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晚自習

到了傍晚,食堂的工作人員按作息時間準時開飯。這是陳超在學校食堂裏吃的第一頓飯。

米飯是自己家裏帶來的大米,菜也是從家裏帶來的糟菜,因為是腌的,所以可以在常溫下放置三到四天。食堂的飯桌是正方形的小桌子,都編上了號碼,每個班級四張飯桌,基本上與宿舍的安排對應,兩個男生宿舍,兩個女生宿舍,每個宿舍十二個人,對應着每張飯桌的十二個人。

每張飯桌配備十二個蒸飯盒、十二個米袋、一個蒸架,以及一個放置米袋的小櫃子,全都編上了號碼。每個飯桌每天都有兩個值日生,在開飯時間快到的時候,排在蒸房外面的隊伍裏。開飯時間一到,值日生擡着放有整桌十二個飯盒的蒸架從蒸房來到食堂。如果值日生偷懶遲到,一桌等着吃飯的飯友們就要挨餓,不僅要饑腸辘辘地等待,而且得眼睜睜地看着其他飯桌的人開飯用餐。

用過餐之後,每個人各自淘好米,放在蒸架上,值日生再負責把蒸架擡回蒸房。如果值日生忘記了,下一餐開飯的時候全桌的人就得一起餓一頓。同時,食堂管理上還規定,一日三餐都只能吃幹飯,因為如果有人煮稀飯,稀飯裏的湯水會蕩出飯盒,蒸房的工作人員和值日生就可能被滾燙的米湯燙到。

值日生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收拾整理用餐過後的餐桌,桌面和桌底下的地板都要整理幹淨。桌面上只能放置裝菜的罐子,米袋一律放置在牆邊上的櫃子裏。飯桌的縱橫方向都要排列整齊。

吃過晚飯後,陳超來到教室,按作息時間準備晚自習。教室裏,同學們都熙熙攘攘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而他的同桌葉莉也按時走進了教室,坐在了他的身旁。他們今天上午才第一次見面,此時,陳超卻覺得相識許久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彼此的距離靠得最近,相對于教室裏的其他大部分叫不出姓名的同學,陳超覺得,他和葉莉算是彼此認識的了。按理說,初次認識的他們原本應該有許多的話可以交流。無奈,陳超是個腼腆的少年,他不知道如何張口開始這樣的交流。他只好偷偷地看着葉莉,好像在等待她先開口來展開交流。

教室裏的日光燈十分明亮,雖然只能看到大半個側臉,但陳超仍然看得十分清楚。葉莉的眼神炯神,臉蛋圓實,下巴尖尖。正他看得仔細時,葉莉突然歪過頭,正臉對視着陳超,說道:

“對了,還不知道,你是來自哪個村的?”

“霞政。”陳超慌忙把眼神躲閃開來,說道。

“哦,我知道,我家在溪口,坐車來東屯要經過霞政,而且我還經常去霞政玩。”

“有親戚?”

“我外婆家就在霞政。”

“哦,原來如此。”

兩人都沉默了,短暫的交流結束了。恰時,上課鈴聲準時響起,第一節自習課開始了。

因為是開學的第一天,并沒有什麽作業,陳超只能是翻看新發的課本,預習一下明天要上的課。陳超預習了代數和幾何這兩門課的第一節,并且把課後的練習題給完成了。這對于陳超來說是比較輕松的事情,他向來對數學比較感興趣。至于語文課本,他只是看了一遍文章的正文,對于課後的思考練習,他就懶得動筆了。剩下一門英語,他更是一點興致也沒有了。

Advertisement

那個時候,對于農村中學的初一新生來講,英語課是一門新鮮的課程。他們要像幼兒園時學習拼音一樣學習現在的英文字母。陳超翻開英語課本,硬着頭皮看了幾頁,卻仍然感覺頭腦一片空白。前面幾個課時都是日常用語,那些英文字母和拼音雖然寫法差不多,陳超認得卻讀不得。

一門語言課,如果嘴上不會說,又怎麽去學習呢!當陳超準備合上課本的時候,他注意到,同桌葉莉正認真地看着英語生詞,嘴唇一張一合,似乎念念有詞。陳超見狀,又自覺地把課本翻到了後面的生詞部分。

班主任程老師走進教室,說道:

“今晚自習課主要的安排是讓大家認識一下給大家上課的幾位科任老師。首先,我将是你們數學課的教師。想必你們也看到新發的課本了,初中的數學課分為代數和幾何,這兩門課都由我來教。前兩天,入學注冊的時候,你們就見過我的,學費的發票上也都簽有我的姓名。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我的大名了,應該沒有人還不知道吧。”

程老師說着,見個別同學竟然眯着雙眼在那搖頭,于是呵呵一笑,繼續說道:

“罷了,那我就正式地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程,大名小芳。”

程老師一筆一劃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姓名。

“記住了,以後不要再傻乎乎地搖頭了。”

