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後宮沒有純粹的人。

哪怕是玉榮自己也得認一句, 她不是什麽善良之輩。

若說惡?倒不至于。畢竟,人人心中的善與惡,那都有自己的主觀意識。

“母親想也聽說過孝仁恭慧皇後如何得了聖上的中意。”玉榮稍微停頓了一下話語後, 又道:“宮裏的良采女連續侍寝了四天,目前看來, 還會繼續得寵下去。良采女能得寵, 憑的就是那一張跟孝恭仁慧皇後七分想像的容貌。”

“這起子事情自然讓本宮也是在意的。”

玉榮說了實在話,她哪能不在意?

要知道《母儀天下》一文中,楚婉婉可是真命天女。

她就怕啊, 對方進宮了, 她萬一……萬一成了炮灰呢。

未雨綢缪, 有些事情總要先合計起來。

如此才能安心。

“聽說了良采女。”

耿武氏也是颔首,她是真聽說了良采女的名諱。

“母親知道, 本宮還要講一事情,便是孝仁恭慧皇後還有一位嫡親的表妹,那一位比良采女更肖似了孝仁恭慧皇後。”

玉榮說的肯定。

“嫡親的表姐妹嗎?”

耿武氏很在意了這一個身份。

Advertisement

“是啊, 是嫡親的表姐妹。那位皇後表妹還是一舉一動,一颦一笑也是似了孝仁恭慧皇後。”玉榮說的肯定。

“這般說來是有人刻意培養不成?”

耿武氏想多了。

如果讓玉榮前世的記來看,這當然是遺傳。

可現在嘛,在後宮裏, 以後妃的角度來看, 玉榮的想法又不同。

指不定這真有人在後面培養呢?

若不然,何苦就來一個一模一樣的。

表姐妹, 又不是雙胞胎,哪那麽相似的。

“也有可能啊。”

玉榮贊同了這話。

“娘娘既然在意了,那麽,咱們府上是不是想法子攔一攔。”

耿武氏說的肯定。

一個要做了皇帝嫔妃的女子, 如何進宮?

當然是大選,畢竟,那一位可是孝仁恭慧皇後的嫡親表妹,在耿武氏想來身份肯定也不低的。

“本宮得了一些傳聞,貌似那一位皇後娘娘的表妹,是一位一心嫁了如意郎君的。本宮有成人之美,不妨成全了對方一段好姻緣。”

玉榮表示了,她看時,覺得原女主總是回憶了年少的時光。

貌似覺得進宮,不如嫁一良人。

既然如此的話,她成全對方。

“娘娘的吩咐,臣婦回去跟老爺講了,一定辦妥當。”

耿武氏應了這事情。

于是,玉榮把《母儀天下》中,女主楚婉婉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講了。

楚婉婉,她娘是孝仁恭慧皇後生母國舅夫人的妹妹,是庶妹。

這一位嫁給了京都五城兵馬都指揮使做繼室。所以,楚婉婉是一位繼室生的嫡女。

楚婉婉有一位青梅竹馬的表哥,這一位表哥是她祖母娘家的侄孫兒。

這等身份相配的一對佳偶,在中,說是誤會産生,然後,姻緣沒成。

現在嘛,玉榮決定幫對方一把。

原來的中,那位表哥姓徐,名字叫徐宜州。

徐宜州與楚婉婉的感情在開篇,只是簡單的一筆。

就是徐宜州的娘舅家出事兒,娘舅家的表妹來投靠。然後,這一位表妹做了手腳,把徐宜州與楚婉婉的姻緣撐和掉。

玉榮想着,這一段姻緣若是成了。

那麽,楚婉婉想來就不會入宮。這般也是結束一樁事情。

天命即改,想來,未來就有無限可能。

若是楚婉婉這都還能進宮?

那麽,提前把楚婉婉在壽康宮的皇太後,以及長春中的昭貴妃二人那兒,亮一亮相。

這也是給楚婉婉的入宮前程狠狠的涮一把存在感。

昭貴妃手段肯定不夠。

可皇太後不是什麽善茬。

這一日,耿武氏、小武氏進了宮,然後,帶着一樁事情回了府上。

耿府。

耿老爺得了自家太太的話,也是知道宮裏娘娘的意思。

“娘娘的意思,那良采女出身不夠,再是天子寵愛,總歸就是上不得臺面。可楚氏女不同,那是孝仁恭慧皇後的表妹,是五城兵馬都指揮使的嫡女,這一位一旦大選,若真入了天子的眼緣,怕會一飛沖天。”

耿武氏說着話時,眼中有擔憂之色。

宮裏的嫔妃争寵,那也是步步為營。

天子就一人。

這聖寵給了誰,又會缺了誰?

