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行了, 正事兒談完了,別忙着回去,今天中午我請客, 請兩位老板也嘗嘗我們食堂的飯菜, 怎麽樣, 兩位老板給個面子吧?”
前前後後跑了半個月, 光是王區長的辦公室就是三天一趟, 雪雁自己都得承認,運氣确實不錯, 趕了這麽一個年輕有抱負還實幹的領導, 得勝區不受企業的待見, 招商的效果一直不好,對待雪雁這個幾個月來最大的一個項目, 領導那真是想盡辦法的支持。各種優惠的政策全給安排上。五年的無息貸款, 土地二十年的免費使用權, 三年免稅的扶持政策, 還承諾給修一條一直通到廠門口的大路,方便運輸。
男領導, 女老板, 雖說都是工作上的正事, 雪雁還是很注意的,每次都帶上文強。所以, 文強是從頭兒到尾的跟過來,被他姐一套一套的操作震得目瞪口呆。
什麽情況?
那麽大一片地, 三百多畝呢。就算是荒地吧,怎麽也值個十萬八萬的。再加上建廠,他都不敢細算得多少錢。把地的消息告訴他姐之後, 也就那麽一說,怎麽也想不到,要怎麽才能把那廠建起來。
鹹菜鋪子掙錢,一天能掙好幾千,可要建廠子,是不是也得攢上三年兩年才能夠啊?
結果呢,他姐就帶着他一趟一趟的跑政府找領導,跟領導要這個要那個。在他看來,完全就是把領導給忽悠瘸了。
這怎麽就把那麽大片地白給了呢?啥?二十年之後還是要交租金的?那不是廢話嘛,能不能幹二十年還兩說呢。二十年之後?鹹菜廠要是幹得好,還能差點兒土地租金嗎?跟白給有啥區別嗎?還有,自家不但不用拿錢,銀行還給貸款?還是不要利息的?連個抵壓都不用,就給貸三百萬?
我的天哪,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嗎?
怎麽就成這樣了呢?
文強想破了腦袋,都沒整明白,她姐是怎麽做到一分錢不出,就拿到了三百畝地和三百萬貸款的。
三百萬哪。幾輩子都掙不到的錢呢。他迷迷糊糊的也不敢瞎說話,再加上本來一見官就腿軟,幹脆就老老實實當背景板。
“行啊。那讓領導破費了。”雪雁一聽王區長要請客,人家領導做出了親民的舉動,她就得接着,再一個,聽話聽音兒,領導說公事談完了請吃飯,那是不是還有別的事兒?
“打算什麽時候開工?”這時候的機關食堂,夥食也就那樣兒,比老百姓家的餐桌,也就是多幾樣菜,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他們是在小包間吃的,也不只就三個人,還有辦公室主任,秘書,和來給送工商證件的某局長。副區長親自打電話交待辦理的事情,那辦得能不快嗎?今兒來,本來就是來拿經營許可證之類的證件的。
“今兒個手續全了,我打算明天就找工程隊開工了。十月份秋菜都收了,想趕在菜罷園之前把廠子蓋起來,不耽誤今年的冬菜。”開始進行到實際證件辦理的程序之後,文強就已經開始找工程隊了。市裏他也不熟,是回縣裏找的。這時候,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他哥們兒裏就有會幹木工瓦工的,常年蓋房子,都是行內人。只要帶頭兒的,講好了待遇,招工的事兒人家自己就有隊伍,用多少人人家自己就招了。不用他管。這邊兒手續都拿到,回去送個信兒,那邊兒馬上就能來人的。
提前把料備好就行。
Advertisement
手續都拿到了,貸款銀行那邊兒,王區長也打過招呼了,拿着條子,用多少到銀行直接取就行。
