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章節

先表達上回韓家提親安遠侯府不允的歉意,随即又說了這趟的來意,思琪也跟着幫襯了幾句,這門親事能做成也好,現在的韓家需要強力姻親。

陳太君和大太太臉上都露出意外的神情,随即陳太君笑着道:「夫人說的哪裏話,經了一番波折能成親家這也是緣份。只是思慧的婚事,還要她父母做主,三太太正在青陽料理家裏老四爺的親事,我即刻書信給她,等好消息傳來了,我再告知夫人。」至于三老爺,知會一聲就好,陳太對于這個庶子的感情還不如對三太太。

要是思宸和思慧要都是嫡出,安遠侯府這樣拒絕姐姐又選妹妹那是太失禮了,但思宸的身份本身就差了思慧一等。而且安遠侯一直是皇上近臣,能跟侯府結上親戚對于韓家是好事,就是邵昀是所謂義子,但哪個看不出來這就是安遠侯外面的兒子。

安遠侯年齡雖然不算小了,但身體一直很好,看着能再活上二、三十年,借着他的勢那時候邵昀估計也能混出來。思慧的出身,以國公府論也是庶出,想找十分襯心如意的夫婿也不容易。就以前有點小小的不愉快,人家世子夫人都親自上門來說,要是再拿喬,以後思慧的婚事怕不好說。

安遠侯世子夫人聽陳太君如此說,知道此事己經七八分準,心裏也十分歡喜。知會三太太不過是一道程序,這邊婆婆都答應了,哪裏還有庶出媳婦說話的份。不管怎麽說,親事說下來,她也好回話。

留下吃了頓午飯,馬上就要結親了,言語自然更親熱些。坐到下午的時候安遠侯世子夫人也就回府去了,思琪也沒多留,姑嫂兩人仍然一路回去。

把人送走,大太太又轉身回到陳太君房裏,笑着道:「這真是大喜事,沒想到會跟安遠侯府結了親。」

陳太君笑笑也沒其他,大太太的高興是真的,有門好親戚對韓家是好事。至于其他的,大太太并不考慮。大太太啊,什麽都夠使,就是不夠厚道,這也不是能教來的,那就不如不說。只是回頭對玉蝶道:「去把三奶奶叫來。」年齡大了眼睛不太好,有書信來都是讓沈氏讀,現在要寫信了,自然還是讓沈氏代勞。

「是。」玉蝶應了一聲,連忙去了。

大太太仍然一臉笑意,剛要開口,陳太君就道:「你三嬸嬸是個明白人,拒絕了這門親事,想給思慧找更好的也不容易。」

大太太是擔心三太太看不上邵昀的出身拒絕了這門親事,只是三太太不是糊塗人,也不是說思慧除了邵昀找不到更好的了。只是姻緣的事情很不好說,你覺得還能找到更好的,其實挑到最後會發現還不如以前的,覺得是良配那就訂下來,別等以後後悔。

大太太想吐口的話不由的咽了下去,笑着道:「也是,三嬸嬸素來明白,六丫頭能找到一個好歸宿,我也替她高興。」

陳太君本來一臉高興,卻是突然間想嘆了口氣,要是二太太有三太太的明白,思芸的日子也比現在好。看看眼前的大太太,道:「你也累半天了,因去歇着吧。」

「媳婦退下了。」大太太說着。

沈氏來的很快,安遠侯世人夫人親自來提親的事情己經瞬間傳遍全府,進了正房先是一番恭喜把陳太君哄得直笑。玉蝶研好磨,沈氏的信寫的很快,念了一遍讓陳太君聽,陳太君點點頭。

她這些孫媳婦裏頭,要說最聰明靈巧的就是沈氏,遇上的偏偏是二太太這樣的婆婆,也不是知道會是沈氏的禍還是二房的禍。

Advertisement

把信卦好自由婆子帶出去交給管家交出去,沈氏知道陳太君這一天也累了,服侍陳太君更了衣,又親把她扶到床上。陳太君看向沈氏的小腹,問:「最近請大夫看過了嗎?」沈氏進門的時候也不短了,肚子卻是沒動靜,小三多歇在美貌妾室房中她也是聽說了的,但以沈氏的聰慧,想攏住小三的心還不難。

