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每一個月的初一、十五, 按着宮中的規距,皇帝是要歇在了坤寧宮中。

以此來表示了,帝後和睦。

這一年, 正統四年、二月初一日。

這一回,正統帝歇在了永和宮。

這一個消息,自然是瞞不了任何的人。

于是, 後宮上下的人,皆是知道了皇帝踩了皇後的體面,這給德貴妃做了體面。

永壽宮。

玉榮在第二日, 那是早早醒來後, 就聽到了這麽一個消息。

“哦, 聖上這般愛重了德貴妃。”

玉榮總覺得裏面有問題啊。這太過于的露白,真不像是正統帝往日的做風。

然後, 當天玉榮又得到了最新的消息。

還是小桂子特意來禀明的。

“承天府尹都判了,慕容世子要償命嗎?”

玉榮跟小桂子又确認了一遍, 有點兒不敢相信啊。

“娘娘,千真萬确的。”

小桂子保證的這消息是真實的。說起來,小桂子也是聽着時, 有點不管相信的, 還是再三的确認,這跟真金一樣的, 十足的真。

Advertisement

“難怪了。”

玉榮有點兒明白, 為何昨個晚,正統帝那般的踩了甄皇後的體面。

若是皇帝真不表示了看重了德貴妃。

那麽,狗眼看人低的宮中奴才們,會不會怠慢了德貴妃啊?

肯定的。

要知道德貴妃已經有五個月的身孕。

這皇嗣若有一個萬一……

光想想,玉榮就知道了, 德貴妃這一胎肯定不能出事。不然,就是大風暴。

“聖上,明君啊。”

玉榮最終只給了這麽一個答案。

明明正統帝對于德貴妃是真愛了。

那慕容世子跟甄家世子二人之間的人命官司,正統帝真有心歪一歪,那肯定能救了慕容世子一條小命的。

問題在于,正統帝沒循私事。

這真的是大節嚴明了。

可私情上,恐怕德貴妃知道了消息後,一定會受不住吧?

只是有人敢讓德貴妃知道了,她唯一的,一母同胞的哥哥要沒命了嗎?

肯定沒人敢去講的。

誰講了,玉榮得說,對方是真英雄。

這是要拿小命去上演了真英雄的大無畏啊。

後宮有些消息在暗中潛行。

朝堂上,正統帝是頭疼着。

關于慕容家、甄家之間,這人命官司已經落下了帷幕。

可朝堂上的紛争,還是繼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權利之争,那就是利益之争。

乾清宮,禦書房內。

正統帝在看了奏章。

春汛,朝廷肯定要重視。

那河道上的問題,是反反複複。

銀子朝廷給了。

年年修,年年又報了問題。

怎麽治本?

要花多少銀子?

這裏面的彎彎繞繞,正統帝十分清楚,還是缺了人才。

畢竟,年年拔下去的銀子,想治了河道的本,那不可能。只是暫時的治一治标。

玉榮的爹,耿老爺這一回露了臉兒。

做為工部的官員,正統帝對于耿鵬這一個夾袋中的人物,還是寄于了厚望的。

當然,也是這些年,耿鵬在工部裏辦事,那是辦的漂亮。

這讓皇帝看到了耿鵬的能耐。

皇帝愛用了寒門的官員。

這些人,皇帝要提拔,要貶谪,這都是帝王一念之間。

倒底朝堂上顯貴多了,世家子多了,這讓皇帝顧忌就多了。

平衡豪姓與寒門,這是帝王心術。

正統帝可不想讓世家豪門,那越發的坐大起來。

寒門官員用着更順了帝王心意。

于是,二月二,龍擡頭。

這一日,正統帝讓貼身大伴去傳了話,今個兒晚,他要到永壽宮用膳。

永壽宮。

玉榮知道了正統帝要來,還是驚訝了一回。

明明昨個兒,皇帝才去安慰了德貴妃。

今個兒就來了永壽宮,皇實真博愛啊。

對于永壽宮上下而言,這當然是好消息。

皇帝來,說明了永壽宮的裕嫔娘娘得寵嘛。

對于加了自身光環的事情,玉榮巴不得,她肯定不會反駁了。

玉榮還是吩咐了秋蘭,把皇帝要來時,那用的菜單子又是重新的看了好幾回。

這是來回的琢磨了,又是吩咐了禦膳房邊仔細着。

“小桂子,吩咐下去,今個兒晚膳後,本宮讓排的新戲,可得亮亮相。”玉榮笑着交代了話道。

“娘娘放心,肯定不敢擔誤了。”

小桂子應承了話。

這永壽宮的宮人們,若能演一演皮影戲,再是唱了曲兒。

這可是在皇帝跟前露了臉兒的事情,多少人巴不得,盼不到。

如今有機會,肯定人人争上游。

這等時候,誰要是敢出了簍子?

