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是的,雖然急着想要有個好消息,但是等了那麽久,也不差這一時。”薛檸語氣釋然,她現在都想開了。

“薛檸,你這樣想就很對了。放寬心态最重要,人始終是要活在當下的,為還未發生的事憂愁沒有必要,還不如開開心心地過好現在的日子。”秦曉雲不疾不徐地說道。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杞人憂天,不要讓自己為了一些所謂的擔憂徹底毀掉自己輕松健康的心态。

清萱也十分贊同,未雨綢缪是很重要,可是不能讓那些擔憂毀掉自己的好心情。

“我知道了。”薛檸點了點頭。“對了,你們明天上午搬家嗎?”

“今天晚上開始收拾,加上明天一上午的時間,順利的話,明天午飯之前,就可以出發了。”清萱說道。雖然他們在德州住了有一年多,家裏添置的東西不少,但是他們都不是随便亂放東西的人,家裏的東西都是井然有序的,即便是添了陸博衍之後也不例外,因此收拾起來不會特別麻煩。

“時間會不會不夠啊?”薛檸有些擔心,陸營本來就是剛調到首都,缺勤時間長不好。還有衍衍那麽小的一個孩子,幾天不見父母,只怕是要哭鬧。

“這……”清萱答道:“應該還好。”

秦曉雲一想,薛檸的擔憂十分有道理,做什麽事寧願提前一些,總好比耽誤時間強。她當即提出,“算了,我們坐這兒也沒事,就幫你先收拾收拾呗。”

“對啊對啊。”薛檸也是這個意思。

“維東還沒回來,咱們幾個的力氣?”清萱的意思是,這搬家要收拾的東西,可是需要一把力氣的。

她這麽一說,秦曉雲和薛檸都明白了她的意思。秦曉雲眉頭一挑,哈哈大笑,“這有什麽?我們又不搬桌子搬床什麽的,就收拾些小物件,能有多累?”

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疊衣服拿碗筷的力氣那還是有的。

三女把房間內的衣服床單被子擺件,該疊的疊,該收起來的收起來。

一遍聊天一遍收拾,到了晚上的時候,也都收拾完了一小半。

晚上大家又一起吃了飯,剩下的東西就是等陸維東和清萱自己慢慢整理了,不需要但又能用的東西收拾出來,打算直接留給鄰居。

Advertisement

次日清晨,夫妻兩個都起的很早,把最後的一點東西打包完畢送到搬家的卡車上。清萱敲響李梅家的門,又同李梅夫婦道別,夫妻兩個就開始前往首都了。

從此之後,他們就正式辭別德州,要在首都定居了。

應了薛檸的話,他們原本是計劃晚上之前到達首都,東西收拾得早,回到首都正好趕上吃中午飯。

清萱計劃着把運過來的家當,一部分放在買下來的四合院,剩下的可以放到部隊分配下來的房子裏。

因為四合院适合古香古色的擺設,而他們在德州置辦的與四合院的氛圍有些不搭,所以桌椅板凳什麽的,都給運到分配的房子那邊,這也不需要另外再買。

桌椅板凳是大件,他們要先去部隊,把這些放下,再把剩下的東西運到四合院。

分配的房子可能不會經常住,到底是自己家的房子,清萱盡力地把這間簡單的房子布置成像在德州的家裏一樣的感覺。

四合院,這個會是以後住的地方,清萱則是付出了更大的精力。羅家留下來的家具,清萱并不是特別滿意,因此在交易完成之後,她直接在空間裏尋找了一批品相不錯的家具直接進行了替換。

這樣直接住進去,心裏也沒什麽障礙了。

搬完家之後,夫妻兩個都繼續開始了忙碌的生活。陸博衍也在茁壯成長着,從可以完整說話,從翻身坐起,到蹒跚學習,從一個躺在襁褓中的小孩,變成一個咿呀學語的小孩。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了第二年的秋天。清萱學習的內容,已經到了更深一層次,突然有一天,金子楊把清萱叫到了辦公室。

清萱到院長辦公室時,金子楊正坐在座位上,指間夾着一只金色筆尖的鋼筆,出神地看着牆上的一副字。

“老師,您有事情找我?”清萱語氣平和心中卻暗暗浮起了一絲疑惑,老師突然找她有什麽事?難道是她可以直接接診患者了?可是之前,不是說她還要再學習嗎?不需要這麽快臨床,只要偶爾去練練手。

“英子,您過來了,先坐。”金子楊回過神來,“是這樣的,我最近接到消息,高考可能要恢複了,應該就在今年,只是具體時間沒有定下來。”

1號首長同志已經同多位教育工作者召開座談會,探讨關于恢複高考的必要性。金子楊的主業是大夫,但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首都醫科大學的教授,很有幾個做教育的朋友。