沈氏知道陳太君問的是什麽,卻只是笑,道:「前些時候大夫來看過,沒什麽妨礙。」生孩子這事一個人幹不了,不過這樣也好,對着那樣的男人,沈氏也是各種煩心。

陳太君剛想說什麽,沈氏笑着又道:「倒是房裏的大丫頭這幾日老是吐,我正想着再過幾天尋了大夫來看看。」

陳太君笑着點點頭,要是主母生不出孩子來,妾室能生出兒子來也可以抱到自己名下,不管怎麽樣,房裏有個兒子才好,不然二太太又不知道要如何鬧騰。

沈氏看陳太君真乏了,幫着陳太君蓋好毯子,沈氏也退了下去。

大珠書信傳遞很發達,兩天後信件己經到了三太太手裏,三太太把信從頭到尾看了兩遍,心裏十分猶豫。陳太君信上寫的也很明白,安遠侯那邊面子是給足了的,想以此拒婚不可能。再者說了,看不上庶女,看上嫡女,這樣的情況也有,庶出本來就是次一等,這不是看不起三房。

要是配思宸,三太太完全不猶豫,畢竟思宸想找到更好的真不容易。但配給思慧……那可是自己的親生女兒,邵昀那樣的身世……

想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請安過後,三太太把韓四奶奶留下來,信直接拿給她看。韓四奶奶看完也愣了一下,卻是不敢多話,陳太君信裏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她是願意的,其實讓韓四奶奶說,這門親事也不錯。

許家跟邵昀有那麽一段淵緣,韓四奶奶對于邵昀還是有點知道的,邵昀為人處事真的很不錯,嫁給他,思慧絕對不會吃苦頭。韓四奶奶為人婦之後,聽的多了見的多了,這年頭不靠譜的男人真的太多了。

「你是長嫂,邵昀又跟親家交往甚密,你覺得他的品性可是良配?」三太太問的直接,出身不好還可以忍,但要是品性不好,那就是真誤了思慧的終身。

韓四奶奶想了想還是道:「太太要是問我邵家公子品行,我倒聽母親說起過,性格溫和,待人和善,我倒覺得跟六妹妹是良配。」

三太太點點頭,出身不好可以去參加科舉可以自己奮鬥,既使真沒混出來,還有侯府當靠山也不會餓着。反正總得有所取舍,想找個什麽都有的,那是真不容易。道:「你來替我寫信吧,這門親事挺好,我允了。」

「是。」

書信往一趟,也就是幾天時間,收到三太太的回信,陳太君本來想直接派人給思琪傳個話,這親事可以訂下來了。正想打發婆子的時候,陳太君終于想到了三老爺,思慧的婚事總是要知會這個父親一聲的,就是她再看不上三老爺,還是得告知。

估摸着三老爺要從衙門回來,陳太君派了婆子去傳三老爺,過了好半晌,仍然不見三老爺過來,陳太君本來想着可能是有事耽擱了,過去傳話的婆子回來卻有點吐吐吞吞,陳太君對于三房的事情幾乎是不聞不問,但想到三太太出門去了,難道三老爺出什麽幺娥子了?

細問起來,傳話婆子道:「奴才聽的也不甚清楚,還是三房的小丫頭說的,說三老爺經時不在府裏。」

陳太君眉頭皺了起來,道:「把三房裏管事的婆子傳了來。」

查抄外室

三房的管事婆子一直是宋媽,只是這回三太太去青陽也把宋媽也帶上了,現在三房管事的只是幾個平常在三太太常使喚的婆子。三太太也是心知三老爺一心都在外宅上面,回來的時候不多,反正再怎麽樣,這樣的人家,三老爺又是庶出,想翻天也是不能。

幾個婆子過來,陳太君問起三老爺的行蹤,幾個人吱唔說了半天,陳太君也算聽出來了,三老爺有外宅了。

陳太君眉頭皺的更緊些,富貴人家這樣的事不算少,只是眼下三房裏五姑娘,六姑娘都在議親,小四也己經娶了親眼看着就要抱孫子了,三老爺還幹着這麽不靠譜的事是要被人笑話的。雖然當婆婆的管不着媳婦房裏的事,但庶子犯這樣的錯,嫡母是有權利管教的。

又派了丫頭傳話,勿必把三老爺找回來,同時把三老爺的小厮也叫了兩個過來。兩個小厮得知陳太君知曉了此事,吓得魂都飛了,不等陳太君問,就跪着抖擻着全部交待。三老爺包的是青樓裏的過氣花魁,離國公府有點遠,己經生了一個女兒,現在花魁天天鬧着要進門。

連女兒都生了,三太太怕是早就知道了,一直沒看她有所動作,也不知道是三老爺護的緊,還是三太太知道的時候就己經晚了。嫡妻處理一個外室很容易,手指都不擡都能捏死她,但孩子怎麽辦?

以規矩來說,三老爺的孩子就是三太太的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