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國本之争開始(一更)
林從這次高熱來得很是兇猛, 吓得石敬瑭連夜請了城中好幾位名醫,卻都沒壓得下來,甚至最後都驚動了病中的李嗣源。
李嗣源抱着渾身發燙的林從, 對最前面的丁家家主焦急地說:“丁神醫你想想辦法,他還這麽小, 這個燒法怎麽得了。”
丁神醫皺着眉頭, 他剛剛施過針, 用過藥, 卻絲毫不見效,現在也實在沒有辦法,又聽的剛才石敬瑭說孩子之前在宮中,可能受到驚吓, 不由想到別的, 就說道:“在下已給小郎君用過藥,按理說不應該如此,或許,是不是小郎君沾了別的東西, 或者受了驚吓, 要不還請監國給小郎君叫叫,收收魂。”
小兒驚吓發燒後叫魂,這倒是個普遍的土方子,李嗣源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 就讓人拿了些火紙,摸摸着林從的頭, 叫道:“從林,從林……”
說也奇怪,李嗣源叫了幾聲, 就感覺手下一動,林從居然迷迷糊糊醒了過來。
李嗣源和石敬瑭還有一衆大夫大喜,沒想到居然真的有效,只是下一刻,林從迷迷糊糊睜開眼,看到李嗣源,立刻驚喜地抱住,“爹爹,我看到大哥哥了!”
衆人齊齊一驚,尤其是李嗣源和石敬瑭。
李嗣源和石敬瑭看着林從,丁家主剛剛才說林從可能沾了什麽,不過林從接下來的話,卻讓兩人愣住了。
“爹爹,我見到大哥哥了,大哥哥去另一個世界了,大哥哥好厲害,考了公務員,一路升職,我回來時大哥哥都去洛陽挂職市長了。”
說完,林從就睡了過去。
說也奇怪,林從的燒立刻就退了。
李嗣源和石敬瑭驚疑不定地看着懷裏的林從,雖然有幾個詞聽不懂,不過大體意思還是懂的,李嗣源轉頭問石敬瑭,“林兒剛才說的另一個世界,莫非是下面……洛陽……刺史麽?”
石敬瑭想了一下,“小婿曾在書中看過,這人有今生來世,世間也有陰間陽間,從審心地純良,又家教極好,想必無論在哪,都能生活得如魚得水。”
李嗣源聽了,頓時老懷甚慰。
他的審兒,哪怕到了下面,也依舊是天之驕子。
……
Advertisement
大概是心裏有了寄托,随着林從病愈,李嗣源身子也好了起來。
第一天,李嗣源居然就能下床了。
能下床後,李嗣源自然也要開始辦正事了。
早已在外面等了兩天的宰相和百官,終于見到了李嗣源的面。
宰相豆盧革和韋說一見到李嗣源就跪倒,讨好地說:“監國,如今宮內無主,京城不安,百姓惶恐,監國威名鎮服四海,亦替京城百姓着想,入主宮中才是。”
李嗣源正抱着林從,陪林從玩,聽了宰相的話,淡淡地說:“本監國進京只是為了清君側,誅小人,本監國不過是一個含饴弄孫的老頭,如何能入主皇宮,如今魏王正領兵在外,他是陛下長子,等他回來,這事你們該找他說去。”
正在李嗣源懷裏玩的林從聽了,頓時明白剛才李嗣源為什麽特地把他抱來了,立刻很有眼色地仰起臉,“爹爹,這裏好無聊,我們出去看花好不好。”
“好,爹爹陪你去看花。”李嗣源抱起林從,對豆盧革和韋說還有後面一片大臣說:“宰相和衆位大臣請回吧,我這幺兒之前在宮裏受了驚吓,昨晚發了大半夜燒,今日嬌得很,我得看着他,就不留諸位了。”
說完,李嗣源就抱着林從走了。
豆盧革和韋說面面相觑,只好帶着衆人出去了。
花園中,如今已經是四月,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
李嗣源帶着林從到了園中,安重誨已經在亭子中這等着李嗣源了,李嗣源抱着過去坐下,安重誨就笑着給李嗣源倒上茶:
“主子果然沉得住氣,那些大臣想着舉薦一下主子就混個從龍之功,天下哪有這麽好的事,他們身為前朝舊臣,主子饒他們性命已經是恩典,竟然還想着得隴望蜀,簡直是做夢,如今主子這麽一拒,不安得反而是他們,相信過不好幾天,他們就得跪着請主子登基。”
李嗣源搖搖頭,“倒也不是我真拿喬,昔日陛下給了郭崇韬六萬兵馬組成征蜀大軍,那皆是陛下帳下的精銳,如今這六萬大軍皆在陛下長子魏王和哥兒手中,不日回京,只怕還有麻煩。”
安重誨聽了說,“屬下倒覺得,那六萬大軍不足為慮,先不說魏王年紀輕輕壓根不能掌控那六萬大軍,就說他因為寵信身邊宦官,身邊宦官誣陷郭崇韬,致使郭崇韬無辜被殺,就已經涼了不知多少人的心,陛下走到今天這個結局,幾乎都是他這個兒子和他這個兒子那糊塗的娘作出來,就算原來忠心于陛下的人,只怕現在看到魏王,都心裏膈應。”
“話雖這麽說,可這次征蜀大軍中還有孟知祥和任圜,這兩人可是陛下的妹夫,領兵都不弱,他們是和哥兒的姑父,這種情況,肯定和和哥兒站在一起的,他們若是幫着和哥兒領兵,只怕……”
安重誨聽了笑了,“主子沒覺得身邊少了誰麽?”
