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年後
三年後,臨安,大周都城。
年關将近,臨安城變得比以往熱鬧了幾分。從各地官道行駛而來的馬車和人川流不息,其中一輛青蓬馬車在城門前停了下來。
“小姐,您慢點兒。”一名身着紫衣的丫鬟先跳了下來,而後将馬車中的一名少女給扶了下來。
少女眉清目秀,唇若胭脂,只是舟車勞頓兩日,面色略顯疲憊。她微微擡頭,望着城門上“臨安”兩個字,喃喃自語,“終于到了。”
身後的丫鬟從車裏拿出一件暖白色的披風披在少女的身上,關切道:“小姐,京城不比永嘉暖,小心着了涼。”
“碧荷,我衣裳厚着呢!”沐笙握着手裏依然暖和手爐,倒不覺得這天有多冷,轉身對身後的丫鬟笑笑。
三年了,她終于來到了這裏,離仇人更近了些。她以為自己會心潮澎湃,難以自控自己的情緒,此時卻感覺很平靜。因為,她明白,要報仇雪恨,需得不打破平靜的表表面。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需得僞裝自己。
“姑娘可是永嘉來的蘇五小姐?”一名中年男子領着兩名小厮小跑到沐笙的面前,揚聲問道。
文光警惕地擋在沐笙的面前,粗聲粗氣質問:“你們是何人?”
文光本是江州第一大镖局中遠镖局的繼承人,兩年前接了一趟秘镖,途中夜宿破廟時被人劫走了镖。為此,名聲丢了還不算,還要償還巨額賠償金。镖局毀在了自己手裏,文光沮喪萬分,因無力償還巨債,只好東躲西藏逃到了永嘉。沐笙見其為人仗義,便出手幫助了他,自己身邊也正好缺個會功夫的人,于是将他留在了她在永嘉開的畫樓裏。
此次進京,明面上是為了給外祖母賀壽,實際上是為了在京城裏再經營一個畫樓,為自己更方便在京城立足。既有了經濟來源,也有了據點。
而且到京城來,也是蘇長康的意思。蘇長康不滿只在永嘉發展,将目光投向了京城。而這幾年裏,沐笙也憑借着自己的繪畫天賦,為瓷器作畫,使得蘇家瓷業更上一層樓。為此,蘇夫人對她可是又愛又恨的。
所以,到京城來,可謂是一舉三得。
那名中年男子看了看沐笙,又看了看手中的畫像,嘿嘿一笑,“老奴是将軍府的管家,張福,奉了老夫人的命到城門口來迎接表小姐的。”
将軍府指的是平西将軍府,沐笙的外祖家。顧老夫人今年六十大壽,人老了自是更加思念子孫。自己的女兒遠嫁永嘉,又命薄早逝,甚是可憐無人庇護的外孫女,便提出讓沐笙到京城住些時日。
原來的蘇五小姐沒有來過京城,也沒有見過外祖母。一年前,顧老夫人說甚是想念她,沐笙便對着鏡子給自己畫了像,托人送到了将軍府。
Advertisement
畫像一出,她到覺得畫裏的人有些像從前的自己。她覺得有些奇怪,現在的她越長大,眉宇間和以前的她就越相似。
一聽是将軍府的人,沐笙連忙示意文光往後退,乖巧淺笑,“原來是福伯啊,還讓福伯親自來接,外祖母真是有心了。”
福伯望着面前乖巧俏麗的表小姐,露出和藹的微笑,“可不是,老夫人思念表小姐,日日盼着呢。”
沐笙心中不由一暖,還真是借了蘇五小姐的福了,有一個關心她的外祖母。想到以前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面上閃過一絲黯然,随後又迅速消失不見。陳年往事,她需得埋藏深一些。
文光牽着馬車跟在福伯身後,緩緩前行。
過了一會兒,沐笙聽見不遠處傳來了鑼鼓喧天的聲音,繼而馬車也停了下來。
她心中好奇,掀開車簾,看見街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人聲鼎沸。
還沒等她開口,福伯便走到車旁說道,“表小姐,咱門進城真不是時候,這會兒遇上英國公府的迎親隊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