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雲珩手一揚,立刻有人從旁接過他的馬缰,木棉忽然從馬兒另一邊冒出頭,沖阿绫嫣然一笑,他這才注意到原來雲珩是帶了人出來的。

除了木棉,還有三四個身着百姓便服的侍衛,不仔細看,險些沒認出來。

既然帶了随從,那就好辦了。

“他們幾個如何稱呼殿……您的,我便也如何稱呼吧,”阿绫轉頭看了四喜一眼。

對方立即心領神會,對雲珩颔首道:“少爺。今日有熊毅他們幾個跟着,小的就先回去了。”接着,他又小聲叮囑那最前頭的侍衛,“仔細些,也不要誤了落鎖的時辰,務必在亥時前趕回去。我會提早在門口候着。”

“是。”

他們不坐馬車,也不騎馬,一行人徒步走出了高聳的城門樓。

外城不過一牆之隔,穿越城樓門洞區區十幾米罷了,可阿绫卻恍惚覺得,這一段路好長。

他腳下越走越輕快,市井吵嚷聲漸漸清晰。

從陰影中走出,重新踏進陽光下的第一步,耳邊響起一聲結實嘹亮的叫賣:“冰糖葫蘆兒!”

看到那插滿紅果子的麥稭靶,皇城,宮城,驟然遙遠,那懸在半空中看不見的的利刃,盯在背後的冷光剎那間消失,他像被放生進天碧川的一尾魚,總算活了過來。

周遭的地面又亂又髒,氣味煙熏火燎難登大雅之堂,可阿绫卻貪婪地,深深吸進肺腑中,說不出的自在。

雲珩不明所以地看着他,嘴巴動了動。

周遭太吵,阿绫沒聽到,他徑直走近那小販,盯着那些裹了一層糖殼子的山楂,這讓他想起清晨結霜殼的松針。

他眉梢不自覺就挂上笑意:“玉寧沒有這個。”

雲珩跟在他身側,伸手摘下最高的那串遞給他:“你們那裏不夠冷,糖凍不硬的。嘗嘗看。”

Advertisement

糖殼沾黏在竹簽上,他用力咬下一半顆嚼碎,裏頭不過就是普通的山楂罷了,可裹上一層糖衣,再撒一把白芝麻,似乎就趣味的多。

“就這麽喜歡?”太子殿下似乎有些吃驚,歪着頭看他,馬尾垂到一邊去。

“沒有,就是覺得……好像好久沒看到這麽多人了。”宮裏的人也不少,卻沒有這樣簡單而淳樸的生機,連太子殿下的表情似乎都輕松許多,讓人看着舒暢。

“今日有廟會,所以才格外熱鬧。”雲珩拿扇子遙遙一指,“那邊是旸谷廟,下元日也是解厄日,大家都要去廟裏求神,祈願水官大帝消災降福的。”

他們随波逐流,被人群沖散,又奮力聚到一起。

外城比阿绫想象中更熱鬧,攤子挨着攤子,肩膀擦着肩膀。各地的街市與廟會各具特色,可熱鬧的氣氛卻大同小異。

“玉寧不過下元節。”阿绫手上墊着一層油紙,裏頭捏着一只軟白熱乎的梅花形包子,內餡的豆沙中摻了些沒有磨碎的紅小豆,這裏的人管它叫“豆泥骨朵”,剛剛排了好長的隊才買到,據說下元非得吃這個不可,攤販每每賣出一份,便要高喝一句,紅紅火火,美好吉祥!

“嗯?說什麽?”周遭人聲鼎沸,雲珩似乎聽不清他的聲音。

“我說!”阿绫拽着他的手肘,貼近他耳畔,“玉寧不過下元,頂多就是清晨祭祖,沒有廟會,也不會這樣熱鬧!”

雲珩點點頭,看了一眼他吃了大半的豆泥骨朵。

“吃嗎?”阿绫将右手一送,忽而愣住。

小時候,他與阿娘或是阿栎一起逛廟會,偶爾也會分食些什麽。他許久沒沉浸于這樣令人放松的環境中,一時有些忘形,忽略了身邊的“少爺”是金枝玉葉,也忽略了他們都不是孩子了。

“剩下的的都在木棉那……”他縮回手,可雲珩卻忽然捏住他的手腕,低頭咬在他留下的牙印上。

“嗯,好像味道也沒怎麽變。”雲珩不論吃什麽都淺嘗辄止,他擡頭問阿绫,“還想吃什麽?”

