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在跟家裏人談過之後, 李立軍跟李立民就開始準備起在市裏找工作的事宜。
在這個時候,高中生還是特別吃香的,這不, 李立軍跟李立民才來到第一家個貼着招工信息的工廠, 說自己是安成高中的學生, 那坐在門口填寫招工表的員工,就把原本還漫不經心低着的腦袋擡了起來。
他一臉驚訝的看向李立軍跟李立民,“你們兩個都是高中生?”
“讀幾年級了?你們不準備考大學嗎?”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 只有要去考大學的學生才會念高中,其他要是不打算考大學的學生, 在中學的時候, 就開始考職業學院。
這會兒的職業學校, 可是也是會分配工作的,标準的鐵飯碗。
正是因為這樣,在聽到這兩個高中生說來找工作的時候,這位在工廠門口填寫招工表格的老員工才會這麽吃驚。
畢竟,這兩個人說不定就是未來的大學生啊, 這含金量可比他們廠這一片都是小初中畢業的人, 高上老大一截了。
為了确認這點, 這位員工還問了好幾遍,他們真的不打算考大學了, 正要來他們工廠工作?
“嗯”李立軍也不瞞着,直接跟人說道, “您也知道,這段時間學校不安生,而且我們這會兒才高二,離考大學還有一年的時間, 這一年的變數太大,我跟我弟弟也不願意去賭那麽點變數。”
聽到這話,這位員工也想起了這段時間越鬧越大的這場運動,想到這,他對這兩兄弟願意來工廠上班也都表示了理解。
“行,我這就把你們的信息填上去,等過兩天你們在來廠裏一趟,進行一場招工考試就可以來廠裏上班了。”
沒錯,這員工說的就是可以來廠裏上班。
畢竟,他可不覺得,這兩個高材生會連個小小的招工考試都考不過,所以這工作會落到他們頭上那肯定是穩穩的。
事實也正是這樣,李立軍跟李立民還沒去第二家工廠咨詢招工信息呢,那邊的考試結果就出來了。
兩兄弟二話沒說都上了這個工廠的招工名單,就這樣,兄弟兩人直接就進了鋼鐵廠,成為一共工人。
Advertisement
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李家人都為李立軍二人高興,為此,他們還在家裏做了一頓好吃的慶祝了下。
只不過,在晚上回到房間之後,李大河的表情倒是有點落寞。
林衛虹看着自家老伴的表情,不由的樂了,“還惦記着呢?”
李大河悠悠的看了眼林衛虹。
那有點哀怨的表情,差點又沒把林衛虹給逗樂了,“行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立軍跟立民能在鋼鐵廠上班,放在別人家可是件大好事,你這咋這副表情呢。”
“我也為他們高興的啊。”李大河忙不疊的道,“只是……”
他一想到自己原本的打算,心情就又低落了下來。
林衛虹上前坐在他的邊上,“我知道你的想法,不過,立軍跟立民要是真想從軍,早就在上高中鎮上來人招兵的時候,就從軍了,哪裏還等到這會兒。”
“那會兒不是還想考大學嘛。”李大河強行解釋道,“現在考大學也沒希望了,我這不才想這件事了嘛。”
對于從小沒受過教育,只有跟着八路軍去打戰的時候,在部隊裏識過幾個字的李大河,生平最崇敬的就是部隊裏的那幾個能讀書寫字的。
所以,在對家裏人的教育方面,那是只要孩子願意,二話不說的就都給供上。
可現在讀書考大學這事只能放下了,當兵被他當做一輩子最榮耀的事情,就又從被他從心裏翻出來了。
可惜的是,這兩個孫子在這段時間裏提都沒提到過當兵的事情,不但如此還對市裏各種工廠找工熱心的不行。
這就讓李大河沒發把自己的打算提出來了,再加上他把找工作這事想的太難了。
畢竟,這工廠裏的活都一個蘿蔔一個坑,這兩個還差一年畢業的高中生,這麽可能這麽快就找到工作。
所以,他打算等到兩個孫子受點挫折見識到找工作的不易之後,再把自己的打算說出來。
這樣,就能順理成章的把兩個大孫子送到部隊裏了,可他哪知道,因為這場運動的原因,工廠的工人不但浮躁了起來。
