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咱們豐收了!
二公主的婚事傳的沸沸 · 揚揚, 橋小夏有點好奇,到底是什麽樣的書生,能把二公主迷成這個樣子。
還迅速忘了她心心念念的沈黎?
直到宮裏過中秋,小皇帝齊迎宴請大臣及其家眷, 橋小夏才見到那個書生。
看見的第一眼, 橋小夏直接愣住。
沒辦法, 太像了, 書生的眉眼至少跟沈黎有七分相似。
只是這個書生雲恩立氣質跟沈黎大不相同, 身板也跟更弱點, 如果一定要說, 那就是弱化版的沈黎。
橋小夏忍不住跟沈黎對視一眼, 這也太惡心了吧。
二公主這到底是惡心誰呢。
不僅是橋小夏發現這點, 在坐許多人都是這樣想的, 不僅如此,已經有人在竊竊私語, 見那雲恩立有點尴尬,明顯想離開。
而二公主卻不想讓他走, 最後還是太後那邊來人, 讓雲恩立先離開。
不少跟橋小夏不熟悉的人都偷偷講:“這以後低頭不見擡頭見,太惡心了吧。”
橋小夏無奈:“巧合吧。”
就那麽巧合?找的人跟沈黎七分相似?
上次還跟橋小夏爆料的祝萱傻眼了:“我知道她未婚夫十分俊美,卻沒想到竟然是這幅模樣。”
另一邊,二公主忍不住對大宮女織錦道:“他們不會誤會吧?這本來就是湊巧,不能多想吧?”
織錦有點頭疼,輕聲道:“未來驸馬性格可比沈大人好多了,時間長了他們就知道是多想了。”
織錦肯定是安慰二公主,但心裏明白,這件事勢必會被人議論, 那又不如,二公主想找什麽樣的驸馬,管別人什麽事。
再說了這是太後也是同意了的。
就算太後是想惡心橋小夏,那也無所謂,反正在她眼中,只要二公主開心就行。
不管別人怎麽說,二公主沉浸在即将大婚的喜悅裏,不得不說,剛開始她确實被雲恩立的相貌吸引,但接觸之後,才知道雲恩立跟沈黎完全是兩種人。
雲恩立對她是那樣溫柔,讓人從心裏感覺自己是被認真對待的,而不是沈黎那樣冷淡。
她這邊安心備嫁,外面的風言風語都被織錦擋在外面,顯得極其高興。
二公主的婚事定在十月份,還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橋小夏沒心情管這些事,她正在田間看即将豐收的紅薯跟土豆,跟在她旁邊的是靜安王爺的女兒齊婉閣。
小皇帝登基之後, · 齊婉閣出來走動幾次,皆沒有受到訓斥,這讓王爺一家終于放松些,也知道以前拘齊婉閣拘的太緊,索性就讓她出去轉轉。
對生性活潑的齊婉閣來說,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自然一出門就找到橋小夏。
不知為何,她一看見橋小夏就覺得親近,十分喜歡跟她一起。
“我們今天可以烤紅薯吃嗎?上次都沒吃過瘾。”齊婉閣興奮道。
要是在以後很多年,紅薯這種東西早就是最便宜的食物,可對現在的萬奇國人來說,簡直是時髦的食物。
橋小夏笑着道:“上次挖出來的時候,數量還有點少,現在應該豐收了,保準讓你吃個夠。”
“上次還不豐收啊?”齊婉閣震驚道,“當時很多百姓不都說了,紅薯半畝地的收成,都要比以往糧食六畝地的收成啊,足足翻了六倍!”
如果橋小夏不是早就知道結果,肯定也會像大家那樣,以為翻了六倍就夠了,可她知道,紅薯跟土豆的極限遠不遠不在這裏。
最重要的是,這兩種農作物抗旱耐澇,比一般嬌氣的植物好到不知道哪去,在災年才最能體現他們的價值。
除了吃多了容易脹氣之外,其餘沒什麽太大的問題。
當然,現在的百姓根本不在乎什麽脹氣不脹氣,能填飽肚子就是好東西。
只要能讓他們現在能吃飽,就是好食物。
橋小夏到的時候,沈黎已經在,他們都在等着橋小夏過來,開始挖豐收的第一顆紅薯。
紅薯的葉子已經老了,但是下面的根莖牢牢紮在土地下面,誰都不知道地底下到底有多少斤紅薯。
這幾乎象征着橋小夏跟沈黎在災年的所有功績。
如果下面的紅薯寥寥無幾,那也就證明,這些難民還要繼續吃根本不能飽腹的救濟糧,那他們緊繃了小半年的神經就會在這一刻爆發。
發生絕收這種災情不是一個月就可以扛過去的,至少一年都沒有吃的。
官府就算有心救助,給這麽多人發一年糧食,也是有心無力。
這樣是橋小夏跟沈黎從一開始,就沒有把官府當作救命稻草的原因,開倉放糧只能管一時,不能讓這些人過上正常的生活。
難民的命運都在小小的紅薯上面,是否能夠填飽肚子,就看這個的了。
而且他們這邊如果成功的話,就說明郭忠帶着沈家農莊幫手,也會在豫州大獲成功,那樣他們就會讓災情最嚴重的豫州百姓都吃上食物。
橋小夏難免有點緊張,只能握住沈黎的手。
難民當中經驗最豐富的老伯小心翼翼地撥開土地,是不是大豐收,就要看現在的了。
在幾個人合力下,終于把藏在土地下面的甜美食物給□□。
一株紅薯苗,就能産六斤紅薯!
