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事情就這樣解決了?
“什麽, 銀槍效節軍反了!”李從審臉色驟變,“那我爹呢!”
他爹可是帶着銀槍效節軍去平叛的,銀槍效節軍要是反了, 第一個有危險的可就是身為統帥的他爹,李從審頓時臉色蒼白,幾乎站不穩。
“指揮使!”侍衛長連忙扶住李從審, “大将軍沒事,不過……”
李從審聽到他爹沒事,魂這才回來,看到侍衛長的臉色,頓時想起另一個可能, “父親……被俘了?”
侍衛長又搖搖頭。
李從審頓時松了一口氣,還好,沒被殺,沒被俘,那應該只是事出突然, 吃了敗仗。
可侍衛長下一句就把李從審砸懵了,“大将軍,可能也反了。”
“你說什麽!”李從審瞬間驚怒,一把扯住侍衛長,“你胡說什麽!”
“指揮使息怒!”侍衛長忙說:“據平叛大營的元将軍上報, 昨日大将軍率領大軍抵達魏博城外, 紮營後, 曾派親衛到他營中,約定先休整一夜,明日清晨開始一起攻城,元将軍同意了, 當天晚上,大将軍的營地方向突然鼓聲大起,一片嘈雜,元将軍忙派斥候前去,斥候回禀大将軍軍營大亂,有打鬥聲,好像是銀槍效節軍反了,元将軍聽後,忙帶一支親衛前去,結果等元将軍趕到時,遠遠地卻看到銀槍效節擁着大将軍進了魏州城。”
“進了魏州城?”李從審眼皮一跳。
“不僅如此,聽說還是魏州城的叛軍首領效節指揮使趙在禮親自出城門迎進去,所以……”
李從審聽得搖搖欲墜,這次魏博牙兵叛亂,首領就是魏博的效節軍指揮使趙在禮,趙在禮卻親自開城門迎他爹進魏博,這不管事實是什麽樣,在外人眼裏,他爹這就是反了。
李從審一個踉跄,侍衛長忙扶着他。
李從審無意識地擺擺手,踉跄了兩下,走到旁邊樹下,扶着樹無力地坐下。
侍衛長和其他侍衛忙圍過來,眼巴巴看着李從審。
李從審大口喘了兩口氣,才緩過來。
Advertisement
侍衛長忙問:“主子,咱們該怎麽辦?”
李從審此時關心則亂,六神無主下哪還能像平時一樣冷靜謀劃,只好說:“這事你們怎麽看,可有什麽想說的?”
侍衛長和幾個親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事關造反,這個誰能有什麽好主意,再說他們平時是做護衛的,打仗還行,出謀劃策他們真不在行啊!
林從看看幾個侍衛,突然覺得這個是個好時機,忙跑到李從審身邊,“大哥哥。”
李從審下意識說:“怎麽了,林兒?”
“大哥哥,我們是不是有什麽危險?我娘在郊外有個莊子,沒什麽人知道,咱們去躲躲吧!”
林從的話一出,衆人迅速向他看去,尤其是侍衛長,表情簡直一言難盡。
侍衛長:“小郎君,這不是過家家,不是随便躲一下就行了的,大将軍要真是謀反,指揮使、你、我,咱們躲到哪都沒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林從眨眨眼,心道你懂什麽,咱們只要茍上幾天,茍到宮裏宮變,李存勖身死,他後爹登基就行了。
林從還正要再說兩句,李從審這時也終于回過神來,伸手摸摸林從的頭,感慨了一句,“終究還是個孩子”,就起身站了起來。
侍衛長忙過來,“主子?”