總歸,都是一場又一場的算計。

“娘娘在宮裏不容易。咱們宮外能幫襯一些,自然得幫襯上。”

耿老爺是肯定的說道:“不提旁的,單是那一位五城兵馬都揮使的楚大人,就不是善茬。這等有背景,又有先天好條件的入宮,肯定會礙了娘娘。”

耿老爺是一個明白人。

一個有背景,注定不缺後臺的秀女,若是再能添了容貌上的優勢,那沒什麽能阻了上位的。

除非在選秀之前,就把對方淘汰掉。

這夫妻二人都是一個想法。

永壽宮。

玉榮心情尚不錯。

玉榮是把煩心的事兒,暫時的提供了解決的法子。

于是,她能松乏乏。

然後,玉榮得到了乾清宮的李公公來傳了消息。正統帝當天要來永壽宮用了晚膳。

皇帝擱開了良采女,這就點了玉榮的體面。

這等事情在宮裏,肯定是讓人注意到的。

玉榮相信昭貴妃、惠妃二人,一定盯緊了永壽宮。

比起這二人可能的憤憤不平,玉榮倒想着攏一攏正統帝的聖寵。

一個妃位的娘娘,哪怕聖寵少些,位份擱這兒,肯定不會委屈了自個兒。

可這少些的聖寵,不代表了,就真的擱開了聖寵。

在後宮裏,沒皇帝的聖寵,那日子可不會好過的。

這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說是講了規距,實則皇帝的寵愛又能逆了規距。

規距,那就不是來約束了天子的。

那是約束了天子的臣民們。

晚膳前。

正統帝駕臨了永壽宮。

這會子,四皇子精神頭不錯。

玉榮抱着孩子,還讓正統帝瞧一瞧小兒子。

“這孩子精神好,模樣也是長開了,瞧着招人喜歡。”

玉榮笑着逗一逗孩子,看着他笑了,她也開心。

“瞧着模樣,長得相似了愛妃。”

正統帝瞧了小兒子後,給了這個評論。

“賢哥兒就像了聖上,至于四皇兒,倒确實跟妾有幾分相似了。”玉榮表示了,兩個兒子總有一個像她。也不枉了,她是懷了孩子時,吃足了苦頭。

二人說些話,玉榮撿了一些兩個兒子的趣事說說。

正統帝聽了,也是有些趣味。

在晚膳讓宮人擺好時。

瞧着四皇子也是有些乏了的樣子,玉榮就讓奶嬷嬷抱着四皇子去睡覺。

小孩兒年歲小,這小嬰兒的覺多。

晚膳,全是讓禦膳房做了正統帝喜歡的菜肴。

玉榮用的也還算合心意,畢竟,裏面也添了她中意的美食。

待晚膳後。

消消食時,玉榮與正統帝一起品了茶。

“朕有些日子沒來永壽宮,這瞧着愛妃倒是自得其樂。”

正統帝說話時,也是随意的緊。

玉榮聽了,動作頓了一下。然後,玉榮唇角含笑,說道:“妾得聖上恩寵,已是誕下兩位皇子。妾知道常樂,聖上願意來了永壽宮,妾是巴不得。聖上若不然,妾便是多梳妝打扮,女為悅己者容,妾守候了時光,相信着聖上總會有念了妾的一時半刻的。”

“這不,聖上就來了永壽宮。妾放開些心胸,多是自得其樂了,留住青春常在,想是聖上來了永壽宮瞧着妾這一張臉,也是能多瞧出幾分美貌來。”

玉榮捂嘴,還是笑了起來。

這話說的,玉榮不違心。

她又不愛正統帝,正統帝來不來,與她幹系不大。

只要正統帝沒真的憎惡了她,想是她生了兩位皇子,這都站不穩腳跟的話,她也未免太沒用吧。

“你這性子不錯。”

