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幾天後, 林曉拿出自己發明的拉蒜器。
林滿堂呆若木雞,女兒居然能做出來,他一直以為女兒只是會拆, 會安裝, 但是從來沒想過她居然能記得這些配件的尺寸, 将它原封不動複制出來。
哪怕林滿堂這個前世見過它神奇作用的人都驚訝, 就更不用說別人了。
大吉看着這拉蒜器, “曉曉, 這怎麽用啊?”
林曉把剝好的蒜瓣放進容器裏, 然後合上蓋子, 用手輕輕扯了下線,裏面就發出刺啦刺啦的響聲。
因為古代沒有塑料, 所以沒辦法直觀看到裏面是怎麽運行的,當她揭開蓋子, 其他人一個個驚呼這東西的神奇。
“這也太好了吧?”大吉迫不及待将裏面的蒜泥用勺子劃拉出來, 又往裏塞了六七個蒜瓣,扯了十來下後, 打開後, 果然露出已經切得細碎的蒜泥, “曉曉,這個太棒了!”
大利眼睛晶亮,一把奪過來, 也學着他哥的樣子照做。
兩個孩子就像得了新玩具, 玩得津津有味。
林滿堂扯着女兒的胳膊到不遠處,确保其他人聽不到, 才小聲問, “曉曉, 你怎麽會記得做這個?”
林曉攤了攤手,“之前我媽覺得它好用,我想看看它是怎麽運作的,就把它拆開研究過。”
林滿堂瞠目結舌,何着他一直以為女兒只是為了玩,沒想到人家是奔着研究去的。
如果他們一家沒有穿越,他女兒豈不是走科研的好苗子?艾呀,這穿越一場太虧了。
就在這時,正在屋裏休息的林廣源和林廣仁也走出來,“怎麽了?這麽熱鬧。”
大吉趕緊把東西拿給他們看,又演示一遍。
林廣源和林廣仁果然很驚訝。
Advertisement
做了幾天生意,林廣仁也算有點見識,“這東西能賣錢啊。應該有人舍得花錢買吧?”
像那些酒樓做菜需要不少蒜泥,用這個多方便啊。
林滿堂奪過拉蒜器,“這可不行。咱們家一點背景都沒有,要是被有心人惦記上,把我女兒抓去賣身做這個。那就是害了我女兒了。”
衆人面面相觑,林廣仁忙不疊點頭,“對對,是我鬼迷心竅了。确實不能讓別人知道。”
大吉福至心靈問,“二叔,那咱們的涼粉會不會也有人惦記?”
林滿堂沒想到大吉悟性這麽高,無奈道,“肯定會有人惦記的。不過他們應該不會這麽快就找上門來。應該會自己先琢磨怎麽做。”
林滿堂不是傻子,天天來攤位吃涼粉的人那麽多,自然有不少人有意無意向他們打探涼粉的做法。
好在三人警惕,全都敷衍過去了。
林滿堂不知道的是,這些人豈止只是打探,在他們深夜熬涼粉,已經有幾家偷偷爬上屋頂窺探涼粉的做法了。
偏偏這涼粉做法也簡單,只要将粉放進鍋裏攪啊攪,攪成糊狀,将糊倒進磨具裏,冷卻半個時辰就能出來涼粉。
他們看過一遍就能将流程記住,回去嘗試,卻怎麽都做不出一模一樣的涼粉。
他們也買涼粉回去,讓大廚看看這涼粉到底用的是什麽材料。有那嘴刁的大廚嘗出裏面是豌豆。
于是他們試着将豌豆磨成粉,然後放進鍋裏煮,煮成漿糊狀,倒進磨具裏。可最終的成品根本不是白皙透亮,反而像膏狀。
具體怎樣才能制成林滿堂賣的那種顏色,他們卻始終參不透。
有那習慣陰損招數的掌櫃已經在琢磨怎麽給林滿堂一行人下套了,只是還沒等他們行動,已經有人先捷足先登了。
這天下午,林滿堂三人賣完涼粉,正打算收攤,有個穿短打的年輕男子攔住了他們,“三位攤主,在下是岳福樓的小二,我們掌櫃邀請能做主的人到岳福樓商談。”
林滿堂示意林廣源和林廣仁留在此地等候,他跟着小二去了離這兒只有兩條街的岳福樓。
進了岳福樓雅間,裏面有個長衫男子坐在裏面,他正在聚精會神點茶。
這還是林滿堂頭一次看到文人點茶,跟後世他喝的茶不同,這茶葉不是泡的,而是将茶葉磨成粉,用少量開水調成糊狀,再加入開水用茶筅攪動,茶沫上浮形成粥面,此為點茶法。
對方不出聲,林滿堂也沒打攪,等對方将點好的茶雙手放到他面前,林滿堂心想:這跟後世的抹茶也沒什麽區別,面上卻稱贊道,“掌櫃好手藝。”
說完,他還應景似地品了一口,又誇贊幾句。
這掌櫃沒想到對方還是個懂茶的,眼底笑意加深,自報家門,“鄙人姓徐,名方。城關縣人氏,不知攤主貴姓?”
