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蘇君緣本人對沈子桉并不反感, 蘇珍和喻傑也想要讓兩個孩子趁早定下來圖個心安, 就連沈子桉的君緣從來沒有見過面的父母, 對于他們兩個的相處也沒有半點意見,在沈子桉發了加急電報的第二天就開始往這邊趕了,坐了整整一個晚上的火車,連口水都沒有顧得上喝, 就來蘇家提親了。
誰也不知道兩家子到底是怎麽談的, 反正到了晚上,蘇君緣和沈子桉定親的日子就直接出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蘇君緣整個人都是蒙的:好歹這種場合也應該聽一聽她的意見吧?
“媽, 不是, 你們怎麽突然就連日子都商量好了?不是就想要初步商量商量的嗎?”
蘇珍一邊打着毛衣一邊聽着君緣的話, 連看她一眼都沒看:“聽什麽?你其實不想和沈子桉在一起?不想以後你們兩個人正大光明在一塊不被我們大人打擾?”
“……其實還挺想的。”蘇君緣老老實實就承認了。
“那不就得了?”蘇珍終于舍得放下手裏的毛衣看一眼君緣了, “你這孩子怎麽就是算不清賬呢?”
蘇君緣:……
她就是覺得有些太順利了,也許是前世看婆婆媽媽的電視劇看多了,總是感覺兩個人談戀愛定親結婚一定會受到來自三大姑五大姨婆婆公公的輪流鄙視, 現在這麽順利總讓她感覺有些不太現實。
電視劇雖然來源于生活,不過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和電視劇裏面的那樣焦頭爛額,蘇君緣定親後的小日子倒是過得比原來好了不少。
前明坡村的人都知道一旦定了親就代表十有八九這兩個人要成, 原本還想要給沈子桉和蘇君緣介紹對象的人家都消停了下來,就算都覺得有些遺憾, 也沒有人想要用過激的手段的, 除了劉男男娘家那邊還在不停的鼓搗已經徹底慫包的劉男男替他們出頭之外, 沒有人整天想着來拆散他們兩個人。
也沒有人再看到蘇君緣和沈子桉在一起就說些難聽的閑話, 最多就是說兩句小年輕分不清楚場合膩膩歪歪,也不到他們跟前說。
茉莉和木乃伊小哥哥兩個人算是BUG了,先不說茉莉一個女人,卻比十幾個大男人還要能幹,單說木乃伊小哥哥用野生草藥做出來的膏藥,不管昨天搬了多少東西,肌肉多酸疼,只要擦傷這草藥美美的睡一晚上,第二天起來照樣神清氣爽,啥事兒都沒有,大壩的修建特別順利,等到蘇君緣和沈子桉回學校上了一個月的課,大壩就徹底修好了,已經投入使用了。
也是巧合,大壩投入使用不到半個月,降雨就突然多了起來,一場場大雨弄得城市裏面地勢低窪的地方都已經開始積水了,SD省其他有大河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修建堤壩的村子,都紛紛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只有前明坡村這一條大河,因為及時修建了堤壩,不管是上游還是下游都沒有遭受什麽損失。
最多就是君緣養魚養蝦的那幾家因為第一次面對暴雨經驗不足,稍微跑了一點魚蝦,也還是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并沒有什麽損失,甚至因為塑料大棚,他們在莊稼地裏面的損失基本為零。
君緣本來正愁應該怎麽和前明坡村的村民們推廣塑料大棚技術呢,這機會就正好送上門了。
Advertisement
因為多日的暴雨,整個前明坡村的村民們都認識到了塑料大棚的威力,都紛紛來和那三家人家取經,早就和君緣通好了氣的三家村民們說辭一致:
“這是君緣那孩子提出的,我們三家覺得還挺有新意的,覺得能行,于是就讓君緣幫着弄得,你們想要大棚,我們得先和那孩子商量商量。”
這是在給蘇君緣造勢,蘇君緣以後是要發展前明坡村農家樂的,單純靠她一個人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必須要整個村子團結一致,沒有什麽是比利益更加讓人們團結的了。
原本就不多的幾家子喜歡說蘇君緣閑話的都傻眼了。
原本就和君緣關系很好的幾家子卻是高興了。
這要是換成一般人,可能就真的不給他們弄大棚了,可是君緣卻沒有這麽計較,她本來就是希望村子能夠團結一些的,這樣做只是為了增加自己在村民們心中的重量,知道她決定做的事情都是能夠增加大家的利益的,這樣一來她以後再推廣什麽事情,反對的聲音就會小一點了。
蘇君緣揉了揉眉心,覺得不管什麽時候,想要向人民推廣一項新的利國利民的事情都不簡單,只有讓他們看到能夠到手的利益,他們才會真的用心去做。
塑料大棚在前明坡村一個一個的建造了起來,蘇君緣還讓他們用茅草編造了草棚子,讓它們等到下雹子的時候蓋上去,塑料能擋住雨,可是不能擋住冰雹,還特別交代了塑料怕火,讓他們平時多注意。
有了塑料大棚,前明坡的村民們不需要整天擔心蟲子和麻雀偷吃了,只要等到需要授粉的時候進去人工授粉就好了,雖然累一點,但是心裏面快樂,幹完農活正好下雨的時候還能就幹脆躲在裏面不用冒雨回家呢,省了不少力氣。
第二年的糧食産量就足足提高了一半,還都是一等糧,村裏人多賣了錢,對于蘇君緣說的話就更加的信服了。
這池塘裏面的魚蝦也養了接近兩年了,按照規則都已經可以捕捉了,蘇君緣就是擔心因為沒有後面那些技術産量不多才多養了一年,現在的時機應該差不多了,特意和學校那邊請了幾天假,蘇君緣和沈子桉回到了前明坡村,一起準備撈魚蝦。
知道這也是蘇君緣鼓搗出來的新鮮玩意兒,前明坡村的村民們都跟着過來看熱鬧,這些年國家發展的是越來越好了,魚蝦這些東西也慢慢都開始賣上價位了,八零年的蝦一毛錢一斤,到了現在都賣八毛了。
要是看看這東西産量大,這不君緣還在這邊呢,好好和她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家也養着點這玩意兒。
村裏人現在已經不敢再把君緣單純的看做小孩子了,在他們心裏,君緣比村長地位都高,村長也沒辦法,誰讓他想不出來這麽多賺錢的點子呢?
