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章節
國不算工作狀态,他就給助理放了假。
為此川崎還緊張兮兮地要求手機別關機,随時保持聯絡,免得被報刊雜志“周一見”還聯絡不到人沒法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仁王都不知道自己在川崎眼裏究竟是個什麽形象了。
明明出道六年多,他連正經緋聞都沒傳過好嗎?
算算看公司裏的男藝人女藝人,他絕對算是“省心”的那一挂。
這些話就沒必要對丸井說了。
說起來,仁王和丸井才是正正經經的朋友關系。他們的相處時間比起正選裏的其他人還要更多些,這都拜國中三年加高中第一年的同班同學身份所賜,再加上還是前後桌……
每次調座位都保留了他們的前後座關系也是足夠神奇了。
這一算,他們朝夕相對的程度差不多還是其他人的兩倍。
再加上兩個人都是雙打line……
當然,後來仁王打單打的機會也不少了。
要給仁王的朋友圈分個類,大概是這樣分的。
公司的工作人員算是一類,娛樂圈的“朋友”算是一類,打網球認識的算是一類,立海大的正選們單獨劃出來算是一類。還有就是普通同學和朋友,基本就沒有見面的機會了,但是在社交網絡上也還能聊兩句。大概也算是朋友。
仁王對朋友也沒有做特別的區分。
不過朋友裏大概還能劃出來一類所謂的“真心朋友”,就是可以說真心話的朋友。至于說真心話的頻率和節奏那就由仁王自己把握了。
網球部的一群人對他來說又有些微的不同。
Advertisement
關系最好的是丸井,其次才是柳生。
仁王和柳生的關系一度有些微妙。最開始雖然是仁王先開口邀請的柳生,但他們那時候的關系确實說不上好。兩個人一起固定上第一雙打的時候還處在兩看兩相厭的狀态,自然也有相談甚歡的時候,大部分是看對方不太順眼的。
他們關系變好的契機還是那場他和不二的比賽呢。
他一度覺得當時立海的失敗是他的責任,嘴上沒說,行為上也沒表現出來。但柳生大概看出來了。被稱為紳士的家夥說起話來嘴毒的也是不要不要的,諷刺人的時候就能一個髒字不帶語氣還溫和有禮,偏偏說的人氣都發不出來。
也想不起來當時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了,但大概是下午訓練結束後吵了一架,吵完在社辦各自冷靜下來,仁王就問柳生你陪我去海邊走一趟嗎?
你是小姑娘嗎?散步還要人陪。嘴上這麽說,柳生還是陪他去了。兩個人在海邊坐到天黑,仁王難得面無表情什麽也沒說,而柳生也沒開口。
那之後兩個人的關系才真正變好了。
好到連幸村都覺得仁王喜歡柳生的程度。
當然,仁王本人的話……
額,是給自己寫了一個“感人至深”的劇本的。具體參照本文開頭。
所謂“我愛你卻不能和你在一起”,射手座的人腦洞大開起來也是很可怕的。
能夠成為感情寄托的參照物,柳生也确實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仁王後來很認真的考慮過自己的假想對象為什麽會是柳生而不是關系更好一些的丸井,最後覺得大概是丸井的“大寫的直男”表現的太明顯了,光是國中就有過三個(公開的)戀愛對象,高中時候的戀愛經歷豐富的他都不想一個一個舉例。顯然熟到了解這個人真實面目的程度,就一點旖旎的想法都起不來。
而從這個角度想,仁王和柳生的關系,姑且也算是十幾年如一日的微妙了。
……幸好柳生什麽都不知道。
幸村又有些不一樣。
在仁王這裏,幸村和其他幾個人不太一樣,是特殊的。
這種特殊,多少有幸村是部長的關系。就比如真田在仁王這裏也是特殊的。(雖然是八字不合的那種特殊。)
但更多的,是這個其實比他還小幾個月的男人從少年時就展現出的不同于柔弱外表的堅強和氣魄,讓人忍不住動容。
人總是忍不住追求美好的東西。
而幸村的一切,在仁王眼裏,大概就是“美好”的代名詞。
這個人有時候太完美,又有着這樣那樣的小弱點(比如化學苦手,不喜歡去醫院,對勝利有些偏執,看熱鬧的時候幸災樂禍地那麽明顯)以至于不會讓人産生太大的距離感。
你分明知道他是走在你前面的,卻不會覺得這個人離你太遠,遠到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于是慢慢的,就接受了他永遠走在你前面的設定了。
可他的脆弱你曾經窺見,就無法單純只把他當做一個“部長”,或者引導者的角色。
仁王見過病房裏的幸村,被消極情緒包圍着眉眼間卻還帶着一絲堅毅的幸村。
少年時的這段經歷給幸村的除了傷痛大概還有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孤注一擲的堅定,給除了幸村以外其他隊友的……大概是,身邊的人有着這樣的勇氣,那自己又有什麽理由輕易放棄?