“走,咱們回宮,元行欽雖然說父親被叛軍迎進了魏博,可當時什麽情形,誰都不知道,我不信爹爹會謀反,我得去見陛下,讓陛下徹查此事。”
侍衛長對李從審很是信服,李從審話一落,侍衛長就忙去牽馬,林從一看不好,他不知道李從審什麽時候死的,也不知道李存勖對這事的态度怎麽樣,萬一李從審現在回去,李存勖因為他後爹的事一怒把李從審宰了怎麽辦。
林從立刻拉住李從審袖子,“大哥,別,回去萬一陛下震怒,要殺你怎麽辦?”
李從審此時已經恢複如常,“父親之事疑點重重,陛下向來聖明,定然不會輕易就下判斷,也不會遷怒于我,我現在回去,正好替父親可以辯解,并且求陛下查明真相。”
林從看着李從審說得信誓旦旦,對李存勖似乎十分信賴,也不由松了手,他大哥好像挺有把握的。
侍衛長已經牽來馬,李從審抱着林從直接翻身上馬,一揚馬鞭,帶着護衛往皇城趕。
匆匆回到皇城,李從審顧不得放下林從,直接帶着林從和侍衛去了端明殿。
端明殿
通傳後,李從審牽着林從的手,大步走進去。
“兒臣見過陛下,陛下萬安!”李從審對上首的李存勖行禮道。
林從也跟在李從審後面行禮。
行完禮,林從偷偷擡起頭,看了一眼上面的李存勖。
李存勖正皺眉看着一封書信,良久,李存勖擡起頭,對李從審招招手,“審兒,你來看看這封信。”
內侍上前,接過書信,下來給李從審。
李從審一看,正是元行欽的八百裏加急,上面正是說了他爹謀反一事。
李從審忙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等李從審看完,李存勖問:“審兒,這事你怎麽看?”
李從審忙抱拳回道:“陛下,兒臣覺得這事定然有些誤會,父親是去領軍平叛的,斷然沒有謀反的理由,再說元将軍只是遠遠看着魏博叛将接父親入城,可其中到底是什麽情況,誰都不清楚,兒臣請求陛下讓元将軍查清楚再行決定。”
李存勖聽了點點頭,“朕也覺得這事很是蹊跷,你爹和朕幾十年兄弟,他是什麽樣的人沒人比朕更清楚,斷沒有反叛的理由,如今這裏面只怕有什麽誤會,這樣,你挑一千金槍衛,去魏博一趟,看看是什麽情況。”
李從審一聽,頓時心安了不少,陛下并沒有疑他父親!
李從審忙說:“多謝陛下對父親的信任,兒臣這就去一趟。”
林從站在李從審身後,很是震驚地看着李存勖,他居然不怕他後爹是真的謀反,也沒想着把他大哥留下來當人質,而是讓他大哥去見他爹,問清楚什麽事。
這皇帝,可比他想得坦蕩多了。
誰知更坦蕩的還在後面。
李存勖見李從審答應去,反而擔心起來,對李從審叮囑道:“你爹陷在魏博,情況不知,魏博牙兵素來以下克上,很是危險,如今你前去魏博,千萬不要救父心切,貿然進去,只要和你父親聯系上,問明情況,若你父親真是叛軍劫持,千萬莫要意氣用事,你非魏博牙兵對手,立刻回來報朕,朕自領大軍前去救你父親。”
李從審聽了感動不已,哽咽地說:“陛下放心,兒臣去定然傳信給父親,問明情況,給陛下一個交代。”
就在此時,外面一個內侍匆匆前來通傳,“陛下,李嗣源大将軍八百裏加急。”
李存勖和李從審精神一震,李存勖直接一把抽過內侍手中的書信,直接打開,一目十行看完,驚喜地說:“果然大哥不曾負朕。”
說着,李存勖把書信給李從審。
李從審忙接過看了一遍,也驚喜地說:“原來父親是被魏博牙将劫持,才進了魏州。”
