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那就難辦了呀,德國的飲食……”

仁王眼睛一亮:“香腸,豬腳,啤酒?”

“……你能吃?”

“為什麽不行。反正川崎又不在。”仁王道。

幸村抱着胳膊欣慰地點頭:“嗯,這樣啊。不過可惜,這些東西我不能吃。”

運動員的食譜,說起來不會比演員好到哪裏去。

仁王瞬間失望臉。

幸村笑着伸出手拂過了仁王的發尾,銀白色的頭發末端因為褪色而顯示出微暖的淺米色。

他說:“開玩笑的,偶爾吃一次也無所謂啊。”

這麽說完,幸村露出一個好奇的表情:“有一個問題。”

“……什麽?”

“你為什麽頭發還是白色的?不需要染回去嗎?”幸村是真的挺好奇這個問題的,“你上個電視劇是黑發啊。”

“演歷史劇也沒必要自己留長發,一個道理。”仁王道,“戴假發嘛。”

“……我反而覺得你現在的頭發是假發還更可信一些。”幸村道。

仁王聳了聳肩:“你知道嗎,好多人覺得我是少年白。”

“?”

Advertisement

“中學時候的錄像不是現在還可以在網上找到嗎?我一直都是這個顏色的頭發,所以大家都以為這是我天生的發色了。然後就有人說哪有人天生是白頭發啊,又不是北歐血統,一定是少年白。少年白非常嚴重索性全部染白了。這都快變成官方設定了。”仁王道,“形象流傳的太久,公司也覺得我還是保持銀發會比較好。”

“不過你說對了,上個劇确實把頭發染成黑的了。所以文太他們說根本看不下去那部電視劇,每次轉臺看到我都尴尬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仁王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哪有那麽嚴重?”

幸村眨了眨眼:“頻繁染發對身體不好。”

“也還行吧,定期保養,公司付錢。”仁王說完舔了舔唇,“還有一次性染發膏。”

幸村帶着仁王去了他常去的餐館。

不大,在俱樂部附近,比起網絡聞名的德國菜,要清淡很多。

職業選手有固定食譜,也不是非得嚴格遵守,非比賽期可以放松一些。這家餐館就在俱樂部旁邊,消費者定位就是職業選手,所以做出來的食物從營養學角度是符合标準的。

仁王意興闌珊地挑着肉制品吃了,覺得和自己想象中的油膩有很大的差別。

他看向坐在對面微笑拿着刀叉,優雅進食的幸村,覺得果然大家都不容易啊。

這和他需要控制飲食有什麽區別嗎?

口腹之欲對仁王來說沒有太大影響。

在飛機上昏昏沉沉睡了十幾個小時的他到了正午時分還挺精神。

幸村就順勢帶着他去了漢堡市內逛了逛。

陰沉的天色下,街道上也沒有多少人。仁王兩只手都放在大衣的口袋裏,和幸村并肩而行。

這個時間點,甚至連許多商店都不開放。

對于工作時間很嚴格的德國人該休息的時間就是休息。

仁王也不覺得失望。他感受着德國迥異于東京的嚴肅裏帶着矜持的慢節奏,心想那麽多日本人喜歡來歐洲旅行果然是有道理的。

走了一段以後幸村開了口:“再問你一個問題。”

“……噗哩?”仁王側過頭。

“介意告訴我你現在的身高嗎?”幸村道。

仁王很快就意識到了幸村的意思。他勾了勾唇角:“官方資料183。”

“實際?”

“和高三一樣啊,你知道的吧?我又沒再長高。”仁王微微眯起眼睛,“部長你呢?”

身為職業選手一直接受最科學的訓練的幸村:“180.5,數據上比你高了0.5公分。”

“然而,世界上有種東西叫做增高鞋墊。”仁王道。

幸村微微蹙眉,他低頭看了一眼仁王的鞋子,又擡頭看仁王的臉:“你出來度假也穿增高鞋?”

“這是敬業。”仁王嬉笑着道,“既然官方資料是183,我就得一直保持着183的狀态啊。”

“……要脫鞋的時候怎麽辦?”

“我還沒參加過需要脫鞋的綜藝節目呢,幸村。”仁王揶揄道,“所以說,如果我們兩個人這種無所事事壓馬路的狀态被記者拍到,照片裏的我會比你高。開心嗎?”