實際上的領導者,和精神上的支柱。
立海大的人眼裏,幸村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仁王固然把幸村當做朋友,卻也難免用仰視的眼光來看待幸村。
他是特殊的。
……當然了,這一點特殊現在也在慢慢地改變。
并不是改變了“特殊”的本身,而是,“特殊”的地方有些不同了。
仁王還沒想過十幾年的朋友會有轉變成另一重身份的可能性,這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之餘又忍不住腹诽。他覺得幸村肯定是發現了自己的“特殊”然後加以利用了,精明到這種程度,該說幸村精市不愧是幸村精市嗎?
可這樣的精明又偏偏帶着浪漫和夢幻的氣息,叫人難以抗拒。
這頭的幸村正全力以赴準備比賽。
年齡和狀态擺在這裏,今年确實是他最有可能拿到大滿貫的一年了。獎杯誰都不嫌多,幸村三年前拿過大滿貫了,卻依然想再多拿幾個。
賽程并不輕松,美網本就是大多數網球選手會參加的比賽。
而除了往年會在賽場上遇見的那些老面孔,新生代的威脅反而更大一些。
就比如,博格啊,萊茵哈特啊這類的當年在U17比賽上曾經遇到過的老對手,這些年已經不是威脅了。
隔着三年的年齡差,二十六歲的幸村還能抓住巅峰狀态的尾巴,二十九歲的老對手們……咳,再打幾年就要退役了。
最有威脅的反而是二十二三的那些後輩。
其他國家的就不說了,光是日本的兩個就足夠棘手。
對的,就是越前龍馬,和遠山金太郎。
而今年的美網,如果一路順利他會在半決賽遇到越前,至于遠山,他們不在一個半區,算起來的話……如果手冢順利就是手冢,如果德川順利就是德川?
要如果大家都順利,半決賽時四個都是日本選手,那就好玩了。
……雖然可能性并不高。
幸村回想一下這些年的賽程,頗為驚訝地發現,他和越前還真沒有碰到過。
遠山倒是在前兩年的美網遇到過。
當年所謂的“第一百場小金就贏了”這種事立海大的人是不承認的,幸村自己則是選擇笑而不語。和熊孩子沒什麽話好說,但幸村對勝負從來是認真的。
就算只有一球,輸了就是輸了。哪怕他是在全套訓練結束後又戴着負重和人比賽,也一樣。
他也沒想否認當年全國大賽的決賽上自己的失敗。
不管多不科學,輸了就是輸了。狀态沒回複不是借口,手術後的複健沒有完全完成也不是借口。
贏回來就好了。
就比如,當年打U17國家賽的時候,據說是“未嘗一敗”的博格,幸村就不信在私下裏他沒有過打輸的比賽。然而站在正式的賽場上,有着職業的裁判和媒體人關注的正式的賽場上,他就不會輸。
這是一個職業選手的職業素養。
幸村是這麽認為的。
他也決心這麽踐行着。
我曾經打輸過的比賽我無意否認,但我追求的,唯有勝利!
幸村精市“神之子”的名號能從日本中學網球界傳到日本職業圈,進而傳遍全世界網壇,就是如此了。
至于什麽時候能把“之子”去掉……
咳,平臺不一樣,就算稱號一樣水準也不一樣的對吧?
國中時的“神之子”和現在的“神之子”,也已經不是一個程度了。畢竟一個定義是“中學網球界”,一個是“世界網壇”。
以及,作為一個東方人……西方人大概是不會輕易承認“神”這個名號的。
納達爾啊,費德勒啊,都沒能成神呢。
要成神,至少要成為網球界的喬丹?
仁王不想打擾幸村。
幸村給了他一份練習時間表,潛臺詞大概是“有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