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永嘉十二年,北朔滅燕,始露問鼎中原之霸相。

—————《五代史·北朔卷》

在司徒裴班師回朝的那一日起,各色人等登門拜訪,尋親問友,不勝枚舉。

這等開疆辟土的不世之功,饒是封王拜相也是大有可能。

一時間整個國家都為之激蕩,街頭上也開始流行諸如“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樣一聽便是哪個不得志的文人所作的詩。

可是,這一切事件的主角,此刻正靜默地立于禦書房的禦案前,承受着來自北朔帝王的滔天怒火。

慕容霁重重地拍了拍書桌,全力之下桌面震動,奏折落了一地。

“朕當初不是告訴你,一定要保全燕國的皇室嗎?”他将手裏的一紙報告撕得粉碎,“舉族全滅,無一幸存!這就是你給朕的答複?”

時間流逝,司徒裴的臉上早沒了多年前的輕狂不羁,取而代之的,是歲月積澱的沉穩冷靜。

“城破之日燕王已存死志。”他的語氣裏夾雜着些許敬佩,“有士卒聞遺言,乃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慕容霁心中震動,半晌之後嘆曰,“此人雖無治國之才,但不乏男兒血性。”

他長籲口氣,頹喪地揮手示意司徒裴退下。

誠然,他愛許輕凡,也許此生只會有這麽一個人會讓他如此魂牽夢繞。但是,當滅燕的機會擺在他眼前的時候,他又無法等閑視之 。

就像多年前的那一盤棋局,他寧可付出巨大的代價,可要搏出一個結果。

可是…

他攥緊了手掌,發現自己的掌心一片潮濕。

Advertisement

也許,他要付出的代價,遠比想象中來的大。

慕容霁魂不守舍地向栖霞殿走去。

在他的旨意下,栖霞殿早不是以前的清冷頹圮模樣,百花争豔,屋舍俨然才是正經。

他經過一叢五彩缤紛,嬌豔迷人的名貴花圃,其間一株花瓣上帶着斑駁紋路,顯然不是純種的山茶花再次勾動了回憶。

記得那還是三年前,有一天夜裏他去訪輕凡下棋,發現對方少有的好心情,眼角眉梢都帶着融融的笑意。

詢問之下方才知道原是那廢棄多年的破舊花圃中,竟然開出了一盞山茶。

他們二人趁着月色前去欣賞。

院中如積水空明,竹影松影交織,好似水中藻荇。

少年人眉目如畫,月下更形空靈,含笑着将那株頑強的山茶指給他看,讓他在恍惚中不禁脫口而出。

“百花何如汝之貌美。”

此話自然惹了輕凡生氣,其後數月都沒給他好顏色。

但,那句話是真正發自肺腑的。

始知傾國色,不與世間同。

慕容霁的手越攥越緊,指甲幾乎刺破了掌心。

這種等待審判的感覺,他還是生平第一次經歷。

也是他咎由自取。

慕容霁踏入了栖霞殿。

許輕凡此刻正伫立在窗旁,白衣素服,形同缟素。

平日裏整潔的書桌上一片狼藉,正中放着一張宣紙,紙上墨痕未幹。筆跡狂亂,還帶着斑斑點點的水跡,可以看出書寫者激動的心情。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鬓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 對宮娥。】慕容霁心裏一沉。

這是當年的南唐後主李煜降宋後的詞作,表現的是對歸為臣虜的悵恨與對故國的追思。

許輕凡的心思,不言自明。

他依舊站在窗邊,卻是連看都不願再看慕容霁一眼了。

“父王求仁得仁,以身殉國,美哉壯哉。”

許輕凡語氣平靜。

“若是陛下尚能念及一絲舊情,請陛下,賜輕凡一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