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三月, 天氣開始轉暖,過了二月二,年算是徹底的過完了。

文強把兩位老人和丁晴一塊兒送到雪雁家裏。

又來了一個小姑娘,家裏都五個孩子子, 真快成幼兒園了。

大學已經開學, 雪雁的攤子也出了,剛開始的幾天, 還是她自己出攤的。也沒時間帶着老人熟悉環境。就文強帶着爹媽在附近走了走, 把公園逛一遍,東南西北各方向的門弄明白了。再帶着去市場認認路, 去少年宮小風上課的地方看看, 也陪着到幼兒園接了一趟孩子, 把流程都給走一遍。都記下了, 他才回家。

老人覺少, 還閑不住,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就老想幹點兒啥,體現一下自己的價值。丁老娘手裏拿個抹布, 擦擦這兒擦擦那兒的,一天能擦上好幾遍。丁老爹呢,剛開始早上起來掃完院子,非要跟着羅成去得勝飯店送貨,雪雁就讓他到市場買早餐, 家裏有粥, 有茶葉蛋,有鹹菜,金素英早上還會再蒸一鍋饅頭或是包子, 到市場就是買牛奶和豆漿。順便把一天的菜買了。

有事兒幹就行,老兩口每天跟上班似的,準點兒五點半就出門,六點半進門,正好羅成送貨也回來了。吃完早飯,丁老爹送小風上幼兒園,丁老娘在家看孩子。回來之後,老兩口一起帶着四個小的去公園玩兒,玩兒累了回來吃中飯,然後午睡。上午鹹菜就做完了,金素英不用看孩子了。下午就跟着雪雁一起出攤子。一直到晚上七點鐘,收攤子回家,老太太在家就已經把晚飯做好了。

分工明确,都有事情做,老兩口也不累。還能把金素英替出來,幫着雪雁幹活兒。挺好的。

進了四月,市場拆遷都完事兒,開始動工了。

攤販們還得生活啊,老百姓也得買菜呀。王區長考慮到實際情況,把得勝公園外圍的綠化帶給化成了臨時的批發市場,全都轉移到那邊兒去了。

雖說不用去市場買菜了,但是丁老爹每天還是會去市場一趟,就在工地外面兒看。天天監督工程的進度。自打知道雪雁花了三萬多只買了個圖紙上的設計圖,老兩口就上火,睡不着覺。一天不去看看工地,都不放心。

“小丁兒,等市場建好了,我那窗口就收了。我跟你高叔去給你打工去,按月掙工資,行不?”自打丁老娘來省城,高嬸兒下午沒事兒的時候,就愛來家裏串門子,跟丁老娘唠磕。這天,突然跟雪雁提出來,不想幹那個窗口了。

“行啊,怎麽不行。就是掙得能少點兒,我可給不了那麽高的工資。”窗口賣的那鹹菜,是按批發價八毛一斤算的,賣一塊錢。茶葉蛋五分錢,賣一毛五兩個。粥是兩塊錢一鍋算的。收益對半,一天老兩口也有二三十塊錢的收入。一個月生意再不好,也能掙四五百。但要是的打工的話,可給不了那麽多,滿市場也沒那個價錢。羅成兩口子壯勞力一個月才一百呢。

“那個不怕的,掙點兒夠我們老兩口生活就行。”高嬸倒是想得開。

“怎麽突然不想自己幹了呢?”老兩口多會過日子的,雪雁是再清楚不過,有錢都不掙了,是身體有毛病了?

“這不是打算把房子賣了嘛,沒地方了。”

“咋還要賣房子了呢?”

Advertisement

“哎,兒女都是債。這不是年前大閨女的小叔子結婚,家裏房子不夠住,就分了家嘛。我們尋思着,這幾個月賣粥也攢了點兒錢,再加上以前的積蓄,就給大閨女買了個六十多平的小院子。他們那地方是縣城,房子沒城裏的貴,三千八百塊錢就買下了。婆家也都挺滿意的。這事兒小閨女知道了,就鬧着也要買房子。她婆家就一個兒子,家裏也不是沒房子,你說這不是鬧妖嗎?作死作活的鬧騰,讓我們也給拿出四千塊錢來。一樣兒的閨女,咱也說不出兩樣對待吧,我跟你叔,也是實在沒法子了,就說把房子賣了。我們租着房子住,把錢給她,剩下的,以後就養老了。”高嬸子一邊兒說一邊抹眼淚。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嬸子,能不賣那房子還是別賣的好。咱那地方離市場那麽近,沒有五十米,等市場開起來,人氣兒足了,我看肯定得擴建,到時候咱那地方拆遷,也能給不少費用吧?”

