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廬江來客

第68章 廬江來客

一些猜測一旦開了頭,就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勢頭。

燕清內心掀起了驚濤駭浪,面上卻只淡定地将這本燙手的書收進懷裏,重新往議廳走去。

走了一路,就整整想了一路,等到了目的地,燕清的眼前已是豁然開朗,想法越發接近篤定了。

明知呂布識人不清,不是英主,也忠心耿耿地等到呂布死去才投降曹操的張遼或許只是單相思,高順卻多半跟呂布有說不清道不明的一腿。

難怪他一直無法理解史上呂布與高順之間那詭異又暧昧的關系:呂布天性多疑,用人唯親,在遭郝萌背叛時卻第一時間只想到他一直猜忌的高順,連外衣也來不及穿就帶着妻眷跳進高順營裏求助;而高順亦是,無論被呂布如何疏離冷待,哪怕恩将仇報地收走兵權,将那份不信任溢于言表也始終無怨無悔,直到最後呂布命歸黃泉,他也默然不肯投降,寧願與主共同赴死。

按理說做到張遼那一步已是仁至義盡,何必連命也搭上呢?

不過按照這個邏輯推斷的話,沮授似乎也跟袁紹有一腿了吧……

燕清已是盡量抑制自己思維的發散了,可這個如果簡直就跟生根發芽了一樣,久久揮之不去。

雖不明白呂布為何要明目張膽,連遮掩一下都不屑地當着他的面看那本男男小黃書,但燕清也知道自己作為謀臣是嚴重越線,無意間刺探且窺破了一樁天大的秘密。

于是在見到面色不虞、明顯與郭嘉惡戰一場,卻沒能占到上風的徐庶時,燕清便立即交代他莫将自己問起這書一事說與主公聽。

徐庶蹙眉坐下:“只要主公不專程問起,庶又怎會似多嘴閑婦般亂嚼舌根?”

燕清笑道:“元直乃謙謙君子,正直方剛,怎是尋常婦人比得的?”

徐庶面色稍霁,又惑道:“此事怎又與主公有關?”

燕清聞言一愣,這才懊惱地想起自己可真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明明之前在向徐庶問起這本滿身罪孽的同性小黃書時,沒提半句是在主公那兒瞅見的,而是推到了郭嘉這浪子身上,怎這時反倒亂了陣腳,叫徐庶知道其實是跟呂布有關系?

Advertisement

他雖暫時愁不知怎辦是好,也不能在不知這禍事能有多大的情況下亂拉徐庶下水,只為多一個人可一起分擔商量:況且從他這麽個現代人的角度看來,搞基着實不是什麽罪不可恕的大事,純粹是個人選擇罷了,可呂布要是因沉迷男色,與部下發展些不可告人的奸情,甚至因此斷了子嗣傳承,就不能輕飄飄地一句帶過了。

燕清于腦海中電光火石地過了一圈,面上卻始終是風平浪靜,只笑了笑,從懷裏掏出那書,往旁邊一張空空如也的矮桌上一放,見徐庶的注意力轉瞬就被吸引過去了,便含蓄道:“怪清一時好奇,去買了此書一讀……”

向來愛書如命的徐庶一看清那書名,就閃電般伸出一腳,連書帶桌地一腳踹翻,隐有薄怒地瞪了燕清一眼:“重光如今可是認清曉交友不慎的害處了!”

見徐庶這副暴躁得大有再一言不合要拔劍出來的架勢,燕清明智地點了點頭,就見對方臉色稍稍緩和:“既然如此,擇日不如撞日,就叫他今個兒就搬出你府上,回別駕府一個人住着。”

燕清怔楞道:“怎這麽倉促?”

徐庶的臉色又沉了下來:“別駕府早依着他心意修繕好了,怎就趕了?”

燕清依然覺得突然,雖他也有呂布一來郭嘉就最好盡快避開免得兩人見面火花四濺的覺悟,可一塊兒那麽久,又情趣投合的友人說搬就搬,連個緩沖期也無,未免不适。

于是換了個說法道:“府上太過冷清,怕沒個合乎心意的照料他起居……”

徐庶冷道:“堂堂七尺丈夫,即使不能頂天立地,随遇而安,怎就他生得特別嬌氣挑剔?況且主公已親自開口,賜他四位溫柔美婢,又着人去取他留在颍川的親眷來,有此等殊榮,重光就不必擔心他府上太過冷清孤寂了。”

燕清詫異道:“美婢?主公竟已問起他了?!”

徐庶被氣樂了:“重光府上多了個自豫州以來就賴着不走的友人,此時更晉升為一州別駕了,主公怎會毫不知情?”

燕清卻覺得此事一點也不單純,反倒處處透着股危險的氣息:“知曉歸知曉,可怎會無緣無故就賜下美婢呢?”

尤其剛琢磨透了高順與呂布的小暧昧,他對男男之間的這類異動極其敏感,直覺就不太妙了。

千萬別是呂布膩了高順這種類型的,想換換口味,恰好就看上清新俊逸的郭嘉了啊!

