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徐府正院, 徐太太的居所。

白姑娘到了時,見着了繡娘拿着綢緞,還在聽了徐太太的吩咐。

“來, 貞貞,讓繡娘給量量身。你出了孝期, 還得多參加些姑娘們的聚會。這添幾身新衣裳, 我瞧着更襯你這好容貌。”

徐太太是心疼這一個娘家侄女的。

到底未出嫁前,徐太太跟弟弟感情好。

這愛烏及屋,對于娘家侄女的感情, 也是真誠着。

“姑母, 前些日子, 兒這裏已經添了新衣裳,不需得再添了。”白貞貞笑着回了話。在徐太太跟前, 白貞貞還是有幾分小姑娘的模樣,笑起來時,也是爽朗模樣。

“怕什麽, 一些布料,不費什麽事兒。”徐太太不在意。

“再說了,過幾日,楚府上的姑老太太要回娘家。到時候, 你可不能讓楚家的姑娘給襯下去了。”

徐太太執了娘家侄女的手, 還是笑着說了這麽一個消息。

對于楚婉婉這一個未來的兒媳,徐太太是滿意的。

可再是滿意了, 這一個态度要擺正。

徐太太很清楚,白貞貞在徐府上就她一個靠山。

她若是都不表現了,她對娘家侄女的看重。這府上的仆人們怕是更看輕了這一位寄居的表姑娘。

徐太太到底心疼了侄女,總想給對方一些添補。

如此也算全了徐太太對過逝弟弟的一片長姐情份。

Advertisement

“姑老太太要來, 楚表妹也要來?這……真好。”白貞貞這話說的,就有些違心了。

對于楚婉婉和表哥徐宜州的親事,白貞貞是一清二楚的。

這一門婚事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郞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

可白貞貞羨慕了楚婉婉,又是嫉妒了楚婉婉。

她羨慕了楚婉婉的爹娘皆在,能承歡父母膝下。

嫉妒了對方能嫁給表哥徐宜州。

徐宜州是一位才子,是一位翩翩君子,是徐府上下都寄以了厚望的人。

在這徐府上,白貞貞陷落了一顆少女心。

春心萌動,愛上了一位出衆的表哥,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白貞貞又是自卑的。

她父母早逝,依着這時代的看法,她命格太硬了。

白貞貞有午夜裏,總是有些幻想,若是能嫁給表哥徐宜州的女子,不是楚婉婉,而她的話,那多好。

當然,白貞貞的想法,一顆萌動的春心,這掩飾的很好。

所以,徐太太可不知道的,她的侄女對她的兒子動了心思。

若真知道了,徐太太肯定就要怒了。

這時代的姻緣,那結的是兩姓之好。

門當戶對,才是一樁美滿的婚姻。

徐太太滿意了楚婉婉這一個未來的兒媳,除了本來楚婉婉性子溫柔,确實不錯外。

那就是楚婉婉的爹,可是五城兵馬都指揮使楚大人。

沒一個當官的親爹,沒一份好嫁妝。

在徐太太眼中,就不會是一個合格的徐府未來當家太太。

現實嗎?

很現實。

可男子想娶一個娘家靠山好,有岳丈能扶持的姻緣,這就是人心。

當然,若是有一個好泰山,再有一個溫柔美貌的賢惠妻子,那就更好了。

如果二者擇其一,肯定是有能耐的老泰山更重要。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利益最重要。

正統五年。

春去,夏來。

暑季,最是炎炎。

這熱讓人難受。

永壽宮。

玉榮在晌午的小憩醒來後,她是覺得整個輕松了許多。

飲了一碗冰鎮過的酸梅湯。

這是涼意進了胃裏,那是透心涼,心飛揚。

“走,本宮去看看四皇子。”

玉榮去看了小兒子。

這時候,小兒子睡得香甜,于是,玉榮不打擾了小孩兒的睡覺。

她是叮囑了奶嬷嬷幾句話,方是退出了偏殿。

“備攆,本宮去壽康宮。”

這時候,玉榮樂意去壽康宮,去瞧瞧賢哥兒。

“諾。”

秋蘭應了話。

等坐了攆,出了永壽宮,到了壽康宮。

玉榮沒見着皇太後。

倒是在偏殿裏,見了賢哥兒,陪着小孩兒一起玩耍時。

武嬷嬷來了。

賢哥兒一歲半,那是好動的年紀。

有人陪着一起玩耍,他是興致勃勃。

“來,母妃陪賢哥兒一起……”

玉榮哄了話。

“嘩嘩,啦啦……”