“我……”阿绫忽然意識到,從出了城開始,太子殿下俨然變成他的跟班,他想吃什麽便吃什麽,想往哪裏走就往哪裏走,不用自己掏錢,吃不完的也有人替他收起。

這怎麽像話……明明雲珩也是好容易出來一趟……他兩三口把豆泥骨朵塞進口中,奮力咽下。

“不要只問我,少爺今日想吃些什麽?玩些什麽?”

雲珩一懵,被他問住了。

兩歲的小兒尚且貪吃,他當初拿了陌生宮女給的一塊糖,差點一命嗚呼,從此食物于他來說,只為果腹,分為“可以放心入口的”與“吃了興許會出事的”。

同樣,自幾年前遇刺,他有許久沒踏足這樣熱鬧的市井,該說除了上朝,辦差,去禦書房,請安以外,他幾乎沒怎麽離開過自己的晞曜宮,更別提來這外城。

只要遠離誘惑,遠離好奇,抵禦住寂寞,就可以最大限度遠離危險。

以至于他答不上阿绫的問題,他沒什麽想吃,亦沒什麽想玩。事實上這樣的哄鬧讓他不安,可看到阿绫久違的熱情與欣喜,他又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都可以。”他抓住阿绫的手腕,想牽他往旁邊站一站。

可阿绫紋絲不動,與他面對面立于人群中,鐵了心要他一個答案。

雲珩無奈,絞盡腦汁:“我……許久沒出來了……也不知有些什麽。”他四下環視,嘈雜入耳提醒了他,“聽說百姓們今日都要去旸谷廟裏拜拜求平安,而後再吃一碗齋菜,不然,我們也去看看?”

阿绫莞爾:“好啊,走。”

石板階梯的盡頭,廟宇立在最高處,香煙缭繞,仙氣十足。

“這裏香火好旺。”阿绫轉頭,“人這麽多,怕是要等上一陣子才能吃到齋菜了。”

“無妨。”雲珩推着他,“看前頭,當心臺階。”

果然,挂了“七星閣”牌匾的齋菜堂外大排長龍,雲珩向來不愛湊熱鬧,萌生退意。可見阿绫興致勃勃,便也硬着頭皮跟人排在隊尾。

“公子要看看平安扣嗎?”有小道童托了一盤子玲珑多彩的玉佩走到他們面前,“今日我們真人出關,凡是拿了佛像玉器的,都可以去神前開光,求水官大帝消災解厄保平安。”

小道童看着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滿臉稚氣。雲珩眼見着他端着鋪了紅緞子的木盤從隊頭走到他們面前,乏人問津,屢屢碰壁。

阿绫看了那孩子一眼,點點頭:“好啊。你這端的都是什麽?”

“平安扣,玉如意,平安豆,無事牌!公子想要什麽我們都有!”孩子心地單純,有什麽都挂在臉上,原本恹恹不樂,例行公事似的經過他們罷了,聽到生意來了,圓溜溜的眼頓時亮起來,仰起一張天真的小臉。

看到阿绫時,小道童瞳仁一顫,脫口而出:“啊……公子面慈心善,一看便是我道門有緣之人。”

“是嗎?”阿绫笑笑,似乎也不當真,垂眸看着他盤子裏的花花綠綠,指了指正中那枚淡紫的豆莢,“這枚是?”

“公子好眼力,這塊是煙青玉,平日可不怎麽見的到,是我師父“空幽真人”遠走蓬萊仙山尋回的。刻意雕成了齋菜裏四季常備的平安豆,寓意四季平安。”

阿绫點點頭:“若我買了這個,便可以請裏頭的真人開光了?”

“公子,玉有靈性,說‘請’不說‘買’的。”小道童振振有詞,“挑玉是結緣,您跟這塊玉有緣,請務必請它回去,日後定能為您驅邪擋災。”

這一本正經的樣子,別說阿绫,連一旁的木棉,熊毅幾個也被他逗的忍俊不禁。

“原來如此……那,這平安豆,我要多少銀子才能請到啊?”阿绫也配合着他,一本正經問道。

“只要三十八兩。”道童狡黠一笑,似乎也不是那麽天真了。

“三十八兩啊……”阿绫面色遺憾地搖搖頭,又嘆了好大一口氣,“那看樣子,在下跟它緣分尚淺……”

廟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