有些領導更是因為成分的問題,被工人找了不少的麻煩,還被拉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工人為了發展自己認為的偉大革命,直接沖昏了腦袋辭職不幹也不是沒有。
可鋼鐵廠不能不幹啊,缺了空的工人不補上去,怎麽完成組織上交代的任務,怎麽為人民做貢獻啊。
這不,在這樣的情況下,鋼鐵廠招工那簡直就是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再加上,李立軍跟李立民本身的文化夠,就算是在平時都是工廠招工的大好人才,在這樣浮躁的情況下,還能找到能沉下心來找工作的人,那還不當場給定下了。
所以,在還沒有走流程進行招工考試的時候,在門口進行招工的副廠長,就定下來要把這兩個人給留下的想法。
沒錯,那天,在門口給李立軍兩個填寫招工信息的老員工,就是這個廠鋼鐵廠的副廠長。
要說這招工件事按照往常來說,是不該由副廠長來進行的。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是特殊嗎,原先的那個廠長以前家裏出過資本家,這在現在可是被□□的頭等對象。
不過,這個廠長人很精明,在看到勢頭不妙的時候,就找找的找好關系,在某些工人準備拉他出來□□抄家前,就悄咪咪的偷渡去港了。
其他幾個廠裏的高級領導,又因為工人的動亂被整的焦頭爛額,只有上面還沒有派下新廠長,一下子沒有什麽事的副廠長閑了下來。
所以,這招工這件事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不過,也多虧了李立軍跟李立民碰到時候了,兩個都是中下貧農的高中生,而且家裏長輩以前還跟着八路軍一起打過仗,是個退伍的老兵。
這種家庭成分本來就根正苗紅,在這個特殊的時候,不招他們進廠,還能找誰進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大河的打算不就還沒有說出口就流産了嘛。
李大河想到這,不由的嘆了口氣,“早知道這樣,我就該先跟立軍立民提去當兵的事情。”
“行了,你就是哪個時候跟他們提了,他們也不一定會去當兵,而且……”
林衛虹一想到李大河在部隊的時候,好幾年見不到人影,而且就算是放假回家,部隊裏來封信或者是電報,就要快速的趕回去。
除了這些之外,她還要擔心李大河會不會在某次戰争中就失去性命,只留下部隊裏送來的一分遺書。
一想到自己那些年提心吊膽的情況,林衛虹就覺得兩個孫子能在市裏的鋼鐵廠上班,那簡直是在好不過了。
李大河看着林衛虹慶幸的表情,還能有什麽不明白呢,他深深的嘆了口氣,握住了林衛虹的手,“那些年,真是辛苦你了。”
這件事過去之後,李家就為李立軍跟李立民,進廠上班的事情忙活了起來。
畢竟,兩個兒子都要去市裏上班這可不是件小事。
在忙活了幾天,又去廠裏看了看工廠給兩個兒子安排的雙人宿舍之後,李家人才徹底的安心了下來。
一閑下來,村裏的人就開始暗悄悄的打聽,李家這幾天頻繁進進出出的到底都幹什麽去了。
有些眼睛尖的更是好奇的問了起來,“夏禾,你家立軍跟立民這幾天,不是放暑假了嗎,這麽這幾天都不見他們的人影啊。”
“對,他們是去他姥爺家了嗎?”說着,這位大嬸還看了眼坐在夏禾邊上的李寶素,“不過,這去姥爺家咋不把素素給帶上啊?”
聽到這話,正在跟小松鼠玩耍的李寶素,不由的擡起了腦袋,“才不是呢,大哥二哥才沒有去姥爺家呢!”
“那他們幹嘛去了啊?”
“對啊,這都快個把星期了吧,咋都不在家裏待着呢,馬上可都要秋種了啊。”
“他們今年可沒空在家裏幫忙秋種了。”夏禾笑着說道。
“沒辦法在家裏幫忙?那他們幹什麽去了?”
“哦,我家立軍立民在鋼鐵廠找了份工作,這會兒已經在工廠上班了。”夏禾這話一出,邊上的人全都震驚了。
“你說什麽?你家立民立軍,這會兒已經在工廠上班了,而且還是在鋼鐵廠?”
