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醫

見主子問到兩位太醫的去向,紫藤有點尴尬。

且說昨日高靜姝這重活的第一天,就拖着個病體兩處奔波,回來後就覺得站都站不住。雖然興致勃勃點了幾道菜,但還是只吃了一盅蝦仁炖蛋羹就昏睡過去。

還是紫藤和木槿輕手輕腳替她擦去臉上殘存的胭脂水粉,又敷了薄薄一層面油,這才退了出來。

一出來就見到周杜兩位太醫在廊下伸長了脖子,臉上帶着七分殷勤三分小心,等着給貴妃請脈。

紫藤當場将臉一板,很不客氣的擋了回去:娘娘得罪聖上的時候,旁人躲着也就罷了,可你們做為皇上指過來的大夫,不說上心治病救人,居然恨不得躲出三裏地,娘娘吐血厥過去都不肯拿個主意。那這會子願死哪兒就死哪兒去吧!

橫豎明兒林太醫就回來走馬上任,那可是高大人親自塞進太醫院的大夫,必會上心看顧她家娘娘。

高靜姝聽紫藤解釋過也就不管了。

她本人就是大夫,對這種坐視病人去死的醫生半點好感奉欠,以後還準備挑個皇上心情好的時候,旁敲側擊一下,把這兩個人從太醫院踢出去,讓他們回家吃自己。

這樣的人,連貴妃失寵後都敢怠慢不治,何況下面的低位嫔妃了,說不定就在他們手裏折多少條人命呢。

然而很快,高靜姝就發現了,事實也并非完全如此。

林太醫雖是個四十餘歲的中年人,但保養的很好,看上去也就三十出頭,還頗有些蕭蕭肅肅風骨整秀的味道。

高靜姝異世見到同行,也頗為親切,主動慰問林太醫這次被削成白板的無妄之災。

林太醫風姿優美行禮道:“娘娘不必挂心,臣已經習慣了:自從為娘娘看診起,臣便從來沒升過等兒。”

高靜姝:……

林太醫滿腹怨念。

太醫院人人清楚,貴妃身子一欠佳,就有人要倒黴,倒黴人數還不定量。雖然不定量,但林太醫這個負責人回回是跑不掉的。

Advertisement

伺候貴妃七年,他上上下下共計八回——不過這個上,頂多上到官複原職,從沒升過職。但這個下,可就是無下限了,罰俸祿、罰降等、罰成庶民,甚至兩次還差點罰掉腦袋。

比如這回,皇上跟貴妃怄氣,罰的更是腦回路清奇,不帶一絲煙火氣:太醫們在太醫院都有自己一張桌子,這回倒黴的不僅是林太醫,連他的兩位鄰桌也一并被摘了官職,變成了一塊無官無職的白板。

理由是,林太醫開的方子治壞了貴妃,你們作為他的鄰桌同僚,為什麽不幫他修改方子,可見對工作不上心。

于是貴妃一病,共有三位太醫含淚倒下。

而周太醫和杜太醫就是這種情況下被乾隆抓了壯丁,一聽來伺候貴妃,吓得直打擺子,下定了哪怕被削也要做縮頭烏龜的決心。

于是拖延着不肯開藥:因為貴妃病重不是林太醫藥方不對,而是貴妃不肯治病啊!于是他們便死活不改方子。畢竟這貴妃繼續灌林太醫的藥不好了,大頭責任還是林太醫負,要是吃了他們現改的藥薨了,他們就只好去死一死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們堅決将這個就義的機會讓給林太醫。

而林太醫也有心理準備,在被罰出宮這短短幾天,已經連壽材都訂好了。

就等着給貴妃陪葬。

此時峰回路轉,他心裏除了劫後重生的喜悅外,更有一股子滔天怒火:他是大夫,可他不是神仙。病人一心要死他能如何治好!此時見貴妃還笑得沒心沒肺問候自己近來可好,他忍住沒掀了桌子就是他的敬畏和涵養。

問喜的眉毛馬上立了起來,虎着臉道:“林大人!您怎麽敢這麽跟我們娘娘說話!”

貴妃宮裏的掌事太監也是有品級的,雖然跟太醫的不能一起論,但論在宮裏的體面,十個林太醫捆在一起也比不過問喜。

林太醫是心裏走過一回閻羅殿的人,将生死置之度外後,不卑不亢盡顯男兒本色道:“娘娘的病一大半出自心病,是自己糟蹋身子,與人無尤!若娘娘不肯放寬了心,微臣便是扁鵲華佗再世也是枉然!微臣無能,本不配伺候娘娘,還請娘娘發落!”

發落吧!橫豎棺材還擺在我家呢。

人吓人吓死人,與其一回回的鈍刀子割肉,還不如痛快的死!老子不伺候了!

高靜姝看着梗着脖子的林太醫,替貴妃露出了心虛的微笑。

李玉是午初刻到的鐘粹宮。

算時辰,皇上是剛下朝就打發他來了。

木槿忙親自去迎,聽聞不是傳旨亦不是急事,便先倒了一盅好茶請李玉去茶房裏寬坐歇息。

李玉仍舊笑呵呵的:“多謝木槿姑娘了。”

木槿心裏佩服:李玉也算是太監做到了頭,可待人接物永遠這麽和氣。宮裏的妃嫔得寵的他小心伺候,失寵時也不見他有一點不耐怠慢,就這樣養氣功夫,就叫人佩服。

李玉生的白淨富泰,卻不顯的癡肥,看起來讓人極有好感。

畢竟是禦前的人,怎麽也不能長得傷眼睛。

臘梅忙捧了四碟幹果點心來請他用:禦前服侍的人,再好的茶也不能貪多,至多潤潤喉,免得總要出恭。吃的東西也不能有味道,最好的就是填些實在的點心,又沒異味又管肚子。

李玉吃了幾枚琥珀核桃并一塊奶酥後才笑問道:“娘娘歇着呢?”