林滿堂笑着回道,“在下林滿堂,新陵人氏。”
徐方笑着點頭,“這幾日攤主在街上擺攤,賣的涼粉很紅火。不知攤主是否有意出售方子?”
林滿堂心底微微有些驚訝,這涼粉做法不是很簡單嗎?這些人怎麽會做不出來,反倒要買方子呢?
其實林滿堂也算是因禍得福了。他當時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直接從家裏運來了磨好的豌豆澱粉。
但是其他人用磨好的豌豆粉根本制作不出如此透明如水晶的涼粉,他們就以為這涼粉裏還加了別的東西,可能數量太少,所以大廚沒有嘗出來。
大廚琢磨不出做法,徐方就想着早點把方子買下。
林滿堂當然不會放過這麽好的賺錢機會,細想了下,“我帶了四千多斤粉,要是把方子賣給你,我這些粉怎麽辦?”
徐方見他有意賣方子,眼底笑意加深,“林兄弟若是願意,在下可以将粉一并買下。”
林滿堂躊躇半刻,“涼粉制作方法并不難。而我們老家那邊也不只我一人會做。我大哥在老家賣涼粉,還有縣城有戶人家也會做。”
既然對方有意買下這個方子,就一定會要求他保密。可老家那邊已經有人琢磨出來了。到時候對方把方子賣了,會不會怪到他頭上。他得給對方打個預防針。
徐方見他如此實誠,對他好感又多了幾分,“林兄弟不用擔心,你大哥在老家賣涼粉也沒事,只要他不傳授他人,就不算違約。至于另一個人,我會給對方保密費的。我們東家有十幾家鋪面,就算新陵那邊有,其他地方也不會傳得那麽快。”
林滿堂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是全國連鎖店,心下稍安,試探問,“不知徐掌櫃打算出多少銀兩?”
徐方沉吟片刻,敲擊桌面,“一百兩。方子只賣我一家。”
林滿堂暗自算了一筆賬,他現在一天收入就有三吊多,一個月就可以掙到一百吊。這掌櫃看着好說話,其實比誰都精。
林滿堂果斷搖頭,“我一個月就能掙這麽多。一百兩就賣掉方子根本不劃算。”
徐方微微有些驚訝,竟是沒想到一個月就能掙這麽多。看來這涼粉果然很掙錢,他沉吟片刻加了一回價,“兩百兩。”
林滿堂細算了下,自己本來也就只想賣這一個夏天,也不指望明年再賣。
話雖如此,誰還嫌錢少呢,他跟着加了次價,“三百兩。”
徐方蹙了蹙眉,“兩百五十兩。”
林滿堂自然不肯要這個數,兩人讨價還價半天,最終以二百八十兩的價錢成交。
至于豌豆粉,雙方商定以四文錢一斤的價格交易。
除去原本的材料費,人工費,運輸費和加工費,林滿堂也能賺點,便也沒跟他讨價還價。
徐方找牙人過來拟契書。
林滿堂确認無誤後,簽上自己的名字。他現在倒不用假裝文盲,畢竟他女兒已經是個小才女,也識得一些字。他跟着女兒學,認識不少字,會寫自己的名字也很正常。
簽完契書,徐方付了林滿堂二百八十兩銀子,招來兩個廚子和兩個小二跟着林滿堂一塊下了樓。
徐廣源和徐廣仁還等在街頭,看到林滿堂平安歸來,不覺松了一口氣,待他走至跟前,壓低聲音問,“怎麽回事?”
林滿堂拍拍他肩膀,“放心吧,我把方子賣了。”
林廣源瞪圓眼睛,顯然沒想到他會将這源源不斷賺錢的方子給賣了。
滿堂太糊塗了,這麽賺錢的方子以後可一代傳一代,怎麽就賣了呢?
他剛想說對方糊塗,就見徐方帶着幾個下人拖着板車朝他們這邊來了,他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這到底是滿堂的方子,他哪有資格反對呢。
一行人到了林滿堂租住的院子。
林曉和大吉大利正在院子裏剝蒜,見到這麽多人進來,林曉下意識就把自己的拉蒜器藏起來了。
林滿堂回了屋将銀子放進包袱裏,林曉跟了進去。
“爹把方子給賣了。爹待會教他們涼粉做法,你把銀子好好拿着。”
林曉點頭,将拉蒜器收起來,緊緊抱着包袱。
出了房間,林滿堂叫了兩個廚子到竈房教他們方法。
徐方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看着這一家人。那兩個半大少年郎被剛剛那個小姑娘叫進屋裏,另兩個鄉下來的男人正不錯眼盯着竈房方向。
一個多時辰後,兩個廚子從竈房出來,神色有些不自然。
徐方蹙眉,“可是有難度?”
廚子搖頭,“沒什麽難度。已經會了。”
徐方點了點頭,示意徐滿堂把那些粉擡出來,好過稱。
林廣源和林廣仁将屋裏的豌豆澱粉都擡出來,岳福樓的兩個小二,一個負責稱重,一個負責記賬。
算完賬,徐方結了銀錢,一袋袋豌豆澱粉被擡到板車上,他就帶着一夥人離開了。
只是走的時候,徐方再三交待,“三日後,确保他們學會,你們才能離開。”
林滿堂自是滿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