郭嘉定策是昨日剛發生的事,且他尚未告訴呂布,此時于不知情者眼裏,郭嘉仍算無功無過,呂布怎就投其所好,無端賞他四個美婢了?

毫不客氣地說,要賞也該先賞他才對:郭嘉早已娶妻生子,雖其妻亡故得早,也留下了郭奕這個獨子,總比房中連個暖床的都沒,真正稱得上是孓然一身的燕清要強得多。

可給他的賞賜雖豐厚,卻都是金珠玉石,高官厚爵,相比之下,似乎就不如郭嘉這份走心了。

要真是呂布開竅,自己發覺郭嘉的驚世之才,用心送禮拉攏也就罷了……

不知如今已是草木皆兵的燕清那些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徐庶只當是他太過不舍與郭嘉分開居住,才想方設法地找些說辭來拖延時間,心裏更是不滿,語重心長地勸了一通,才讓燕清哭笑不得地應了。

整整一日,不光習慣在家辦公,翹班不來議廳的郭嘉沒有出現,就連呂布也不曾到來,實在反常得很。

等燕清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個府上,才知合呂布徐庶二人的決心後,究竟有多雷厲風行:郭嘉連人帶家當,都被打包送出門外,一股腦地進了別駕府了。

不過刺史官邸與別駕的離得不遠,燕清也顧不上自己尚未用過晚膳,頂着皎潔月色,就往郭嘉新遷的府邸去了。

郭嘉卻是事先就料到他會趕來,一早站在門口等着,皮笑肉不笑地将他帶進裏廳,将外人屏退,慢條斯理道:“重光這回可真是害嘉不淺啊。”

燕清知道一旦被拖入他清算大賬的節奏就麻煩大了,幹脆利落地道:“清親釀的酒,五壇。”

郭嘉冷冷一笑,眼也不眨:“二十壇!”

燕清見他獅子開大口,也立即還價:“太多,頂多十壇。”

郭嘉一口咬定:“十五壇!絕不能再少了。”

見燕清又要開口還價,宛若心有餘悸道:“重光有所不知,今日元直可是将劍都拔了,直指嘉的鼻尖,一條利舌一頓痛罵,直叫我體無完膚,無地自容,回頭更是不由分說,直接遣人将嘉掃地出門……”

他說到動情之處,雙目似有水光瑩瑩,還擡起右臂來,以袍袖拭了拭幹燥的眼角。

燕清冷眼看他聲情并茂的演出,毫不留情地拆穿道:“如此不合心意,不若将那四個美婢也一同歸還回去?”

郭嘉厚顏無恥道:“上者賜,不敢辭啊!”

燕清冷酷道:“十一壇,平日裏你用慣的那兩侍女也給你。”不等郭嘉再開口,他就淡淡地将話堵死了:“若還不夠,清唯有請示主公,請他收回成命,要是降下罪責罪責,清一人擔下即可。”

郭嘉看他心意已決,口氣豁然一轉,感動道:“重光如此情深義重,嘉怎忍心再增煩亂?就這樣吧。”

燕清:呵呵。

确定郭嘉安然無恙,得賜美婢後對被迫搬家一事也适應良好,無甚怨言後,燕清就暫時放下心頭大石,雖還警惕着呂布是否對其動了歪心思,預備日後提防一二,總歸是比想象的那般兩頭着火要好多了。

接下來一鼓作氣将還在鬧脾氣不露臉的呂布哄好,就可以着手去做招降俘虜,尤其是被關了好些時日的孫策的活了。

當燕清披星戴月,騎馬再回自己官邸時,忽見門口停着數輛頗為華貴的陌生馬車,正與一臉為難的管家交談。

雖城中兵力空虛,可自呂布領了那幾百號先頭人馬于昨天抵達後,燕清就及時命人撤了壽春城中四處戒嚴的宵禁令。

然而在入夜後,想叩開關閉的壽春城門也絕非易事,再看這行外地人穿着談吐皆都不凡,要麽是有不小的官職在身,要麽是頗有名望,再要麽,就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了。

因與黃巾交戰甚激,揚州易主,刺史還得了陛下親授符節,确定被看着不聲不響,一出手就是雷霆攻勢的呂豫州給納入囊中,還拿下興風作浪的袁術等人的事可想而知就再瞞不住了,于諸侯間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導致站在風口浪尖的燕清收到的拜帖劇增。

原想着等稍稍空閑下來後再去處理,不想有人等不及至此。

燕清站在原地停了一會兒,不露聲色地與他們擦肩而過,入了內廳,先喝了幾口熱茶,才着人去喚管家過來。

他慢悠悠地晃着清澄的茶水,看那碧青的茶梗也跟着一晃一晃,動作說不出的優雅好看:“那是何人?”

管家的回答卻叫燕清的手猛然一抖,裏頭的茶水自然也灑了不少出來——

“回大人,是廬江舒城人士,周瑜周公瑾求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