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妾室得寵

又過了半月,三殿下納妾的事情在皇室子弟當中已經傳得人盡皆知,先是帶着孫氏去參加皇室子弟的小聚,又是攜着孫氏游湖。

還有傳聞,等到太後生辰的時候,三殿下要将孫氏帶到太後面前,若是日後三殿下繼承大統,那孫氏自然得以封妃,可眼下,局勢未定,孫氏只是個妾室,這能說明什麽?

只能說明三殿下對孫氏的寵愛遠遠超過了家中的發妻。

慕言聽到這件事的時候也笑出了聲來,“那劉毓秀向來心氣高傲,斷然是容不下這等事情,難怪這陣子消停了不少,原來是忙着和家中妾室鬥法去了。”

“依着他那脾氣,恐怕劉毓秀是敢怒不敢言。”太子見慕言展顏而笑,心中竟也豁然不少。

“太子殿下可打聽過了,那孫氏到底是何出身,竟然能有如此神通,将三皇子迷得七葷八素的。”慕言調侃道。

太子翻着手中的書卷,随口說道,“探子說孫氏的父親本是縣城小官,後來因為玩忽職守,捅了簍子,發配邊疆去了,女兒也淪為官奴。”

“哦?”慕言疑惑,“還有這檔子事情?”輸給一個奴婢,那劉毓秀心裏不得氣死才怪,越是這樣想着,慕言臉上的笑意更深了。

太子漫不經心地看書,眼角的餘光卻落在慕言身上,“這婢女長得好看,入了三皇子的眼,自然是讨人喜歡,三妻四妾,也是平常。”

“那太子殿下以後也會如此咯?”慕言反問道。

太子聽到她這略帶酸味的話,嘴角一勾,笑起來,“不過與你調侃而已,本殿下怎麽會是那樣的人?”

“殿下可別嘴上說得好聽。”慕奚置氣道。

“好了,真是與你說笑,你倒當真了。”太子輕咳了兩聲,“我倒是有正經事要與你說,孫氏的父親我派人查過,怕不是什麽玩忽職守,而是被人冤枉的。”

慕言點了點頭,接道,“想來也是,那孫氏好歹是個官家女子出身,怎麽會這麽輕易地委身做妾,原來是這等緣由,那便好辦了。”

“怎麽?你又有什麽神思妙計了?”

慕言狡黠一笑,“既然他三皇子能讓董江在您的藥裏下毒,我們怎麽就不能在他身邊安插眼線呢?”

“可你如何保證那孫氏忠心于你呢?”

“這好辦,假若孫氏真有冤屈,那必定是想讓三皇子替她家中沉冤,可您是太子,你若願意出手相幫,難道孫氏會認為您的身份權勢比不上三皇子嗎?”慕言心中已有對策,“太子放心,這事交給我就好了,孫氏那裏,我來打點。”

慕言買了消息,知道下午孫氏要去茗香樓品茶,一早就将茗香樓包了下來,等着孫氏。

孫氏進了茗香樓才發現空無一人,為了讨好三皇子,她可是下足了功夫,三皇子喜歡品茶,她私下便出來搜羅民間好茶。

“夫人,有位小姐知道您今日要來,特地包下了此處。”

“小姐?”孫氏不記得自己認識東朔皇城中的哪位小姐,自己原先是奴婢,當了三殿下的寵妾之後也少與命婦往來,怎麽會認識什麽官家小姐呢?

慕言從樓上下來,“在此恭候夫人多時了,夫人可否樓上說話?”

孫氏見到慕言,确定自己從來不曾見過她,“你是?”

“夫人莫問我是誰,只是我知道,夫人心中有苦難訴。”慕言往前走了兩步,沖着孫氏點了點頭。

孫氏一驚,“你們在外頭等着。”便随慕言上了樓上的雅間。

“你到底是什麽人?”孫氏質問道。

慕言飲了口茶,“夫人本姓孫,父親乃是縣官,卻因遭人誣陷被發配邊疆,夫人心中蒙冤,想替父親沉冤昭雪。”

“哼,我隐藏得如此之深,三皇子都不曾查出來,倒被你給查了出來?你到底是誰!”孫氏此時俨然沒有了先前楚楚可人的樣子,對慕言步步緊逼。

“自然不是我查出來的,是太子殿下看你可憐,替你查出來的。”慕言倒了杯茶放在孫氏面前,“夫人喝杯茶,日頭還長,我們坐下來慢慢聊。”

孫氏接過茶杯,“可我不記得我認識太子殿下。”

“夫人說笑了,太子殿下想認識你,難道還不行嗎?”

“認識我?”孫氏不解,“我不過是一個妾,一個出身低賤的奴婢,太子殿下怎麽會看得上我?”

