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至于自個兒查了事情?
玉榮的人手可不夠, 而且,她也沒那等的能耐。
玉榮目前能料理好的,就是一個永壽宮。
她一直沒摸過宮權, 哪有什麽機會在永壽宮外,真正的安插了人手。
既然權利不夠, 就是借了力便是。
玉榮知道的,甄皇後就算查不出什麽, 那麽,正統帝那兒呢?
正統帝那兒,玉榮就不多想了。
這一位帝王對于後宮關心的力度, 可不太夠的。
又或者說,玉榮不覺得她能夠讓正統帝偏心了太多。
偏不到自己這兒,那便是……等于無。
玉榮回了永壽宮。
趕緊的讓人傳了太醫。
哪怕真沒事兒,讓太醫來一趟,也是表明一個态度, 不是嗎?
太醫來了。
甄皇後也來了。
甄皇後一來, 就關心了玉榮的情況。
Advertisement
玉榮自然就是喊了肚子疼, 說是怕動了胎氣。
至于太醫那兒, 也是給開了安胎的方子。
甄皇後來了, 就是安慰了玉榮, 給了一些賞賜。
再然後,就是審了小桂子等一些宮人。
要說永壽宮這邊兒的, 那肯定有玉榮給護了。
至于要查的肯定就是灑掃的宮人,以及之前可有人在那一片出事兒的地方露了行跡。
這些事情,甄皇後去查了。
那是光明正大的,甄皇後掌了宮權,料理了後宮諸事。
至于旁的人?
玉榮想着今個兒是中秋佳節, 倒沒打擾了。
甄皇後也沒喚了其它的人。
于是,各宮的宮妃們,倒沒來了永壽宮。
至于次日,玉榮一早醒來時。
倒是見到了不少的賞賜。
有皇太後給的安慰,有皇帝給的安慰。
便是昭貴妃、惠妃也是給了賞賜。
至于位份比玉榮低的,就是送了一份安慰禮物。
玉榮瞧着,這出一事兒,倒是發了一回財。
可這一份財,玉榮寧可不發了。
畢竟,千日防賊的,這真不是美事兒。
長春宮。
昭貴妃在梳妝打扮了,她心情甚好。
“那耿氏倒是一個有本事的,昨個兒,居然安安穩穩的。”
昭貴妃說這話時,還是冷哼了一聲。
“瞧着是有本事,若不然,哪能護了皇嗣平安。”
嬷嬷在旁邊附合了話。
“算她懂事,昨個兒,沒真打擾了人。”昭貴妃又是說了一句。
“娘娘,裕嫔是一個明白人,那肯定不敢打擾了娘娘這兒的。”嬷嬷又是說了一句好話,這時候,昭貴妃心情好,肯定順了主子的意思。
真是壞了主子的好心事,這不是自尋了煩惱嘛。
“嗯。就是可惜了,今個兒不去請安。不然,真想看看皇後娘娘的神色如何?是不是還那般的賢惠人兒。”
昭貴妃一想到了昨個十五,正統帝歇在了長春宮。
昭貴妃就是得意的笑。
“聖上待娘娘自是情份不同的。”
嬷嬷也是祝賀了話,說道:“奴婢瞧着,皇後娘娘怕是失了聖心。”
“哼,甄氏占了皇後的位置,她就是一個失了聖心的,不得聖上寵愛的。本宮瞧着,早晚有一天,那母儀天下的位置她也坐不得了。”
昭貴妃很清楚的,她想要什麽。
都是皇帝的表妹,憑什麽德貴妃得了聖寵,她就不能争一争?
比起德貴妃,昭貴妃覺得她的姑母是皇太後,她更有優勢的。
可實際的情況呢。
上有甄皇後壓着,旁邊有一個德貴妃比着。
昭貴妃心中也有不舒服的地方。
現在好了,德貴妃病了,讓昭貴妃說啊,就是一個短命的。
再有甄皇後坐不穩了,那麽,坤寧宮的女主人,舍她其誰?
在昭貴妃想入非非時。
永和宮。
德貴妃那兒,太醫診了平安脈,再給開了新方子後,便是告退了。
德貴妃是真病的利害。
哪怕如此呢,一直也沒養了回來。
特別是出了一趟宮,去見了生母最後一面,德貴妃一回了宮裏,更是病歪歪了。
“娘娘,可是喝了藥湯?”