以那王區長的風格,市場建成,人氣兒起來之後,那擴建不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嗎?周圍的房子,大部分都還是早些年的土坯房子呢。拆遷也是早早晚晚。這時候賣房子,多虧呀。

“哪給什麽費用啊。就是給一套郊區的樓房,面積能大一點兒。再什麽都沒有了。那郊區,人煙稀少的,買個菜都沒地方買去,誰去住啊?那房子想賣都賣不出去。”這兩年,零零星星的開始有商品房了,也有拆遷的地方,高叔高嬸那都是C市的老人兒了,幾輩子都在這城裏住,消息靈通着呢。

也是,還沒有全面的放來房産,單位還分房子的年代,房子是賣不上什麽價兒。不過這會兒高嬸子說的郊區,那可不是真的郊區,就得勝區最偏遠的地方,也就離火車站五六條街。只不過是這會兒人都聚在城南,城北過了火車站,就冷清了,可這再發展上個二三十年,那也是正正經經的市中心。

“嬸子,要不然錢我先給你拿着,房子能不賣還是不賣吧?”老兩口一直對自己很不錯,剛進城的時候,要沒有老兩口幫襯,自己只會更手忙腳亂的。雪雁到底勸了一回。

“不用,不用。你這月月還得還房錢,還得進貨,等門市下來了,還得裝修,不是說要開餃子館嗎?進米面油的,可都不便宜,得用不少錢呢。”這時候的人,特別是老人,根本就意識不到,房子未來會有多值錢。

“那嬸子你把院子賣給我吧。我先給你四千塊錢,你們老兩口還接着住,剩下的錢我慢愣還你們,行不?”雪雁勸不住,就想自己收了那房子。

“你還買房子幹啥?”還沒等高嬸問呢,丁老娘讓她閨女吓一跳,先問出來了。這身上還背着三萬來塊錢的饑慌呢,咋又想買房子了呢?就那三萬,他們老兩口提出來都心驚肉跳的,啥年月才能還上啊?還買啊?拿啥買啊?

“當倉庫啊。那邊兒離市場近,放個米面油啥的,不是方便嘛。再說了,我這鹹菜現在是控制着賣,等市場建好了,放開了賣,媽,咱家裏存這點兒菜,哪夠的呀。我這是手裏沒錢了,要是還有錢,我還想往偏一點兒的地方,買上一塊錢,建個鹹菜廠呢。”現在這個,就是手工做坊,一天兩三百斤的銷量,可遠遠不是雪雁要的規模。

“可那屋子那麽小,也裝不了多少東西啊?”高嬸子都不太相信雪雁那話。

“咱改造啊。把前門房扒掉,把整個院子都扣上棚,那地方不就大了嗎?就是你跟我高叔住着,有些擋光,冬天可能得冷點兒了。”

“那到不要緊的。你要是真想要那院子做倉庫,就扒後屋,那樣地方更大。我跟你叔有一間前門房就夠住的。也不擋光。”

“行,那就這麽定了。這兩天我就張羅錢,夠了我就給高叔,你們先用着。房子也不着急改建,等門市下來也開得及。”雪雁也不說馬上就給錢,錢肯定是用,年前要還丁大嫂那三千的時候,丁大嫂就沒收,說他們沒用急用,讓她先用着。再加上這兩個月掙的,手裏又差不多攢下一萬了。但是不能直接往出拿呀,還是得低調點兒。

“不着急。我們這也才說要賣房子,馬上就能把錢拿出來,那孽障還不得以為我攢下多少錢呢?抻她兩個月再說。”高嬸子對小閨女心裏也有怨氣,拿錢是沒辦法,但是并不情願。

“那行,我先提前把錢準備出來,您什麽時候要用,你就跟我說。”

這就這麽閑聊着,又落一房子。

“你弄那麽些房子做什麽?這麽老大的院子,多少東西放不下?還非得再買院子?回頭兒你爸沒事兒,把這院子加上棚,多少菜放不了?你說說你啊,怎麽就不知道攢錢呢?背着債呢,還往出花,那債不是越背越多嗎?啥時候是個頭兒?我要是心,愁都愁死了?還有啊,從明兒個開始,買菜不用你出菜,我跟你爸退休金夠買菜的。咱也別每天大魚大肉的一頓好幾個菜了,天天那破的雞蛋就吃不了。把那錢省下還債。哎媽,早知道你這樣兒,我是打死也不來,跟你上不起這個火,可愁死我了。”