“恢複高考麽?這倒是一個好消息。”清萱說。

在那十年間,能夠上大學的,是工農兵子弟,靠的是成分和推薦,和學識沒有半點關系。恢複高考,選拔人才,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的确是一個好事,不過我想告訴你的是,你想不想參加高考?”金子楊鄭重地說道。

小徒弟跟在他身邊也學習了這麽長的時間,他對小徒弟也是了解的,博聞強識,見識素養絕對不像是一個小學沒畢業的人,關鍵是确實沒有學歷。

當然,學歷并不代表知識。

自從得到要恢複高考的消息之後,金子楊就明白了一個事,國家日後絕對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回複高考之後最起碼十年以內的大學生,都會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

在那十年裏,上沒上過大學不重要,但是以後會很重要。

清萱的三個師兄,雖然從小是跟着金子楊學習的,但是該有的文化課也沒落下,對應的年紀裏也是在大學裏修完了課程的。

“老師的意思是,我也去參加高考?”清萱當然願意啊,以前和秦曉雲交流的時候,也提出過這個高考必然會恢複,有機會也可以去讀一下大學,丢掉原身小學沒畢業的帽子。

“是的。在大學學習到的不止一門功課,可以學到更多。而且,高考停了那麽多年,這次恢複,接下來國家對知識分子的扶持力度必然增大,這也有利于你以後的發展。”

金子楊這個人不是什麽目下無塵的清高人設,相反,他對時局看得相當清楚。“英子,你很優秀,但是對于中醫而言,年紀和經驗是很容易讓別人看輕,那麽你就需要立一塊金字招牌。”

他愛才惜才,他收的徒弟沒哪個孬的,都是極為出色,小徒弟更是舉一反三,将知識融會貫通的翹楚。

可是,世情就是如此,人們似乎迷信着一個認知,那就是年紀等于經驗等于技術。

金子楊的徒弟固然是個金字招牌,自身再多加一層光環才更容易立足。

“老師,您的意思我明白。”清萱一聽就明白子楊的意思了,“我會報名此次的高考,只是院校的話,就需要老師您幫我參考一下了。”

之前,有大批學校停辦,随着高考的恢複,學校必然要重新辦學,但是其中有哪所高校是最适合學習,并且名氣最大的,那就需要金子楊幫着拿主意了。

金子楊把手裏的鋼筆放下,雙手交叉,笑着說道:“這個是自然的。”

師徒兩個,就這麽愉快地說定了。

清萱決定要參加高考的事,自然是告訴了陸維東,媳婦的決定他肯定是支持的。

接下來的時間,清萱除了跟着金子楊學習,還找了高中學習的教材,從高一到高三,一本沒放過,挨個看了一遍。

雖然都是很舊的版本了,但是聊勝于無,畢竟高考出題也不會天馬行空,肯定是要按着教材來的。

10月21號,國家各大媒體公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個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雖說是在全國範圍內考試,但是考生還是需要在戶籍所在地考試的。

清萱的戶籍目前還不是在首都的,她需要回到陸維東的老家報名并且參加考試。

此次考試,分為文理科,都需要考政治,語文,數學,文科需要加上歷史和地理。理工科的考生則是加了物理和化學。

文科要靠的科目,大部分以記憶為主,理工科的兩科,則是需要進行專門的學習,大部分的人都是選擇了更簡單的文科。

但是随着選擇人數的增加,那麽要篩選下去的人數定然更多,其實難度就差不多了。

清萱選擇的也是文科,金子楊給出的建議是,不必專門選擇醫學類的專業,因為要學他和幾個師兄都可以,哪個教授能比他們臨床大夫更懂呢?

因此在金子楊分析完各大院校的建校史之後,心裏就有了選擇。

很快就到了要回去參加考試的時間了,夫妻兩個依依惜別。

之後,清萱做了一個決定,“維東,這次回去,我帶着衍衍一起回去吧。”

她回去考試,原本是不必帶着陸博衍的,但是想到這小孩出生後,他祖父都沒親眼見過他,生下來頭一個春節,他們又一直在忙,沒時間回老家。清萱覺得有必要帶陸博衍回去一趟。

“可是,晚晚,你這次回去不是要考試麽?帶着衍衍回去,還要分心照顧他,要不然就把衍衍留在首都吧。”陸維東說。

“衍衍一直都很聽話的,照顧他能有多費心?”清萱說,“我是想着,衍衍出生後,也就娘見着了,爹還沒見過衍衍呢。去年娘帶回去的照片還是衍衍滿月時候照的呢。這次把衍衍帶回去,讓爹娘都見見衍衍現在長什麽樣。

“也是。”陸維東也想到了,說起來還真是有些愧疚,他們都好久沒有回家了。“我這幾天請個假,陪你們一起回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