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郭嘉定策

第94章 郭嘉定策

人來人往,四面透風的院子裏顯然不是個說話的好地方,燕清氣歸氣,還是将明顯有長話要敘的郭嘉請到內廳,因夏初的午後頗有幾分炎熱,又命人取了些地窖裏的冰塊——縣長雖不作為,在享受上倒半點不虧待自己——放進盆裏。

最後屏退左右,只留自己和呂布,總算叫在炙日下奔波的郭嘉能置身于陰涼之中,舒坦地半躺着,手裏捧着冰鎮酸梅湯,開始了慢條斯理的講述。

“得重光之令,嘉先至子敬家中求見,道明來意,幾番交談後,方知他亦慕主公風采已久,早生率部屬投奔之意,只嘆無甚門路,這會兒便是正中下懷。”

郭嘉說得輕而易舉,并無借此居功之意,燕清卻不會就因此認為說服雖心懷大志、但尚在觀望的魯肅就是小事一樁了。

見呂布老神在在地聽着,就跟聽人講什麽稀奇故事似的,燕清不禁不着痕跡地掃了他一眼,呂布登時回神,憶起燕清曾言語‘先謝郭嘉’一說,铿然道:“如此,當謝奉孝費心了。”

郭嘉搖搖頭,繼續道:“哪怕無嘉做這說客,魯子敬亦已有此意,怎稱得上是嘉的功勞?與他一拍即合後,嘉便請他篩選三千經過訓練、善于騎射一道的鄉中青壯,他業爽快應承。”

“屆時騎上戰馬,披好戰甲,要瞞過探子的耳目,應是綽綽有餘。最後待文和所擇之許仲康秘抵此地,由他擔當主公替身,我等便可金蟬脫殼,回許靜待時機。”

郭嘉說得輕描淡寫,龐大的信息量卻猛然湧來。

燕清越聽越不對勁,他已經來不及去想郭嘉是何時跟賈诩搭上的線,虎癡許褚又是何時入的己方陣營了,只來得及問起最關鍵的一點:“且慢,我們怎就要回許去了?”

不是說好了先在周邊裝模作樣打打山賊,等曹嵩喪命,曹操為報私仇入徐燒殺劫掠時再助陶謙一臂之力,趁機占下徐州嗎?

郭嘉訝然,理所當然道:“自是待曹操為攻陶公祖入徐後,趁機發兵直入兖州,奪其據地,斷其後源!”

燕清做夢也沒想到郭嘉的胃口大得驚人,竟是把主意打到要将曹操一鍋端頭上,聽得心驚肉跳,想也不行地就反對:“這也太操之過急了!”

郭嘉:“……”

燕清與郭嘉一向默契非凡,還是首次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不由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兒,終于意識到雙方的思路并不在同一根線上。

郭嘉猛一拍桌,難以置信道:“莫非重光那日在議事廳中所言非是為了放消息出去麻痹探子耳目,是當真只為徐州一地而大費周折?”

Advertisement

燕清也滿心冤枉,難道他看起來就像是跟自己人還無聊到去打什麽啞謎的人嗎?

他凝眉道:“清認為當先下徐州,再談其他。”

郭嘉急躁得起身踱來踱去,不可思議道:“那最終不還是沖着曹操去的?他正值年富力強,麾下智者與勇士極多,不趁他羽翼未豐,直接一拿,待他氣候成了,就更成卧榻邊的猛虎了!至于陶恭祖,他年事已高,根本不足為懼,頂多再過個一年半載,徐州的歸屬還需再問?定是我等囊中之物,不然個區區徐州罷了,哪裏值得勞師動衆,專程算計?”

燕清仍是搖頭:“曹操的确是個心腹大患,可我等根基亦不算穩,內憂未平,貿然将曹操結下死仇,倏然吃下這麽多州,只會叫腹脹難行。目前連佐治揚州的官吏都只稱得上剛剛夠用而已,再忽然多出兩州甚至三州來,豈是捉襟見肘四字便能形容來的窘迫?”

郭嘉微眯着眼,敏銳地看穿了他這冠冕堂皇的借口背後,所藏着的真實心思,哪怕與燕清交情極深,說話也是毫不留情的尖銳:“重光既有助主謀取大事之心,便應知時不待人的道理,今有良機,怎忽地如此縮手縮腳?觀你定下誅董大策,奪揚之疾,向來不是走的甚麽穩打穩紮的路子,為何唯獨對上曹操就如此保守,深為忌憚?”

“況且重光莫說笑了,此計一出,曹操安能不知坐收漁翁之利的我等為主謀也?不過要借題發揮,入侵徐州,才來了個将計就計罷了。”

燕清不說話了。

他何嘗不知郭嘉所說的句句在理?可他總不能說,真趁曹操報複徐州時,奇襲背後空虛的根據地兖州的話,不就跟史上呂布的做法沒什麽兩樣嗎?