養殖水域是用網子給隔開的,面積可不小,老大一片,村民們站在河岸上,看着兩艘小船拖着漁網從裏面一直到岸邊,然後把繩子扔給村民們,村民們早就自覺地分成了兩隊,接過繩子就開始往岸上拉。
我的那個天,繩子那頭那個沉啊,一陣一陣的波動從那頭傳過來,根本不需要親眼所見,他們就知道網子裏面都是活物,心裏面一陣陣激動,手上的力氣就更大了,随着網子慢慢接近岸邊,原本平靜的水面就好像炸了油鍋一樣開始濺起水花,越來越大,終于能看到網裏面的情況了,就連見多識廣的老人都合不攏嘴了。
這裏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魚蝦,活蹦亂跳,一個個個頭老大,這一網子下去少說也得有個幾千斤,要不是他們人夠多,恐怕就直接被魚拉進去了。
蘇君緣也沒有料到這樣的場面,這還只是一網子,水裏面還有更多,怕是今兒直接就要發財。
當天晚上村長就代表整個村的人來請蘇君緣了,蘇君緣也不是那種矯情的人,只有一句話:以後她交代村裏人做什麽事,大家一定得盡力配合。
不然?哼哼。
魚蝦可不好伺候,還是大規模養殖的,萬一有個病,大家夥兒都跑不了。
吓得本來還想要占了便宜不出力的人家都老實了,哪怕後來蘇君緣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農家樂的在當地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想法,他們也只是默默的記在了心裏,并沒有敢提出什麽意見。
又過去了三年,蘇君緣和沈子桉考上了研究生,前明坡村的道路已經被他們和那三家聯合出錢修理的幹幹淨淨,在某一天,村民們突然收到了君緣的加急電報,上面只有幾個字:按照以前說過的農家樂行事。
前明坡村的村民們立刻就井然有序的行動起來了,撿垃圾的撿垃圾,掃大街的掃大街,把河道清理幹淨的清理河道,往已經有了規模的散養樹林裏面放兔子和雞鴨的,撒糧食吸引魚的,往蔬菜地裏面灑水讓蔬菜顯得更加新鮮的。
等到中午十二點,一行打扮的特別時髦的城裏人扛着攝像機歡天喜地的來到了前明坡村。
前明坡村農家樂,從此一炮而紅,成為了多少人心中的度假勝地,獲得了上面的表揚,來前明坡村游玩的人們除了過年那段時間,幾乎是全年無休,一天來好幾撥,前明坡村很快就扔掉了貧窮的帽子,成為了有名的小康村。
證明了這個模式的可實行性,蘇君緣也沒有瞞着,她現在已經是國家的幹部了,提出一兩個小建議還是可以的,領導們在另一個貧困村做了實驗,發現确實能夠改善經濟狀況之後向全國大力推廣,盡管不能像前明坡村一樣迅速致富,但是也确實極大程度的改善了落後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
同年,沈子桉受到蘇君緣的影響,研究出來了一種新的改良玉米,一年能成熟三次,産量還不低,最關鍵的是對水分的需求極低,就算是在荒漠裏面也能種植,幹旱地區人們的基本收入有了保障。
兩個人已經相當成功了,兩家都急着讓他們結婚,兩個人卻一點都不着急,各自忙于各自的事業,一直等到沈立國都滿嘴燎泡了,兩個人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領了國家承認的結婚證。
至于婚禮?
太浪費時間了,不需要,反正他們兩個一直都在一起,感情好到根本就容不下第三個人。
蘇珍已經徹底放棄管教蘇君緣了,反正閨女比她有出息多了;至于沈子桉的家人,他們兩口子本來就是研究狂,事業狂,當然更加不會有意見了。
兩個人結婚三年,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一直都沒有孩子,沒少被蘇珍念叨,正好在這時候沈子桉的父母老蚌還珠,又生了兩個男娃,沈子桉直接就去結紮了。
蘇君緣和沈子桉兩個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到長大以後結為夫妻,死後同穴,一共認識了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