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街邊一身着道袍的老者,為看熱鬧愣是擠進了人群中。

“有何熱鬧啊?”汝陽王擡頭望着,卻看不清被圍在正中的那兩人。

“是淩将軍當街求娶裕昌郡主,郡主已應下做淩将軍的新婦,這當真是一段極好的姻緣,天大的喜事。”

路邊圍觀者亦十分看好他們二人,如今互相傳告着,生怕還有人不知。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真是胡鬧!”

一聽是自家孫女又在做這些荒唐之事,汝陽王如今擠得更賣力了,連忙就想湊到跟前去。

奈何此處人滿為患,他幾次被人推了出來,連裕昌的面都沒見到,等他能擠進去時,也只看到了裕昌與淩不疑離開的背影。

“裕昌!丫頭!孫兒!”汝陽王急忙叫喊,可那二人根本不曾聽到,一時汝陽王負氣甩袖,埋怨道。

“挑來挑去,還是挑了這個淩子晟,一有郎婿就忘大父,我倒要看看沒有我首肯,你們這個婚事怎麽成!”

汝陽王二話不說便沖進了皇宮,當着文帝面一頓埋怨。

“子晟居然當街與裕昌摟摟抱抱,二人當着衆多百姓面私定終身!這成何體統!”汝陽王憤憤道。

文帝聞言不同于汝陽王的反應,反而恰恰是滿臉激動,只悔自己不在現場,雙眼都為此而放光。

“當真?!私定終身好啊!這豎子終于開竅了!終于給朕拿下了個小女娘!叔父啊,準備何時讓兩個孩子成親?不然朕給他們指婚?!”

“婚姻大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兩個私定算怎麽回事,聖上竟還向着他們?”汝陽王不滿道。

“行了叔父,朕知道你是舍不得你那孫女,不滿這婚姻之事不與家中商量,就如此私定了!可是他們走到如今這步着實不易啊,朕跟着都捏了幾把汗,還是快些讓二人修成正果,你也好抱曾孫不是。”

“不成!這門親事他們二人應了不算數!”汝陽王反對道。

Advertisement

“叔父到底對子晟有何意見?”文帝納悶道。

“裕昌對子晟的心意大于子晟對她的情,我不是不信子晟,是我怕裕昌會在子晟身上吃虧啊。”

汝陽王擔憂着,畢竟曾經裕昌如此向淩不疑示好,他皆無動于衷,如今怎會突然就對裕昌情根深種?

“這一點叔父你大可放心,子晟為人朕敢擔保,他若負了裕昌朕卸他一條胳膊!”

文帝信誓旦旦得拍着胸脯為證,汝陽王雖有所動容,卻還不得不為裕昌考慮。

“這件事暫緩吧,老夫要親自看看淩子晟對裕昌的心意,究竟是一時興起還是想長久為伴。”

汝陽王府。

淩不疑抱着一堆衣物走向裕昌的院落,不知情的真當他是要入住汝陽王府。

“這是要作何?”裕昌看着一堆一堆的衣物被放在自己面前,不由問道。

“說好的替我熏香。”淩不疑恬不知恥得将這些衣物推給裕昌,這是想讓她親自動手。

“蒹葭,去将府中所有香爐拿來,在把全部人叫來為淩将軍熏香。”

裕昌無視了淩不疑望向她的眼神,這麽多衣物她一人怎麽可能在一夜間為他全部熏完。

“不用旁人,我只穿你為我熏過的衣物。”淩不疑拉過裕昌的衣袖,細細聞過,“我只想留下屬于你的味道。”

“這麽多衣物,你可是想累死我?”裕昌抽出自己被握在淩不疑手中的衣袖,埋怨道。

淩不疑笑了笑,靠近裕昌道,“一日你只熏一件衣物,如此每一日我都可來取之,便不會被人阻攔我來此。”

“誰會攔你?”裕昌問道。

“老子!”汝陽王的聲音從院落外傳來,他帶着一衆府兵前來,将淩不疑圍了起來。

“大父?”裕昌吃驚。

淩不疑卻只俯身一禮,并道,“大父。”

“別!我可不是你大父!”

汝陽王一揮手,那些府兵便将淩不疑拿來的衣物,通通從院牆內扔了出去。

“你這些貼身之物可不能出現在裕昌房中。”

汝陽王看着淩不疑繼續道,“如今夜深,子晟還不回府?”

“不知汝陽王可是對子晟有何誤解?”淩不疑再次彎身道。

“淩子晟,少年英才文韬武略,聖上更是對你寵愛有加,有權有勢确實不錯,可惜啊,裕昌已有婚約。”

“我何時有了婚約?!”裕昌急忙道。

“你自小便有婚約,那是還在鄉野時便定下的,你大母如今看不上那男子只是一皆仆夫,便不曾向你提及此事。”

“那戶人家在哪?我親自去說明。”

裕昌急忙拉過汝陽王,她好不容易才做下與淩不疑相守的決定,怎能如此就輕易被扼殺。

“只是口頭婚約那便不做數。”淩不疑慢慢道。

“誰說只是口頭,我們早已交換過庚貼,定過親了。”

汝陽王一言令裕昌與淩不疑同時愣在原地,如此突然之事他們二人皆有些反應不過來,只有汝陽王還不斷說着。

“所以,子晟你與裕昌的婚事終究不可能,裕昌會有自己的郎婿,別壞了她的名聲。”

“為何不能退親?!”裕昌再次拽過汝陽王急道,“大父,你就說我行為有損,品行不端,不配為一良婦。”

“裕昌。”淩不疑喚過裕昌安慰道,“我不會讓你嫁給旁人,更不會讓你如此壞自己的名聲,裕昌郡主向來賢良淑德,知書達理,是都城中女娘之表率。”

“他說的還是你嗎?”汝陽王似拆臺一般望向裕昌而問。

“淩子晟,你如果沒看清老夫這孫女的為人,你大可湊近些看清楚了,知書達理?賢良淑德?哪個詞與她相配?”

