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庇護

慈安宮偏殿, 陳玄滢小心翼翼地扶着齊瑢坐在榻上。

“瑢姐姐,你今日為何要當着你皇祖母和父皇的面, 把事情說出來?”

齊瑢将手輕輕放在小腹上:“之前隐瞞, 是迫不得已, 如今皇祖母已經當衆開口挽留我, 我如果不順勢将事情說出來,非要等将來瞞不住了再說, 那豈不是依舊有欺騙之嫌?我這樣說出來,父皇和皇祖母就以為我是不願麻煩青州皇族, 反倒會更加憐惜于我。”

玄滢長公主聞言, 恍然大悟:“難怪你說,本不想告訴長輩這件事, 打算就這樣悄無聲息回荊州, 只因為太後挽留, 才不得不和盤托出,免得他們為難……真是妙計!”

齊瑢臉上露出一抹複雜笑意:“總歸是算計自己的親人, 何談妙字。”

陳玄滢立刻安慰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誰叫皇帝哥哥聽信馮皇後的話,對我們步步緊逼, 五哥又不願與皇帝哥哥起争端,一點用都沒有!”

齊瑢聽小姑子一句話把兩位兄長、一位嫂子都數落了個遍,又無奈又好笑。

她溫柔地問:“你小時候不是總說皇帝哥哥好、五哥好嗎?怎麽女大十八變, 現在倒變得不喜歡他們了。”

陳玄滢撅起嘴:“以前當然好了,只是現在, 跟以前不一樣了……都怪那個女人!”

——不僅是那個女人,還有那個女人背後的家族,總是以助皇帝哥哥奪位的功臣自居,奸邪狡猾,撺掇皇帝哥哥給五哥賜女人,安排自己的親眷入玄沣親王府,還想左右她的婚事!

齊瑢知道她對馮皇後埋怨很深,但她沒有告訴小姑子:她的皇帝哥哥變了,五哥變了,并不完全是因為一個女人。

甚至可以說,就算沒有馮氏,現在的他們,也不會再是他們。

陳玄滢心底想要一個人來承擔這個罪責,樹立一個敵人去怨恨。

她不願忘記昔日兄妹情深的美好,不願責備自己的兄長,于是就把所有的憤怒不滿,都投射到喜歡挑撥離間的馮氏身上。

反正馮氏一族确實做了這些龌龊事,被公主憎惡一點不冤。

“好在有七皇子和十一幫忙……希望齊老七以後能娶個講道理的媳婦,別跟我皇帝哥哥一樣,娶個攪事精!”

Advertisement

她想到了什麽,對齊瑢道:“瑢姐姐,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待到你平安生産了?”

齊瑢點點頭:“父皇既然已經承諾,即便荊州再來信,也會庇護于我。”

“那我們豈不是有一年時間不回荊州了?”

齊瑢從她語氣裏竟然聽出了一絲興奮之意,沒好氣地摸摸她的頭發:“你呀,竟是一點都不想家的嗎?”

“我又不像蓉姐姐,還有五哥在荊州形單影只、苦苦等候。”

被小姑子打趣的齊瑢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他白日有公務要忙,有同僚相伴,府裏還有側妃和侍妾,豈會叫他形單影只?”

陳玄滢立刻挨着嫂子撒嬌道:“瑢姐姐放心,其他人我不敢說,五哥肯定會為你守身如玉的。”

雖然府裏有皇帝指的側妃,還有旁人以長輩之名送的侍妾,但其實只占個名分,不過是些擺設。

馮皇後想盡辦法把表妹塞到了玄沣王府,玄沣親王連正眼都沒瞧過,根本威脅不到齊瑢這個正妃的地位。

他們離開荊州的時候,陳玄滢怕主母不在,有人就按捺不住跳了出來,很是在自己五哥面前明裏暗裏囑托了一陣。

陳玄沣光是擔心愛妻和小妹路上安全就夠了,哪還有心思想這些事情,當即表示他們前腳出城門,他後腳搬書房裏住。

親王的書房涉及軍機要務,非親信不可入,連齊瑢這個王妃往日都主動避嫌,守衛又怎會讓側妃和侍妾随意出入。

到時候只要陳玄沣不出來,她們進不去,再怎麽想争寵也是白瞎。

齊瑢臉微紅,用纖纖手指點了點她的額頭:“你知道什麽守身如玉,快莫要學老七派頭,要不然等回了荊州,有人責備我教壞了你。”

陳玄滢握住齊瑢的手,笑道:“我就羨慕齊老七,想說什麽、想做什麽,都可由自己,還特別讨長輩喜歡。”

她看得出來,幾個皇子裏,青州的太後娘娘最喜歡的恐怕是沒有神武的兩個皇子。

“你當老七和十一真就無憂無慮了?”

齊瑢生長在皇家,又是幼年失母,一路看慣了宮裏複雜的事,再加上後來遠嫁荊州,一直與一些人鬥智鬥勇着,已絕非當年被父皇視作掌上明珠、天上明月的齊瑢了。

現在的玄滢,就好像當年的她,不管願不願意,都要長大。

正如她明了父皇不是曾經的父皇一樣,陳玄滢也遲早要承認,她的皇帝哥哥和五哥,也不是單純的兄長了。

齊瑢已經開始打算,若生下的是有神武的男孩,一定不能讓他回荊州。

她寧願跟孩子分隔,也不願他身涉險境。

如果荊州皇帝根本不是真心過繼弟弟的兒子,而是想拿她和玄沣的孩子做幌、好保護他那個體弱多病的親生兒子,那這看似前途無量的過繼之路,就是送子喪命之路。

因為到時候所有觊觎皇位的人,都會把這個孩子當成眼中釘、肉中刺。

沒有親生父母在身邊保護着,她的孩子又如何抵擋各方暗箭傷人?