那是小孩兒坐在學步車裏,那是四處小奔路,跑得一個開心。

這小孩兒坐的學步車,當然是讓皇家的匠人做的。

做工精致,用的木材也是上上等的檀香木。

“慢些,慢些。”

玉榮樂着跟小孩兒喊了話,道:“瞧瞧,母妃都要追不上賢哥兒,賢哥兒跑得太快了。”

“咯咯……”

小孩兒笑得開心,這還真停了小步伐。

“母妃。”

賢哥兒喊了話,喊得一個響亮。

“母妃在呢。”

玉榮招招手,還是笑的開心。

“奴婢給娘娘請安。”

武嬷嬷給玉榮福了禮。

“嬷嬷客氣了。”

玉榮虛扶了一下。

“嬷嬷,您若無事,不妨坐會子。本宮就是陪一陪賢哥兒,陪他玩耍會子。”

玉榮笑着說了話道。

“聽娘娘的吩咐。”

武嬷嬷應了話。

逗了小孩兒,玉榮是樂意的。

哪怕逗了小家夥,也是累了一身的汗。

可這等母子樂趣,玉榮就是覺得開心。

武嬷嬷瞧着,就是安靜的看着。

在壽康宮的時候,時辰過得快。

玉榮在告退後,還是舍不得。

可再舍不得,總歸天天能見到。

這裏面的分寸,玉榮還是拿捏的清楚,到底不能過了。

永壽宮。

玉榮一回來,就是讓人備了水,那是沐浴一回。

等着流妝了一回,再是換一身宮妝。

玉榮又去看了小兒子。

有兩個兒子,還都是小家夥。

玉榮的母愛是溢滿了心間的。

當然,哪怕是這些事兒,占據了玉榮的時光。

對于宮外面,玉榮也是關心了一二。

等着過了夏,過了秋。

天涼了,一場雪後。

孝仁恭慧皇後的國孝期過了。

玉榮等到宮外的消息。

楚婉婉與徐宜州的婚事,已經妥了。

兩家換了更貼,等六禮過,就會正式的大婚。

繼續如此妥了。

玉榮的心思就擱下了,她的目光,更多的還注意到宮裏。

膝下兩子,玉榮知道她惹眼。

所以,她需要更小心謹慎。

一場小雪後,天放了晴。

玉榮聽了小桂子禀了最新的消息。

“冊立儲君的事情,又是在朝堂上起了風聲嗎?”

玉榮是知道的,孝仁恭慧皇後的國孝期一過,這是風聲漸起。

大皇子生母、養母皆不在了。

若是這一位成了皇太子,于誰有利?

玉榮心頭有些琢磨的心思。

當然,她不會對人言。

“算了,這事情本宮摻合不起。小桂子,打探消息即可,本宮不想當了聾子瞎子。可其它的多餘事兒,咱們就不能做了。”

玉榮吩咐了話,她說的認真。

小桂子聽後,應了話。

玉榮不準備摻合。

可有人想摻合的。

長春宮。

昭貴妃知道了朝堂上的風聲,她是怒了。

大皇子做什麽皇太子?

一個沒娘的孤兒。

有那命嗎?

這是昭貴妃的看法。

“走,本宮要去壽康宮,本宮要去給皇太後請安。”

昭貴妃的想法,萬事不決問姑母。

昭貴妃自然想請皇太後給她做主。

壽康宮。

皇太後見着了昭貴妃,她是頭開始疼起來。

“立不立儲君,那要看天子的意思,你不滿什麽?這又與你有會幹系?”皇太後對昭貴妃怒而說道。

“你膝下無子,你着什麽急?”

皇太後的話,那是戳中了昭貴妃的死穴。

這若是別人講的,昭貴妃鐵定饒不了。

可皇太後說了,昭貴妃就跟鹌鹑似乎的,那是老實的聽着。

“姑母,孝仁恭慧皇後的國孝,已經過了。”

昭貴妃提醒了一句。

“姑母,坤寧宮缺了一位女主人。”

昭貴妃說這話時,真覺得除了她以外,誰還可以入主了了坤寧宮。

皇太後的目光,盯緊了昭貴妃。

“哀家當然想你入主坤寧宮。可天子的意願呢?”

皇太後也着急。

在孝仁恭慧皇後的國孝期後,正統帝一來了壽康宮問安。

皇太後當然不會明說了,讓皇帝立新後,冊立了昭貴妃為中宮娘娘。

皇太後就是誇了昭貴妃的賢惠。

然後,旁敲側擊了兩回。

正統帝沒拒絕,可也沒應了。

這打太極的,就是轉了話題。

皇帝沒拒絕,在皇太後看來就是有機會。

只不過,皇太後沒琢磨明白的,是不是皇帝還有旁的心思?

