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李柏寒借着燭光,拿着信件心想這麽一大批武器被他截了胡,也不知道他父皇收到消息後會如何想,不會派人來搶回去吧。
此時在永安城的李嘉悠怕是顧不上這些了,柳青雷已經幫他處理了小半年政務,朝廷內外還算穩定,就算有安錦王這個不安分的在,但短時間內他是不敢鬧騰的。
原因無它,李嘉悠這個新帝把太皇太後給幽禁了,幽禁的原因很簡單,在安順王造反的時候,她手上明明有親衛,卻不去管麗妃,最後讓麗妃把他幾個弟弟全都弄死了。太皇太後管理後宮多年,治她一個管理不善,造成皇子夭亡的罪,也沒人敢有什麽異議。
只是這個罪卻是在安錦王上書,求皇帝放太皇太後去他封地之後,這事情就有些微妙了。
為什麽新帝早不治罪,晚不治罪,偏偏在安錦王上書的時候治罪,這不是明擺着讓安錦王難堪嗎?
可此刻的安錦王也很無奈,他雖有反心,但老娘在人家手裏,他總不能不顧老娘安危,帶着兵打進皇宮吧。如此一來,他名不正言不順,就算當了皇帝也難以服衆。
安錦王現在是一萬個後悔,早知會出現現在的局面,當日他就應該冒險進入皇宮,最少把老娘搶出來。也不至于跟現在這般被動。
只要太皇太後一日在皇宮內,安錦王就要安分一日。柳青雷看着朝堂之內暫時沒什麽事情需要他操心,于是就跟李嘉悠說了一下,他要回柳家堡看看,順便去一趟敦良城。
沈和熙一個孩子,只帶了幾個忠仆在那邊過活,着實有些凄涼。他準備過年的時候在那邊陪他,反正他沒有妻兒,在柳家堡過年也是他一個人,怪沒意思的。
得了信的李嘉悠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原來這些日子柳青雷對他百依百順都是假象,他還是要離開的。他就不明白了,他好不容易當了皇帝,他也終于自由了,既然他來找自己,為什麽不留下來陪在他身邊一輩子。
自始至終李嘉悠都不知道柳青雷要的到底是什麽。
柳青雷要走,李嘉悠肯定是攔不住的。當日他已經耍了一次詐,留了柳青雷小半年,現在他總不能在用手段留人吧。
他本想着今年除夕兩人一起守歲的,現在願望泡湯,他也只能羨慕沈和熙,他可以和柳青雷一起守歲,等待新年的到來。
這一點上,李嘉悠父子倒是很像,都很羨慕沈和熙。
柳青雷啓程的日子已經訂好,李嘉悠寫了一封親筆信,讓他帶給李柏寒。還送了一堆給賞賜給他,并昭告天下,封李柏寒為逍遙王。不過他這個逍遙王沒有封地,只有個爵位。
除了封李柏寒為王,李嘉悠還選了一堆東西,讓柳青雷捎去給沈和熙。柳青雷看了一眼禮單,心中有些無奈,遠在敦良城的熙兒怕是并不需要這些古玩玉器,他最需要的是糧食。
Advertisement
敦良城是個什麽地方柳青雷很清楚,那邊土地貧瘠,最缺的是吃的用的。李嘉悠賞賜些只能看不能用的一點都不讨好。但他卻沒提醒李嘉悠,他把禮單折好放入懷中。像這種事情還是由他去做吧,李嘉悠身邊的人也好換換了,給敦良王的禮單都能寫成這樣,也是無用之人。
柳青雷吩咐身邊的人,讓他們出去多采購一些易于存放的蔬菜,糧食一起運到敦良城。并讓人捎信給禮部尚書,讓他給禮部右侍郎挪動一下,他不适合只個位置。當然他給禮部尚書的信件落款是李嘉悠。
去敦良城有兩條路,一條是旱路,就是沈和熙儀仗走的那條路。一條是水路,走華容江,逆流而上,直接到敦良府邊緣的的水城。
不過走水路限制比較大,華容江有的地方吃水深,有的地方吃水淺,想要走水路不管是人,還是帶的物品都不能太多。沈和熙當日連他的木床都帶着肯定是不能走水路的。
柳青雷就一個人,外加幾個侍衛,沒有沈和熙那龐大的王爺儀仗,他選擇走水路。為了怕秋天華榮江水位下降過低,他拿的東西分了三條船。
某黃道吉日清晨,一隊車馬從皇宮內行駛出來。馬車并不顯眼,也就比大臣平時坐的馬車稍微大一些。
李嘉悠冷着臉坐在馬車內,他的對面是柳青雷。柳青雷向來喜歡穿黑衣,今日也不例外,一身黑色勁裝,渾身散發着濃重的江湖氣息。而他對面的李嘉悠穿了皇帝的便裝,一身明黃倒是襯托的他更加溫文爾雅。
就這麽兩個氣場南轅北轍的主,竟然是一對,這緣分啊還真沒法說。
“好啦嘉悠,你就別生氣了,我總不能陪你在皇宮過一輩子吧。”柳青雷也很郁悶,自從李嘉悠知道他要走後,沒少跟他置氣,可他也沒有辦法,他一日想不明白,他就不會留在他身邊。