高嬸子前腳一走,丁老娘就開始念叨雪雁。

“媽,你就愛操那沒用的心,不至于到你說的那樣兒。我那些債都是一時的,這不是每天還掙着嘛。沒到吃不起飯的程度呢,咋還能用你倆的錢呢?該怎麽還怎麽着,媽就安心吧。咱可先說好啊,飯菜不能節省,我們仨活兒這麽重,吃不好哪有勁兒幹活?孩子們營養跟不上,能長個兒嗎?”雪雁就吓唬老太太,真怕她每天只吃雞蛋,再去買爛菜葉子回來吃怎麽辦?

其實家裏也并沒有像她說的,天天大魚大肉。就是每頓三到四個菜是有的。有葷有素,偶爾再加個湯,也是有的。那排骨才八毛錢一斤,五花肉才六毛錢。這大冬天的也沒啥青菜,就是酸菜炖個五花肉,土豆炖個排骨什麽的,有時候江裏出魚了,有人來市場送魚,買上幾條存着,炖個豆腐,紅燒一下啥的。一天十塊錢的菜,五個大人,五個孩子,都吃不完。

她一天掙兩三百,拿出來十塊錢買菜,不過份吧?

可老太太老愛拿她的工資算賬兒。她退休金一個月十九塊錢。一天就吃她半個月工資,實在是接受不了。開始她跟丁老爹去市場買菜,那真是看啥都貴,在家啥啥都不用錢,在這裏,喝口水都要錢。買啥都取不得,逛一早上能買回來一塊錢的菜都多。雪雁就天天再去買。那這折騰兩回,還不如直接買呢。那錢匣子就放在門口的櫃子上,雪雁每天早上看着老兩口拿十塊錢走,回來還不許剩,要剩了,她就再去買。硬是把老兩口鍛煉出來了。後來她不天天盯着呢,老兩口偷摸兒的,也三塊兩塊的往回剩。反正夥食質量大差不差的,雪雁只當不知道了。

“那就會跟我犟。咋滴了?你們兄妹仨,我從小也沒天天牛奶豆漿,又是魚又是肉的供着。耽誤你們長個兒了嗎?”吃得好幹活有勁兒這個丁老娘沒法我反駁,可吃不好不長個兒這個,她是不能信服的。丁大哥一米八的大個,雪雁一米七,文強一米八二。往人堆裏一放,都比別人高一個頭。長多高,跟吃啥有啥關系?

“我們小時候不也沒餓着嗎?你看老趙家那狗蛋兒,要不是小時候總挨餓,個子能長不起來啊?再說了,這營養就跟那飼料一樣,喂得多,長得就快。我們都能長這麽高,咱把營養跟足了,那小風他們不是能長得更高嘛。”

“長那麽高有啥用,跟電線杆子似的,做衣裳都費布。”

老太太嘴上不服氣,但是到底舍不得孩子,尤其是小言,天天晚上提前點菜,然後早上他起來的時候,菜已經買回來了,一準兒得去點一遍,人家知道做法兒,缺啥少啥了,哪樣沒買全,看一遍就知道。然後就眼巴巴的等着,到了做飯的點兒,他就在邊兒上指揮他姥姥,什麽時候放油,什麽時候放什麽調料。說得頭頭是道的。還一口一個姥姥太厲害了,姥姥做飯最好吃。最喜歡吃姥姥做的飯。要是哪天點了什麽,菜沒買到,第二天保準盯着問。你說遇上這樣兒的孩子,老人能咋辦?

四月初,天氣徹底暖和了,雪雁才把小言送幼兒園。老師叫柳影,是個剛畢業不到一年的中專畢業生,學音樂的,才十九歲,漂漂亮亮的小姑娘,說話輕聲細語的,特別有耐心。小言上學頭一天,看見老師頭一句就說,“老師,你咋長得這麽好看呢?”把人家老師逗得,不行不行的。

“那是老師好看,還是媽媽好看啊?”班裏打掃衛生的保潔阿姨愛逗孩子,就問小言了。

“媽媽世界第一好看。老師第二好看,妹妹第三好看。姥姥最好看。”別看數兒還沒查明白呢,這第一第二的,人家掰着小手指頭,說得可明白了。

“那最好看和第一好看,哪個更好呀?”

“那我不知道了,都好。”

“得,這是來了個小滑頭。”

老師和保潔阿姨都以為收了個聰明的乖寶寶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