正統帝誇了話。

“聖上,您就是瞧着妾的好。”玉榮捂了嘴,慢慢的收斂了笑容。

玉榮在笑容淡了後,她是神色正緊起來,她擡了頭,眼眸子直視了帝王。玉榮說道:“妾也會吃醋的。”

“哦。”

正統帝挑眉,有點不相信。

玉榮在心裏給自己涮了黑粉的光環。

“像是良采女得寵了,妾就醋了好幾天。”玉榮說的一個真誠。

當然,話說了後,玉榮又是眨一眨眼睛。

後妃的自我修養啊。

玉榮眼框子紅起來,那眼眸子裏含了淚,卻又沒有落了半顆。端是美人含淚,最是楚楚舍人憐。

“打從聖上冊封妾做了永壽宮的一宮主位娘娘,妾就把永壽宮當自個兒的家。在這一處地方,妾能回憶的是與聖上的過往,那些甜蜜的,那些愉悅的……”

玉榮轉換了心态。

這時候,就是腦殘粉對待偶像的态度了,那是偶像至高,偶像完美。

“妾就想做一個在聖上眼中,一朵解語花。永壽宮也能成為了聖上偶爾想起時,願意停一停、歇一歇的港灣。”

玉榮這話說的,那叫感動自我。

至于感動正統帝沒有?

這玉榮不知道。

反正想感動別人,先感動自我,這絕對沒錯的。

“……”

正統帝沒說話。

正統帝只是品味了,裕妃說這話時的情緒。

正統帝體會到了裏面的真。

一個真字,就讓正統帝心情舒坦了。

京都。

各家的太太們有聚會,各家的閨秀們自然也有聚會。

貼子下了,聚了一起聊些家常裏短,聊些府裏府外的趣事,也是結交一些人脈關系。

若有需要走後門,需要拉關系的。

這些常年的交情,就是慢慢攢下來。

耿府。

這一日,百花會開的熱鬧。

耿武氏招待了各府上的太太們,小武氏就是招待了各府上的姑娘們。

後宅裏。

那些擺着各色模樣的盆栽,修的處處雅致,瞧着花了心思。

這賞花會,賞的是花,亦是嬌嬌媚媚的閨秀們。

若有心思的,這等場合裏,除了讓各府上的太太們了解了哪家有年齡合适的閨秀待嫁。

同樣的,也是相互商業吹捧吹捧。

在太太們中間有些好名聲。

真是要說合了姻緣時,這就有人拉線纖媒。

“楚姐姐,這與你一道是哪位姐姐啊?”

一位十二歲左右的少女,長的明眸皓齒,端是可人。這一位是耿武氏的娘家侄女,是宮裏昭貴妃的族中堂妹。

武家的小姑娘這一問話,問的是一位十五歲左右的少女。

少女長得美,美的像出水的芙蓉,那等溫柔一笑的風情,比春風更醉人。少女便是武家小姑娘口中的楚姐姐,楚婉婉。

楚婉婉今日同母親一起赴宴,這在宴會上,又是巧遇上熟人。

這一位讓武家小姑娘問話的,除了楚婉婉外,就是一位白姑娘。

白姑娘暫時寄居于徐府上,是徐府當家太太徐白氏的娘家侄女。

徐府是楚婉婉祖母的娘家人,這一位白姑娘與楚婉婉相稱時,也算是拐了彎了一表三千裏外的表親戚。

“白姐姐是與我一道在耿府上巧遇的親戚。”

楚婉婉簡單的回了一句。

“真是巧。”

武家小姑娘瞧着白姑娘與楚婉婉客氣的親近,頗是熱絡的點點頭。

有武家小姑娘的熱情,又有白姑娘與楚婉婉的客套,于是,三人聊的還算愉快。

對于這一場的宴會,自然是有人關心的。

耿武氏讓兒媳小武氏盯緊。

于是,宴會結束後。

等待各府上的太太、姑娘們告辭了。

婆媳二人談話時。

耿武氏對小武氏問了話,道:“如何?”

