,費了老半天的勁兒,到頭來竟然還不如齊老七得臉,皇祖母和父皇真是偏心眼!
宮裏誰不知道這兩個多月,六皇子在太後身邊很是得寵,誰知道七皇子一回京,情況立刻就變了。
太後恨不得日日留老七在慈安宮用飯,好聽他講旅途中的趣事。
相比于拘在京中的老六,年紀小些的老七出去一趟漲了見識,眼界更開闊了,說出來的東西自然也不再狹隘。
再加上七皇子齊璟本就能說會道,講起故事來端的是跌宕起伏,硬把四平八穩的兩個月旅程,描述出冒險般的跌宕起伏、豐富多彩,把太後逗得直樂。
小十一在旁邊聽着,一半聽懂,一半沒聽懂,總覺得他們就坐在車裏看看窗外風景,跟哥哥說的好像是兩碼事。
不過每次皇太後湊趣問他,他都是一副“哥哥說得好”、“哥哥說得棒”的小模樣,充分表現了狗腿小跟班良好的心理素質。
……
俞昭儀原本一直為齊璟主動攬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不快,也在為祥瑞在路上不知會出什麽事情而擔憂,更為自己的計劃無從實施而煩躁。
此刻見寶貝和人都回來了,老七也得了長輩的稱贊和賞賜,總算高興了起來。
然而,齊璟只有在剛回宮的時候給她請了安,之後不是待在慈寧宮,就是借口兩個月沒有回京,府裏有很多事情要張羅,完全沒有在文思殿多待。
俞昭儀手裏捏着一封信,想到父親在信中所說,不禁冷然一笑。
“七殿下雖無覺醒神武,但為人品行端正、能力上佳,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為二殿下的左膀右臂,你要多多關心七皇子,莫要顧此失彼,讓母子離了心。”
——她的兒子,只能當別人的左膀右臂……這難道是什麽值得高興和慶幸的事?
原本想着等齊璟一回來,她就跟他說那件事,但現在看來,想照以前的方式拿捏這個親生兒子,已經行不通了……既然如此,就得另辟蹊徑,才可能成事。
齊璟躲了兩個月,其實知道俞昭儀想跟自己說的,是二皇兄的婚事。
上輩子他聽母妃抱怨,不喜皇太後要給二皇子定下的親事,唯恐将來的二嫂會讓二哥跟他們離心,于是主動為母親排憂解難,想辦法攪黃了這門親事。
都說寧毀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他上輩子做了損人不利己的事,說不準也因此折了福報,所以後來才死得那般不明不白、凄凄慘慘。
現在他有小十一和少玄要養,還有府裏上上下下得照應着,更不用說才添的十幾口人要保下來……頂梁柱七皇子一定要長命百歲,所以堅決不打算摻和二哥的婚事。
這次他跑出去這麽久,自然沒時間如上輩子那般多方籌謀、了結母親的憂愁。
但俞昭儀似乎沒有死心,見他立功歸來,正是得意的時候,還想借他生事。
齊璟沒等她開口,就立刻想辦法避開了去。
——他府裏還一堆事情等着解決,可沒心思管生母這個名不正言不順都算不上婆婆的姨母,喜不喜歡二哥的妻子。
他回到府中,得知榮觀将人都安排得挺好,陳信也果然沒有為難安國公“送”來的人。
齊璟沒來得及第一時間去看鄧松那群孩子和那位羅夫子。
等在宮裏好好跟太後刷了存在感,重拾了在太後面前的地位,他才有心思去見自己救回來的人。
當羅秦那只“猴子”跑到自己跟前的時候,齊璟發現自己比上次見到鄧松的耳朵和尾巴淡定了許多。
——來吧,來吧,還有什麽特別的,都一起出來,難不成還能吓死他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齊小喵:再來什麽都吓不到孤的!
作者君:真的麽(〃ω〃)
齊小喵:你又想整什麽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