“子晟湊的夠近,看的夠清了,裕昌在我眼裏就是這般好,那幫有眼無珠之人才會覺得裕昌配不上那些詞。”

“嘁”汝陽王一揮衣袖,似有些受不了他這般讨好模樣,只能趕道。

“趕緊走,趕緊走!”

淩不疑再次一禮,“這件事子晟會弄清楚,先行告辭。”

“子晟……”裕昌不知此事會如此突然,什麽婚約什麽自小定親,她當真一無所知。

“別看了,在看眼珠子給你挖出來,塞淩不疑身上去!”

“好啊!大父盡管挖去好了!這樣我還能時時刻刻看着子晟!”

“你,你還有沒有點小女娘的樣子!當街跟那淩不疑又摟又抱,簡直不堪入目!誰當初給我說不追着淩不疑了?誰當初想要什麽婚姻自主,結果你還不是自主到淩不疑身上去了?”

“我懶得跟你說!”裕昌見說不過汝陽王,一扭頭便回了屋子狠狠關上房門。

“真當老子愛管你這閑事!要不是淩不疑那王八羔子陰晴不定,難以捉摸,我會如此費勁八荒做這種讨人嫌的活?”

第二日,裕昌出府之際,見到汝陽王時,就連見禮都省了,點了點頭示意後連大父都不曾叫,便與其擦身而過。

“豈有此理!你給我站住!你這是見到長輩的态度嗎?都是讓你大母給慣壞了!”汝陽王氣道。

“我慣壞了?!”汝陽王妃的聲音從汝陽王身後響起,吓得他打了個寒顫,剛踏進府中一步便想退出去。

“你這死老頭子一直不回來在三才觀躲清閑,這一回來就想壞孫女的婚事,你安的什麽心!”

汝陽王妃一把提起汝陽王的耳朵,疼的他是龇牙咧嘴,“哎呦疼!你這潑婦!趕緊松手,我也是為裕昌好!”

“奧,為孫女好就是讓她嫁給一個仆夫?那門親事多少年沒人提起過了,連那人家如今都找不到,也不知是生是死,你想讓孫女活活守寡不成?!”

街巷小道旁,裕昌偷偷望着正在門口争吵的大父大母,原來那戶人家生死不詳?既然如此大父又為何要提及此事?

“郡主,在不走我們便要誤了與何将軍相約的時辰。”蒹葭提醒道。

裕昌晃了晃腦袋,不去想此事,她還有更為重要的事要辦。

“走吧。”

酒樓中。

袁善見與何将軍正相談甚歡,裕昌一來二人反而有些拘謹。

“袁公子在與何将軍聊些什麽?裕昌遠遠便聽到一片笑聲。”裕昌笑道。

“在說那日袁某的腦袋被郡主砸傷一事。”袁善見不客氣道。

“那日還不是袁公子為護昭君妹妹才受的傷?是我沒輕沒重,險些傷了妹妹,袁公子你憐香惜玉才生生擋在昭君妹妹身前。”

裕昌随意編排着,此話一出更像是袁善見對何昭君有意了,一時何将軍在此有些為難。

“郡主今日約臣,就是為了小女之事?”何将軍道。

“若是為了何昭君的事,我大可約她前來,約将軍做什麽,今日我尋将軍是為了救何家。”

“救我何家?”何将軍輕哼,“我何家為何要救?”

“還不是因為将軍為昭君妹妹尋的好親事?将軍可知,此次出行馮翊郡你何家将會滿門傾覆。”

“郡主!慎言!”何将軍聞言起身,“我何家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咒我何家!”

“肖世子不可嫁,他身後牽扯了衆多案件,正在一一審查。”裕昌同樣起身,她今日無論如何也要勸住何将軍,避免這一災禍。

“我不能憑郡主的片面之詞就定了未來賢婿的罪,除非郡主拿出證據。”

“那将軍就願拿整個何家去賭?”

袁善見拉了拉裕昌,起身向何将軍一禮。

“郡主如此說确實無法令人信服,不如将軍暫緩幾日去往馮翊郡,我與郡主定會尋到證據相證。”

“若非是不願看到何家滿門忠烈身亡,不願見到何昭君孤苦伶仃,我怎會在此向将軍說這些,證據我會尋,将軍自己也想想,為何樊昌被捕沒幾日,肖世子就要着急去往馮翊郡成親。”

話落,裕昌扭頭便走,那些無力的解釋,平白的話在此刻顯得多麽蒼白。

“你當真覺得肖世子會害了何家?”

走出酒樓,袁善見懷疑的語氣讓裕昌駐足。

“你也不信我?”

“你說的事情太過匪夷所思,他好好一個世子,為什麽要做那些事情?這件事可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我會找到證據。”

就在裕昌費盡心思追查肖世子的第二日,何家終還是舉家前往馮翊郡,他們不曾将裕昌的話放在心上。

原來到頭來沒有人會信她,沒有人。

當天夜裏,裕昌聽聞何家出城的消息,連夜便追了上去,空曠的閨房中,只有一盞兔子燈微弱得亮着光,映出了一人的身影。

“她去哪了?”淩不疑問向蒹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