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

小桂子應承了話,下去又是交代了,肯定得緊緊其它人的一身皮子。

這得趕緊的把差事重視起來,那是多排演排演,一定拿出了最好的精神頭兒。

酉時。

正統帝擺駕永壽宮。

“妾參見聖上,聖上萬壽無疆。”

“平身。”

玉榮行禮問安時,正統帝親自攙扶了一回。

帝妃二人進了殿中。

正統帝還是打量了玉榮,笑道:“朕覺得愛妃你今日瞧着,氣色更佳,人更美。”

“那往日裏,妾在聖上的眼中,可是醜了些,不入了眼兒?”

玉榮抛一個媚眼兒,笑問了話語。

“豈會是醜兒?”正統帝搖一搖頭,說道:“朕一直覺得愛妃甚美,入得了朕的眼緣兒。”

“聽得聖上的誇贊,妾美的,今個兒的晚膳,都要多用了一小碗的飯。”玉榮捂嘴笑了。笑罷後,她還是親自執起正統帝的手,二人入殿中落坐了。

“……”

就此時,玉榮把小榻上,那小簍子給挪了挪。

正統帝的目光看了過去。

“哦,是些什麽?”正統帝問了一句。

玉榮不介意正統帝的問話。

這小簍子擱這兒,本來就是給正統帝瞧一瞧的。

“這是妾給自家的小孩兒做的小衣裳、小帽兒……一些小物拾兒。就是妾的一份心意。”玉榮拿起了,那些做好的,樣樣小巧着,樣樣精致的小孩兒衣物。

正統帝接過了玉榮遞上來的小物價。

“真小。”

正統帝的手一比劃,還真小的。

“小孩兒人兒小,如今這般衣物,就得小小的。”玉榮笑着說了話,道:“他如今能翻了身,瞧着再過月餘,都能坐立了。”

正統帝瞧着裕嫔的眉眼間,那是談起了孩子,也是眉眼彎彎,眼神溫柔。

“說起皇兒,朕有些日子沒去壽康宮瞧瞧他了。”

正統帝也是想起孩子來,倒有些慈父的情懷來。

“聖上,咱們的皇兒,還缺了您給取一個名兒。”玉榮笑着提醒了一話。

至于小名兒,壽康宮的皇太後取了。

正式的大名,這得皇帝來取。

“朕要琢磨琢磨,欽天監那邊也要合了皇兒的八字,到時候才能圈定了好名字。”這皇子的名諱,還是需要合一合。

這正式排了序,入了皇家的玉碟,也得滿了周歲後。

正統帝自然也得等着皇子周歲宴時,才會賜下大名。

玉榮現在嘛,就提一提罷了。

“無論如何都要聖上花費了一翻的心思。”

玉榮笑着回了一句。

玉榮和正統帝聊些家常,這氣氛甚好。

她能撿的,就是壽康宮中的小皇兒那些的趣事,多說說,只要皇帝有興趣聽了,玉榮便是講了。

這般聊些話。

也是在宮人擺了晚膳後,玉榮停了與正統帝聊天的興致。

晚膳時。

玉榮祝了酒。

這酒是冬日時,她親手釀的梅花釀。

過了一冬,如今再飲了,也有些趣味。

正統帝倒是賞了臉,也是小飲了一些。

等晚膳後。

消食時,玉榮拍拍手,便是讓宮人們演了皮影戲,唱了曲兒。

“咚、咚……”

開場的戲曲,倒是頗得氣勢。

正統帝聽了,問道:“朕聽着,怎麽像是破陣的軍樂?”