幸村表情複雜:“我比較想知道,你踩着增高鞋走了這麽久的路是什麽感覺。”

幸村下午有例行的訓練,他問仁王要不要自己回去,仁王說我去看你訓練吧。

他們重新回到俱樂部。幸村去更衣室換衣服的時候仁王跟了進去,他在更衣室裏翻翻找找居然找到了空白的速寫本和鉛筆。

擡起頭時他正好望見幸村深長胳膊脫衣服時勾勒出修長矯健肌肉線條的腰。舔了舔唇,仁王誇道:“身材不錯嘛。”

“你又不是沒看過。”

“沒仔細看啊。”仁王笑道,“我對部長你幾年前在立海大更衣室的樣子比較熟。”

幸村套上了運動服。

他回過頭,唇邊也帶着微笑:“你可以仔細研究我現在和過去的區別,我不介意的。晚上讓你摸個夠?”

仁王嗆了一下。

他側過頭掩飾了一下飛快閃過的不自然,才又重新回過頭:“不用了,噗哩。”

10

仁王抱着速寫本,坐在網球場邊看幸村訓練。

網球場沒什麽特別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室外網球場。做的訓練也沒什麽特別的,日常的技巧性訓練而已。項目也和仁王曾經做過的那些沒什麽不同。

為了維持水準而做的日常訓練,本就是如此枯燥。

天色是陰沉的,也沒有陽光。仁王卻覺得,揮拍奔跑着的幸村,在發光。

很久沒有近距離看網球了。工作好像不是很忙,卻也找不出空閑的時間跑去看現場的比賽。

仁王每次打開電視看轉播或者重播,發現種島“又”出現在觀衆席上的時候,不是不羨慕的。

他放棄了網球的更遠的路,卻不代表他完全放棄了網球。

他還是很喜歡網球的,也很想和曾經的夥伴們分享勝利的喜悅。

如果能在現場就好了,這樣就能和球場上的夥伴一起狂歡。仁王每次都這麽想,每次都沒法成行。

而現在,他僅僅只是坐在球場一側,看着幸村揮拍,揮拍,揮拍。沒有什麽絢爛的球技,也沒有什麽精妙的精神力的運用。就只是基本功的練習。

抽擊,側旋球,反手抽擊,截擊,削球……

就只是這樣而已,他就突然很想,很想也拿上球拍,站在球場上。

不行啊,仁王雅治,不要打擾別人的訓練。

這麽想着,仁王索性翻開速寫本,拿着找出來的鉛筆,開始對着畫紙畫幸村。

對,畫幸村。

就基本功來說,幸村根本無可挑剔。立海大一度沒有教練,作為正選的他們需要負責非正選的訓練工作。這讓他們這些正選們明明還只是國中生卻已經對網球理論有着一定的了解了。而其中,作為部長的幸村對他們的訓練單花費了大量的心血。

外部的人或許會以為立海大的訓練單主要是靠柳這個數據達人,這其實是錯誤的。

在最初的時候,拿着網球部留下來的基礎訓練單進行研究,并在部員中找出有潛力的選手嘗試着進行指點的人,是幸村。

是這個一年級的部長。

柳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幸村折服,也折服了幸村,從而成為了“三巨頭之一”,發揮出自己數據狂人的特點,幫助幸村做了這個工作的。

仁王自己也是在國一的第二學期轉學到立海大之後,被幸村從人群裏抓出來丢了一份特殊的訓練單的。要不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把網球打成那樣。

畢竟是剛剛練習網球沒多久嘛。

所以後來他把還是初學者的柳生往幸村面前一丢,說“部長,這家夥就交給你啦~他可是我選中的搭檔呢”的時候一點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現在想想,幸村當時應該很心塞吧。

仁王笑出聲來。

他在畫幸村。他覺得,就算是基礎訓練,幸村的舉手投足,也還是那麽完美。

網球的教科書。

四天寶寺的白石被稱作完美聖經,可在仁王眼裏,幸村的網球比白石的還要完美。

是神的網球。

畫着畫着,仁王就來了靈感。

他沒學過畫畫,也沒什麽藝術細胞。要說畫畫是什麽水準,至少比音樂好一些,還能看出畫的是什麽。可是仁王思維一活躍,在畫紙上的人就變得奇形怪狀了。

仁王創作的欲望空前高漲。

他畫完一張翻了頁,盯着幸村看一會兒畫第二張,沒一會兒就畫了好幾張了。

這事兒幸村不知道。他進入訓練狀态就心無旁骛,不算被怎樣的眼神盯着都習慣性地忽視了。

倒是來看手冢的跡部在網球場邊走過時往這邊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