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何翠芝挑着水桶, 眯着眼睛笑道:“我們家老大自己有本事的很, 我都不用怎麽管, 他怎麽認識的那些人我也不清楚哩。”

不管身後的人怎麽叽叽喳喳, 何翠芝挑了水桶回到家, 看見帶妹和小寶在院子裏, 就道:“人呢?不是說家裏來人了嘛?”

小寶道:“開車拖拉機和哥哥去拉磚了。”

那兩個跟着的婦女就道:“拉磚?拉什麽磚?你們家要做屋呀?”

何翠芝笑眯着眼睛道:“老大非要做屋, 我也沒得辦法。”

“還拉磚啊?做磚屋呀?”這年頭家家戶戶都是土屋, 家裏條件好點的就在土屋上蓋層瓦, 哪有用磚做屋的?磚要一分錢一塊吧,買得起嗎?

何翠芝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表面上還裝着淡定的樣子,她在井邊洗了手,然後道:“哎喲, 菜還沒買, 家裏來了人,不能沒菜啊。”

何翠芝心說去買的話大概就只能買到豬肉,而且肉票也不多了, 買不了多少。再從老大家後院逮個兔子殺了也能當個菜, 這樣會不會也不夠呢?想了想她把蔣帶妹拉到一邊去道:“你感覺去山上看看,有沒有什麽野物, 拿回來中午加個菜。”

蔣帶妹答應了,背着背簍就上山了。

那兩個婦女還想找何翠芝說話, 何翠芝不理她們。以前天天說我們蔣家窮, 一提到我家老大就會笑話, 現在還想讓我正眼看你們?

見何翠芝不理她們,那兩婦女又想在小寶身上套消息。哪知道小寶就會裝傻,不一會兒就跑不見了。

何翠芝在路上碰到了去河裏洗菜的洗紅薯的葉秋凰,她道:“小葉啊,跟大娘走。”

葉秋凰拎着籃子道:“大娘,什麽事啊?”

“家裏來人了。”何翠芝道:“送水泥的人來了,中午要留下來吃飯,你快跟我去食品站買肉。”

“哎,好。”葉秋凰連忙跟上了。

蔣帶妹在陷阱裏發現了一只野雞,這大概是這座山上最豐富的野物了,別的就沒有了。他把雞放好,背着背簍下山的時候,遇上了呂青。

Advertisement

呂青不好意思去蔣帶妹家找他,就經常在山邊上等他。她倒也不是要吃肉什麽的,就是蔣帶妹明明前兩天還和她一起說話,這兩天突然就冷淡下來了,她就想搞清楚究竟是什麽原因。

她堵在蔣帶妹面前,蔣帶妹繞過她,打算從旁邊走。結果呂青又堵在他面前,瞪着他。蔣帶妹無奈道:“你要幹嘛呀?我家裏還有事呢。”

呂青道:“這兩天為什麽不理我?”

蔣帶妹莫名其妙道:“我沒有不理你呀?我家裏有事,忙着呢。”

說完他就要走,呂青跟在他身後道:“那我跟着你,給你幫忙。”

“你別添亂好不好?”蔣帶妹道:“你幫我忙算怎麽回事?”

呂青道:“你能幫我忙,我為什麽不能幫你?”

“你怎麽能呢?”蔣帶妹急的不行道:“反正就是不行,別人會說閑話的。”

“說什麽閑話呀?”呂青道:“我就跟你說說話也要說閑話嗎?”

蔣帶妹頭皮發麻道:“被我哥看見了他要打死我的!”說完他就趕緊跑了。

呂青追不上蔣帶妹,她想着蔣帶妹剛才說的話,是他的哥哥從中作梗,所以蔣帶妹才不和自己說話嗎?

拖拉機運轉頭,比人工拉板車快太多了,而且拉的還多。很快蔣迎南他們三個就拉了整整一拖拉機的紅磚回來了,何翠芝連忙在茶杯裏倒了水,道:“辛苦了辛苦了,來來來都坐下喝口水。”

蔣帶妹看着可激動了,這些轉頭要都是自己來拉,還不知道要拉到什麽時候呢。蔣來喜也聽了消息回來了,他看着這麽一大車的紅磚頭,樂的嘴巴合不攏。

老李道:“這一車拉不完呢,還要再拉,不過要先把車上的磚都卸下去。”

蔣來喜道:“你們休息,這個我來辦,哪能讓你們這麽辛苦。”

說着他對蔣帶妹說,讓他把他大伯家的人喊過來,一起把磚卸下來。

蔣帶妹去了,何翠芝拿出剛剛在供銷社買的瓜子,道:“家裏也沒什麽好招待的,就只能吃瓜子吃糖了。”

老劉道:“大娘你這話說的,就是在城裏,那不也就是吃瓜子嘛,還能翻出什麽花樣不成?”