林從好奇信上說了什麽,忙踮起腳尖,在後面偷偷看起來。
好家夥!這信的信息量還挺大。
原來李嗣源到了魏博的魏州,就安寨紮營,打算休整一晚,養精蓄銳,打算等第一天攻城,結果半夜時,軍營突然發生□□,一群銀槍效節軍沖到李嗣源的軍帳外,好在李嗣源的侍衛反應很快,與銀槍效節軍戰成一團。
李嗣源聽到動靜,知道事情不好,就忙和石敬瑭帶領親衛突圍,可無奈銀槍效節軍本就是李存勖帳下精兵中的精兵,李嗣源突圍不成,反而被銀槍效節軍困在軍帳中,然後就在李嗣源覺得今天命要交代在這裏時,魏博城中的叛軍首領趙在禮卻傳來消息,希望銀槍效節軍不要殺李嗣源,并說如今叛軍沒有很厲害的首領,既然造反,那還是有一個名聲顯赫的首領比較好,這樣更有利于天下別的叛軍來歸附。
城內的牙兵和城外的銀槍效節軍一聽覺得有道理,于是銀槍效節軍就放棄了殺李嗣源,擁着李嗣源進城,然後兩軍彙合,打算擁立李嗣源稱帝。
至于趙在禮明明是叛軍首領,為什麽不但要救李嗣源,還甘心把自己首領的位置讓給李嗣源,并且親自接李嗣源進城,忙前忙後……因為,他成為叛軍首領,也是被逼的!
當時微博牙兵叛亂,他身為牙兵首領效節軍指揮使,一聽自己手下的牙兵叛亂,深知牙兵百年歷史的趙在禮連鞋都沒穿就爬牆頭準備逃跑,結果被牙兵堵在牆上,硬生生被從牆頭上拽下來,魏博牙兵一亮刀子,趙在禮慫了,老老實實當了叛軍首領。
可造反是要重罪,首領更是要誅九族的。如今一看到比他名聲更大的李嗣源,趙在禮當即決定“讓位”。
于是,便有了李嗣源的“謀反”。
而如今李嗣源又是怎麽發來這封信的呢?李嗣源進了魏博,得知前因後果後,哪裏願意上賊船。
趙在禮都明白的道理,李嗣源更明白,而且李嗣源比趙在禮官還大,他是有多想不開,放着自己堂堂節度使不當,去做不知道什麽時候誅九族的叛軍首領。
所以李嗣源第一天就借口要造反就需要兵馬,他藩鎮還有些兵馬,可以去招人,然後就帶着石敬瑭偷偷跑出了魏州城。
跑出來的李嗣源本來想投奔元行欽的大營,結果元行欽以為李嗣源已經叛亂,是來詐營的,死活不讓李嗣源進,李嗣源只好找了個旁邊的縣城待着,然後八百裏加急向京城求援。
當然,主要還是請罪,畢竟他可是真被叛軍給擁立了,光這一條,他要現在不說清楚,以後可就真說不清楚了。
好在李存勖并不十分介意這事,反而對李從審說:“你父親對朝廷有大功,對朕更是衷心耿耿,朕心裏都明白,如今被叛軍所逼,也是情非得已,你親自去一趟,告訴他,讓他不要心生顧忌。”
李從審聽了,立刻感激地跪下,“多謝陛下明察!”
李存勖拍拍李從審肩膀,“好了,帶着護衛快點去一趟吧,省得你父親不安。”
李從審抱拳,“兒臣這就去。”
說着,李從審拉着林從,風風火火地走了。
出了大殿,李從審的侍衛長忙迎了上來,“主子,大将軍的事?”
李從審此時已經放下心來,笑着說:“快去點一千金槍衛,随我出京,父親被叛軍劫持,現已逃出,陛下既往不咎,讓我前去代為宣旨,安撫父親。”
侍衛長聽了精神一震,也瞬間放下心來,“陛下聖明,看來大将軍無事了。”
衆侍衛也歡呼出聲,忙擁着李從審去金槍衛。
林從跟在李從審後面,看着開心地衆人,滿臉疑惑。
事情就這樣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