聽到柳青雷叫他嘉悠,李嘉悠擡了一下眼皮,道“怎麽就不能陪我在皇宮過一輩子。你是怕別人說你閑話嗎?有我在看那個人敢爛嚼舌根。”
柳青雷一個大男人住在皇帝的寝宮內,不可能誰也看不見。雖然李嘉悠下令太監宮女不準外傳,這整個後宮,前朝都知道皇帝寝宮內住着一個男人。
而且自從這個男人來了以後,皇帝在沒寵幸過任何一位妃子。這不是明擺着,皇帝喜歡男人,不喜歡後宮的宮妃。
好在李嘉悠不缺兒子,李柏寒有兩個哥哥,四個弟弟,加上他正好七個皇子。既然有皇子了,皇帝喜歡個男人的事情,就不是大事,前朝的大臣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不去觸皇帝的眉頭。
就連言官們也沒有因為此事上過折子的。反正青木男風是盛行已久,朝堂上的大臣家裏都會有一兩個男侍,普通平民中更是有娶男妻的。平民都如此,他們皇帝養一個男侍他們也就當沒看見。
前朝不關心,可不代表後宮不關心,後宮那些想要争寵宮妃,都要恨死柳青雷了,也不知道她們派了多人天天去盯着他,只等尋了空子給他一下,把他弄死最好。弄不死皇帝不喜歡也很好。現在他要走了,宮妃們簡直都要放鞭炮了,她們的皇帝終于要回歸後宮了。
這宮妃中要數皇貴妃張氏最為關心皇帝身邊的事。
李嘉悠的嫡妻失蹤了,他也沒封她為皇後。沒有皇後的後宮,皇貴妃就最大,剛開始她還很慶幸,幸好皇帝現在喜歡男人,如果他寵幸那個女人她晚上怕是就睡不安穩了。皇帝喜歡一個女人,代表這後宮內又要多幾個皇子,又有人要跟她掙皇後的寶座。但如果皇帝喜歡男人,這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她伺候李嘉悠多年,非常熟悉他的脾性,這麽多年來他也沒對誰長情過,能讓一個男人在他寝殿內住了小半年,可見這個男人非常得他心。一個男人拴住了皇帝的心,她這個皇貴妃還是很高興的,青木國可沒有立男後一說。以後等她兒子當了太子,皇帝就必須立她為後。到時候皇後的寶座就白白送到她手裏,後宮的那些嫔妃就算掙破頭,也是無法撼動她位子的。
不過張貴妃也有她的煩心事,她收到消息說李柏寒在敦良城,開始她沒當回事,反正一個失蹤的皇子而已,他早就被皇帝遺忘了,也不會掀起什麽風浪。可前兩天皇帝突然下旨,封了李柏寒為逍遙王。如果有封地也就罷了,可偏偏他沒有封地,她就有些猜不透皇帝想要做什麽了。沒有封地的皇子是可以住在永安城的,難道皇帝想要傳位給他。
這可不行,她的兒子雖不是嫡長子,但也是長子,她現在是皇貴妃,只比皇後差那麽一點而已。她是絕對不允許有人撼動她兒子的太子之位。
聖旨前腳下,張貴妃就派了一隊人去敦良城,如果李柏寒死在敦良城,就算他是逍遙王又如何,那龍椅他是別想碰一指頭。
倒黴的李柏寒就因為李嘉悠的一道聖旨,被張貴妃惦記上了。可李嘉悠的本意是,先給李柏寒封個王,正了他的身份,至于封地他還是想見到他以後問問他的意思。看他喜歡那裏,他在給封地。
李嘉悠好心又辦了壞事,也不知道李柏寒知道後,會不會拿着錘子來敲敲他父皇的腦袋,問問他是不是柳青雷走的時候,把他的腦子也帶走了,以後下聖旨之前多想想,別總是給別人帶來無限的麻煩。
這張貴妃剛派人去除掉李柏寒,馬上又受到消息柳青雷要走。這得寵的男侍走了,那皇帝以後不是又要往後宮跑。她的得敲打敲打後宮的嫔妃們,想要勾走皇帝的心沒那麽容易。
把皇帝擋在後宮之外,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送個男侍過去,至于人選,就讓她父親去操心吧。
抱着同樣想法的人還真不少,柳青雷走了不到三日,就有人一些年輕漂亮的男孩派去伺候皇帝。本來就很郁悶的李嘉悠見了這些男孩,更為氣憤,連續三日上朝都黑着一張臉,這時大臣才知道馬屁沒拍好,拍馬蹄子上了。
相比李嘉悠的郁悶,得到自己舅舅要來消息的沈和熙,這些天倒是很開心。他這邊有條不絮的按照他的想法建別院,建蔬菜大棚,沒事偶爾吓唬一下那群官員一下,這日子那是無比的滋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