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chapter 18

2001年的暑假和往年一樣平平無奇。但是臨近9月1號開學的前一天,卻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何敏兮和平日裏,正在汽車站翹首以盼地望着即将到站的大巴車。忽然,一輛三輪車駛到她面前,鄰居王春燕從車上跳了下來。

電光火石之間,她思緒疾馳,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春燕伯娘竟然使用了交通工具前來尋找自己?看她面帶喜色,似乎并不是壞事。

王春燕一落地,便拉過何敏兮,“敏兮,快跟我回去,你遇到貴人了!”

原來,柳堰村的王祿元趁着改革開放,20年前帶着全家南下打拼,如今,已經成為了百萬巨富。他一直記着先賢的話——喝水不忘挖井人。

柳堰村是生養了他祖祖輩輩的家鄉,他在電視上得知家鄉發了洪水,便給家鄉捐了20萬元,以供修橋鋪路之用。另外,他還專程提着糧米油鹽拜訪了家鄉的孤寡老人。在和村民閑談之際,他聽說了何敏兮小小年紀勤工儉學的故事,決定每年資助小姑娘500元,直到她初中畢業。

那天,仿佛是她小學生涯裏最難忘的一天。她永遠記得,在滿是□□灰的土磚房裏,一位樸素慈祥的老爺爺,給她危機四伏的生命力裏注入了一絲新的動力。

四年級的語文由校長陳國榮授課。這半年,大抵是何敏兮在小學生涯中最充實的一年。陳國榮的課堂有着不遜于楠竹鄉小學的充實和精彩。

無論是哪一屆課,何敏兮都能聽到心馳神往的故事。

老師講《趵突泉》,就會講到山東濟南,懷笑敏便會聯想到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講《題西林壁》,便會拓展蘇東坡和蘇小妹的趣事。

期末,陳國榮照例帶着全校的學生們,浩浩蕩蕩地出發來到清巒鎮中心小學考試。

何敏兮坐在考場第一排,一個監考老師将八張試卷遞給她,讓她往後傳遞。不知因為什麽原因,監考老師忽然問了一句,“你是你們班第一名嗎?”

何敏兮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只是從這一刻,她仿佛覺得,自己身上的某些氣息可能與別人有些不同。

考試結束後,陳國榮帶着學生參觀了雙橋鎮的一處偉人故居。

雙橋鎮的街道主體,都是清一色的青磚白牆,綿延一公裏之遠,街道後面的矮山也隐約可見相同形制的房屋。不同于清巒鎮,此處的街道有着現代化城市的模樣,路燈、綠化帶、平整的水泥路,與隔壁的清巒鎮判若兩樣。

陳國榮說,這是偉人的恩澤延綿後世,照拂了他的一衆相鄰。

Advertisement

何敏兮心想,倘若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為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該多好。

這時,王芙蓉道:“我們南塘坳離這裏才多遠啊,當初就應該把南塘坳劃給雙橋,這樣我也能住在這裏。”

黃婷道:“清巒怎麽不出一個偉人呢?”

何敏兮心想,原來她們的想法幾乎都是這樣,人們常說,少數服從多數,真理掌握在多數人的手裏,難道自己才是那個怪人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