“母親,那楚家的姑娘瞧着性子不錯,模樣也好。”小武氏倒是對楚婉婉多有誇贊。

“若不好,如何敢打了宮裏的主意。”

耿武氏有不同的看法。

“依我看,還是讓這楚家姑娘與她那徐家表哥早些成婚的好。”

耿武氏的主意正,覺得這等有威脅的,那就早早成婚了。這成了婚的女眷,跟宮裏就注定無緣。

“其時,依兒媳看來,不入宮,嫁一位一心一意的良人,這沒什麽不好的。指不定往後楚家姑娘,還要謝謝漫天神佛,謝謝咱們的成全。”

這是小武氏的真實看法。

瞧瞧那宮中,這才離着聖上大選多久啊。

這宮裏就是逝去了多少位嫔妃。這有名有姓兒的,都高位的後妃。

若是位份低了頭,那更無聲無息。

想一想宮裏是富貴,可這富貴不是誰都能消受的起。

楚府。

楚婉婉回了家,她是輕松了許多。

“瞧着讓你去赴一個小宴,你就這般累了。”楚太太看着女兒的模樣,忍不住嘀咕了一句。當然,這等語氣裏,還是關心與愛護着。

“女兒在衆多不認識的閨秀們面前,還是害羞嘛。”

楚婉婉笑了,扯了親娘的衣袖,還是撒了嬌。

“你這孩子。”

楚太太笑了。

“母親,在耿府上,女兒真有些不自在,總是覺得有人在盯了自個兒。這不,一回了家中,就是舒服惬意了。”

楚婉婉談了自己的感受。

“你啊,肯定是想多了。誰還盯着你一個小姑娘。”

楚太太搖搖頭。

“對了,你祖母那兒有話,說是徐府上過幾日也有一場小宴。你跟着你祖母一起去一回。”楚太太交待了話。

楚婉婉一聽,那臉上的惬意表情收了收。

她是認真了起來。

“去徐府啊。”楚婉婉表面上不在意,實則心中非常在意的。

“說起來,老太太也在意了娘家的侄孫兒。跟你的哥哥弟弟們比起來,徐府上的宜州真是出尖拔粹。”

楚太太是羨慕了,徐府出了一位好後輩。

對于徐宜州,楚太太是非常滿意的。

特別是楚太太得了婆母的話,知道老太太有意把孫女許配給娘家的侄孫兒,而且,還是最色的徐宜州。

這等相配的親事,兩府上的人其時都有默契。

如今就是孝仁恭慧皇後的孝期,等孝期一結束,這親事就會提上了日程。

“母親。”

楚婉婉喊了一句,她聽着親娘誇了表哥,這不,有些害羞了。

楚太太瞧了,捂嘴笑了。

徐府、楚府都滿意的婚事。

那當然,亦是有人不滿意的。

徐府上。

寄居于府上,被人稱一聲表姑娘的白姑娘,就是這樣一個不尴不尬的存在。

白姑娘是早年喪母,如今父親過逝。

宗族裏待她情份淺,她想守了父親留下來的家業,那麽,能依靠的就是姑母。

絕戶財。

在這一個時代裏,也是宗族的發家途徑之一。

可這等絕戶財,指的就是家業之主過逝,沒了繼承的男丁。

女子想繼承家業,沒那麽容易。

依着宗族的規距。

那沒了男丁承嗣的家業,要麽過繼嗣子,要麽讓族裏收了做族産。

怎麽看,一個未出嫁的少女想守住,都是難。

可事情總有例外的。

那就是規距再大,它大不過權利。

白姑娘想守了父親的家業,她能做的,就是求了姑母。

姑母是徐府上的當家太太,是有诰命的官太太。

若不是有這一位姑母,能得了姑母的幾份寵愛。

白姑娘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的。

沒了爹娘的孤女,從來就是讓人欺負的。

“表姑娘,太太讓奴婢來請您去正院。”

丫鬟的禀話聲,打斷了白姑娘的心度小哀傷。

“勞姐姐走一趟,我這便去正院。”

白姑娘見了傳話的是正院的大丫鬟,這時候,趕緊給遞了賞錢。

“這是一點心意,請姐姐吃茶。”

大丫鬟謝了話,這賞錢倒不拒絕了。大丫鬟看得出來,這一位表姑娘寄居了徐府上,一直都是一個要強的,也想經營了一個好名聲。

大丫頭得了實惠,說一兩句表姑娘的好話,彼此都有好處的事情,當然是不會拒絕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8-09 23:36:29~2020-08-10 23:42: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白衣折扇 6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