村裏人自從拖拉機進村之後,就一直關注着蔣家的動靜。聽說拖拉機又拉了一車子的紅磚回來,大家這才回過味來,蔣家這是要做屋呀,還是要做磚房。

他們一邊羨慕不可思議的同時,又在想蔣家究竟哪兒來的錢做屋?也不見他們家有什麽動靜啊,天天就和大家夥一樣出工,沒事的時候也一樣呆在家,這錢是哪裏來的呢?

因為實在是想不出原因,大家就開始亂猜,就有人猜測是在城裏有親戚,親戚發了財要幫他家。

立馬就有人相信了這個說法,還說的頭頭是道,說要是送水泥的那來一個開車子的人就夠了,幹嘛要來兩個?一定其中一個是蔣家的親戚。

這事的消息傳的很快,隔壁生産隊的楊秀媽媽正在河裏洗菜。自從女兒結婚之後,家裏花的錢有點多,夥食就差了一點,能吃新鮮蔬菜就不錯了,肉是別想了。那個女婿又是個好吃懶作的,天天把飯燒好了給他吃,他還嫌菜不好。

要不是想着有一天他回城把女兒帶到城裏去享福,她才懶得伺候呢。

正洗着菜你,一個拎着一籃子紅薯的婦女就過來了,一蹲下就道:“楊秀媽,蔣家要做屋了哎。”

楊秀媽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哪個蔣家?”

“還能是哪個?不就是那個到你家說親的蔣家嘛。”

“哦,他家啊。”楊秀媽也沒當回事,她知道蔣家還有個兒子沒結婚,要想結婚那肯定是要做屋的,所以她不是很在意。

那婦女又道:“做的事紅磚房哩,我親眼看到的,那一大車子紅磚一車一車的往村子裏拉,這房子做出來多氣派?”

楊秀媽一驚,道:“不會吧,他家那麽窮。”

“怎麽不會?我親眼看見的。”說着那婦女還做手勢,道:“那麽大一個拖拉機直接開進了村子,又是拉水泥又是拉轉頭。何翠芝還去買了許多肉,中午要燒一頓好的呢。”

楊秀媽還處在懵懵的狀态,她道:“拿來的錢做房子?”

“聽說是蔣家城裏有親戚發達了,要幫襯他家呢。”那婦女道。

“哦……”楊秀媽什麽話也說不出來。

那婦女就道:“你說你那時候要是答應把楊秀講給蔣家老二,那現在你家閨女就要過好日子了。”

楊秀媽臉色難看的不行,還非嘴硬道:“我女婿是城裏人哩,在城裏住樓房,鄉下房子蓋的再好有什麽用,還不是要種田?等我女兒進了城,那就是吃供應糧的人了。”

說完楊秀媽拎着籃子就走了,也不管菜有沒有洗幹淨。

那個洗紅薯的婦女對着她的背影做了鬼臉,道:“死鴨子嘴硬,就你那個女婿,回不回得去還不一定呢。”

後來又拉了兩趟紅磚就到了吃中飯的時候了,蔣家把大門一關,就開始上菜。炖的香香雞湯,紅燒兔肉,紅燒豬肉,還有肉絲炒土豆絲,新鮮的炒青菜,蒸了臘肉,一大桌子菜看着就讓人饞的不得了。

因為請了蔣學財家幫忙卸磚,何翠芝燒好了飯,專門盛出一大碗紅燒肉讓小寶送到蔣學財家去。

蔣迎南拿出了家裏釀的米酒,道:“米酒不上頭,喝一點沒關系。”

老李就笑,說米酒好。然後開始講他去年開拖拉去鄉下親戚家喝酒,結果喝多了,把拖拉機開到田裏去了,差點上不來。

老劉就笑他,說他就喜歡喝酒,不管到哪家去不管什麽酒都要喝個夠。

蔣來喜和蔣帶妹也坐在桌在上喝酒,幾個人吃着菜喝着酒氣氛還不錯。蔣迎南喝酒喝到一半,去了廚房,就看見何翠芝葉秋凰帶着三個孩子在廚房小桌子上吃飯。

蔣迎南就道:“媽你怎麽在這裏吃飯?到堂屋來啊,桌子上全是菜。”

何翠芝就擺手,讓蔣迎南出去吃飯,道:“客人來了,哪有女人上桌的道理?”

