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折騰了這麽些日子,雪雁手裏只剩下三百二十塊錢。對她來說,牛仔褲的生意,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折騰不起。

丁大哥幫着做那貸款單子的錢, 是用家裏存折抵壓貸出來的, 只貸了一個月,還搭進去幾十塊錢的利息。用不起, 早就還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 母女四個才回娘家住了半個多月,孫蘭英已經鬧了兩回了。人家也不說不讓她在娘家住, 只是有事兒沒事兒的念叨日常開銷太大, 入不敷出。跟文強都吵起來兩回了, 吵吵嚷嚷的說日子沒法過了, 快吃不上飯了。

雪雁還能不明白啥意思嘛。孫蘭英不怕她們在家待三個月兩個月的, 再怎麽樣,老兩口都還掙着錢呢,輪不到她說話。她是怕她們母子四個就一直這麽住下去,三個孩子呢, 老太太顧着這頭就顧不了那頭。她家一個孩子吃奶粉,一年都不少花銷,雪雁這邊兒一個吃奶粉了,還有兩個小子,那一年能花的少了?老兩口給外孫子花的多了, 是不是自家丁晴就花不上了?還有, 一年的口糧也不少呢。

雪雁手裏沒有那麽多錢了,又帶着三個孩子,不能像年前那個大手大腳的給家裏買東西。孫蘭英覺得吃虧了, 雪雁買的沒有母子四個消耗的多,就不樂意了。

總不能因為自己住娘家,鬧得文強兩口子天天的絆嘴吧?一天天吵吵嚷嚷的,丁老爹老兩口的心情能好得了?本來閨女離婚,老兩口就很鬧心了,家裏再不和順,怕不得憋屈出病來吧?年前明明還和和氣氣的,誰都沒有預料到,孫蘭英會這樣!文強氣得一天到晚不着家,可他越不回來,孫蘭英的冤氣越大,說話也越發的陰陽怪氣。老兩口郁悶得都想要分家單過了。

再這麽下去,自己要成了攪家精了。

可不行。

把孩子留家裏,雪雁就自己出門進省城了。轉悠了半個月,才回家。

“我在光複路後面的小巷子裏租了個房子,租金也不貴,那邊兒離市場近,離火車站也不遠。我看了這些日子,打算賣茶葉蛋。”

雪雁回來,就是這麽跟娘家人說的。

“茶葉蛋?”那又是啥?一家子都是問號。只丁大哥出差的時候,在京城吃過。

“就是用茶葉和調料煮的雞蛋。和着粥一起吃,比水煮蛋有滋味。晚上我試着煮一鍋,咱自己先試試味兒,看看行不行,我還能再調整。”

“能賣出去吧那玩意兒?”雪雁娘很擔心。

“能,我都看過了,批發市場開市開的早,好些人來不及吃早飯就得去市場進貨,完事兒在附近随便買一口吃的就對付了。有人推車賣小米粥包子饅頭啥的,生意都不錯。那邊兒跟火車站就隔一條街,散了批發市場的早市,還能去火車站賣,來回坐車的人買的也不少。只要弄個推車,晚上在家把雞蛋放鍋裏煮上,早上起來就能賣,穩穩當當的,掙得肯定少點,但是勝在穩定,肯定賠不上。”房子都租完了,這些事情能沒考慮好嗎?主要是,幹這個本錢少,她手裏的錢就能支應開。

“到也是,雞蛋那玩意兒,一天賣不了還能接着賣。一個也沒多少錢,賠不上啥。掙得少點兒就少點兒吧,穩穩當當的比啥都強。”老輩兒的人,最在意的就是個穩定,年前姐倆出去兩個月掙了好幾千回來,老兩口那心就沒放下過。那錢掙得,趕上搶銀行了,得擔多大的風險啊?寧可少掙點兒,也比擔驚受怕的強。

Advertisement

“文強,你找人幫我改個三輪車吧?改好了我就能開始幹活兒了。另外,你在家幫我收雞蛋呗?收完了我給你三分錢一個,你不是說還要拉腳運菜啥的嗎?正好順道就把雞蛋收了。”

文強原本就說掙夠了本錢就不做牛仔褲的生意了,雪雁不幹,他直接也不幹了。家裏都不同意他自己來回的跑。孫蘭英作死作活的把掙的那些錢要到手裏,就再不拿出來了。

“行,我這就去。”文強應得很快,他心裏覺得對不住他姐,要不是孫蘭英鬧騰,他姐也不至于這麽着急忙慌的出去找活路,現在既然看好了一門買賣,那他說啥也得幫襯着把攤子立起來。錢不錢的,雪雁那麽說了,他也就是一聽,并沒往心裏去。幫自己親姐幹活兒,還要掙個差價兒?那他成啥人了。

文強先去縣裏的廢品收購站,花十塊錢一輛的價格,買了三輛破自行車,又花了二十塊錢,買了一些鋼條,一車拉加來,到磚瓦廠,那邊有電焊的設備,他也混得熟,跟大師傅一起,把那三輛自行車切分、重組,又用鋼條焊接出車身,在廠裏随便找了十幾塊木板做成車板,三輪車就改造好了,總共只花了五十塊錢,外加請廠裏的大師傅吃了一頓飯,花了三塊。買個新車得三百多,這種組裝的就是看着破,實際用着并不差,還能省下好多錢。

