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不眠之夜

安國公府。

安國公跟丁駿是坐同一輛馬車被送回來的,褚永親自跟着,對安國公夫人大致說了說經過,沒等說完,安國公夫人一口氣沒上來暈在地上。

旁邊有經驗的婆子忙上前使勁掐了幾下人中,安國公夫人才慢悠悠地醒來,打發人将小妾叫來,劈頭就罵:“你這個狐貍精養得不成器的畜生。”

小妾走進偏廳一眼就看見了臉色鐵青嘴唇烏紫的丁駿,也沒聽清安國公夫人的話,連聲嚷着請太醫。

安國公夫人拍着桌子厲聲道:“還有臉請太醫,嫌丢人丢得不夠?把他給我關到柴房,等國公爺醒了再處置。”

說罷便上來四個健壯的婆子,就着原先的擔架,将丁駿扔到了柴房。

小妾惦記着兒子,半夜三更偷偷跑去柴房,因安國公素日極寵丁駿,加上小妾使了銀子,看守的婆子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她進去了。

小妾一摸丁駿的額頭發燙,雙手卻是冰涼,衣服半濕不幹地貼在身上,忙抖開帶來的錦袍,讓丫鬟給換上。

丫鬟給丁駿解開衣服,頓時羞得滿臉通紅。

丁駿虛弱得沒有力氣,可身下那玩意卻雄風猶存,屹立不倒,新換上的中衣被頂得老高。

小妾見狀大吃一驚,哭着跑到正房求安國公,安國公已醒過來了,正靠在炕上喝人參炖的雞湯,聞言,生氣歸生氣,可想着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無奈地揮揮手,“給他請個郎中。”

郎中把了半天脈,又瞧了許久面色,為難道:“令公子是內積邪氣外感風寒,并有脫陽之症。”

小妾盯着丁駿的中衣,期期艾艾地問:“這,這怎麽能是脫陽?”

郎中尴尬地說:“這是助興的藥力在支撐的,令公子可能一時性急,不當心用多了藥,內火沒發完又着了風寒。等助興藥性退去,症狀就顯出來了。”

小妾急問:“可有法子診治?”

郎中捋着胡子琢磨半晌,拱拱手,“慚愧,老朽醫術不精。”

Advertisement

小妾風韻猶存的臉霎時變得慘白,哆嗦着取出十兩銀子給了郎中,連披風都沒顧上穿,頂着北風又跑到正房。

安國公總共就兩個兒子,長子已近四十,性情随安國公夫人,古板木讷,丁駿卻相反,自小愛玩也會玩,有了新奇玩意新奇玩法總不忘告訴親爹一聲,因此,安國公寵愛庶子更勝過嫡長子。

如今聽說丁駿玩大發以致于引起脫陽之症,安國公氣得臉都青了,怒氣沖沖地道:“今兒是誰跟着的,趕緊叫過來。”

跟随丁駿的兩個小厮從摘星樓回來後就提心吊膽地在二門轉悠,如今一見到國公爺發問,就将提前商量好的措辭說了一遍,“最近這一個多月,鄭三爺時不時找二爺喝酒,一喝就大半個時辰,每次都把小的打發在外面。今兒也是,二爺說鄭三爺找他,不許小的跟着……”

安國公罵道:“你們倆是死人,說不讓跟就不跟,拉下去每人打二十大板。”

兩個小厮暗地松了口氣,來之前他們預料到要捱罰,事先已打點好了關系。冬天衣服穿得厚,打板子的人再放點水,估計小命能保住。

安國公越想越不對勁,自家兒子他清楚,雖然好色,但行事還算有分寸,平常就是玩玩戲子伶人,最多逼迫幾個良家子,給點銀錢就封了口,還從來沒招惹過勳貴人家的子弟。這次怎麽會如此不着調,單在這個日子搞出事兒來?

不對,丁駿之前說過,想在五爺跟前混個臉兒熟,日後搏個前程,他肯定是被人誘着下了藥。順義伯家三公子的事兒,他也多少聽丁駿說過,也是個葷素不忌的主兒,定然是他作的套兒,就算不是,他也脫不開幹系。

安國公想到做到,不顧夜深風寒,召集了門下的兩個清客,讓他們連夜寫個彈劾順義伯教子不嚴的折子。

清客雖覺欠妥,可看到安國公臉色不佳,沒敢作聲,琢磨着寫了個措辭溫和的折子。

順義伯府也頗不平靜。

鄭德顯倒沒讓人送,跟着順義伯的馬車回去的,不過進門時卻是小厮卸了扇門板讓他趴在上面擡進去的。

順義伯拿出當年治軍的強硬手段,沒讓進屋子,直接擡進祠堂親手動了家法。

順義伯下手重,三下就打斷了一根竹條。鄭德顯本來就受了不少苦,又捱了重重的幾下子,實在受不住暈了過去。

鄭夫人被攔在門外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只聽見兒子一聲聲慘叫,由強到弱,最後沒了聲息,急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嚷:“伯爺看他不順眼,幹脆一棍子把他打死,反正倫哥兒已經死了,要是顯哥兒再有事,我也不活了……我看以後誰給你承繼香火。”