李嗣源看了一下,“敬瑭呢?”
安重誨笑着說:“姑爺今日清早已領兵去西邊了。”
李嗣源恍然,石敬瑭是領兵去堵住了征蜀大軍回京的關口,笑着說:“還是老安你做事靠譜。”
“急主公所急,乃是屬下本分”安重誨笑道,只是又有些憂心:“敬瑭兵力只夠堵住關口,萬一魏王見過關不成,直接退回西蜀,擁兵自立做蜀王可怎麽辦?”
李嗣源對這點倒是看得開,“和哥兒也算是我看着長大的,他若是去做蜀王就讓他去做,也算給陛下留個傳承。”
安重誨聽了不置可否,于是這事就這麽着了。
林從坐在李嗣源懷裏,聽着兩人“密謀”,他後爹現在登基還有一大障礙,就是魏王和哥兒領的六萬領兵,可他記得歷史上……
林從正想着,一個親衛匆匆跑來,遞上一封書信,“大将軍,石将軍八百裏加急。”
李嗣源忙拿過,拆開一看,突然長長嘆了一口氣,“唉——”
安重誨忙問什麽事。
“和哥兒領着兵走到渭水,陛下去世的消息傳去,軍中士兵直接潰散了,和哥兒走了不到百裏,士兵就所剩無幾,和哥兒受不了這種落差,舉劍自盡了。”李嗣源閉上眼,沉痛地說。
安重誨聽得目瞪口呆,李存勖一十一就領兵征戰天下,一戰聞名天下,他長子雖然年紀不大,可只是帶個兵行軍,竟然走着走着人都散沒了,這還真是虎父犬子,讓人噫籲。
安重誨忙問:“那孟知祥和任圜呢?”
“之前蜀中不穩,孟知祥留下來坐鎮蜀中,任圜随着和哥兒回軍,半路上,郭崇韬的舊部發生叛亂,任圜就讓和哥兒領兵先走,自己留下來平叛,然後等任圜帶兵再啓程打算追上和哥兒時,和哥兒已經在渭水邊自盡了。現在任圜在渭水收攏了散軍,正被敬瑭堵在關外。”
安重誨聽了松了一口氣,“魏王已死,任圜和孟知祥沒了指望,主子可以無憂了。”
李嗣源點點頭,“你修書一封,給敬瑭,讓他務必攔住任圜,莫要讓其回京生亂。”
“是,”安重誨應下,去寫信去了。
林從在旁邊完整件事,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這算不算因果報應啊,郭崇韬嘴賤辱和哥兒身邊宦官,和哥兒身邊宦官恨得誣陷郭崇韬,和哥兒和劉皇後聽信讒言冤殺了郭崇韬,郭崇韬舊部反叛,又害死了李存勖,和哥兒自殺,整個事件,除了李存勖一直是被隊友坑,其他還真都得了報應。
唉,果然為人要謹慎,嘴下要留德。
魏王和哥兒自盡的消息一傳到京中,果然在京城百官中又添了一把火。
之前百官被李嗣源拒絕,有不少就打起小心思,想着要不要等着魏王回來,再進行下注,或者甚至用魏王,來逼迫李嗣源讓步,換更大的籌碼,可誰知道轉眼間,魏王自盡了,任圜領着征蜀大軍,被石敬瑭堵在了關外。
這下群臣老實了,也惶恐了。
心知再不上車就來不及了,宰相帶着群臣,又一次來到李嗣源府外,請求李嗣源登基。
李嗣源再次拒絕了。
可這次大臣們可沒敢走,而是開始接着請求,在大臣們又請了兩次後,李嗣源終于松口,不過他沒說他登基本稱帝,只是同意進宮。
于是,李嗣源被一群大臣,簇擁進了宮,因為端明殿此時停着李存勖的靈,李嗣源就在旁邊的興聖宮下榻,正式開始了監國。
李嗣源既然監國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就是個過渡,下一步肯定登基,登基後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誰表現的好,就可能成為李嗣源的心腹。
于是所有臣子都開始摩拳擦掌地,好好在李嗣源表現一下。
而首先出手的,就是太常卿李琪,李琪是梁朝宰相,李存勖滅梁後,降為太常卿,李琪本來就對李存勖有舊怨,如今李存勖死了,李嗣源上位,李琪瞬間揚眉吐氣,立刻打算好好抓着這個機會翻身,憑着自己出色的文采,李琪洋洋灑灑給李嗣源寫了一份上書,送到了李嗣源禦案上。
而整篇上書,除了把李嗣源吹得仿佛戰神下凡,就只有兩個中心思想。
李存勖殘暴不仁滅國,理應上谥號“厲”。
監國英勇神武,得天下,理應改朝換代,建立新朝,做開國皇帝。
李琪對自己上的這份書十分滿意,他既踩了前面皇帝一腳又捧了李嗣源,李嗣源看到後,定然會高興。
然而這份上書上去,李嗣源高興不高興不清楚,端明殿,已經有人氣炸了。
于是,朝廷第一次群臣pk,國本之争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