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他們是來憶苦思甜的, 自然就不能整天玩玩鬧鬧,盡管現在上山下鄉已經被廢除了, 指導員還是找了村長好好說了說, 希望他能夠給孩子們安排一些事情, 體驗體驗生活的不易。

村長覺得這可真是難題了, 這些年可和原來不一樣了, 就說以前的知識青年們下鄉吧, 他們也不敢使勁折騰人家的, 就怕人家後面回去起飛了,雖然說資産階級都是王八蛋,但是SD省嘛, 官威是刻在骨子裏面的,到底還是不敢怎麽折騰那些知識青年,現在換成了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們, 那就更是不敢動手了。

這以後可都是要當官的,萬一一個不小心正好就分到了他們這邊呢?或者是一直都記恨着在這裏受到的待遇和上面請示了調過來呢?

到時候他們的死活還不完全就就是這些人的一句話?

肯定不能得罪的啊。

可是人家大學生指導員又都過來說要讓給這些孩子們安排些活兒……他也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麽做才好了, 冥思苦想了好一會兒, 才想出來了一些比較輕松的活兒。

“這樣吧, 就讓孩子們去給希望小學當幾天的補課老師,還有幫着村裏面家裏缺少勞動力的人家割點豬草,拾點柴火, 做幾頓飯吧。”

指導員當初也是上山下鄉過的, 那日子可真是要命, 一聽村長這麽說, 他頓時就皺了皺眉頭,覺得這樣子的活計根本就不算活計,實在是太輕了。

“村長同志,你不用顧慮這些孩子們,就算是為了國家能夠更好,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能夠更上一層樓,你也不能嬌慣這些孩子們,這些孩子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只有經歷了足夠的磨煉才能成長,你使勁給他們折騰就是。”

村長用狐疑的眼神看向指導員:真實原因真的這麽憂國憂民?

指導員哼了一聲:老子當初上山下鄉累的差點就折在那大山裏面,現在這些小東西卻只需要意思意思就行了?天底下哪裏有這麽好的事,必須給我使勁折騰!

村長:……

早說嘛。

這麽說他就懂了,盡管他有些怕這些大學生,可是大學生們的老師,他更得罪不起,直接就一張嘴安排了一串兒活計。

“正好這夏天,很多莊稼都熟了,我們得趁着這個時候趕緊摘下來弄到城裏供銷社給賣了,要不然就賣不上好價錢了,就是這幾年不是鼓勵創業嘛,不少年輕人都進城打工去了,留在村裏的都是些女人小孩或者上了年紀的,這莊稼熟了最怕下雨,一場雨就能給全毀了,這幫忙收割也麻煩你們了。”

指導員可滿意了:“不麻煩不麻煩,年輕人,為了國家做出點貢獻是應該的。”

Advertisement

他都已經能夠想得到自己手底下這群小崽子們的表情了。

回去這麽一說,果然這些小崽子們都紛紛露出了牙疼的表情,還有幾個直接就翻了白眼,他心裏面一陣樂呵,表面上卻嚴肅的要命:

“都咋了?不想幹啊?我和你們說,我們當初上山下鄉,比你們要厲害多了,現在這點苦你們都受不了,還想不想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了?”

年輕人都受不了激将法,立刻就熱血沸騰了,號子一下子就喊到了天上:“想!”

指導員:計劃通。

“那行,現在我和你們說說這半個月裏面我們要做的事情,要幫忙給希望小學的孩子們當老師,還要幫助困難戶,還要幫忙收割地裏成熟的莊稼,讓農民們能夠盡快的送到城裏供銷社賣了。”

“咱們一共有二十二個人,我是你們的指導員,不算,蘇君緣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一定也有安排,也不算,就按照二十個人來計算,我們分成三組。”

“給孩子們當老師的不用太多,去三個,輪流着來,每天一換;照顧困難戶得幫困難戶做飯喂豬,去六個,也是輪換着來;剩下的十一個就幫忙收莊稼,也是輪換,有異議嗎?”

沒有人表态的,這些孩子們都還不覺得到底有什麽累的,都覺得就是簡簡單單的事情,蘇君緣想要給他們點蠟燭。

盡管指導員沒有給她安排活計,她還是舉起了手。

“指導員,你的安排挺好的,只是對于同學們來說太過于嚴格了一些,能不能做六天休息一天?同學們總共只能留在我的老家半個月,我老家的人都熱情好客,不能好好招待客人卻反而要客人幫忙做事,大家良心都過不去啊。”

指導員想了想:一直壓着這群小子們做事好像也确實容易引起反彈,要是做出來什麽極端的事情就不好了,畢竟當初開會的時候,學校領導可是再三強調過一定要注意孩子們的安全的。