建築材料更不擔心了,批發市場什麽沒有。跟餃子館對着的,市場另一面的那一整排門市,都是賣五金建材的,打聲招呼,要多少,要什麽樣兒的,都能直接給送工地上。自打她開始問價兒,最大的那兩家建材店老板,恨不能長在餃子館了,一天三頓的在店裏吃飯不說,還能拉下臉來幫着幹零活兒。弄得雪雁沒法兒,說好了,一家一半。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鹹菜廠,在雪雁不知道的地方,不知道改變了多少人的生活呢。
文強就不用說了。就是興隆鎮上,現在一天幾千斤的菜,家裏的小賣店哪裏收得過來。他幾個哥們兒都已經成了二道販子,也都弄了手扶拖拉機之類能拉貨的車,專門下屯收菜,再批給他。
還有賣菜的農戶,好些都是前一年就往文強的小賣店送菜,掙到了零花錢的。今年就都加種的蔬菜。農村都是一個院子,帶上個大菜園子,有些地方還是前後都帶着大菜園子的。人口少的,一家幾口人吃菜,根本用不了那麽多菜,用不了的園子都種玉米了。今年這種情況基本沒有,全都種上最好賣的黃瓜和茄子,辣椒,特別是黃瓜,最好賣。有多少都能賣得出去。正季的時候,一個園子一天就能摘三四百斤的黃瓜,二分錢一斤,那也是一天六七塊錢的收入呢。一個月下來,趕上以前辛苦種一年地的收入了。
興隆鎮附近的屯子,今年的收入明顯的提高。農民一有錢,那相應的,鎮上的商業也紅火,連着開了好幾家小賣店,還有什麽理發店,服裝店的,全起來了。來往青山縣的客車也多了兩輛,加上原來那一輛,三輛車,每天上午一趟,下午一趟。這就是六個來回,每趟車都能坐個半滿,這就是經濟發展得好的證明。
丁大哥現在鎮上,說一句話,那才是真正的一言九鼎。道理再簡單不過,誰能給老百姓帶來好日子,老百姓就信誰,就這麽簡單。再加上他現在也學會了,有事兒沒事兒往縣上跑,往省城跑,各大局裏常見他的身影,他是十幾年前的中專生,同學都已經在各大機關裏站住腳了,雪雁把那三千塊錢還給他的時候,還千叮萬囑的,別心疼錢,該請客就請客,錢有她呢。
不差錢的丁大哥時不時的請同學吃個飯,聚個餐,同學再給介紹新的朋友,人脈不就鋪起來了嘛,那真是有半點兒好政策,都逃不出他的眼睛。再加上人家也确實是有實績的。各種國家的扶持資金申請上,福利拿上,興隆鎮村還申請成了新農村的試點。眼看着好日子就在眼前了,老百姓能不支持他嗎?年紀快到線的老鎮長人家也實識務,大會小會都說自己只管看家,有事兒找丁鎮長。丁大哥在外面跑,人家就在家裏看着把政策落到實務上。最近縣上已經有消息傳出來,老鎮長要進常委了,升半格,挂上常委,退休的待遇能上一格呢。雖說都知道這是要給丁大哥讓位,但人家是卡在退休前把待遇提上去了,這位子讓有可不憋屈。
不知不覺當中,雪雁小小的鹹菜鋪子,就改變了大半個鎮子人的生活。可能這就是蝴蝶效應吧。
“小丁兒,我對市場那邊不是很了解,跟你咨詢一下,如果把同圍兩條街的民房都改造成商業街,你覺得能發展起來嗎?”對于雪雁的工作效率,王區長是很滿意的。他要錢給錢,要地給地的,當然也希望她那廠子能早建起來,早一天看到效果,也是他的成績嘛。一聽雪雁說第二天就開工,就不再問廠子的事兒,改別的話題了。這也是他今天請吃飯最主要的目的。他說對市場不了解,那是謙虛,事實上他相當了解,但畢竟不是做買賣的,商業上的事情,他還是想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
“當然能了。現在經濟發展這麽快,只有一個光複路批發市場,很快就要供不應求了。現在市場上門市各家都是忙到不行,這才開業一個多月吧,沒雇店員的都少了。自家根本幹不過來。每天往市場送貨拉貨的大車,一天都得幾十趟。運輸行業都帶動起來了。聽下面上來進貨的客戶說,現在縣城裏發展得也特別快,一天一個樣兒。要是再建新的批發市場,分類更具體,幹什麽的就直接到哪個地方進貨,不用像現在這樣,賣肉的隔壁賣衣服,賣菜的挨着賣水泥的,豆腐坊出門就是賣種子的,衛生啥的也不太能保證。多好啊。”這還用她給意見啊?幹就完了。