“聖上的耳力好,這正是破陣的軍樂。”玉榮笑着回了話,她飲了一些酒,此時,臉還有些撲撲的。

在燈光下,那臉蛋兒上的紅暈,更加的誘了人。

“妾讓人排的戲曲,這是演了開國的高祖天子。本朝定鼎天下,那自然是高祖天子是天上下凡的星宿,來人間救苦救難了。”

玉榮表示了,這想讨了正統帝的歡心。

能如何?

自然是拍了天子祖宗的馬屁。

祖宗能幹,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這說明了什麽?

這說明了大魏的天下,這就有天命。

這等戲曲寫出來,除了拍馬屁,還是拍馬屁的。

“好,那朕且細品品。”

正統帝也喝了酒。

這時候,心情真好,對于祖宗的那些榮譽,他是與有榮嫣。

說是品了戲。

這聽着聽着,正統帝就是聽得熱血上湧。

這要拍了皇帝的馬屁,這戲曲肯定是精心編了編。

總之,要讓皇實聽得舒坦。

戲曲唱了第一折 ,皇帝很高興,還是打賞了。

當然,介于時間有限。

此時,已經是應該歇息了。

于是,玉榮和正統帝一起沐了一個鴛鴦浴。

倒是打鬧了一回,自有些閨房中的樂趣。

這一晚,正統帝歇在了永壽宮。

次日。

玉榮起的晚了些。

好歹不用去請安,玉榮睡了一個懶覺。

她心情不錯呢。

這早膳都是用得晚了些時辰。

上午,做一做女紅,還是練一練舞蹈。

這算是活絡了筋骨。

等着午膳後,小憩片刻。

醒來時,玉榮再是重新梳了妝容。

她心情甚好,打算去壽康宮小坐些時辰。

玉榮沒出門。

小桂子來禀了消息。

“娘娘,出事兒了。”

小桂子的臉上,還是帶着興奮的神情。

玉榮瞧着,這消息肯定夠爆夠勁兒。

不然,小桂子不會這般情緒外露了。

“說說,什麽事兒讓你失了分寸?”

玉榮一臉正色的問道。

小桂子一聽主子的話,這時候,倒也是反映過來。

小桂子忙是收斂了神色,正緊的回道:“娘娘,永和宮剛傳出來的消息,德貴妃娘娘出事兒了。”

“……”

玉榮倒抽一口涼氣。

德貴妃這懷孕都過了五個月了。

這時候出問題?

玉榮想開口說去永和宮?

可一想,這永和宮那邊兒報消息的沒來人呢,她這着什麽急?

那還得緩一緩。

約是過了一刻鐘。

這報消息兒的人,也是到了各宮。然後,玉榮就是趕緊的坐了攆,往永和宮去。

玉榮到了時,也不算晚。

至少,甄皇後娘娘沒到呢。

這說曹操,曹操到。

玉榮正心中念了一回皇後娘娘,甄皇後就到了。

“妾參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平身。”甄皇後一擺手,虛扶了一下。此時,甄皇後與各宮的嫔妃們,可沒什麽心思做戲了。

甄皇後喚來了太醫,問了德貴妃的情況。

太醫正要回話時,又有宮人的通傳聲。

“聖上駕到。”

此時,衆人皆是行禮問安。

“妾參見聖上,聖上萬壽無疆。”玉榮跟各宮的嫔妃們一樣,那是恭敬的行禮問安。此時,沒人想顯眼兒。

“平身。”

正統帝說了一句。

這時候,正統帝的眼色,沒給了各宮的嫔妃們。

正統帝問了太醫話。

“德貴妃如何了?”

正統帝的神色間,還是露了一些情緒的。

“回禀聖上,娘娘情況不太妙。”

太醫有些無奈,說道:“臣等已經開了安胎的方子,那熬了的藥湯,也是剛剛呈了進去。”

