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喬疊錦這一病又是大半個月,太後和皇後均是送來了一大堆東西,陳嫔和王婉儀也來探望了幾回,均是讓綠意回絕了。

綠意伺候着喬疊錦穿衣,看着又細了一段的腰,忍不住道:“娘娘,要是夫人看到您瘦成這樣還不知道怎麽心疼呢。”

喬疊錦懶洋洋的應了聲,緩步走到打開的窗子邊,外面是一片翠竹,青翠欲滴,道:“把我的琴拿來。”

青雀應了聲是,去庫房拿琴。

這大半個月,喬疊錦病着,長樂宮的事情大都是交給綠意等四個丫鬟,她們在照顧喬疊錦的空閑裏還要整理帶進來的東西,把一些東西登記造冊搬進庫房,還要長樂宮都是新派來的宮人,她們還要調理下人員,可以說忙的腳不沾地。

但是至少總體上都收拾妥當了。

四大丫鬟,現在的一等宮女對于自家小姐的喜好了如指掌,大都按着她的喜好擺放,但是書房她們都沒動。

喬疊錦對于自己書房的一切都是能自己動手的絕不加以他人之手,從喬府帶來的書現在還堆在箱子裏,慣用的琪坪,筆洗之類的也沒有拿出來,琴也擱置在了庫房裏了。

等喬疊錦進了她準備做書房的地方就皺了一下眉,空蕩蕩的一切遠比自己以前用的書房差遠了,對着綠意吩咐道:“把以前本宮用慣的那一套文房四寶之類的都拿出來,書就先放一下,改日再整理。”

喬疊錦在屋裏轉了一圈,嘴裏不停的吩咐道:“把貴妃榻放在窗戶下,這裏放琪坪,琴案放那裏,書架記得靠那邊。”

綠意仔細的記下,等青雀把琴拿過來之後,喬疊錦已經失了彈琴的雅興了,皺着眉看了眼窗外:“我們去外面看看。”

她還沒仔細看過她可能要住幾十年的宮殿。

紅綢從一邊的小宮女手上拿過一件薄披風給她系上,一行人出了屋,前面有個小太監領路,還有小宮女看着路,喬疊錦一路上仔細打量着長樂宮,一張俏臉看不出喜怒,只有綠意紅綢看出喬疊錦明顯不太滿意,等她開口說:“回去吧。”

一行人才回了主殿,長樂宮作為宮裏數一數二的宮殿還是挺大的,慢慢的逛了一圈,喬疊錦做到軟榻上後呼吸稍微有些急促,綠意貼心的遞上一杯溫水。

喬疊錦坐着沒說話,底下也沒人說話,直到外面傳來通傳說是皇上來了。

皇上接連在長樂宮偏殿歇了兩晚之後就沒在來過長樂宮,直到今日聽說貴妃痊愈了才來看看。

Advertisement

小皇帝進了殿就看到一身翠綠衣衫的喬疊錦,實際上直到今日他才仔細看清了喬疊錦的樣子,接連病了兩場,喬疊錦瘦的有些脫形了,下巴尖的讓人看了就覺的硌人,今年剛做的衣衫穿上也顯得空蕩蕩的,腰上系着一根寬寬的腰帶,越發顯得盈盈一握,眼睛卻是極亮的,黑黝黝的像是上好的黑曜石,又好像夏日沒有星星月亮的夜空,看着就沉靜了下來,小皇帝卻是莫名想到了那晚她眼角的紅紅的濕潤的樣子,不過卻是一瞬,轉眼就恢複了正常。

小皇帝關切道:“幾日不見,貴妃怎麽就消瘦成這樣了?病可好了,可需朕再叫太醫?這些日子養病宮人用着可順手?”

喬疊錦低着頭看着繡鞋的鞋尖,一顆偌大的明珠灼灼生輝,口中回到:“多謝皇上關心,臣妾已經好了。”

不冷不熱的态度,小皇帝一愣,這怎麽和那晚不太一樣啊,又想着這才大病初愈又釋然了,又道:“這裏住的可習慣了?”

喬疊錦猶豫了下,低聲道:“習慣。”

小皇帝不太适應這樣一問一答頗為正式的方式,往日無論他到哪裏,皇後亦或者陳嫔王婉儀都不會讓氣氛冷下來,皇後的溫柔娴淑,王婉儀殷勤小意,對待小皇帝都是順着,喬疊錦這樣不冷不熱的态度讓小皇帝頗為惱火,本來剛剛産生的憐惜之意全沒了,心道,貴妃的性子太清高了吧。

小皇帝只想着喬貴妃出身大家族,從來都是自恃身份,沒想到見到朕還拿着架子,臉上冷了下來,又問了幾句,還是這樣拒人于千裏之外的回答,小皇帝沒了興趣,随意囑咐了幾句就帶着人走了。

喬疊錦等小皇帝沒了蹤影,才慢條斯理對着綠意道:“去書房。”

一衆小宮女看到皇上這麽不悅的走了都有些驚恐,綠意等四大宮女倒是一點異樣都沒漏,聽到吩咐,仔細攙着喬疊錦去了書房。

書房本來沒這麽大的,但是喬疊錦的收藏實在不少,紅綢請示了喬疊錦把本來有的隔間打通的,合并做了書房,現在書房裏只擺着兩個空蕩蕩的書櫥,等着主人把這填滿。原先吩咐的琴小心的擱在的一邊的桌子上,貴妃榻也搬來了,依着喬疊錦的意思放在了窗戶邊。

筆墨紙硯各有一些放在了桌子上供着主人使用,這是喬疊錦出去的時候,紫裳讓人放上的。

綠意上前磨墨,喬疊錦拿着筆,想着先前看到的,嘴裏說着:“改日讓人把翠竹林裏的小路鋪上青石板,再弄一些假山來。”不時的在紙上落些比劃。

“本宮不養魚,把那些魚都給弄走,把池子底下的石板都給弄走,再弄一些的蓮子來,來年種菡萏。”長樂宮有處不大不小的池子,裏面養着一些稀有的金魚,沒想到來了一個對金魚完全不感興趣的主。

綠意道:“可要給皇後娘娘說一聲?”

