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秋天一步一步,悄無聲息的來了,早晚溫差越來越大,有時早晨醒來,沈和熙是一點都不想起床,暖和的被窩和早晨冒着冷風練功,簡直沒可比性。

可李柏寒這人做事向來嚴謹,說好早晨和沈和熙一起練功,就絕對不會失信與他。

清晨的敦良城還籠在一片薄霧當中,已經在錦瀾殿前練了一套童子劍的沈和熙,終于清醒過來,他身穿厚厚的藍色錦袍,抱着劍站一旁看李柏寒練劍。

天氣冷了,李柏寒讓人重新做了新衣,找裁縫量身的時候,沈和熙小腦袋一轉,給兩人做了一套情侶裝。不過現在看來似乎更像親子裝一些,身穿同樣款式同樣顏色的李柏寒,手拿長劍,身如長虹,一招一式都透着股仙氣,沈和熙默默無視掉親子裝,心裏想着等自己長大了也會跟李柏寒一樣潇灑,到時候兩人穿同樣的衣服,練同樣的劍肯定美呆了。

李柏寒收了劍,一回頭見就看見沈和熙抱着劍,在那站着傻笑。

“小熙兒想什麽呢,想的這麽開心。”李柏寒捏了捏沈和熙胖嘟嘟的小臉,這都幾歲了,還只張肉不張個,難道是被他的壞心眼壓的。

“寒哥,你說我舅舅這次來會給我帶什麽東西。”沈和熙蹭了蹭李柏寒溫熱的手心問道。

他已經接到柳青雷的信,知道他舅舅帶了皇上的旨意和賞賜已經在來敦良城的路上。

他舅舅來一趟,肯定不會只帶皇上的賞賜,按照他平時對他的照顧,最少也會給他準備一份大禮。

“糧食之類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李柏寒可不是李嘉悠,他想的很周全,既然他知道沈和熙最缺什麽,那麽柳青雷這個柳家堡的堡主肯定也是知道的。

“我想也是,這敦良城簡直就是不毛之地,我真懷疑沒有我舅舅的接濟,就我拉來的這點糧食,夠不夠吃到明年下來新糧的時候。”

這王府內可是上百張嘴等着吃飯,還有那些工人,他不讓他們去挖礦,全都去幫他蓋蔬菜大棚和別院,這工人吃飯和工錢從那裏出,當然是他王府,總不能去問劉知府要吧。

想到劉知府,沈和熙很不厚道的笑了,自從上次他來旁敲側擊的觐見過他後,這劉知府很是低調,就算他撤了鐵礦,阻了他賺錢,他竟也沒在來找。就憑這一點沈和熙就不敢小看他,如果他鬧騰,他就有辦法治他,但他不動,他也是對他沒辦法的。

你不動,我不動,沈和熙索性連召見官員的日期無限拖後,先吊着在說。如此一來,整個敦良城內的官員基本上都度日如年,等着他的下文。

可偏偏王爺不如他們意,他就是不見他們,整日裏都在山上當監工。

練了一個早晨的劍,兩人都是出了一身的臭汗,被這涼風一吹,沈和熙冷不丁的打了一個寒戰。

Advertisement

“先去洗個澡別感冒了。”李柏寒随手拿過來一件披風把沈和熙包了一個嚴實。

“嗯,我現在可不能病,我還要去山上指導工人蓋大棚呢。”沈和熙抹了一把臉上的汗說道。

“你也別太累了,有些事情交給手下去辦就行。”

“沒有可用之人啊。”沈和熙感嘆道。現在王府內的人,連幾個識字的都沒幾個,能在他身邊伺候的小厮,侍衛中也沒有可心的。可以說他身邊除了一個岩奴在無可用之人。

“會有的,我聽說令狐先生就是這兩天就到,等他們來了,你想做什麽就放手去做,這敦良城是你的,你說了算。”

“嗯,他們想要欺我年少門都沒有。”青菜之事肯定不可能是曹通判一人所為,他代表的是整個敦良城官員。他們想要壓他這個王爺一頭,想讓他這個王爺當擺設,想都別想。

“我家小熙兒是最聰慧的。”李柏寒笑咪咪的抱着沈和熙往內殿走。

“那是。”被人誇獎的沈和熙臉皮可比城牆厚,得意洋洋的摟着李柏寒的脖子嘴都已經咧到耳根後了。他自己也感覺在對待當地官員事上他很機智。

這些貪官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他們都忘記這敦良城現在誰做主。

吃了早膳,沈和熙帶着岩奴上了山,而李柏寒最近似乎也挺忙,整日不是見不到人,就是在書房呆一整天。沈和熙很不明白,他有多少信件要看,怎麽就能在書房坐一天。讓他坐一個時辰他都感覺很難熬。