這時,一個男老師出現在了教室門口,與程老師點頭示意。程老師介紹道:

“這位就是你們語文課的葉老師,現在由葉老師陪大家聊一聊,大家掌聲歡迎。”掌聲于是響徹了整個教室。

“同學們好,你們的語文課由我來教,我姓葉,大名文興,沒有字,也沒有號,很好記,至少比文言文裏的那些古人好記哈。”

葉老師同樣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姓名。陳超對葉老師的印象是,臉龐圓乎,聲音低沉,發型飄逸,有幽默感。

“另外呢,我是你們的兄弟班級初一三班的班主任。可能你們還不知道兄弟班級的意思,其實就是說,三班和四班是共用一套的科任教師。”

之後,英語老師也來了,同樣是個男老師,身材高挑,皮膚白嫩,長得會比語文老師英俊一點。

“我是你們的英語老師,我姓黃,大名建輝。我想大部分同學的英語課都是初學,希望大家跟着我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學好英語。另外,我還是你們班男生宿舍的生活指導員,等會自習課後,我會到你們的宿舍,指導你們如何開始中學寄宿生活。”

大概在第二節自習課的時候,政治課的老師也來了,是一位女老師,她這樣說道:

“我呢,是初一一班的班主任,也是初一年級六個班的政治老師。我一個人教大家六個班的政治課。因為第一節自習課我才走完前面三個班,所以來晚了。”

原來,每個老師都是身兼數職的,除了教書上課外,還兼差着其他的職務,要麽是班主任,要麽是生活指導員,就連管理層的領導們也要帶班上課。

不知不覺,第三節的晚自習下課鈴聲敲響了。教室裏的小部分通宿生走出了校門,他們的家基本上都在鎮子上,而大部分來自各個村莊的寄宿生,則是成群結隊地回到了宿舍樓。

陳超和葉莉結束了第一天的同桌時光,初一四班的同學們結束了短暫的開學第一天。每個人都有着相同或是不同的收獲,有的人認識了情趣相投的朋友,有的人迷上了缤紛多彩的新知識,有的人對初次見面的老師充滿了真摯的好感。

陳超也認識了不少同學,對初次見面的老師也是充滿好感,而對葉莉這個異性同桌更是情有獨鐘。他的直覺告訴自己,葉莉似乎與之前小學的幾位異性同桌不一樣。他覺得葉莉和自己一樣,悶、理性、不廢話、熱愛知識。

東屯二中的宿舍總共有三棟樓,都在校門的一側,由外及裏,分別是教師宿舍樓,混合宿舍樓,以及學生宿舍樓,都是五層樓。混合宿舍樓被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右分別都有樓梯,一半的宿舍住着教師,另一半的宿舍住着高年級的學生。

像陳超和葉莉這樣的初一新生都被安排在最後面的學生宿舍樓裏。五層的宿舍樓,只有中間一個大樓梯,每層樓有一個大的公共洗漱間,在樓梯口旁邊,女生住在上面的兩層樓,男生住在下面的三層樓。

回到宿舍後,陳超和其他室友們開始洗漱,準備就寝。十點半一到,宿管老師就會按時拉閘熄燈。宿舍樓裏沒有提供熱水,只能提前拿開水壺到蒸飯的地方購買開水。一般大小的開水保溫壺,五分錢就可以買滿滿的一壺。沒有零錢沒有關系,學校提供有五分錢的開水票,還有一毛二毛五毛一塊的菜票。

晚自習回到宿舍後,難免肚子會餓,有些同學就用開水壺的開水沖泡方便面吃,不是桶裝的泡面,而是袋裝的,如果沒有準備碗筷,就只能用牙杯牙刷代勞了。幸好陳超沒有吃夜宵的習慣,他直接拿着牙杯和臉盆洗漱去了。

每個宿舍的占地一樣,都是緊湊的長條形,靠走道的這頭有一扇門、一扇窗,另一頭還有一扇窗。初一四班的男生宿舍在二樓的一端,門牌號為202、203的兩個宿舍,201宿舍是兄弟班級初一三班的。宿舍裏的布局簡單,上下鋪的木床架左右兩邊各三,共有十二個床位。

陳超在202宿舍,睡在五號床鋪,是靠裏窗的那個上鋪。宿舍裏還有一個桌子,用來放置牙刷牙膏牙杯。鐵皮櫃靠在門一側的牆上,縱四橫三共十二個格子櫃,有門,可上鎖。門後裝有IC電話,可以免費接聽,但撥打電話需要自備電話卡。下鋪的床架邊有一個橫杠,用于挂毛巾。臉盆、水桶和鞋子都放置在下鋪的床底下,上下鋪各放一邊。

陳超洗漱完回到宿舍,便聽見英語老師的聲音傳來。他這才想起,黃老師是他們的生活指導員,之前晚自習的時候就說過會到宿舍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