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求死

錦哥回到上房時,仍然餘怒未消。她甩着門簾進屋,見太太、鄭氏正和老管家在一處商議着散仆的事,忙道:“其他人都可以放還,唯獨無憂那院子的人,我一個都不想饒過!”

太太擡頭看看錦哥,微嘆了口氣,道:“這些事我會處理,你去照顧無憂吧,看看他可退燒了。”

錦哥有些不願,可擡頭看看太太一臉的堅定,知道她是不肯讓自己插手這些事了,只得怏怏地進了裏屋。

裏屋,玉哥正坐在床頭,一邊看顧着無憂,一邊縫着衣裳。

錦哥不禁一陣奇怪。雖然玉哥很擅長刺繡,卻不是個喜歡做針線活的人。

“你在做什麽?”她輕聲問着,伸手去探無憂的額頭。

此時,無憂的熱度已經沒有昨兒晚上那麽吓人了,卻也還沒有完全退下去。

玉哥咬斷手中的線,又拿起另一件衣裳,拆着衣角道:“爹的事,我們得做些準備才是。之前我跟舅舅們打聽過,爹應該還不至于會被判死罪,最多也就是流放,多準備一些銀子總是有備無患。”

錦哥這才明白,原來玉哥正将一些散碎銀子往衣角裏縫,不禁贊揚道:“還是你聰明!”

玉哥白了她一眼,“我可不像某些人,做什麽事情都顧前不顧後的,白長了個腦子。”

此時,錦哥也不在意她的譏諷了,坐過去道:“我來幫你。”

玉哥卻又是一陣譏嘲,“就你那一手活計?!算了吧。”

錦哥無奈一笑,确實,她向來不擅長對付這些針線。看着那些散碎銀兩,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擡頭問道:“你有告訴娘,你把她的首飾細軟收起來了嗎?”

玉哥搖搖頭,一邊從縫着的針線上擡起眼,“你覺得我們能告訴娘嗎?”

錦哥一挑眉。

玉哥又道:“娘這人耳根子軟,若告訴了她,只怕她轉眼就當了散財童子……”

Advertisement

正說着,就聽屋外鄭氏哭道:“若不是那些人抄檢了正院,怕是我們還能多給他們一些……”

姐妹倆對視一眼。玉哥沖着錦哥歪歪頭,可愛地眨了眨眼。

錦哥不由搖頭笑了,“你啊,就會在人前裝個好人,背後一肚子鬼主意。”

玉哥挑眉嘲道:“你呢,就是個不會看人臉色的笨蛋,吃虧也是活該。”

姊妹倆向往常一樣鬥着嘴。不知為什麽,錦哥那顆一直在虛空中飄浮着的心,竟在玉哥的嘲弄聲中漸漸安寧下來。

玉哥正跟錦哥說着話,一擡頭,卻只見錦哥竟靠着床柱睡着了。

看着姐姐那張疲憊的臉,玉哥眼中驀然閃過一絲淚光。她扭頭看看無憂,再看看錦哥,沖着自己握拳道:“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錦哥是被一聲絕望的哀號給驚醒的。

她猛地從床上跳起,這才發現自己正睡在太太的床上,身旁還躺着仍然昏睡着的無憂。

屋外,又是一聲哀號。那是母親的聲音。錦哥顧不上穿鞋,光着腳就跳下床去。

她掀着簾子出來,只見太太兩眼緊閉,坐在椅子裏默默流着淚;母親正被太太摟在懷裏一聲聲地哀號着;玉哥則跪在鄭氏身旁,抱着她的腰放聲大哭,一邊還一聲聲地叫着“爹”。

在屋子當中,她的二舅舅鄭明義也在拭着淚。見錦哥出來,鄭明義重複道:“剛得到消息,大理寺判了你爹斬立決。”

錦哥聽了,不禁倒退一步。鄭氏則又是一陣悲號,卻原來是太太昏了過去。

坐在太太的床邊,錦哥一會兒摸摸無憂稚嫩的小臉,一會兒摸摸太太滿是皺紋的手。耳邊,盡是母親和玉哥的哭泣聲。

有那麽一會兒,她恍惚覺得她只是在做夢,一個惡夢,也許狠狠掐自己一下就能醒來。

于是,她狠狠掐了自己一把,甚至連胳膊上的皮都被指甲給摳破了。

然而,那小小的刺痛竟顯得那麽遙遠,使得她更加相信,她是做了個惡夢。

這時,床上的太太呻吟一聲,醒了。

見錦哥愣愣地坐在床頭,太太揉揉額,又擡頭看看坐在床尾抱在一起哭泣的鄭氏和玉哥,問錦哥:“你舅舅呢?”