溫泉地帶已經被徹底清理了一遍,亂石堆和一些樹木早已經不複存在,一些小的溫泉也被挖開,離着近的幾個溫泉被連成一個,在這溫泉上架起了水車,把各個溫泉水引到一起,通過一個鐵水管流進溫室大棚內。

蔬菜大棚現在還只是一個框架,占地兩畝的溫室大棚看上去,是一個巨大大的長立方體。三米多高,北面是土牆,剩下三面準備用白晶當牆壁。

大棚最下面用混合土砌起來半米高的圍牆,每隔半米有一根木樁,木樁經過打磨,上面留有鑲嵌白晶用的凹槽。沈和熙問過當地百姓,敦良城春天的風很大,為了讓大棚堅固一些,沈和熙并沒有用太大塊的白晶,鑲嵌用的白晶大小約有一平左右。

溫室內總共繞了六圈水管,水管挺粗,成人拳頭放進去都毫不費力。三圈水管在底部,兩圈在中間,還有一圈在大棚頂上。這水管是沈和熙定制的,敦良城好多年攢下來的鐵礦都被用在這裏了。

這個靈感來自于暖氣,沈和熙以前的家在北方,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通暖氣,室內溫度基本都能控制在26度左右。這暖氣內流通的就是熱水,他不缺熱水,正好用來給溫室保溫。

煙囪一般的水管子今天開始安裝,沈和熙早早的就過來現場指揮。

支架昨天就已經上好,今天上午只需要安裝水管就行。沈和熙過來沒多久水管就鋪設好。

這100多個工人幹活就是快,沈和熙的溫室大棚才幹了小半個月,已經大體成型。現在只要上好白晶,整個溫室就算完工了。不過白晶堅硬,打磨麻煩,怕是這邊別院都蓋好了,這溫室大棚才能徹底建好。

“放水。”沈和熙一聲令下,幾個水車同時轉動,溫泉裏的水被灌入水管內。

過了好一會,水管另外一頭也開始冒熱水,不過這些水已經有些涼了,冷了的溫泉水又被水管引入溫泉內。如此就形成一個循環。

沈和熙用手試了試水管,水管很燙,看來這個法子還是可行的。

“停吧,今天把水管都安裝上,在通一次水看看,如果那裏漏水一定要修好,務必做到無一處漏水的地方。”萬一他開始種植蔬菜的時候,這漏出來的溫泉水,可是完全有可能把蔬菜燙死的。

“王爺放心,小人定會看管好,絕對不會出現水管漏水這等事。”方紫玉行禮道。他自從帶着人來給沈王爺蓋溫室大棚後,這日子過的也很是舒坦。先不說沈王爺人有多好,只這邊一天三餐都有饅頭吃,他就要給沈王爺磕頭了。

以前在鐵礦上,活那麽重,那些礦工一日三餐全是稀的。現在不僅有饅頭吃,只要他們給蓋起溫室大棚和別院,沈王爺還一人給他們一些錢。

給工錢這種事,是從來不會發生在流放之人身上的,但沈王爺卻做了,方紫玉感覺別看沈王爺是個孩子,但他是能做大事的人。

沈和熙見方紫玉人還算忠厚,溫室大棚和別院的事情就全交給他打理,沈和熙這人不會怎麽揣摩人心,也看不透人心。但他看方紫玉作為一個官差,那麽照顧那些流放的人,就感覺這人還不錯,最少是個有良心的人。把工地上的事情全交給他管理,他也算是放心。

沈和熙站在溫泉邊,看工人上水管。還沒等六層水管上完,他的一個親衛騎馬跑了過來。這上山的路還沒修好,這馬跑過來帶起一片塵土,沈和熙琢磨着,這是什麽急事啊,竟然跑的這麽拼,這老馬都要跑死了。

“禀告王爺,令狐先生剛剛回府。”親衛一個翻身下馬,單膝跪下說道。

“什麽令狐先生回來了。”沈和熙一臉的驚喜,他的智囊團終于到了。看來冬天之前他們敦良城就要上演一場好戲了。

沈和熙為了快點跑回去,他的馬車也不坐了,直接讓岩奴騎馬帶着他回王府。

這山路才修沒幾天,這馬跑的快了,塵土飛揚還颠簸的要死。一路狂奔回去的沈和熙可以說是灰頭土臉,頭暈腦脹。

他也顧不了形象,直接就跑進吉凝殿。一進殿門,就看到一個中年大叔坐在前廳。不用想他也知道這人是誰。

同樣灰頭土臉的令狐正和沈和熙對望了一眼,沉默片刻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這是兩師徒的第一次見面,場景着實難忘。令狐正千裏奔波,不敢耽誤一日,那邋遢樣可想而知。沈和熙一路跑回王府,一身的塵土,比令狐正好不到那裏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