慕言早就猜到孫氏不是這麽簡單的角色,不過她需要的,正是這樣的狠角,“你若是能幫上太子殿下的忙,太子殿下自會幫你爹洗清冤屈。”

“我從前是奴婢,如今是妾室,人微言輕,能幫上太子殿下什麽?”孫氏生怕這是個圈套,仔細應對着。

慕言知道孫氏心中難免顧慮,“太子殿下不光能替你爹洗清冤屈,還能讓他官複原職,怕是這一點,三殿下做不到吧。”

孫氏曾經也是深居簡出的小姐,奈何家道中落,不然無論如何是不願意委身做妾的,如果能讓她爹官複原職,她這個做女兒的,也算是了了心願,“太子殿下要我做什麽?”

“太子殿下要你,盯着劉毓秀,三殿下的皇子妃。”慕言并不打算讓孫氏去監視三皇子的一舉一動,太容易引起三殿下的疑心,而劉毓秀一心為了三殿下打算,盯着劉毓秀,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孫氏本以為是什麽難事,沒想到只是監視劉毓秀,她們同住一府,而身為妾室每日都要給劉毓秀請安,她對劉毓秀自然是了解的。

“劉毓秀曾暗中謀害太子,只是時至今日,太子并沒有證據證明她才是幕後黑手,只要有你助力,收拾劉毓秀,交給太子來做便可。”慕言只說是劉毓秀企圖謀害太子,并未點明是三殿下,而如此一來,也不會引得孫氏懷疑。

孫氏早就不滿劉毓秀,她雖然表面上不曾和自己作對,可背地裏沒少讓她吃苦頭,就連她是官奴出身的消息,也是劉毓秀傳出去,讓她平日受了別人不少冷眼,要是能借刀殺人,收拾了劉毓秀,還能給父親沉冤,那真是一舉兩得。

孫氏聽了慕言的話,回到府裏,對劉毓秀是愈發親切起來,而那頭劉毓秀妒心日漲,與三皇子的矛盾也愈發加深,惹得三皇子十分不喜。

“殿下,你竟然要帶她進宮?”劉毓秀正因為太後生辰,而三皇子要将孫氏帶進宮裏而氣惱不已。

三皇子冷眼看着她,“太後平日素來喜愛我,恰逢她老人家大壽,我将憐兒帶進宮有何不妥?”

“可她只是個妾啊!”

“妾?”三皇子不以為意道,“妾又如何?至少憐兒她心地純良,太後她年紀大了,眼睛裏見不得髒東西。”

劉毓秀心頭一沉,“髒東西?殿下,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我即使再心狠手辣,那也是在替您打算,臣妾心裏,一心想的只有殿下!”

“哦?”三皇子眉梢一挑,“我看你心裏有的只是你的皇後之位吧!”

第二日早上,孫氏來給劉毓秀請了安,劉毓秀留着孫氏,“妹妹不如喝杯茶再走吧。”

孫氏留下來,如今她只有和劉毓秀讨好關系,才能夠從她嘴裏探得消息,明面上更是裝的無比順從。

“妹妹,你憑心而論,這些日子姐姐待你如何?”劉毓秀拉過孫氏的手,臉上挂着虛假的笑意。

孫氏答,“姐姐對我很好,不曾虧待過我。”

“妹妹,與你說句心裏話,殿下他納你為妾,我心中确實不歡喜,可是殿下日後是要成就大事業的人,我作為妻子,也不能如何,妹妹你如今作為殿下的妾室,對內,應該幫助殿下打理府中,對外,更應該護着他的名聲,前幾日,殿下帶着你既是聚會,又是游船,外頭已經傳了不少風言風語,長此以往,對于殿下,恐怕不利啊,姐姐聽說,殿下還要帶你進宮去參加太後的生辰?”

孫氏已經聽出了劉毓秀話裏的意思,為了讨好劉毓秀,她故意給了劉毓秀一顆定心丸,“姐姐,妹妹雖出生低微,可這些道理還是懂得,經過姐姐這麽一番提點,先前是妹妹愚笨,太後生辰那日,妹妹定不會折了殿下的名聲的,請姐姐放心。”

劉毓秀沒想到孫氏會一口答應,心中的不适竟緩和了些,“妹妹你能這麽替殿下着想,姐姐就很是欣慰了,只希望,妹妹答應姐姐的話,可千萬不要食言才是。”

孫氏應了劉毓秀,接下來的日子更是對劉毓秀大獻殷勤,三皇子看着家中妻妾和睦的景象,只以為是孫氏性格溫順,讨人喜歡,也沒有多作他想。

孫氏心裏謹記着慕言的吩咐,每日都伴着劉毓秀,從早上請安,中午用膳,下午順帶陪着她外出采購胭脂水粉,更是讓劉毓秀放下了心中戒備,真當這個妾室本分起來。

慕言那邊有了孫氏這個眼線,也不怕劉毓秀背地裏使壞,只想着靜心等待,必然能夠讓劉毓秀露出馬腳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