德貴妃醒了,身邊的嬷嬷端着溫熱的藥湯,就是小心的尋問了話。
“擱那兒,先涼一涼吧。”
德貴妃坐了榻上,擺一擺手。
“娘娘,這藥湯真不燙,再涼了,就怕佐了藥性。”
嬷嬷勸了話。
真擱涼了,德貴妃病着呢,哪能喝了一碗的冷藥湯。
這對身體可不好。
“沒甚的胃口。”
德貴妃說了話,神色有些淡淡。
嬷嬷見了,實在勸不住。
這時候,也只能不再勸。
德貴妃坐着,此時,就是問了話,道:“皇兒的情況如何?這飯用得可香?”
德貴妃關心了大皇子。
嬷嬷自然回答了話,還是說了大皇子的飯量如何?這又是練了幾篇大字,又來給德貴妃請了幾回安。
只是德貴妃睡着了,這是沒見着了大皇子。
“嗯,皇兒是一個好孩子。”
德貴妃臉上露了笑容。
此時,顯然心情頗好的。
待問了大皇子。
德貴妃話頭又是一轉。
“那聖上呢?”
德貴妃問道。
嬷嬷能說什麽?
能說聖上有美人相伴,昭貴妃又拔得聖寵嗎?
“聖上昨個兒來了一趟,只娘娘睡着了。”
嬷嬷笑着說了好話,又道:“聖上還專門差人給娘娘這兒送來了月餅。”
說着話時,那聖上賞賜下來的月餅,可不,又是讓嬷嬷拿了出來。
這擺了德貴妃近前,讓德貴妃瞧了瞧。
“切小塊,本宮嘗嘗味兒。”
德貴妃吩咐了話道。
嬷嬷聽了,自然應了。
德貴妃嘗了小塊,胃口真不好,所以,用得不多。
吃了月餅,還是又用了小碗的雞湯。
德貴妃那一碗的藥湯,自然又沒喝。
德貴妃很清楚,她是病了。
可她又情願自個兒病着。
一旦病好了,她的心會更疼。
就在德貴妃又是想睡了時。
有宮人來禀了話。
原來是乾清宮來人傳了消息,正統帝晚膳時,要來永和宮用。
當然,正統帝更想與德貴妃一起用了晚膳。
德貴妃知道了,臉上有了一份笑容。
那傳話的太監,更是得了賞賜。
等着傳話太監離開後。
德貴妃是眉語間,又是帶上了一點子的輕愁。
“娘娘。”
嬷嬷輕聲的喚了話。
“嗯,本宮先睡小會子。”
德貴妃沒多語什麽,就是交待了一句。
睡着了,許就是沒了太多的煩惱。
德貴妃這般想着,又是閉上了眼睛。
乾清宮。
正統帝在批了奏章。
關于甄家那邊兒,自然收網了。
這一回,證據确鑿。
正統帝很滿意。
特別是慕容國舅那邊兒,更是出了大力的。
只要甄家出事兒。
那麽,甄皇後這一個不合了心意的皇後,就注定要廢了。
或者說,可以先廢後,就是刮起了鬥倒甄家的一股大勢。
甄家,以及甄家後面的一些武勳家族。
正統帝也洗一遍。
有些人待了一些位置太久,已經看不清楚了立場。
皇帝很讨厭了,那些看不清楚立場的人。
至少,把自己這一邊的人手,都是清查一遍。
站對了立場的,就能得了賞。
站不對立場的,就得罰,狠狠的罰。
正統帝有他的人手,再拉攏了一批人,那麽,對于一些世家裏的讨厭之人,正統帝就有了底氣那是再洗一回。
慢慢來。
正統帝哪怕批了奏章時,也是在告訴了自己,不能急。
想他登基,就能忍了三年。
如今嘛,有一些成果了,還得繼續忍。
百忍成鋼。
當皇帝也不能意氣用事。
這朝廷需要官。
皇帝也需要了能辦事的官。
天下間,想當官的人當然多。
可到底這需要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換上自己合心意的官員。
要是動蕩太多,這于朝廷不安。
就真不是美事兒。
正統帝想立的,那是大勢,是一股子順了他意的勢。
當晚。
正統帝到了永和宮。
德貴妃是專門梳洗打扮過的。
哪怕是憔悴太多,哪怕是病了許久。
可真是梳妝打扮後,德貴妃依然美人讓人動心。
“表哥。”
德貴妃用了以前的稱呼,她似乎在追憶些什麽。
“婉兒,你這般喚了朕,朕聽着舒服。”
正統帝笑了,倒真是高興的。
“表哥喜歡,咱們二人獨處時,我就這般喚了表哥。”
德貴妃溫柔的說了話。
“好。”
正統帝不拒絕了。
二人說些小話。
德貴妃和正統帝又是用了晚膳。
待消食時。
