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言

自從有了人類就開始有了戰争,從最早部落之間為了食物、為了地盤、為了生存展開的厮殺,到後來有了國家,國與國之間為了擴張的野心而進行的征讨殺戮,莫不體現了人類的貪婪。所以,知道歷史的人不難發現,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其實就是人類戰争史。

然而千百年來,戰争從形式到規模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代金戈鐵馬的将士們如潮水般吶喊着沖向敵陣,面對面的進行鮮血四濺的殊死拼鬥,大将軍在百萬軍中取上将首級,刀光閃過,人頭落地或是被腰斬于馬下,身首異處、血流成河......

自從發明了火藥,也就發明了快槍和利炮,古代戰争的刀光劍影到了現代戰争面前就如同小兒科一般不值一提了。現代戰争已經發展到殺人于無形,你可能都見不到敵人的面,一粒子彈飛來就能要了你的命;一發炮彈或是一顆炸彈落下,瞬間一切就都灰飛煙滅。這還是現代詞彙中被稱為的“常規戰争”,更有那些讓人聽起來就毛骨悚然的細菌戰、毒氣戰和更加恐怖的原子彈、氫彈等等都是人類的傑作!

時間走到了公元21世紀,世界上已很難再有象上世紀一戰、二戰那樣大規模的戰争,人類的思維在趨于理智,因為不會再出現象希特勒那樣的戰争狂人。提起希特勒,讓我們不得不想起戰争史上規模最大、卷入國家最多、最慘烈、死傷人員最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年,當阿道夫.希特勒決心要把蘇聯作為政治和軍事因素從歐洲清除掉的時候,他曾設想在為期十周的夏季決戰中将它一舉滅亡。這場戰争從歐洲迅速蔓延為世界大戰,成為近代戰争史上最兇殘、最野蠻的一次。我們很難設想在文明民族之間所進行的戰争,竟然達到了這樣兇猛殘酷、慘無人道的地步。

二戰中最大的主戰場就是蘇德戰場。在這場戰争中,蘇聯為此付出了死亡2700多萬人的高昂代價,而德國在蘇德戰場上也死亡了400多萬士兵。沒有經歷過這場戰争的人,當你聽到成千上萬門大炮同時轟鳴,将天空染成一片紅色;當你看到成百上千架飛機如黑色烏鴉般遮天蔽日的布滿了天空;當你目睹幾千輛坦克一起吼叫着如同蝗蟲般向你湧來,大地發出令人心悸的震顫,即使再堅強的人難免不會膽怯,內心也會被震撼。

都說戰争讓女人走開,但在衛國戰争中,蘇聯女人從來沒有離開過戰場。無論是在後方進行槍炮生産,還是在前方沖鋒殺敵;無論是在空中與德軍格鬥,還是在地面向納粹沖鋒,女人纖細柔弱的身影,和她們手中的鋼槍,都為這場戰争增添了一種不一樣的色彩!

衛國戰争期間,蘇聯紅軍征召了80萬女兵,其中百分之七十被分配到各主力部隊,而她們當中絕大多數是少女,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最年輕的一支女兵隊伍!這些女兵半數以上都犧牲在了戰場上,她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經歷并贏得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殘酷的戰争!

但這場戰争畢竟過去了,經歷了這場戰争而活下來的人是幸運的,他們更加感到人生的美好時光......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我是中國人,但對蘇聯衛國戰争比較感興趣。記得80年代初,蘇聯攝制的電影巨作《解放》在中國上映時,這部長達八小時的電影我看了三遍。看完《解放》是一種收獲,同時又有一種心歷經驗。拍這部電影的确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現在再想找當年那麽多的蘇、德坦克都不可能了,還有那些無法複制的外景地,那些能還原那段歷史的所有痕跡,就只能永遠停留在電影的毎一格畫面中了。

在此,要感謝導演尤裏奧澤洛夫拍攝了這部電影,讓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那場戰争的人們有一種生動的歷史體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