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chapter 8
寒假期間,外面幾乎是天寒地凍。廖敏熹為胖大嬸拉客,終究不如做鞭炮來錢快。冬天,大家都不願意出門,于是從廠裏領了鞭炮在家裏加工。
當她來到廖磊家,見到一家人正圍着火爐做鞭炮,整個人都吓了一跳。她想起在學校再次見到鞭炮廠老板的兒子時,那人已經換了衣服模樣——他的臉上長了十來個凸起的團子,就連腦袋和脖子上也有一些。
可她身上只有150元,遠遠不夠交下學期的學費,更何況還需要吃飯。有那麽一刻,她的求知欲戰勝了她的恐懼,于是她坐了下來,加入到了廖磊一家人當中。
“月移西樓更鼓罷,漁夫收網轉回家。雨過天晴何須傘,獵戶喚狗收獵叉。農夫棄柴修籬笆,老師停筆喝清茶。美人下了秋千架,油郎改行謀生涯。”廖敏熹來來回回地念叨着《還珠格格》裏聽來的《不打詩》。
背得滾瓜爛熟之後,她又重溫之前從石建月那裏學來的詩。有時由于太專注了,廖磊的妻子鄧紅英說話,她都沒有聽到。
等廖敏熹回神之後,鄧紅英問道:“你明年有什麽打算呢?”
“打算?”廖敏熹一時沒明白她的意思。
“你明年不去上學了吧?你準備做什麽?”
“我……我要上學的啊。”
“但是你飯都吃不飽,你有錢交學費嗎?”
“我每天都過來做鞭炮,就能交上了。”
“你又何苦這樣呢?讀書有用嗎?”
“當然有用啊!你看那些縣長、省長,哪個沒讀書?”
“照你這麽說,你要當省長?”
“能當個教書的老師也好啊。”
“教書有什麽用呢?那些老師哪個家裏不種田?你讀個中專,最起碼要11年,讀11年書将來還不是種田?”
Advertisement
見廖敏熹還在懵逼,鄧紅英又道:“小玲和蘭蘭都沒有讀書,還不是坐着吃現成的?女孩子只要嫁得好就行了。”
廖敏熹一時也不知道讀書有什麽用,也許可以像陳國榮老師一樣,做一個文明人?也許可以像紫薇一樣,嫁給一個當官的人?
讀書有什麽用呢?為什麽胖大嬸買那個多書給他兒子?為什麽黃老師時刻督促石建月要好好讀書?
廖敏熹只是覺得,如果大家都在讀書,而她不讀,她會心有不甘。憑什麽那麽多人都知道的東西,她就不能知道?
書本應該也是讀書人寫的,寫書應該很清閑吧?至少不用像做鞭炮一樣,整天提心吊膽?至少不用像種田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
再說,爸爸千叮咛萬囑咐,讓她一定要好好讀書,甚至為了要讓自己讀書,一念之差鑄成大錯?她怎麽可能以小玲和蘭蘭為榜樣?她應該比這兩個人過得更好才是。
鄧紅英又道:“如果你還堅持要去讀書,那就是蠢,你家這樣的條件,讀書還有什麽意義呢?倒不如攢點錢,哪天生病了還能買藥吃。”
廖敏熹默不作聲,其實,南塘坳已經有好幾個人這樣勸過她了。她雖然不知道讀書有什麽用,但是憑着一股不願落後于人的意志,從未放棄過讀書的想法。
年關将近,擔貨郎挑着擔子挨家挨戶亮嗓子,“洗衣粉一塊錢一斤!”“洗發水一塊五一斤!”“擦臉霜兩塊錢一斤!”
除夕那天,從傍晚開始,外面鞭炮聲震耳欲聾,不絕于耳。大家從鞭炮廠搬運鞭炮時,多多少少會薅一點羊毛,聚少成多。一年下來,家家戶戶都攢了好幾斤鞭炮。有人專門以10元1斤的價格上門收購。
放半分鐘鞭炮,等同于把一斤豬肉打水漂,但是,幾乎沒人在乎這一斤豬肉。一年的勞苦和汗水,最終都彙集成一串鞭炮,炸響來年的希望。
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将家裏的窗戶震得嗡嗡作響。何敏兮點亮了煤油燈,一邊做着鞭炮,一邊背詩。背完一首,就放下鞭炮,翻開書背下一首,偶爾用鉛筆記下幾個不認識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