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章節

尋過,只是沒尋到也就算了。

直到邵昀找過來,突然得了這麽大一個兒子,安遠侯真的很激動,不管誰生的這總是他的骨肉,只是身份在那裏擺着,安遠侯思慮再三之後,決定還是認義子。

這也是安遠侯覺得最為虧欠邵昀的地方,養子是不上祖譜的,在家産分配上,能拿到的也是極少的一部分。親生兒子本該是庶子,結果又落了一等成了養子,安遠侯就一直想着,自己不能給的身份,要在親事上償補。

邵昀書讀的好,要是再能尋一門好親事,以後科舉上能有所建樹,那邵昀的出身也就能抹平幾分,來自岳家的助力很重要,安遠侯甚至于想着實在不行可以等到邵昀今科考完再說親事不遲。中了舉人,身份上就高了一大截。

「見過義父。」邵昀見安遠侯進來,就是看到他心裏不悅,仍然起手行禮。母親生前只交待一件事就是認祖歸宗,結果進了安遠侯府,他只是義子,差的不只是名份,還有父族的承認。

安遠侯笑着先說了幾句路上辛苦的閑話,就進入正題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早該說親事,前幾日還是你嫂子過來說的,京中國子監祭酒張大人的小女兒今年十五歲,最是知書達理,正想過幾日就過去提親。」

國子監祭酒官職雖然不大,卻是大珠最高學府的長官,對于邵昀的學業卻很有助益,邵昀眼看着就要下場,這門親事可做的。

邵昀眉頭皺了起來,倒不是因為自己先中思宸,他只是很不喜歡安遠侯操縱他的婚事。既然認的是義子,這父親也就不是親生的,何必又來操縱他的婚姻大事,又有啥資格去操縱。心裏不由的有幾分厭惡,道:「像這樣的人家最是清高,我如何配的。」

安遠侯笑着道:「己經去探過口頭,張家……」

不等安遠侯話音落,邵昀就道:「為學者清高,張家同意結這門親定是看在安遠侯府上份上,心裏不知如何鄙視我這個父母不清的。娶妻進門是為了侍侯相公,要是妻子打心裏看不起相公,這親結來是何意思。」

安遠侯嘴巴張了張,卻是說不出話來,父母不清四個字正在是安遠侯最對不起邵昀的地方。義子身份上不止落庶子一程,還有很重要的一條,邵昀算是被父族承認了,就是母親出身不好,至少父族是承認的,也就沒有父母不清這個問題了。

邵昀又道:「再者我也有中意的姑娘,想娶之為妻,正想跟義父說,好過去提親。」

安遠侯眉頭皺了起來,問:「是哪家的姑娘?」對于兒子再有虧欠,但在婚姻大事上還是要把好關,因為這關系到邵昀以後前途。

「是國公府韓家的小姐,國公府的門第,說起來也是不低的。」邵昀滿心不悅的說着,他最恨安遠侯跟他說親事,你既然不是我爹,那就不要說親事。

安遠侯心裏多少有幾分放心,國公府的門第也算配的,本來還擔心邵昀說些小官宦或者小商戶之女,現在的韓家雖然在朝堂上沒有影響力了,好歹門第還有。便道:「既然是韓家姑娘,也算的上是門當戶對,先讓你大嫂細打聽清楚姑娘的品性,看看這門親事可否做得。」

邵昀滿心的火氣都要噴出來,本來還沒那麽堅決,這時卻道:「我定要娶韓家五姑娘,再者婚姻大事,本該是父母做主,既然我現在己經無父母,自該有自己做主才是。」

Advertisement

安遠侯本來就是個脾氣暴燥的,忍耐邵昀到現在己經是難得,又聽邵昀說既無父母之類的話,心裏怒火更盛,話都沒細聽,只是道:「還有我在,你的親事就該我做主。跟韓家結親,這也不是你一句話的事,還有張家的親事,這都是不錯的緣姻。眼看着來年秋天你就要下場了,親事先不急,考試要緊。」

最後一句讓邵昀火氣消了幾分,倒不是因為安遠侯這話裏有幾分退讓的意思,而且科舉就在眼前,這才是他人生第一件大事。當然他這樣的出身,以後還是免不了被人罵,爹是誰都鬧不清的,但有了功名之後才有前途。

父子兩個說的不歡而散,安遠侯心裏還是比較氣悶,在他看中跟張家的親事才是良配,邵昀卻偏偏要娶韓家姑娘。再者聽邵昀那個口氣,執意要娶韓家姑娘,多少有幾分賭氣的成份在裏頭。