再想想這些城裏孩子們的做事能力,他也就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下來:“那就做五天休息一天,最後再留兩天休息的時間。”

這二十個大學生還有些不服氣,覺得指導員這是看不起他們,都在心裏面下定了決心明天開始要好好表現,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樣子,好像他們一個個都是做農活的好手似的。

蘇君緣喝了一口野菜粥,心裏面在想明天一天結束以後還能站在這裏神氣活現的到底還有幾個。

第二天同學們就按照昨天說好的輪流去幫忙了,因為大家都不知道照顧困難戶和幫忙收割到底有多累,只知道當老師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沒有什麽人想要去當老師,最後還是四個最不會拒絕人的男同學被挑選了出來,不太高興的跟着村裏的小孩去希望小學那裏準備上課。

這兩年因為村裏出了好幾個大學生的原因,前明坡村讀書無用論的聲音已經沒有以前那麽強烈了,只要不是家裏特別困難的人,還是希望自己家孩子能夠多讀讀書的。

哪怕是上到初中畢業也好,最起碼還認識字,實在不行還能進城打工的,哪裏像她們這些老一輩,一輩子就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就算是想要進城打工都不行的。

要是沒有這個機會也就罷了,現在正好村裏面來了一群京大的大學生,以後還是要當官的,聽說要來教他們的孩子們幾天,都樂的合不攏嘴。

仿佛只要被大學生教兩天以後他們的孩子們就能直接考上大學一樣。

昨天晚上大學生們興奮的一晚上沒有睡好,前明坡村的不少村民也都是一樣,他們都在叮囑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這幾天有不懂的就問,如果都懂了,那也要想方設法的和那些大學生們多聊幾句的,如果能夠成功抱上一條大腿,那就更好了。

小孩子們更是高興。

比起來幫着家裏面幹活,當然還是上學要舒服一些,坐在教室裏面回答問題就好了,更何況今天還是一群沒有見過的大哥哥,穿的幹淨,看起來也和他們那些動不動就打人罵人的老師要文名很多,昨天見面的時候還給他們零食,怎麽看都比跟着家裏面收莊稼要好太多。

低年級的孩子們不配合,希望小學原來的老師們便讓大學生們給三四五這三個年級的孩子補課,原本還擔心孩子們不配合的大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才感覺出來不一樣了。

這些村裏面的孩子們太懂事聽話了,上課的時候不吵不鬧的,想要叫誰起來回答問題也都一個個手舉的老高,眼睛裏面亮閃閃寫滿了“叫我”,和他們那些一聽到學習就愁的滿地打滾的弟弟妹妹們完全不同。

他們擔心碰到的情況根本就沒有發生,這些孩子們聽話的不得了,讓寫字就寫字,讓讀書就讀書,還都特別高興,特別賣力,看着這些孩子們認真學習的樣子,教書的大學生們都感覺有一種奇怪的榮譽感正在心裏面冉冉升起。

好像……當個老師也不錯?

比起來這邊的情況,照顧困難戶那邊的大學生們就要傻眼了。

這年頭大家都不富裕,不過能夠被評選為困難戶的,到底都是有着各種各樣超人一等的難處的。

其他村子裏面的情況蘇君緣不清楚,不過他們前明坡村的困難戶有四家,其中最輕的是一對兒不走運的老夫妻,三個兒子都在他們前面上了黃泉路,兩個閨女也都各自成家了,不方便照顧;

最重的是一對四十不到的夫妻,女的是個傻子,男的智商也有點低,兩個人還有三個傻孩子,以前男人的父母還能照顧照顧他們,結果在三年前,男人的父母雙雙不堪勞累喝藥自殺了,只剩下了這一家子,要不是還有幾個遠親時不時照顧照顧,他們這一家子早就餓死了。

這一家子都不是智力正常的人,自然就比較的不像話,女的不會照顧自己的孩子,男的照顧個女的就很費力了,三個孩子自然是照顧的不到位,最大的那個孩子都六歲了,連走路都不會,就會滿地亂爬,還穿着開裆褲,什麽時候想上廁所了直接就一撅屁股,根本就不分時間場合。

整個家裏面都亂糟糟的,大人小孩的身上都散發着一股子臭味。

前來幫助困難戶的六個大學生一進門就拉下了臉。

幫着收割莊稼的大學生們也終于知道他們原來想的多美了,收十個二十個還行,就和玩一樣,可是收上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一擡頭看着還有老大一片,根本就不見減少的,他們就知道這任務到底是多艱難了。

這時候沒有防曬霜,這是七月,太陽毒辣辣的照在人的身上,曬得人皮都疼,等到了晚上回來休息吃飯的時候,都一個個黑成了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