木槿可不會覺得李玉閑着沒事跑來陪她唠家常,肯定是皇上的意思,于是連忙将林太醫給貴妃開了新方子,貴妃精神頭好轉等好話說出來,好在也是實情。

林太醫見貴妃忽然轉了性子,開始要保養身子骨,不由精神大振,不卑不亢地飽含了熱淚:太好了!能好好活着誰想死啊!

且說高靜姝送走了林太醫後,就在跟紫藤讨論鐘粹宮的規矩:除了內務府教太監宮女的規矩體統,她準備在自己宮裏拟一些更具體的,落實責任到人,互為監督。做到從此後,一個人犯了錯,總能牽扯到另一個同伴,以及一個直接負責人。

鈴蘭大剌剌的跑出去,絕不會沒人看見,可人人都縮頭不管,只靠着木槿和紫藤四只眼睛,想看住整個鐘粹宮的人,是癡心妄想。

只能讓他們互為監督,彼此連坐了——若是一人犯錯,至少有三個人要不同程度的倒黴,那犯錯率想必會大大降低。

高靜姝跟紫藤研究到用點心的時分。

清廷中一貫是兩餐制,再加兩頓點心。高靜姝用了一碗嫩嫩的雞茸蛋羹後,心知十二點左右是沒有中午飯的,索性準備直接午睡。

然後就聽春草走來說,李公公奉皇上命到了,只得又起來準備見李玉。

李玉堆着笑,完成了從請安到替皇上表達關懷貴妃的一系列流程。

然後才笑道:“皇上吩咐奴才,若是娘娘進了早膳和點心,說明廚子有功,叫奴才賞他們呢。”

見貴妃點了頭,他越發笑得見眉不見眼:“皇上還說了,娘娘想用什麽,大膳房沒有的,只管到禦膳房去要。”

東西兩個大膳房管着東西六宮裏所有人的份例飲食,唯有禦膳房,是伺候皇上自己的。能叫皇上允了去禦膳房要東西,自然是殊榮。

高靜姝:……好煩,有這句話我還得起來謝恩。

木槿親将李玉送出去後,好一會兒才回來,見高靜姝還沒睡便把話回了:“李公公先賞了咱們小廚房兩位掌勺的每人二十兩,凡裏頭伺候的小太監們也都得了兩個銀角子。”

“又去了大膳房,給管咱們鐘粹宮膳食的六個大竈上的人都按等賞了。連着伺候咱們宮裏的兩個挂爐和點心案的師傅都給了賞。”

木槿聲音裏帶着真心實意的喜氣。

雖說嫔位以上都有小廚房,但最多的用處是叫熱水或者熬補藥方便,在用膳上頂多是煲湯涼菜或者來個小炒,算是妃嫔們拿體己錢出來吃小竈。

妃嫔真正的份例膳,并鐘粹宮上下的飯菜,都是要從大膳房大竈臺手裏走的。

貴妃父親官高,本人得寵,一向是大膳房巴結的對象,鐘粹宮最低等的宮女太監去跑腿,都能得奉承和巴結。

可這次貴妃娘娘的“十三日失寵”,像是一盆冰水扣在了鐘粹宮上下。

雖說大膳房不敢立即就克扣了娘娘,可要像原來見那麽多笑臉,受那麽多方便,也是沒了的。

可今日,李玉帶着皇上的意思這麽一賞,鐘粹宮肯定立馬又炙手可熱,甚至比早先更熱起來。

昨兒皇後的态度那樣溫和,高靜姝實則是很忐忑的。在貴妃的記憶裏,在潛邸時兩人關系尚可,可入了紫禁城後,她跟皇後的關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皇後總是教導她規矩體統,叫貴妃恨不得躲着走。

高靜姝不由感嘆道:“皇後娘娘真是好人,從不背後捅人刀子。”

哪怕是戀愛腦如高貴妃,記憶裏也深深明白皇上對富察皇後的敬重,皇後若是表達了對貴妃的不滿,皇上今日絕不會賞賜大膳房來護持貴妃,下皇後的面子。

昨晚皇上去了皇後宮中,今日還記得給她撐面子,就足以說明皇後背後沒說貴妃一句不好,說不得還說了兩句好話呢。

高靜姝佩服起皇後的胸懷來。

木槿見縫插針遞上一盞溫熱的牛乳茶,循循善誘:“皇後娘娘眷顧主兒,您就更應該早點好起來,去給皇後娘娘謝恩啊。”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小可愛們的評論啦。覺得既然皇上心裏有貴妃,這個開局就不是非常難打。

但小高同學并不清楚這件事。在她心裏,貴妃跟皇上雖有舊情,但經過幾年行事不當以及這回的抗旨已經信譽破産。

高靜姝:我在皇上皇後心裏是零分。

皇上&皇後:不,你不是。

高靜姝:我太厲害了,開局第一天直接通關到結局搞定兩個boss。

皇上&皇後:不,你只是剛過了新手村,還是我們主動送你的。

以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