結果呂布可沒讨到什麽好,不但把曹操這個最恐怖的敵人得罪死了,最後也沒能守住戰果,只春風得意了一段時間,就硬是被一度腹背受敵、落魄得只剩下三縣的曹操給重振旗鼓,狠狠奪回了失地。

他雖有信心不叫呂布重複史上那滑稽可笑的錯誤,可遇上這些個跟歷史的軌跡重合度太高的重大事件,依然極其擔憂,總覺得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不得不說曹操氣運奇佳,猶如天助,雖屢次深陷絕境,卻總有一大幫忠心耿耿的臣子願為他抛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的賣命不說,就連原先勝券在握的敵營裏也能神乎其神地冒出個卧底般的坑隊友,讓他在生死存亡之際順利脫身。

這類例子可謂是數不勝數:當日他刺殺董卓失敗,遭通緝抓捕,途中就有任縣令的陳宮被他說動,願舍了官位陪他出逃;追襲董卓時被徐榮所敗,曹洪将馬讓于他,自己殿後;在宛城因貪戀鄒氏美色被張繡複反,長子曹昂與護衛典韋奮死血戰只為給他留下生路;濮陽城混戰,曹操被呂布麾下騎兵逮着,卻因未能認出他而聽信胡言,放他跑了;哪怕是赤壁後敗走華容道,也恰恰是有舊恩許出、又為人重義的關羽負責截殺,得獲義釋,再次讓他逃出生天。

簡直跟那些勵志人生的小說裏開了外挂的主角似的,總能逢兇化吉,化險為夷。

不過史上的呂布只有陳宮,如今則文有郭嘉賈诩徐庶,武有趙雲徐晃孫策等人啊。

“的确是個大好機會。”可經郭嘉一說,那是石頭也得動心,燕清也有了賭上現有的所有籌碼拼上一把,直接幹一票大的的念頭,轉頭問一直一聲不吭的呂布:“主公認為如何?”

問歸問,燕清卻是連聽都不用聽,就知道向來好戰的呂布肯定會同意了。

呂布煞有其事地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只低聲問了一句:“可有勝算?”

郭嘉信心十足道:“若無我們三人前去,單靠文遠文和于後發起奇襲,前全交公明伯符牽制,勝負只在三七之分,否則當有八成之數!”

呂布将眉一揚,豪爽道:“莫說有八成之高,哪怕只有五成,布亦願一戰!”

幹就幹吧。

一想到要搞曹操,燕清的心裏是既怕又激昂,卻也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開始考慮起具體施行時會出現的問題了:“倘若只是受陶公祖所托,自曹操侵略下護徐州子民也就罷了,可同時發兵襲其後方,用意昭然若揭,落入旁人眼中,難免有趁火打劫之嫌,會否太過名不正言不順?”

郭嘉不以為然道:“這又稱得上是甚麽問題?曹操是因剿匪有功,為袁本初所表的兖州刺史,陶謙卻是受朝廷推任,符節授印一應俱全。他以私怨發怒,興兵犯境,不顧百姓疾苦,主公與重光同為受陛下委任之臣,自當為同僚主持公道,平此叛逆,怎就是授人把柄了?”

“何況有張繡在長安興風作浪,陛下又素來寡恩自利,聽其讒言,與主公疏遠離心不過是早是晚的區別,何不物盡其用,趁早多用陛下名義行事,好予我等便利?”

“南邊空曠,唯有山越滋擾,頂多能傷些皮毛,至于士燮,更是慣于自守罷了。西邊荊州劉表亦是光說不做之客,東邊孔融清談之客爾,并無進取之心,陶謙元氣大傷,餘日不多,亦注定碌碌無為。待我等拿下青、兖兩州,便可暫無後顧之憂,安心北上。”

“袁紹與公孫瓒如今兩敗俱傷,又有死仇橫亘,無聯合擊敵之望,而主公兵強馬壯,糧食充裕,合四州之力,假以時日,便可一舉平定河北。”

“屆時我等氣候已成,進可逐鹿中原,退可修養生息,雄踞一方,何須再管朝廷的百官在琢磨些什麽陰謀詭計?單憑張繡在那挑撥離間,也是惘然。他縱有三寸不爛之舌,小皇帝懦弱而自保,定也不敢輕易将勢大的我等得罪,而是要加官進爵安撫。”

郭嘉笑眯眯地分析完,沖一臉呆然的燕清抛了個風情萬種的媚眼,最後道:“要是張繡實在礙眼,不妨将陛下迎入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候自然是我為刀俎,繡為魚肉。莫指望諸侯能有甚麽作為,當日董卓暴虐廣為人知,聯盟來勢洶洶,也不過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張繡或能勸動西涼馬韓前來救駕,可只消拖些時日,光糧草短缺一弊,就足令他們不攻自破。”

郭嘉平日愛擺些高人風範,講究言簡意赅,點到為止,今日萬萬不料燕清竟不認同他精心籌謀的計劃,不免有些着急,方來了這麽一通長篇大論。

卻是陰錯陽差,叫面上不顯風不露水的呂布,深深地見識到了除自家神機妙算的軍師祭酒之外,這看着弱不禁風的文人也有運籌帷幄,殺人不見血的厲害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