錦哥一愣。她不記得她是怎麽送舅舅出門的了。這麽想着,她心裏不禁一陣竊喜。對,這一定是夢,一個惡夢!

然而,太太覆在她手上的熱度卻又是那麽真實。

“錦哥,你怎麽了?”太太搖着錦哥的手。

錦哥眨眨眼,愣愣地望着太太,道:“做了個夢,惡夢。”

太太的嘴唇一抖,掙紮着坐起身,摟住錦哥,嗚咽着叫道:“可憐的孩子。”

錦哥驀然一顫,仿佛一層水霧被風吹散,襲來的痛苦是那麽深,那麽重,除了死死咬住牙關,她不知道怎麽才能讓自己不去尖叫。她抓緊太太的衣襟,無聲的抽噎着,那在眼眶中灼燒了半天的眼淚,終于滾落下來。

半晌,太太撫着錦哥的發,輕聲道:“好孩子,現在還不是哭的時候。”

錦哥擡起頭。

只見太太目光堅定地望着百寶格上一個精致的漆盒,道:“去,把那盒子拿來。”

錦哥默默起身,只覺得渾身一陣酸軟。她走過去,将盒子遞給太太。

太太撫着盒子垂淚道:“你們的爹,是回不來了。”

鄭氏又是一陣嗚咽。

太太卻拭了拭淚,對着錦哥和玉哥笑道:“我宋家家訓,忠貞守節。當初他們宋氏族人逼我改嫁時,我寧願帶着你們父親分宗單過,也不肯屈從。如今你們的父親也做到了……”她的嘴唇抖了抖,扭頭看着仍然昏迷不醒的無憂,又伸手撫了撫他的額頭,轉回身,對錦哥和玉哥道:“你們要相信,你們的父親是無辜的,他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他沒有罪。”

錦哥用力地點點頭。玉哥抱着鄭氏,将臉埋進她的懷裏。

太太低頭又撫了撫那只木盒,苦笑道:“這裏面,是當初我逼着宋氏族人同意讓我們分宗時,替自己準備的砒霜。我們這些婦孺,手無縛雞之力,若這世上真的不給我們活路,至少,我們還可以選擇以死相抗。如果你們的父親死了,我是不打算活的。”

錦哥一聽,眼眸中驀然一亮。她撲過去握住太太的手,堅定地道:“我跟太太一起!我們去找爹,至少在黃泉路上我們一家人還可以相聚!”

說着,她扭頭看向鄭氏。

鄭氏先是驚吓地望着她,然後,眸中漸漸泛起柔光,她伸手摟住錦哥,道:“對,至少,我們在黃泉路上仍然可以一家人團聚。”

玉哥爬上床,撫着無憂泛着潮紅的臉,含淚道:“無憂也可以少受些痛苦。”

一家人正含淚對視,忽聽得屋外一聲瓷器落地。

錦哥掀着簾子出去,卻只見老管家正愣愣地站在門口望着她。

“你……文爺爺?”

錦哥醒來時,家裏的下人們都已經散盡了。此時她終于想起來了,送二舅舅出去時,還是她自己親手關的門。只是,因為她夠不着門栓才沒管那門。

“您……你怎麽還在這裏?”

錦哥戒備地望着老管家。

老管家擡眼看看她,木木地道:“我答應過老爺,要照顧好這個家的。”

鄭氏掀簾出來,拭着淚道:“你已盡了責。你家中也已是兒孫滿堂,且回去吧,你的家人還等着你呢。”

老管家的嘴唇抖了抖,忽然雙膝跪倒,含淚道:“小人打小就蒙老夫人收留,如今又蒙老夫人和夫人大恩,放小人回家與兒孫團聚,只是,”他的唇又抖了抖,“只是,就算老夫人和夫人決心要追随老爺于地下,總也該有個收屍的。小人,願意留下來替老夫人和夫人收屍,總也要讓人知道……知道宋家的冤屈才是。”