這是多麽驚人的數字啊,所有人拼命把這一畝地的紅薯全都挖出來,慢慢地去掉上面的泥土,只留可以吃的根部,也就是紅薯的部分。
他們要計算一畝地紅薯的産量到底有多少,但是剛剛那一株紅薯已經給他們極大的信心。
萬奇國一畝地小麥的收成大約在三四百斤,這已經是極高的收成,畢竟古代的化肥跟育種都沒那麽科學,能有這麽多産量已經很好了。
再早之前,一畝地産量一兩百斤才是常見的。
所有,在場所有人都覺得,只要紅薯一畝地的産量能有五百斤,那就是絕好的食物。
等一畝地的紅薯堆積起來,跟小山差不多,這下稱重就更讓人期待。
沈黎小聲問橋小夏:“你覺得紅薯應該有什麽樣的産量?”
橋小夏想想前世的數據,開口道:“如果育種好,氣候合适,春季種的紅薯能畝産六千斤,夏季的紅薯畝産四千斤左右吧。”
這個數據讓沈黎都震驚的看過去,他也能說的上博覽群書,但畝産千斤這種神話,只存在神仙下凡才能有的程度,為什麽橋小夏能說的這麽坦然。
一切的一切,讓沈黎對橋小夏生活的地方更加好奇。
如果有機會橋小夏願意跟他說的話,那才算真正對他敞開心扉了吧。
橋小夏不知道沈黎心裏的好奇,現在注意力都在紅薯的稱重上,她一手心的汗,想知道現在的産量 · 到底多少。
負責稱重的小吏一點點地把數量往上加,算了第一次之後,他看着數字不敢相信,要知道他負責糧食稱重這麽多年,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麽高的數字。
這怎麽可能啊。
他都有些懷疑自己的算術水平,不敢置信道:“是不是哪裏有錯誤,怎麽可能産量這麽高。”
“怎麽了?”沈黎開口。
小吏連忙道:“禀告沈大人,是這樣的,小的算了好幾遍,這些紅薯加起來,竟然畝産一千五百斤!小的從未見過這麽高的産量,唯恐是哪裏出錯,要不然再稱一遍?”
一千萬百斤?!
在場所有人都震驚了,他們都是一輩子種田的人,哪能不知道平時的産量是有多少,小麥能有四百斤就是頂天了,要祭祖的好收成。
現在的數字,怎麽可能?!
倒看着沈大人的表情,一定驚訝都沒有,難道這個産量是真的?
沈黎剛剛聽過橋小夏的那句話,心裏早就有了準備,但見周圍人一臉不敢置信,直接道:“再稱一次,你們也好放心。”
這意思是,沈大人已經知道會有這麽高的産量?
第二次稱重所有識數的人都圍上去,生怕出錯。
但是數字出來之後,所有人幾乎不敢呼吸,畝産一千五百六十二斤。
這個産量,怎麽可能,到底是什麽糧食能産量這麽高?!
橋小夏閉上眼,終于松口氣,她賭對了,紅薯果然是能救命的東西。
“謝謝你。”沈黎開口,當着所有百姓的面,親親橋小夏額頭,不少害臊的人臉都轉過去。
但沈黎接下來的話卻記到所有人心裏:“謝謝娘子找了這麽好的食物,如果不是你的慧眼,這些海外來的紅薯跟土豆,根本不會出現在咱們的土地上。”
是啊,難民們馬上想到京城裏的傳言,雖然他們來得晚,但也聽說過風言風語。
橋小夏是堂堂的大學士夫人,明明可以在家裏享清福,但是卻在郊外的莊子裏天天伺候莊稼,這個事讓橋小夏招來不少嘲笑。
都覺得她就是鄉下出來的,所以喜歡做這種事。
但在所有難民眼中,橋小夏就像仙女一樣,帶來這麽好的糧食,還教 · 他們怎麽種。
這樣的人竟然被那些達官貴族嘲笑,真是不應該。
橋小夏忍不住笑,戳戳沈黎手心,轉而看着大家道:“還等什麽,咱們豐收了啊!”
對啊,橋小夏這麽一說,大家才反應過來!他們豐收了!甚至比往年的收成還要更好!
這下,整個郊外都傳來歡呼。
所有人提到橋小夏跟沈黎,言語裏面皆是誇獎。
在這些百姓們眼裏,他們就是神仙一樣的存在,什麽皇上太後,哪有沈大人跟沈夫人厲害。
他們可是知道,為什麽他們不準京城,為什麽每次靠近京城,那些侍衛防他們跟防賊一樣。
也就是沈大人跟沈夫人才會這麽對他們。
沈大人跟沈夫人就是他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