大皇子還讓德貴妃給喚了來。
大皇子的功課一直不錯。
哪怕沒進學,那練的大字,還真的有進步。
德貴妃讓人拿了出來,還讓正統帝看了。
正統帝瞧了,自然是誇了長子。
這是頭一個兒子,正統帝眼中當然是不同的。
特別是如今又養在了德貴妃的膝下。
“大皇兒不錯。”
正統帝給了一個評價。
“全是婉兒你用心教導了。”正統帝的目光裏,是對兒子的滿意。
“他是我的兒子,我當然是全心全意的疼愛了。”
德貴妃也是笑了,笑裏也是溫柔與慈愛。
這一晚在永和宮中,正統帝享受了一份溫柔。
那一份溫柔,就是父慈子孝。
至少,正統帝覺得不錯。
當然,在大皇子告退,去歇息後。
正統帝沒留宿。
畢竟,德貴妃病着。
正統帝來了,來陪着用一回晚膳,這已經是盛寵了。
說起來,這德貴妃病了,這萬一……萬一給皇帝過了病氣,這可是大罪。
也便是正統帝強硬了态度,這也不是頭一回了。
便是皇太後那兒,看了皇帝的态度上,也是睜一只眼睛,閉一只眼睛。
有時候,現實如此。
後宮的嫔妃,皇帝寵着,有些規距,那就不算規距。
正統帝回了乾清宮。
在離開時,正統帝笑道:“皇兒很好,朕很滿意。”
“婉兒,你放心,朕會給你們母子一個交代的。”
正統帝留了話。
德貴妃聽了,心頭是複雜的。
對于正統帝的一份心意,她瞧在了眼中,也是甜在了心裏。
就是有那麽一點兒的,她覺得,她不配啊。
這等心結,才是關鍵的。
原由?
那是因為德貴妃出了一趟宮,關于生母的死,她知道了一些消息。
至少,從奶嬷嬷那兒,德貴妃看出了端倪,然後,逼問出了一些話。
德貴妃萬萬想不到的。
她的一母同胞的兄長的死,有父親的手筆。
母親與父親交惡了。
母親會死,就是因為喝了太多的安神湯,以致于出了一場誰都不想的意外。
母親死了。
誰負責嗎?
父親只想讓母親安睡,讓母親不要繼續追究了兄長的死。
可她呢?
她是父親的希望。
父親希望她坐上了皇後的寶座。
可在德貴妃看來,那一個位置,她坐上去了,如何面對死去的兄長和母親。
德貴妃心不安。
一面是母親和兄長,一面是父親。
全是她的嫡親的親人。
她左右為難,她心如刀割。
德貴妃為難不了別人,于是,她能為難的,就是她自個兒。
九月初一。
大朝會。
以慕容國舅為首的一批朝臣請求冊封太子,立儲君,以固國本。
若是以往的話,正統帝就是收了奏請,然後,沉默應對。
這一回,卻不同了。
正統帝讓群臣暢所欲言。
這擺明了,已經表示出了态度。
正統帝表态了。
慕容國舅是堅定的支持者。
只要眼睛不瞎的,都看懂了立場,也明白也應該怎麽站隊。
永壽宮。
玉榮得到了消息時,自然晚了些日子。
玉榮知道的時候,情況已經明朗了。
“已經備上了儲君的朝服?”
玉榮跟小桂子再确認了一遍。
“娘娘,錯不了。”
小桂子給了肯定的答複。
“聖上要立儲君啊。這真是大事兒。”
玉榮點點頭。
“那麽,大皇子當了儲君,真是衆望所歸。”玉榮表示了這事情注定了。
皇帝三個兒子。
大皇子養大德貴妃膝下,現在慕容國舅就是引領潮流的人。這不肖說,慕容國舅的态度。
二皇子那兒,賢妃已經殁了。
二皇子挪到了皇子所。皇帝沒讓宮妃撫養二皇子的意思。
至于玉榮的三皇子,在壽康宮的皇太後那兒養着。可到底孩子太小了。
至于大皇子啊,玉榮真是聽了好些消息。
都從永和宮傳出來的,都說大皇子聰明好學,性格肖父。
這能讓人诽議什麽?
都肖似皇帝了,想來,皇帝肯定是滿意的。
“娘娘,這一旦立了儲君,那……”小桂子想說些什麽。
真是皇帝的兒子,那能沒野心嗎?
都是有兒子的宮妃,能不為皇兒多考慮嗎?
可玉榮更清楚了,小桂子想提的話,不能提。
人嘛,要看清楚現實的。
“小桂子,咱們啊,得明白一個道理。這立了儲君是聖上的意思。”玉榮意有所指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