當晚,宋家老幼一致決定,只等宋文省的死訊确定,她們便追随他而去。想着一家人終于還是可以相聚,錦哥摟着弟弟無憂,在太太的床上含笑睡着了。

而,讓宋家人沒想到的是,宋文省的死訊竟來得那麽快,那麽突然。第二天一早,有錦衣衛來通報,宋文省于昨夜在诏獄之中畏罪自殺了。

&·&·&

皇宮。

“叮”。

一聲細響過後,一只精美的玉杯被拂下龍案,頓時摔得四分五裂。

內侍秦懷仁的耳尖微微一動,趕緊退出禦書房,一邊帶上門,一邊警惕地注視着四周的動靜。

禦書房內,熙景帝仰面倒在龍椅裏,一只手覆在額上遮着臉。

半晌,他長嘆一聲,抹去臉上的情緒,又低頭看看腳邊破碎的玉杯,嘆道:“又是一個。本該是朕的忠臣良将,最終卻一個個成了诏獄裏的冤魂。”

周轍原本正順着熙景帝的目光看着那只碎裂的玉杯,聽到這話,他忽然擡頭望了熙景帝一眼。

雖然他什麽話都沒說,熙景帝卻依舊不依不饒地盯着他冷笑道:“朕知道你想說什麽,你想說,朕本可以救他的,是也不是?!”

周轍擡眼看看像個陰影般貼牆而站的肖老,垂下視線默然不語。

瞪着沉默不語的周轍,熙景帝忽然憤怒起來,他猛地站起身,背着手圍着周轍轉了幾圈,又猛地停在他的面前,望着這個只比自己小四歲,輩份卻低了一輩的侄兒,低聲急促地說道:“你可知道,朕若是此時出手,會是什麽後果?!親政這半年來,你也瞧見了,這朝堂又豈是朕的朝堂?!若不是顧着名聲大義,這張龍椅上早就坐了……”

周轍猛然擡頭。

熙景帝一窒,驀然轉過身去。再轉過身來時,臉上的神情已經盡斂,看着又是朝堂上那個溫潤謙和的新君模樣了。

望着比自己低了一肩的周轍,熙景帝嘆了口氣,将手放在他的肩上,道:“若要成就大事,有些犧牲是不可避免的。更何況,宋文省早就做好了這樣的準備。”頓了頓,又咬牙道:“總有一天,朕會為他恢複名譽的!”

見周轍依舊低頭不語,肖老嘆了口氣,從陰影裏出來,啞聲道:“大公子不必自責,宋大人這也算是求仁得仁。且,皇上已經盡了力了,他們原本是要将宋大人的家眷全都充為官奴的。”

周轍一震,擡起頭來。

熙景帝道:“朕知道你對宋文省做了承諾,雖然他并沒有要你做那樣的承諾。以後,宋家的事你還是不要管了,以免惹火燒身。”

周轍垂下眼簾,輕聲道:“臣只是覺得,對她們有責任。”

“你對朕同樣也有責任!”熙景帝不禁一陣惱怒。

周轍擡起眼,清冷的眼眸中滿是倔強和堅持。

深知他性情的熙景帝看了不禁一怔。半晌,揮着手怒道:“只此一次!”

周轍默默行了一禮,轉身正要退下,熙景帝忽然又道:“小心些,朕手中可用之人不多,別讓他們有借口再除掉你。”頓了頓,又瞪着他冷酷地道:“除掉你,你家可不會有人為你傷心。”

直到周轍的身影消失不見,熙景帝才狠狠罵了聲:“笨蛋!”

肖老苦笑:“有情有義的笨蛋。”

“有時候,壞事的就是有情有義。”熙景帝冷冷說着,又吩咐道:“叫人看着他,別真叫他闖了禍。”

肖老答應着,又道:“既然宋文省已死,下面的事……”

“照着計劃執行。”頓了頓,熙景帝道:“鄭公那邊,應該也可以回來了。眼下正是需要他的時候。”

作者有話要說: 标題原本是“死”,結果接到黃牌了……還以為這章有什麽毛病,看來看去也沒看到一個口口,不黃不賭不毒,唯一一個可能犯忌諱的,就是老太太想帶着一家人搞自殺。可是,不還沒死的嗎?

經多方求教,有人說,是标題不該用個“死”字,然後修改後,果然沒黃牌了。原來搞來搞去,是不讓死啊~~~~

那,求死,讓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