荊州的皇族不可能留在青州長大,實在沒有辦法,只能說孩子生下來就……哪怕隐姓埋名在青州長大,也好過在荊州,随時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

等荊州皇帝收到青州來信,才知道這個令人“驚喜”的好消息。

荊州皇帝盯着殿中的玄沣親王,臉上帶着笑,眼裏卻沒有任何喜意:“你娶的好王妃,這樣的大事,竟是瞞得滴水不漏!”

他已經完全忘記,當初要求同胞弟弟與荊州聯姻來助他奪位的,明明是他自己。

陳玄沣聞言,知道皇兄正在氣頭上,也忍不住護妻道:“瑢兒離開天京的時候,恐怕也不知道自己懷有身孕。”

“就算那個時候月份不夠,她不知道,那後來在路上走,也沒發現嗎?她們可走了不止兩個月!”

原本兩月的路程,她們拖了那麽久,若說不是因為發現王妃有身孕才馬上放慢速度,誰信。

“皇兄,瑢兒已經十多年沒有回青州了,若是當時中途歸返,又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去看看,所以她……”

“她已經嫁到荊州,是我皇族的人了!別說十年,就是二十年、三十年,也得老老實實地待在荊州!”

見陳玄沣竟然因齊瑢跟自己争辯起來,愈發生氣,遂命令道:“你現在就修書一封,讓你的王妃帶玄滢回來。”

若要齊瑢在青州生子,豈不是叫九州人嘲笑他們荊州連個王妃都留照顧不好。

更何況,齊瑢如果真的生下孩子,有些事情就必須開始籌謀,她在青州太遠,鞭長莫及,還是得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才叫人放心。

——皇後雖然有自己的盤算,但她有一點說的沒錯,若再不對玄沣親王府加以控制,兄弟之情就要耗幹了……就算真要過繼玄沣的兒子,孩子也得從小養在跟前,才養得熟。

親王聞言,連忙拜下道:“皇兄,馬上就要入冬了,後面路上必不好走,瑢兒她又身懷六甲,萬不可随意移動。”

“若非她刻意隐瞞,此刻已經在回程途中,你再到邊境接人,必定萬無一失。

說是到明年春天,但那時候齊瑢還有兩月就生産,途中不能颠簸趕路,恐怕要生在路上,自是不能立刻返回荊州。

等孩子出生,齊瑢出了月子,說不準又要以幼兒不能長途跋涉為由,再拖到周歲。

這樣一拖再拖,變數極大,還不如先冒風險,趁齊瑢現在已滿三月、情況穩定,讓她回荊州。

玄沣伏在地上,不再起身,也不接荊州皇帝的話,雖是乞求,但态度也是堅決。

“好,好,好,你不寫,朕親自來寫!最近你也不用辦差了,就好好在府裏想想,是荊州皇族的顏面重要,還是你的王妃重要!”

陳玄沣頹然走出殿中,迎面就是瑟瑟寒風,吹得人心口發冷。

旁人都道他五皇子幸運,皇兄子嗣單薄,若是他有兒子過繼給皇兄,将來就是帝王。

畢竟歷史上這般稱帝的皇族,必定會追封生父和生母,到時候玄沣親王也能做皇帝,豈不美哉。

對于皇兄來說,齊瑢是異國的公主,是給弟弟娶回來增加他們勝算的王妃,她肚子裏的孩子以後可能會成為皇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甚至可能是為太子抵擋暗箭的靶子……

但對陳玄沣來說,齊瑢和她的孩子,是他的全部啊!

他們已經隐忍得足夠久,足夠多了,如果再繼續這樣退下去,恐怕遲早會退到皇兄的對立面去。

……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青州就下了第一場雪,天氣越來越冷。

雖然荊州皇帝曾親自來信,并承諾會讓玄沣專程到青州邊境去接王妃,可青州皇族這邊未曾動搖——他們當然歡迎玄沣親王來訪,但大公主齊瑢還是得留在青州好好養胎。

這下荊州皇帝想遣玄沣親王過來,也于事無補,只能心中惱怒,等來年開春再說。

齊瑢前段時間為讓自己不要太快顯懷,不敢多吃,如今心寬下來,胃口也立刻好起來了。

無論是齊璟,還是皇祖母和父皇,都讓她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所以齊瑢決定什麽都不要多想,先把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生下來再做打算。

太後現在最喜歡看長孫女和小十一吃東西,每次看得都笑得十分開心。

“慢點,慢點,你難不成也跟十一一樣,能吃就不怕燙手?”

其實宮裏做的東西,豈會讓貴人覺得燙,那紅薯烤得恰到好處,吃起來又香又軟。

正趁着哥哥不在、抱着烤紅薯埋頭啃的小十一聽到皇祖母喊自己的名字,立刻擡起頭,看了過來,一邊看,小嘴巴也沒有停,鼓鼓囊囊地也不怕噎到。

皇太後親自拿着帕子,給吃得滿臉都是的小花貓擦臉,目帶憐惜地道:“等阿瑢的孩子出生了,咱們十一也要滿兩歲,該是上玉碟的時候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