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藍燕聽了四爺的話, 終于是忍不住擡頭狐疑的看着四爺。四爺竟問她個侍妾如何治理黃河,四爺他腦子沒壞吧。該不會是此次出京赈災腦子灌水吧。這種事不應該是去問朝堂上的大臣嗎。

雖然心裏吐槽, 但藍燕還是一副有些傻的樣子指着自己說道:“四爺,您問我?”

“四爺您開玩笑的吧?奴婢大字都不識幾個, 哪裏懂得如何治理黃河水患。這種事您不是應該去找朝廷的大臣們商量嗎?有道是食君之祿, 擔君之憂。大臣們領朝廷俸祿就該為皇上分憂,為百姓分憂。奴婢領的貝勒府的月例, 奴婢只要伺候好四爺您就行了,別的奴婢不懂。”

清朝不是說什麽後宮不得幹政嗎?她既沒有小說中女主解那些大的本事, 也沒那麽大膽,她只想活着,舒服的活着,甚至其他能者多勞,就讓別的操心去吧。

別說什麽為國為民, 她現在是連活着都艱難, 更別提本什麽為國為民了。

不是有句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她現在就只是窮者。她做不了救國救民的英雄。

她的來歷她是萬萬不敢暴露出去的, 而且她根本不相信四爺, 不相信四爺在知道她的來歷之後會饒她性命。

她沒有那麽大的理夢意願,她現在只想活着。

藍燕心裏想了許多, 但她是半點也不敢表露出來。

四爺聽了藍燕的話,心裏也在猜測,不過四爺也怕引起藍燕的懷疑。

四爺:“是爺了糊塗,不該問你這些。時辰不早了, 去沐浴吧。”

兩人各自沐浴之後,四爺便帶着藍燕共赴巫山。

四爺折騰狠了,藍燕又再次被做昏這去了,等四爺回味餘韻後發現藍燕已經睡着了。

原本四爺有潔癖,每次與妻妾行房後都要沐浴,可在藍燕這他卻沒有叫水沐浴。見藍燕已經睡了,四爺趕緊擁着藍燕閉上眼睛睡下。

四爺這是怕錯過藍燕的夢境。

已經入睡的藍燕此時已經進入夢境中了。夢境中的藍燕已經不是六、七歲模樣的小藍燕了;這一次夢境中藍燕是十七歲的高二年紀學生。藍燕正在上地理課。

Advertisement

四爺闖入了藍燕的課堂,不過這一次四爺不再是藍燕的同桌,可是阿飄。四爺就飄在藍燕身邊,而且沒有人看得到他。

四爺闖進教室時完全震驚了。

教室裏有幾十人,都是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十幾歲的男子女子在一起讀書,十幾歲的女子也能出來讀書,這樣的事情,這樣的景象是四爺從沒見過的。

滿人入關多年,已經被漢人同化了,重視男女大防。像這樣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在一間屋裏讀書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的。

大清像這麽大的男子女子都早已經成親了,若是滿人男子這般大有能力的已經領差事了,若是漢人男子這般大還有可能在讀書。可若是女子,不管是滿人還是漢人都已經嫁人生子了,怎麽可能還讀書。

四爺被震驚了,但也只是震驚了。因為已經多次進入藍燕夢境,四爺大概已經知道這是大清朝之後的年代,是在後世。至于是多少年後,他現在還不知。

不過四爺沒有震驚多久,因為講臺上地理老師開始講課,四爺飄到藍燕身邊。雖藍燕不再是小藍燕而是十七歲的藍燕,但四爺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藍燕。

藍燕在認真聽課,四爺飄到藍燕身邊後也認真聽課。

地理老師:“今天我們開始學第八單元的課本。第八單元主要內是河流的綜合治理,以長江三峽工程為例。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的意義和作用;第二是:百萬移民及其安置;第三是:三峽工程對生态環境和名勝古跡的影響及對策……”

四爺一聽到河流的綜合治理,他立即打起精神。

地理老師打開電腦上的教學內容投影到黑板上,四爺再次被震驚了。不過地理老師已經開始解釋課文內容,四爺只能将震驚壓下打起精神來聽課。

之後地理老師又播放長江三峽大壩的修建影像和大壩完工後的雄偉建築,四爺一次次的被震驚,被老師解的知識震驚,被先進的教學手段震驚,被先進的教導設備震驚,被長江三峽大壩的修建影像震驚,被三峽大壩震驚。四爺覺得自己都被震驚麻木了。

地理老師講的每個知識點,每一句話四爺都認真聽。因為沒有分析的時間,他就先記下。

地理老師講三峽工程,又講回之前講過關于水土流失的內容,重點強調植被被破壞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影響。

然後地理老師又拿黃河水土流失來舉例子,然後說起歷史上較大的黃河水災,當然也講到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暴漲,十幾道河堤缺口,上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的事。從黃河水災又講到98年的特大洪水……

四爺聽地理老師講到康熙四十六年的黃河水災時震驚得眼睛都快瞪脫眶了。于四爺來說康熙四十六年還沒到來,如今他卻知道了未來康熙四十六年要發生的事,如何能不震驚。

之前地理老師講的知識雖讓四爺震驚,但遠沒有知道康熙四十六黃河要發生水災讓四爺震驚。

地理老師:“關于河流治理,同學們有什麽看法和見解現在都可以說說。讓老師聽聽這節課你們都學到什麽?”