喬疊錦筆下一頓:“差人去說一聲吧。”完全不擔心皇後不答應。

皇後确實不會不答應,不但答應了,還多派了人手供她使喚。

喬疊錦一時間忙着收拾自己以後的窩,把心裏那道不清不楚說不明白的感覺忘到了腦後。

皇後請安的時候給太後說喬貴妃正在命人修葺長樂宮,太後應了聲沒有說話,皇上聽了,只是道:“皇後費心了。”

內務府乘上來的布,皇後看了幾匹,對着宮人道:“把這幾匹最好的給貴妃送去。”晚上皇上歇在了坤寧宮,皇後親自給皇上更衣,狀似不經意的道:“今兒妾看了幾匹內務府新上貢的綢緞,看着花色着實新穎,想着貴妃妹妹從前也是喬家嬌養的姑娘,用的定是頂尖的好東西,就把那幾匹綢緞全都送了過去,也不知道貴妃妹妹看不看得上?”

小皇帝眉心擰了下,拉過皇後的手,安撫的拍了下,道:“朕知道,這事是母後糊塗,皇後受了委屈,但是做兒女的不好說父母的不是,而且母後心性不壞,做事偶爾有些出格,皇後多擔待些,後宮的事還需皇後多費心,至于貴妃······喬家的家教好,朕看着貴妃也是個安穩的,皇後只要多注意些長樂宮的吃穿用度就好,莫讓人短了去。”

皇後忙道:“皇上說什麽那,妾作為一國之母,後宮之事自然該為皇上打理的井井有條,不該讓皇上分心,伺候母後更是妾的福分,哪有擔待一說?貴妃那裏莫說讓人短了去,就是少了妾的也不會少了貴妃的。”心裏卻是暗暗的高興,皇上這意思是說以後就把貴妃高高的供起來就好?

要知道只要不受皇上待見的嫔妃才要擔心被短了用度。

一直高高懸起來的心總算可以放下了。

皇後雙頰上暈染出紅暈,皇後也是十六歲的少女一個,平日裏裝扮都是往老的地方去,這時候卸了妝顯出了幾分稚嫩,小皇帝看了心裏一動,揮退了宮人,拉起皇後去了床上,拉下來帳子,帳子裏自然是一床的被翻紅浪,活色生香。

皇後派來的人不少,喬疊錦幹脆的派人把養魚的池子給挖大了,甚至親自吩咐了池子要挖成什麽形狀,又讓人在池子中央造了亭子,一頓折騰下來,不說長樂宮裏的粗使的宮人就是二等宮女也有些吃不消,心裏都嘀咕:這大家族出來的姑娘都這麽挑剔?也沒見皇後怎麽樣啊。

喬疊錦甚至在得知先帝曾經從西山上引下來一條溪流之後又讓人把水引到了長樂宮,皇後三天兩頭的聽下人彙報說是貴妃又讓人做這個了做那個,也沒見貴妃去籠絡皇上,徹底放下了心,只是吩咐說是貴妃想做什麽不用給她彙報了。

到底是在心裏說了句:“這麽大張旗鼓,值得當嗎?”

剛進宮的當口就命人做這些也不怕落入口實,而且長樂宮原先的設計就不錯,皇上還特地命人修葺了下,當然皇後不知道這事的始作俑者者是喬夫人。

問喬疊錦值當的嗎,她當然說值得,只要喬家不倒,她不做出一些欺君罔上的事情,皇上又還年輕,她未來的幾十年都要在這裏度過,當然要找怎麽舒服怎麽來。

等步入的了深秋之後,喬疊錦總算對長樂宮稍微滿意了,只需要細節部分稍稍休整一下就好了。

之前的一場盛大的封妃大典又把喬疊錦折騰的夠嗆,好在沒有再次病倒,在所有要忙的事件告一段落之後,她終于又恢複了原先的作息。

小皇帝整日忙着前朝的事情,很少進後宮,新選的小主們進宮時間已經推遲到了明年的初春,後宮的女人就那幾個,陳嫔王婉儀被皇後收拾的服服帖帖,喬疊錦不出長樂宮的門,宮裏一時間風平浪靜,皇後也頗為舒心。

這日喬疊錦心血來潮讓綠意把她珍藏的茶具都拿了出來,帶着一衆伺候的人去外面煮茶,喬疊錦身體不宜喝茶,但是她卻煮的一手好茶。

外面秋高氣爽,天上時不時的飄過一朵白雲,一陣去秋風吹過,竹林沙沙的作響,聽着就覺得心情舒暢。

等喬疊錦剛剛把紅泥小火爐放上就聽到外面的通傳-----------皇上來了。

喬疊錦的手一頓,兩條柳葉眉向眉心靠攏,皇上自從那次不怎麽愉快的見面之後,他就象征性的來了長樂宮兩次,表示他還記得這個貴妃,喬疊錦看的分明,皇上分明不怎麽喜歡她這個貴妃,怎麽這次這麽久不邁入後宮之後第一次進的就是長樂宮呢?

這麽想着,小皇帝已經帶着人過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