那麽,宮裏能給昭貴妃一點小障礙的人,有哪些呢?

惠妃?

這一位不得寵,哪怕有一個大公主。這皇家的公主,哪有皇子重要。

至于裕妃?

裕妃生了兩個兒子,這一個當然地位不一樣。

可要說皇帝多寵愛了。

裕妃真不算,只能說平平無奇。

至于再是開了大選,選了家世好的秀女入宮為繼後?

這才是皇太後擔憂的。

這朝堂上的大臣們,若是知道府上的閨秀有機會做繼後。

那麽,武氏一族又算什麽?

武氏一族給不了那般的阻力。

所以,在皇太後看來,還要看皇帝的心思。

乾清宮。

正統帝在批了奏章。

正統帝心很靜。

對于朝臣們呈上來的,關于冊立儲君的事情,正統帝早有打算。

至于皇太後提的繼後一事?

正統帝也是有一些想法。

太子,東宮儲君,國之根基。

正統帝對于冊立皇長子為太子,他是願意的。

既然在去年時,他就有此打算了,如今自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特別是這些日子裏,正統帝考查了大皇子,發現長子是沉得住氣的模樣,這等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表現。

正統帝很滿意這一個兒子。

那麽,長子立了太子。

再立繼後?

為了太子的位置安穩,正統帝都暫時沒心思立了繼後的。

若不然,繼後生下嫡子,那置太子于何地?

正統五年,冬。

臘月時,正統帝下了聖旨,正式冊立長子為東宮儲君。

大皇子入主東宮,這對于朝堂上而言,這當然是大事。

正式的儲君冊封大典,可不簡單。

合了吉日,祭祀天地祖宗,這是要昭告天下。

永壽宮。

玉榮很淡定,對于儲君名份定了,她看得開。

她的兒子們還小,便是大皇子不上位,前面還有一位二皇子嘛。

“娘娘,昭貴妃娘娘下了貼子,說要在長春宮舉辦了賞梅宴。”

小桂子來禀了話。

說完話後,呈上了一張貼子。

那貼子倒是雅致着,玉榮拿了手上,還是聞着了一股的熏香味兒。

“嗯。”

玉榮聞出來了,是寒梅的香氣。

“既然是昭貴妃的意思,本宮當然去了。”

玉榮也想看看,昭貴妃的賞梅宴,是如何的賞了?

只是,玉榮的好心情,在當晚的晚膳後,就是結束了。

在偏殿。

玉榮守了小四的榻上,她是着急着。

太醫來了,一來,就是來了兩位。

這給四皇子診了脈,太醫們的神色也是凝重的。

小兒發了熱,這當然是壞事。

要知道,這等小嬰兒年歲小,一旦治不好,萬一夭折了……總之,怎麽看都不是一樁善事。

“娘娘,臣等開了方子,有內服,有外敷的。”

兩位太醫商量後,一提筆,就寫了兩張方子,說道:“內服的,還讓奶嬷嬷服了,渡奶水給四皇子殿下服用。外敷的,是想法子給四皇子降了溫度。”

“好,依太醫之言。”

玉榮沒異議。

“至于皇兒為何發熱,本宮會細細查了。至于奶嬷嬷……”

玉榮看着照顧了兒子的奶嬷嬷們,說道:“還請太醫給奶嬷嬷們也診了平安脈。本宮要确診了奶嬷嬷們是不是用過什麽不潔之物?”

“諾。”

太醫當然不會拒絕。

四個奶嬷嬷,這是配在四皇子身邊照顧的,以及專門給四皇子喂奶的。

這會子,太醫一一診了平安脈。

然後,太醫就是神色變了。

“這兩位奶嬷嬷近日當時用過不潔之物。”

太醫指證了二人。

玉榮一瞧了二人兩眼,她的目光這時候冷冷的,冷的跟冰刀子一樣。

“小桂子,看好了兩位奶嬷嬷,本宮稍後要審問了。”

玉榮吩咐了一句。

“諾。”

小桂子應了話,一揮手,自然讓永壽宮裏的小黃門上前,把兩個奶嬷嬷給押送到耳房去。

審了奶嬷嬷們,那是後頭的事情。

玉榮的心神,這會子全在小四的身上。

看着小兒哭鬧,那哭的利害,一聲一聲的跟割了玉榮的心一樣。一刀一刀的,疼了入了骨子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