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筆記

我和我師父坐在飛機上,開始獨自思考人生。

我師父在臨走前告訴我,我們要來一次環游世界的旅行,以吸取各家烹饪技巧的精華。當我開開心心收拾好行李之後,我發現我們的第一站是腐國。

南北死後,我師父就開始和我說,我差不多該入世了。

這其實很沒有道理,我一名新世紀好少年,到現在也算不上出世,又怎麽入世呢?

他看了我一眼,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為什麽小說裏喜歡說從一個人的眼睛裏看出了孤獨。他說:“你所謂的入世,只不過是仙途和俗世的區別罷了。可是作為廚修,我們還要了解不同的地方所做出的食物的特點,才能叫做入世。”

很難相信,傳說中很難吃的腐國料理,比起我師父做的,真的是很難吃,就在這樣的條件

下,我師父依然在自己的筆記裏面記下了幾筆。

他的筆記是按箱算的,據說這個習慣是從我師祖那裏傳下來的。我翻過我師父早年的筆記,越往前翻,筆記就越少,不過有一個共同點,我看不懂。

畢竟新時代的少年裏從甲骨文到隸書都能看懂的,估計也不會去幹社區送溫暖的事。

我也想看一下我師父最近寫了什麽,可惜他不讓。

“你只要把自己對食物最深刻的感受寫下了就可以了,這種東西,不應該去看別人的而借鑒。”

我大概猜到我師父寫了什麽,估計把所有溫和的句子挑出來,就只剩下了“今日于英格蘭品

嘗當地食品。”

我們當然不會只在腐國,這次的環球旅行裏我充分體會到了和土豪做朋友是多麽痛快的一件事。

當然旅行不可能只是旅行,你回憶一下,小時候學校組織的春游,哪一次是讓你們放飛自我的?于是我就體驗了一下白天吃遍大街小巷,晚上被關起來寫食物筆記的日子。

在我師父每次到一個地方就要檢查我之前的筆記數量的要求下,我不得不養成了每天按照食譜記筆記的習慣、

看着我每天都要點燈苦寫幾乎要通宵,我師父也只是搖搖頭,說:“想當初,我和你師祖游歷的時候,哪有這種條件啊,每一次從一個城到下一個城,中間走過十幾天看不見正經人家也是正常的,我在那個路上就可以把這些東西寫完了,還可以享受路上的風景。哪像你們現在,去哪裏都用不着一天,就只能在這種時候努力寫完了。每件事所用的時間越短,人就越無法享受生活啊。”

您老人家這麽通曉哲理,不考慮一下讓我少寫一點嗎?

最後在旅行結束的時候,我們先去了店長的店裏一趟,走的時候,店長還挺不放心的:“你們真的不需要我叫一輛卡車嗎?”

我知道我們兩個人用完的本子很多,快遞過來很壯觀,但是請不要這樣說出來啊!

10

我養成的這個習慣,漸漸地從最開始的記敘菜品口味,到後來的制作方法,在筆記逐漸豐富的過程中,我的生活也逐漸豐富了起來。

掃除的時候,再看之前的筆記,除了對于食物的體驗,還有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我想估計是師父也有這種感覺,才會讓我也養成這個習慣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