外面正回了話。

暖閣內,就是傳來了哭聲與驚呼聲。

免不得的,還有瓷器落了地上,那是碎了的聲音。

在永和宮的正殿中,諸人也是聽一些分明。

正統帝顧不得了,他是提步就往暖閣去。

各宮的嫔妃們,這沒得了吩咐,自然還在大殿候着。

倒是甄皇後随在了正統帝的後面,也是進了暖閣內。

又過了些時間。

暖閣內的情況,大殿中的諸人皆是知道了。

太醫開的方子,這是藥湯呈進去,還沒入了德貴妃的嘴巴,德貴妃便小産了。

在永和宮中。

玉榮見到的,便是正統帝陰沉的臉色。還有甄皇後木讷的神情。

總之,氣氛特別的壓抑。

玉榮是一個識趣兒的。

她跟各宮的嫔妃們一樣,那是得了上頭的話,趕緊就告退了。

那恨不能早早回了寝宮。

一點也不想留在了永和宮中,那是享受了正統帝冷的掉冰茬子的目光。

永壽宮。

玉榮一回來,就是趕緊的要了一盞熱茶。

這小飲了,慢慢的讓身體舒緩了。

玉榮才是嘆息一聲。

“德貴妃娘娘可惜了。”

玉榮給了一個評語。

玉榮可是知道的,這一位德貴妃此回小産,那落掉的是一個成型了的男胎。

太醫都說了,德貴妃傷了身子骨,怕得好好靜養。

至少何時能養好?

太醫不敢打了包票。

為何呢?

是一個明白人都懂的。

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

這心病嘛,需要心藥醫。

德貴妃不光是傷了身,更是傷了心。

一場風波至此起。

次日。

玉榮的永壽宮來了兩位客人。

張選侍、趙選侍二人一道來的,來時,還是帶着一份禮物。

“花鳥房送的一盆迎春花,想着馬上就要到了花開的時候。這不,借花獻佛,獻給娘娘。”張選侍笑着說了來意。

這當然不是真正的來意。

可二人借了一個話頭,倒是也能做一個開場白。

“你二人有心了。”

玉榮收了這一盆花。

此時,宮人端着一盆花兒,那是按着玉榮的吩咐,端到了廊尚下去。

擱那兒,不怕了雨淋,也能招一招陽光普度。

“娘娘可聽說了永和宮的奴才們,如今可是全帶到了審刑司去?”

張選侍提了一話。

“聽了一耳朵。”玉榮颔首,回道:“這些個奴才侍候德貴妃娘娘不盡心,全數的罰了,總不算得冤枉。”

“聖上失子之痛,罰了一些奴才,怕也了不下事情啊。”玉榮的話中,那是表明了這事情沒完。

“是啊,聖上失子之痛,豈能輕易幹休。”

張選侍也是一個看法。

“娘娘,妾和趙妹妹同來,也是心中惶恐。妾還聽說,常婕妤住的啓祥宮又讓封了。”張選侍的臉上全然的擔憂之色。

啓祥宮不是頭一回封了。

要張選侍看來,這啓祥宮有點兒不祥啊。

“聖上英明,一定給後宮一片清明。”玉榮倒有不同的看法,她說道:“清白自清,濁者自濁。妹妹們行得正,也不必擔憂。”

玉榮知道自己是真沒沾了麻煩的。

所以,她不怕。

這安慰別人的話,她說起來惠而不廢,當然就是張口即來。

“娘娘好氣度。”

趙選侍滿眼的羨慕,說道:“妾心中慌,也是妾一直不得寵,倒底怕讓人做了筏子,當了替死鬼。”

“娘娘,妾與趙妹妹是一樣的心思,都怕做了不明不白替死鬼。”

這後宮裏的冤魂,豈會少了?

張選侍也怕。

這不,張選侍、趙選侍一起來了永壽宮,就想拜了真佛。

她二人就是不得寵的選侍。

這能投靠的人,真不多。

二人思來想去着,這最好的人選,還是有壽康宮做靠山的裕嫔娘娘。

至于原來想依附的惠妃、麗嫔?

打從二皇子一事後,二人歇了心思。

“妾二人不敢自比了聰明人,可倒底在宮中日子久了,還是能盡些本份。若得娘娘點拔,妾二人往後,願以娘娘馬首是瞻。”

張選侍表了忠心。

“妾也願以娘娘馬首是瞻。”

趙選侍同樣表了忠心。

玉榮聽了二人的話,倒是沉默了起來。

她不想與人抱團取暖,怕惹了人眼。可若是拒絕二人?又不那麽的合适。

玉榮還是希望了,自己也有一翻勢力的。

畢竟,單打獨鬥太考驗了能耐。

一個籬笆還要三個樁。

奈何後宮的塑料姐妹情太多,人心不敢考驗啊。

玉榮有點兒小煩惱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兩更,萬字更新,謝謝小天使們的正版訂閱噠。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