“嗯。”夏禾點頭道,“都已經上了好幾天的班了。”
“可、可他們不是還在念高中嗎?這麽會這麽快就在工廠上班了呢?”
“對啊,你們家林子不老說要供他們上大學嗎,這會兒好像離高考還有一年吧,他們怎麽就去上班了呢,那大學還考不考了啊?”
“這還考什麽啊,上大學哪裏有在鋼鐵廠上班來的好啊!”
“是啊,鋼鐵廠那可是鐵飯碗啊!”
“對啊,這麽大的一件事你們怎麽不能我們說呢!這可是在鋼鐵廠上班啊!多大的喜事啊。”
“這不是前幾天還沒有确定嗎。”夏禾在看着大家羨慕的表情時,那笑容就沒從臉上下去過。
“你們這也瞞的太好了吧!”
“是啊,我要是家裏有一個人在鋼鐵廠上班、不,只要是在工廠上班,我都給嘚瑟起來,你這兩個兒子都進鋼鐵廠了,你們都沒吱個聲,今天要不是我們問起來,你們是不是還打算瞞到底了。”
“這不是沒有機會說嘛。”夏禾笑吟吟的道。
在夏禾說出李立軍跟李立民在鋼鐵廠上班之後沒出半個小時,整個村裏的人都知道了,李家那對雙胞胎進了市裏的安成鋼鐵廠。
一聽到這個消息,整個村裏的人都熱鬧了開來。
李家更是擠滿了熱情的村民們,只見他們紛紛向李大河李林等人打聽,李立軍跟李立民是怎麽進的鋼鐵廠,鋼鐵廠招工都有什麽條件。
當知道,李立軍他們是因為是高中生,不僅在校成績好。而且,在入場考試中還雙雙考了前兩名,才被鋼鐵廠給入取的時候。
村裏原本還不看中家裏娃子成績怎麽樣的大人,紛紛都是臉色一變。
看那情況,要不是還想再李家多打聽點什麽,估計這會兒已經沖回家裏,給那幾個每次考試只拿個位數或者連試卷都不願意帶回來的娃子們,來場混合雙打了。
不過,就算是這樣,這頓打還是挨不過去的,這不,從村裏這此起彼伏的哭嚎聲,就能知道那些不愛學習的娃子們,正在被家長抓着教訓呢。
在這件事情過後,村裏的人一下子對家裏孩子的學習抓了起來。
原本還打算趁着暑假好好玩耍的娃子們,都被家長按在了家中,寫起了作業。
而就在這個時候,有消息從外面傳來,高考取締了,這批的高中生非但不能高考,而且還要自己想辦法找工作。
要是沒有找到工作的話,很有可能要被安排下鄉。
要說到下鄉,這會兒可不是件什麽好事。
原來,知青下鄉的運動從五十年代就開始進行了,在當時很多受過教育的知識青年,為了響應首長的號召,來到偏遠的農村、農場,參加墾荒運動。
這場運動一下來,已經持續了十年多的時間了,這十年下來,那些本激情沖昏了頭腦的人,才明白這一沖動下鄉,就回不去了。
所以,在聽到這會兒國家取締了高考,并且還要大力安排學生下鄉的時候,不論是學校、整個社會都震動了。
原本還在搞運動的學生,一下子也被這個消息給震住了,他們可都知道這些年去下鄉的知識分子都是什麽情況的。
一想到自己會被下鄉,而且說不定還要在農村裏安家生子的時候,這些人立馬都騷動了起來。紛紛開始找關系的找關系,找工作的找工作。
那些以前還說李立軍跟李立民蠢,放着以後好好的大學生不做去工廠裏當工人的學生,這會兒更是後悔的臉都青了。
這要是讓他們知道會有現在這麽些事情,他們怎麽說也要先把自己的工作給安排好啊。
這下好了,這場運動大力開展開,所以滞留在市裏的知識分子都要被安排下鄉,他們要是找不到工作,那後果……
作者有話要說: 預收文 穿越之我在古代海邊搞基建
這是一個穿越到古代小漁村的故事
喜歡的小夥伴點下收藏喲(^з^)~,,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