蔣迎南還想勸,被何翠芝趕了回去。蔣迎南又坐了回去,心裏總是不得勁,為什麽客人來了女人就不能上桌?

不過他也知道現在不能表現出來,老劉老李來幫忙,總不能讓他們掃興不是?

吃過飯老李老劉走之前,還想看看蔣迎南養兔子的地方。蔣迎南也沒什麽不能帶他們看的,都是合作夥伴,看看也不要緊。

到養兔子的豬圈裏一看,老劉就誇蔣迎南有想法會賺錢。老李看了一會兒道:“你這個兔子養在這裏不太好吧?”

蔣迎南一愣,就道:“哪裏不好?”

“萬一被人發現了怎麽辦?”老李道:“不安全,以前是沒人來,現在你家有是蓋房子又是做院子的,萬一有哪個偷偷到你家來看,這還得了?”

蔣迎南心說确實是這樣,自己太不警惕了。他誠心的感謝了老李的提醒,臨走前又給兩人一人帶兩只兔子回去了。

老李提醒的很有道理,但是給兔子挪窩還真不太好辦。畢竟是這麽多兔子,要是偷偷轉移到山上去,萬一被人發現了,他都不敢承認這兔子是他的。

蔣迎南想來想去也想不到個好辦法,把人送走之後他回到家。何翠芝正在收拾碗筷,見大兒子一回來就愁眉苦臉的,就道:“這麽大的好事,老是皺着臉幹什麽?”

蔣迎南就把這個事情一說,何翠芝也發愁了,母女倆一塊把臉皺着。

蔣迎南道:“要是被人發現我家豬圈裏養的全是兔子,那我做的努力都白費了。”

小寶在一旁道:“那就不養兔子了,全都養豬吧。”

這個年代根本不允許大量養豬,要是能養豬,他當初就開了養豬場好了,幹嘛非要養兔子?

蔣帶妹道:“小寶你是不是傻,豬肉哪有兔子肉賣錢多?”

蔣迎南痛苦的捂住了臉,他不想和這兩個人說話。

一直默不作聲的蔣來喜忽然道:“那就又養豬又養兔子吧。”

蔣迎南擡眼看他,心說什麽意思。

蔣來喜道:“兔子那麽小,也好藏起來。把老大家豬圈裏挖一層出來,把兔子養在裏面,有事就那東西蓋在上面。上面一層再養豬,哪個來看就是個養豬的地方,看不出來養了兔子。”

蔣迎南眼前一亮,心說這個方法太好了。家裏只要每天透氣喂食的時候有人在看着,平時就把兔子都藏在豬圈下面,哪個能發現問題?

這個事還是早幹好的好,既然已經把計劃想好了。蔣來喜很會編竹篾,他負責在家把隔層做好,蔣帶妹就負責挖坑,蔣迎南去山上砍柴回來燒草灰放在兔窩裏幹燥。

家裏三個男人分頭來幹,事情倒也幹的快。

蔣迎南在扛着柴下山的時候又碰到了拎着籃子的前岳母,前岳母看見蔣迎南,居然主動上來說話,“砍柴啊?”

扛着柴的蔣迎南心說這不是廢話嘛,他就道:“是啊。”

“你家要做新屋了啊?”前岳母道:“聽講是做磚房啊?”

“是啊。”蔣迎南微笑道。

前岳母看起來很糾結,之後道:“做屋要人,你要是人不夠,就讓招娣哥哥去幫忙。”

蔣迎南挪開一步,表情禮貌卻疏遠道:“不用了,人夠了。”

說完他就走了,前岳母看着蔣迎南離開,表情難過的不得了。她當時要是勸勸自己女兒再堅持一段時間,現在不就要過好日子了嘛。

蔣迎南下山的路上大概清楚了他這位前岳母為什麽總是拎着籃子上山了,柯招娣和知青一起跑了這麽久也沒有消息,應該就是藏在山裏吧。如果要跑的別的地方去,沒有介紹信連旅館都住不了,更別提這些日子一直有吃有喝不會餓死的。

應該就是藏在山上,柯招娣的媽媽會經常送吃的上山。

其實對于柯招娣蔣迎南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他并不怪柯招娣,作為一個女人她也應該為自己考慮。另一方面他也不是以前的蔣迎南了,他不可能再次接受柯招娣,哪怕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柯招娣早晚都會有回來的一天,到時候他也許會給柯招娣一些幫助和補償。但是他是不會繼續和柯招娣生活在一起了,孩子他也不會讓給柯招娣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