快到晚飯時間,安遠侯把世子和世子夫人叫到跟前,便對世子夫人道:「張家那門親事,說的如何了?」

世子夫人臉上露出猶豫的神情,吞吞吐吐的道:「本來聽張太太那個意思,這門親事還是可以的,只是後來……」

「後來怎麽了?」安遠侯眉頭皺了起來。

「聽說張家小姐知道這事後,又是哭又是鬧……」世子夫人吱唔的說着,雖然說女兒婚事該是父母做主,但像這樣還沒進門就在娘家鬧着不嫁的,就是勉強娶進門,估計也是家宅不寧。當然安遠侯要是執意結這門親,那也無所謂,一個義子的媳婦再怎麽鬧也越不過自己去,她這個嫂子只要把話說到就好了。

安遠侯聽說不由的一聲嘆息,還真給邵昀說中了,要是女方如此看不起邵昀,這親就是結了怕也要生怨。便道:「一個國子監祭酒的女兒,竟然還如何拿喬,婚事還敢反駁父母,真娶進門來還不知道要生多大的禍事,這門親事就此做罷。」

「是。」世子夫人應了一聲,也不敢再說其他。

安遠侯想了想,又問世子夫人:「你跟國公府韓家應該有所往來,那家的女兒你可知好歹?」世子夫人的娘家大嫂就是韓家的大姑奶奶,肯定有所往來。

世子夫人一愣,腦筋卻是轉的很快,安遠侯莫不是想跟韓家結親?韓國現在待字閨中的女兒一共四個,七姑娘和八姑娘都太小可以直接排除,剩下的就是五姑娘和六姑娘。

五姑娘思宸肯定不行了,最初世子夫人就因此挨過一頓罵。安遠侯的眼界向來高,給邵昀挑媳婦,庶出的完全不入他的眼,三房是庶出,但六姑娘是三房嫡出。

想到這裏,世子夫人笑着道:「侯爺說的可是韓家六姑娘,那是韓家三房的嫡女,我見過好幾次,最是溫柔知禮的,我倒是覺得堪配小叔叔。」

安遠侯聽世子夫人如此說,心裏有幾分寬慰,便道:「既然如此,你就細細打聽了,這門親事能成也很好。」

「是。」

安遠侯世子夫人不敢怠慢,第二日就坐車回了娘家,倒不是因為多熱心,而是邵昀的親事本來就是她的責任,因為這個安遠侯罵過她好幾次了,早點給邵昀娶個媳婦,她的事也算少了一件。

以前安遠侯拒絕過韓家五姑娘,不過讓安遠侯世子夫人說,現在再去提韓家六姑娘機會還是挺大的。三房是庶出,韓六姑娘就是三房的嫡出,但在國公府裏她仍然是庶出,比庶出的庶出思宸是好些,但在說親這個市場,她這樣的還要以庶出論。

韓家的情況也大不如以前,一個庶出女兒配侯府的義子,身份上思慧是有些吃虧,但邵昀長相不錯,知書達理,書讀的更好,己經是秀才了,明年秋天就要參加秋闱。只要女方不是十分挑剔,應該會答應這門親事。

考慮到以前拒絕過人家的女兒,安遠侯世子夫人就想着,也不用韓思琪先回家探口風,自己跟着韓思琪一起去韓家,先賠不是,把韓家的面子給足,這事就更有幾分把握了。

韓思琪聽安遠侯世子夫人說完,也覺得這門親事做的,當日說給思宸的時候,邵昀剛進京城,是好不是好歹根本就沒人知道,這樣就嫁女兒其實有點冒險的,三太太當時抛出庶出女兒可以理解。

現在邵昀的樣貌品行衆人皆知,個人條件相當不錯了,三房那樣的出身,三太太還直接跟娘家決裂了。以思琪對三太太的了解,多半是會同意的,安遠侯世子夫人又願意親自過去,這事應該能成。

姑嫂兩人一合計,都覺得十分合适,也沒等第二日,思琪讓人備上車兩人直接去了韓家。思琪歸寧是常事,這回歸寧把婆家大姑奶奶都帶上了,這可是第一次。大太太親自去迎的,一番熱絡直接去了陳太君正房。

雖然是拐彎親戚,但陳太君的輩份在那裏擺着,世子夫人上前見了禮,閑話幾句之後,陳太君不由的笑着道:「世子夫人今天怎麽想到過來看我這個老太婆了?」雖然有這重親戚關系在裏頭,但韓家跟安遠侯府并沒交情,安遠侯世子夫人來的奇怪。

安遠侯世子夫人臉上露出一絲愧色,言語卻是十分誠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