雪雁要把錢給文強,他是死活都不要,還跟雪雁甩了臉子,都急眼了。沒辦法,就只能以後再說。

文強忙活幫她改車的時候,雪雁在家也沒閑着,到公銷社買了二十個雞蛋,三分錢一個,花了六毛,又花了一塊錢,買了一包牛皮紙包着能有二兩重的最低等的茶葉。再加上兩毛錢的花椒大料,和三毛錢一瓶的生抽。還到衛生所的買了五毛錢的陳皮。鎮上只能湊出來這些調料了。總共花了兩塊六毛錢。

回到家就着爐子上的火,就把雞蛋煮了。茶葉和生抽用了三分之一,其它的料都用掉了。心裏算了一下,再把煤錢加上,這一鍋,差不多兩塊錢的成本。賣八分錢一個,一毛五倆的話,這一鍋茶葉蛋差不多能掙一塊錢。也還行。

煮茶葉蛋的湯不用總換,可以一直煮,隔幾天往裏加新料就可以。并且,要做買賣的話,一鍋料肯定不會只煮二十個雞蛋的,這是在家裏試吃。正式賣的話,一個大號的煮鍋,兩百個是能放得下的。按五塊錢的料算,一鍋能掙差不多二十。這生意,可以做的。

因着雪雁煮了茶葉蛋試味,家裏的晚餐就煮了大碴子粥,丁大家一家也過來了。大碴子粥不值錢,雞蛋是雪雁出的,孫蘭英還是願意招待大哥一家的。試吃的結果很不錯,家裏人都覺得好吃,特別是幾個孩子,都沒吃夠。雪雁就交待孫蘭英,那湯還能接着用,放上新雞蛋就能煮,這大冬天的,晚上鍋放外面就能凍上,也不怕湯壞掉,隔三差五的還能給孩子們解解饞。話雖然是對孫蘭英說的,但是最終買雞蛋肯定還是得老兩口或是文強買,她是舍不得的。

“還真別說,這味兒是挺好的。就是貴了點兒,能賣得出去嗎?啥人能舍得一頓飯花兩三毛錢啊?”丁大嫂對茶葉蛋的味道很認可,就是覺得賣八分錢一個,價格太貴了點兒。這玩意兒不能空口兒吃,至少得加上一碗粥吧?那可就二毛多了。這才是頓飯。一個月就得五六塊錢呢,太侈奢了。

“做買賣的人來錢快,也不差這三兩毛的。那說,誰也不能天天吃,偶爾改善一下。咱們就是做個量,批發人多,再加上火車站,人流量也大,一天有五六十個人買,就把我成全了。”幾千上萬的人流量,五六十個客還能沒有嗎?

“不行還能去醫院門口賣,住院的病人得吃好點兒吧?買兩個雞蛋也不過份。”

一聽雪雁這麽說,家裏人也就沒再說什麽。口說無憑,再怎麽計劃,那都是計劃,只有實際操作了,才知道結果會怎麽樣。

三輪車兩天就改好了,雪雁淨身出戶,除了仨孩子,啥行李也沒有,孩子都是要留在家裏讓老太太幫着看的。所以,文強騎着三輪車送他姐,就帶了一個大號煮鍋、一床被褥還有這兩天他從下面屯子裏走上來的五百雞蛋,其它什麽都沒有。

雪雁租的房子在胡同裏第三家,就在光複路後身的東三條巷子裏。是最标準的那種城市民居,一個百十平的院子,當街是門房,中間隔着二三十平的小院兒,後面是主屋。前門房比主屋少一個走廊的面積,進門左側是三四個平米的廚房,右手邊是個五六平米的單間,再往裏一道門是十幾個平米的卧室,一半是炕,連着廚房的竈,另一半就算是廳了。總共二十平不到的面積,一個月八塊錢租金。

房東是一對老夫妻,男人姓張,雪雁就叫張叔張嬸,五十來歲的樣子,慈眉善目的,張嬸沒工作是家庭主婦,張叔在批發市場幫人搬貨。日子并不寬裕,家裏三個閨女都結婚了,房子空下來,租出去,也能補貼一個月的菜錢。

文強裏裏外外的看了,還買了兩斤豬頭肉,晚上以溫居的名義請了張叔張嬸一起吃的飯,聊了不少。沒看出什麽毛病來,臨走又到市場裏給他姐把米面油都買回來,又買了一車的煤球,說好了過幾天雞蛋收夠了就再來送。也是說給房東老兩口聽的。

剩下雪雁自己了,先到批發市場買調料,又訂了一個能放在三輪車上的爐子,回到出租屋先把雞蛋煮到鍋裏,就開始收拾房間。屋子裏空空當當的,什麽都沒有。打掃起來也方便。都收合幹淨了,早早就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五點鐘就起床,給自己熬了粥,到市場把爐子取回來。煤點上,煮鍋放上,就能出攤了。因着爐子不是現成的,早市錯過了,批發市場就不用去了,雪雁直接往火車站走。在站門口賣烤地瓜烤土豆的攤子邊兒上找了個位置,把三輪車固定住,煮鍋蓋子打開,讓茶葉蛋的香味兒飄出去吸引顧客。

這就算是開始營業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