“能有那麽多客戶?”王區長又問了一句。
“那您放心,多少東西都賣得出去。咱是做批發,面向全省的市場,要是規模足夠大,東西足夠多,說不定附近省份的商戶也要過來進貨的。那只會越來越好的。我在市場擺了快兩年的攤,太知道這兩年變化有多大了。”能趕上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也是一種幸運,真的是見證了歷史。
“具體的說說……”王區長一聽雪雁說的遠景,來勁了。這要是在他任內,能做出來一個北方最大的批發市場,那他這輩子,走到哪,背着這個光環,都是最好的敲門磚。
那就具體的說說呗,雪雁也不說什麽大方向的事兒,就從她自己的鹹菜鋪子說起,說來進貨的都是什麽人。最開始就是周圍吃着好的老顧客,然後是附近縣上的,再到遠一點兒縣上的。現在已經有山區縣城來進貨的客戶了。那些客戶還幫着她收山野菜,收山貨,木耳蘑菇蕨菜什麽的,都是好東西,做鹹菜,做餃子餡都是好的。真正的山珍。還有胖姐的生意,之前只在城郊收的就夠了,現在,都是下面的菜販子一車一車的給她送貨。幹海貨那些,都是隔壁省裏來給送貨的。那生意是真的做出省了。每回來送貨,那司機都要來自家的餃子館吃飯,最近的一次,走的時候,就帶走了二十斤鹹菜。雖然很少,但這就是打開省外銷路的第一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還有,做廚具的滿倉叔,他家生意好,客人多,品類就全,大衆的鍋竈他家有,特殊型號的,別家不敢輕易備貨怕壓住的,他家也有。光是大大小小的盤子,大小,型號,外型,花色,就上百種。他那買賣做得,都已經直接從景德鎮進貨了。拉各種瓷盤子瓷碗的送貨車,一個月就兩大車,那是多大的量?更不用說還有其他的廚具了。各地的小批發戶,都是到他這裏批發再零售的。外省的也有特意找過來的。
由小及大,一家是這樣,是不是慢慢的,整個市場也會那樣?
王區長是個明白人,雪雁這麽一說,他就知道啥意思了。吃着飯,那腦子裏就在想規劃圖了。
一頓飯也算是吃的賓主盡歡吧,王區長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雪雁也算是提前收了風。從機關大院出來,就讓文強買房子,光複路兩條街以內的民房,只要有賣的,就買。
“買那玩意兒幹啥?都要拆了。你還想換郊區的回遷樓啊?”文強不懂就問。
“要什麽回遷樓啊?要鋪子啊。改造的多,全指着圖紙賣肯定不能全賣掉,咱就用拆遷的房子換鋪子,用不了租出去不也是一份穩定的收入嗎?”這機會不抓住了,那不是傻子嘛。全省最大的批發市場啊,這要是給孩子們一人弄上一個門市,他們後半輩子也算是有保障了。
“啊,也是。一個月拿上兩三百的租金,比上班掙得都多,還穩定,挺好。我知道了,回頭等工程隊開工了,我就找房子去。其實這個活兒,交給咱爸最好,老頭兒老太太天天上公園,周圍街區的事兒,他們不知道的少。誰家賣房子,他一打聽就能知道。晚上回去跟爸說一聲,讓他問問呗。”
“也行。”
“我不給你們問,自己問去。”結果,晚上回家,姐倆給老兩口一提要買房子的事兒,老頭兒那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幹。
“咋滴了?爸?”雪雁跟文強都挺懵,這老頭兒,啥毛病啊
