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國破

永亨五年,暮春之初,平羌城合城籠罩在一片不祥的死寂之中。

淩霄帝窦庭槐有疾已經數月,身體每況愈下,藥石罔效。

三月初三日,微雨,子夜時分,老太監引進來一人,這人身着素淡的天青色袍子,就跟門外那綿綿的雨夜似的,不見顏色。

淩霄帝掙紮着坐起身來,招手:“來,庭桂,你坐。”

來人是淩霄帝的同胞弟弟,現在的閑王爺—窦庭桂。

窦庭桂規規矩矩地行了君臣大禮,這才在老太監搬過來的一把椅子上坐下。

淩霄帝靠在床頭笑意藹藹地看着窦庭桂,上下打量了一遍,言道:“庭桂啊,數月不見,怎見你又清減了,可是有勞心費神之事?”

這幾日,淩霄帝的身體倒比前些時日見強了些,雖然氣色蒼白,說話倒不像之前那般氣喘難言。

窦庭桂垂首應道:“勞陛下記挂,臣生活清閑,并無不順之事。”

态度謙恭生疏有餘,兄弟間本該有的親昵關心不足。

淩霄帝靠在錦墊上幽幽嘆了口氣,說道:“我還記得幾年前,那時你的眼睛裏有神采,行止間潇灑恣意,那時我就想,我什麽時候也能像你那般,仿佛這世間沒什麽事是能困住你的。這才幾年光景,你倒開始變沉穩了,老氣橫秋的,就連相貌,都變得和從前不大像了,倒像是有一雙巧手給你易了容。”

窦庭桂端正坐在椅子上,坐得如一尊泥塑,神情無一絲靈動,只木讷對答道:“歲月讓臣變得知輕重、尊卑,歲數大了,改變容貌也是再自然不過。”

淩霄帝皺了皺眉頭,“庭桂,我們親兄弟說話,一定要這麽生疏拘束嗎?”

窦庭桂:“臣與陛下先是君臣,而後才是兄弟,臣不敢有絲毫僭越。”

淩霄帝似是動了怒,手拍着床沿說:“罷了,罷了,你這是不原…”,話未說完,已然劇烈咳嗽起來。

老太監過來一下下地給他拍背順氣,嘴中一徑叨唠着:“陛下,保重龍體,保重龍體啊!”

Advertisement

這一口氣稍稍順下,淩霄帝探出一只手臂往外揮了揮,示意窦庭桂“退下吧”。

窦庭桂順從地起身後退至門處,正要轉身向外面走,耳聽得淩霄帝氣喘着說道:“老五,你的東西,我還給你,可好?”

窦庭桂聞言,躬身行大禮,說道:“陛下乃一國之君,臣不過是依附于陛下的一個閑散王爺,陛下忘了,當年“閑”這個字還是陛下賜給臣的,臣與陛下應當從無虧欠才對。”

言罷再不停留,轉身退出門外。

暮春時節的夜雨綿綿,把地磚洗得明亮亮的,映着宮牆上綿延的夜燈,透着一股說不出的幽深森冷。

幾個時辰後,大淩朝第七代皇帝—淩霄帝窦庭槐,駕崩。

淩霄帝留下的一紙遺诏中,避開了兩個尚年幼的小皇子,傳位于閑王爺—窦庭桂。

三月初七日,虎牙關破,大淩王朝又失三城。

風信部落一直是穿梭于關外廣婺森林原野裏的狼群,原本無拘無束、行蹤飄忽不定,那望不盡的草海和森林就是他們的規束,不想某一天卻突然轉了性,從追風逐日的酷烈中反過神來,一頭撲向了原野和森林之外。

草海之外,雖沒有肥厚的羊群,卻有五彩斑斓的金絲雀。

它們姿态優美,聲音動聽,随便抽掉一根羽毛都是豔光四射。

最主要的是,它們全都生活在雕黃金嵌寶石的富貴籠子裏,喝着最純美的甘露,唱着最動聽的歌兒,展現着最優美的體态,就連利爪都是精心剪磨修飾過的……

風信部落在“頭狼”的帶領下,在五個月間,以不足十五萬的兵力,将大淩朝百萬之師幾乎打成了一盤散沙。

過了虎牙關,再往前便是佑安城,大淩皇城的最後一道屏障。

大淩朝統共三百零三城,至此已陷落泰半,只要再破了佑安,平羌城便再無倚仗。屆時滅王城、擒皇族、将那片肥厚的土地來一場江山易主的大戲,顯然便如探囊取物般輕而易舉。

然而,三月初八日,醜時正,距離佑安城不足百裏之地時,風信部族的紮營地突遭大淩小股騎兵襲擾,但終是兵力懸殊,未成氣候,狼狽潰逃而去。

風信部欲一鼓作氣,當日疾行軍數十裏,至傍晚,大軍已經距佑安城不足十裏之地,眼見着那高城樓闕近在眼前,仿佛探手便能摘取一般。卻平地裏突起大風,順風而起的還有軍隊後方竄起的一片熊熊火勢,看方向,正是糧草辎重之處。

與此同時,狂風卷起的沙塵中,有兵車、戰馬同時殺将而出,一時間天地之中,狂沙鮮血混雜飛濺,到處是人的喊殺聲和戰馬的嘶鳴聲。

……

——佑安城的主動迎戰,以及虎牙關的野火複燃,這一切反擊都是令風信部大軍始料不及的,這是出兵大淩的近半年征戰中,遭遇到的最頑強的一次抵抗,原本的一盤散沙竟隐有聚攏之勢。

然而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接下來的這一戰,竟從暮春之初的三月直打到夏末秋初。

中間虎牙關三進□□,佑安城幾度瀕臨失守,守城的将領換了數個,一個踩着一個的屍骨站在那裏,站成了城牆上最堅硬的防線!

泱泱大國,萬裏疆土,所有的氣節都凝聚在了這最後的時光中。

然後在秋初的第一聲蟬鳴中,大淩最後的兵力被耗盡!

至此,前後歷時九個月,龐大的堤壩終被蝼蟻蛀空,再頑強的戰士也終究再攔不住關外狼群鐵騎的悍然入侵,佑安城守城将領及兵士,共計兩萬兩千三百一十八人,盡數殉城。佑安城失守…

狂瀾既倒不可挽,大廈将傾怎奈何。

大淩第十七代帝——窦庭桂,帝號淩雲,繼位三月餘,嘔心瀝血,縱有淩雲之志,卻終究難敵天命氣數。最終,成了一代亡國之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