有一個男學生舉手,地理老師讓他起來說:“老師,您剛才講到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水災,我歷史記載,清朝時幾次黃河水災其實都是可以避免造成重災情的;之所以造成重大災情是因為清朝皇帝康熙中晚開始施仁政造成的。”

“我覺得康熙所為的仁政其實是他中晚年昏庸,為了圖好名聲。康熙中晚年九子奪嫡黨朋遍野,朝廷官員。康熙所為的仁政養了一大批貪官。那些貪官和諸皇子宗親将國庫當成自家私庫搬空了,雍正王朝中雍正奉康熙旨意查國庫時,國庫中竟只剩五十萬兩銀子。堂堂一國國庫只剩五十萬兩銀子,這是清朝最大的笑話之一,也是所謂的康熙盛世的大笑話,也是康熙仁政的大笑話。”

“康熙的那些貪污了朝廷治理黃河的銀子,貪污了朝廷赈災的銀子,視受災百姓于無視……”

那位男同學非常能說,滔滔不絕。地理老師好幾次想打斷他的話都沒成,只能讓他說完。老師無奈的模樣引得同學想低聲笑了起,有的同學忍着忍得好辛苦一直聳肩。

而衆人都看不見的四爺從一開始聽到那男同學說康熙中晚年昏庸時憤怒到無奈。四爺現在學執掌戶部,國庫還剩多少錢,沒有人比四爺更清楚了。

聽那男同學滔滔不絕之言,四爺從憤怒到無奈到羞愧。

四爺的心情除了他自己無人能知。

那男同學終于說完了,地理老師趕緊讓他坐下。

“許奕章同學說得很好,但你說的是歷史課的內容,我們現在是在上地理課。”同學們笑噴了。

地理老師又繼續說:“還有電視劇雖是根據歷史的編撰的,但和歷史還有些出入的。許同學愛看歷史劇,這是好事。只不過要分清電視劇和真正的歷史。”

地理老師:“現在還有沒有同學要發表見解看法的,同學們可以繼續發言。”

地理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他鼓勵同學踴躍發言,不少同學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四爺也聽得津津有味。同學的見解有些是很有用的,至少生為古人的四爺是沒想到的。這一堂課,藍燕沒有發言,不過她聽得很認真,筆記本上寫滿了課堂筆記,也時不時和同桌讨論。

藍燕的同桌說:“要是清朝的水泥的話,至少能鞏固河堤。”

藍燕說道:“清朝怎麽可能有水泥呢。水泥可是英國人約瑟夫·阿斯譜丁在1824才發明的。康熙四十六年,那才1707年,中間差了一百多年呢。就是清朝人做夢也不可能夢出水泥來。”

十七歲的藍燕如此說,而她絕對想不到,她就随身帶着個清朝的古人,而且還是清朝的皇子。

藍燕的同桌:“你說我們國家從東漢時期就有陶瓷出現了,燒了幾千年的陶瓷怎麽就沒人發現石灰石和粘土能燒出水泥呢?”

藍燕:“是他們的思想被桎梏了,沒有了創新和開發。燒陶瓷的只想怎麽燒出好的陶瓷進貢給皇家用,博得名聲和財富。他們沒有古人從混粘土中發明陶瓷的思想。他們想的只是如何把陶瓷做得更好,而不是從燒陶瓷中去發現新的東西。”

“古人大多是迷信又墨守成規,就像清宮劇裏後宮的女人一樣,動不動就是祖宗規矩。她們一輩子就被祖宗規矩給框在一個框,永遠走不出來,自然也就沒有創新了。我有時候想,他們為什麽不想想,他們也為成為後代的祖宗,既然自己以後也會是祖宗,那為什麽不自己定一定這祖宗規矩,讓後人也聽自己的話呢。”

藍燕同桌說道:“行啦,我們就不必替古人替祖宗們操心了,反正我們也不能去古代替祖宗定規矩,而且他們的祖宗規矩也框不了我們。下課了,我們一起上廁所去吧。”

四爺從夢中驚醒下,他滿臉尴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