“你不知道你背得多少饑慌啊?這好不容易,鹹菜鋪子掙到錢了,才剛把之前的債還上,又背了三百萬。你就是把我跟你媽賣了,也不值那些錢啊?還買房子?你怎麽還?啊?不行,文強,你明兒個就送我跟你媽回興隆鎮,這破地方,我是不待了,心髒受不了。讓你姐給我鬧死了要。”
老太太還沒說啥呢,這回到是老頭兒先不幹了。
“爸,怎麽這回變成你這樣兒了呢。你看我媽,多淡定。您還記得不,過年的時候,我媽也是跟你一樣的這套嗑兒。那時候你們不也害怕門市錢還不上嗎?現在怎麽樣?是不是一個月就全還上了。咱這麽算,按鹹菜鋪子一天掙一千算,一個月就是三萬,一年就是三十六萬。那三百萬,是不是八年就還上了?再說,咱那鹹菜銷量一天比一天大,肯定用不上那麽長時間啊。”雪雁給老兩口算賬,寬他們的心。
“鹹菜鋪一天能掙一千?”老兩口對視了一眼,吓了一跳。兩人在家聊私房話的時候,也偷偷給閨女算過賬,菜的成本知道,但是料的成本他們不懂啊。想着那鹹菜賣八毛一斤,那料不得五六毛錢啊?老輩人,根本不敢把利潤往太高了想。要是三倍五倍的掙,那不是搶錢嗎?知道雪雁掙錢了,一個多月就把門市的錢還上了,但也沒想到一天能掙那麽多。還以為餃子館客越來越多,一天能掙四五百了,是大頭呢。
“啊?爸,你天天幫着做鹹菜,不知道成本多少啊?”雪雁比老兩口還驚訝呢,那鹹菜就放點兒鹽,調料也就那麽幾樣,都是她在家用小鍋出來的,炒一鍋料用兩天。裏面十八種調料,都有啥也都在那兒呢。都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做的,心裏還沒數兒?
“我上哪知道去。我又不是賣藥的。”老頭聲音低下去了,回了一句。那些個料,好多都是中藥材,可貴呢。他只知道貴,具體的哪明白。光知道,拌餃子餡,拌鹹菜料的那油,都得用那些個料炒。調味的,還都攆成末了。上哪知道有什麽內容去。不過一聽鹹菜鋪一天能掙一千,再算是餃子館的幾百,一算,還真是,用不上幾年,那貸款就能還上了。也就不堅持要回興隆鎮了。
“行,是我不對,沒說清楚。讓你們擔心了,行不?那您能幫着打聽一下房子的事兒了不?不要好,只要是在光複路就行,咱只要地方,不看房子質量。什麽樣兒的都要。”雪雁又把房子的事兒提出來。
“你買那麽些房子幹什麽?廠子不是要建了嗎?還缺倉庫?”三百畝的地方,多少倉庫建不出來,還買什麽院子?
“爸,我跟我姐今天跟領導一起吃飯了。光複路要改造,建新市場,咱提前買了院子,到時候就能換鋪子。比直接拿錢買鋪子要便宜得多。到時候每個月收租金,也不少錢呢。”文強給老頭兒講道理,回來的路上就想好了,他這回說啥也得讓孫蘭英把錢拿出來,也得買個院子,給丁晴換個鋪子。将來大了,就是考不上大學,找婆家的時候,帶個鋪子,那也有依靠。
“啊,這樣兒啊。那行吧,我幫你們打聽打聽。可我要是老去公園兒,鋪子裏就幫不上忙了。”丁老爹還惦記着去餃子館幫忙呢。餃子館的生意越來越好,現在一到了中午的飯口,樓上樓下都是滿的,又加了三十張桌子,有時候還能坐兩輪,人都忙得腳不沾地。下午還得做鹹菜,多一個人就又多一份力。
“沒事兒。我一直也說不讓你跟着幹,多累呀。我這馬上要忙廠子的事兒,也顧不上鋪子了。得顧人了。文強,你回鎮上的時候,跟嫂子說一聲兒,讓幫着找找合适的人,要年輕點兒的,能幹的。最好是兩口子一起,孩子能脫手的。雇上兩家,館子就能忙得過來了。等廠子建起來,直接往鋪子裏送貨,不用再單做鹹菜,那邊兒有羅成,再找個收錢的就能忙過來了。”生意越來越紅火,人就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