順義伯聞言,手中的竹條頹然落地,一撩衣襟,怒氣沖沖地走了出去,狠聲道:“都是你慣的。”

鄭夫人顧不得分辨,一頭紮進祠堂,看見鄭德顯身上的中衣原本就沾了不少血痕污漬,如今更被血染了個精透,淚水就跟不要錢似的,嘩啦嘩啦往下掉。

巳初在摘星樓發生的事兒,正午時分就傳到了袁大奶奶鄭德怡耳中。鄭德怡不相信,急匆匆地回娘家求證。

鄭夫人哭得雙眼通紅,“顯哥兒自小身子弱,長這麽大我沒碰過他一指頭,那個天殺的丁二,怎麽這麽沒人性,喪盡天良,喪盡天良!”

鄭德怡一聽,什麽都明白了,掏出帕子給鄭夫人擦了擦淚,問道:“請太醫了沒有,三弟沒事吧?”

鄭夫人哽咽不止,“那麽丢人的地方怎麽找人看?就給擦了些跌打損傷的藥,你爹的心也真狠,下手那麽重……”

鄭德怡勸慰道:“爹是氣急了,手下沒數。這個時候就別管什麽面子了,請個相熟的太醫,多使點銀子就是。”

鄭夫人點點頭,抽泣道:“也怪我,不該由着顯哥兒的性子,他說不樂意就不樂意,現在鬧出這檔子事,再怎麽說親?唉,早知道,臘月前就該把修家的事兒定下來,顯哥兒有個牽絆也不至于這麽荒唐。”

鄭德怡沉思片刻,開口:“娘,有句話我也不知當講不當講?”

鄭夫人擦把眼淚,擡頭看着她,“在娘跟前,有什麽不能當講不當講的?”

鄭德怡猶猶豫豫地說:“其實,我一直覺得宋三娘那樁親事不該退,別的且不說,三弟自打退了親,挨過多少次板子受過多少皮肉苦?今天又遇到這事,看來以前那高僧說得沒錯,三弟身邊就得有個屬木的人護着。”

鄭夫人想了想,不太情願地說:“可宋家門戶也太低了,她名聲又不好,怎麽配得上顯哥兒?進門當個姨娘,也就罷了,三聘六禮地娶可不行。”

鄭德怡不便多勸,溫言軟語說了些寬慰的話就回去了。

且說千玉在臺上剛唱了一句,就見五爺帶着一行人匆匆離開了,他是心知肚明,知道宋青葙那邊動手了,可班主不清楚。

看着臺下的人如潮水般散去,班主急得滿後臺繞圈,千家班頭一次在貴人面前唱戲,才剛開頭,人都散盡了,以後還怎麽在京都混?

樂師們心裏也着急,于是胡琴拉得更急,鼓點敲得更響,鑼鼓打得更快,可臺下壓根沒幾個人。

千玉索性也不唱了,起範兒退場。

班主起先還擔心,畢竟預先已收了定金,戲沒唱完就下場怕人找碴,等了一個多時辰,根本沒人理他們,只好把家什都收拾了。

千玉知道宋青葙在三聖庵,可記着宋青葙的話,不敢去找她,只借口散心到簪兒胡同轉悠,不巧正遇到騎馬歸來的秦鎮。

千玉認識秦鎮。

早先跟千玉一起學藝的除了千雲外還有一人,藝名叫千月。千玉唱花旦,千月唱青衣,長得是人如其名,宛若明月。

千家班是草臺班子,窮苦潦倒,常年發不出工錢來。千月要養家糊口沒辦法就去楚館唱曲兒,不想被丁駿看上了。

丁駿還是老一套,先砸銀子,銀子不好使就亮身份壓人,無奈千月硬是不從,只賣藝不賣身,丁駿就下藥将人劫到鳴翠館給上了。

千月不甘心被豢養,又不願以卵擊石,就趁丁駿沒注意卷了些金銀珠寶想逃出去。可惜只跑到翠花胡同,就被丁駿追上,腿骨也被打斷,好在他遇到了秦鎮,于是發生了京都有名的風流韻事,就是秦鎮與丁駿因搶奪一個小倌聚衆鬥毆。

千玉趕到時,正看到丁駿帶着三四個随從被秦鎮打得落荒而逃。

夕陽中,一襲灰衣的秦鎮給千玉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只是,打那以後,兩人再也不曾有機會相遇。

沒想到,竟然在簪兒胡同遇到了秦鎮,千玉內心熱血沸騰,整整衣衫迎了上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