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下堂妻(3)
柳家身為梅明軒的岳家,梅明軒不再參加科舉的事自然不會隐瞞着,第二天梅明軒就來到了縣城把抄好的書給書肆掌櫃的,拿了報酬就去柳家拜訪。
梅明軒拎着一份禮品登門,受到了柳父的接待,等把梅明軒把今後的打算一說,柳父的眉頭微微皺起,畢竟梅明軒原先的成績還是很不錯的,就此止步讓柳父覺得有些可惜了。
柳父掙錢之後就一心想着改換門庭,梅明軒這個女婿和他資助的那些人不過都是些備胎,他真正想培養的是他柳家的子嗣,只是現在他們還沒幾代,無法參加科舉,所以就先想着和文人們結個善緣。
“賢侄既然已經決定了,那老朽就不再多勸什麽了,不知賢侄可否已經選定了位置,什麽時候開始收學生?”柳父關切的問道。
“小侄準備在縣城開一家學堂授課,這樣一來也可以讓金娘離娘家近一點,二來則可以多收點學生,伯父要是願意,可以将柳家小外甥也送到學堂,和小侄的侄子們一同上課。”梅明軒道。
“此話當真!!”柳父聽了不由激動道,商人難走仕途,除了官方不允許外,還因為他們的身份挺受文人嫌棄的,那些文人寧願不要昂貴的束脩也要把商人的錢財拒之門外。
像柳家三代,柳父的孫子,壓根就沒有學習知識的地方,屬于有錢都買不來文化。
現在柳家三代雖然走不了科舉之路,但是能讀書認字,不至于當個睜眼瞎,還是讓柳父激動了起來。
柳父沒想到梅明軒會收不能科舉的商人之子讀書,梅明軒一臉正色道,“讀書有大用,我既然有能力,教書育人這事自然責無旁貸。”
“這次真的多謝賢侄了,馬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了,學堂什麽的你也不用找了,金娘的陪嫁裏就有一套位置合适的宅院,賢侄如若不嫌,那處宅院打掃打掃灰塵,馬上就能開課。”柳父迫不及待道,就差把所有事情都給梅明軒辦好,第二天就能把孫子送到梅明軒的學堂去。
“柳伯父還請冷靜,等小侄先去府衙備一下案,給官府說一聲,把手續都弄齊全再說。”梅明軒道。
“哦哦,對,看我急的把這麽重要的事都給忘了。”柳父猛的一拍腦門道,實在是和柳家有來往的全都是商人,他們對文人的事情知道的很少。
等梅明軒從柳家告辭,去府衙走完所有程序,回到村子的時候已經天暗。
“明軒啊,事情怎麽樣了?”一直在家等着的梅母第一時間迎上來問道。
“已經辦妥了,之後只需要找到學堂再去府衙跑一趟就行了。”這是為了在官員面前刷存在感,畢竟這個時候辦學堂的,那都是沖着科舉去的。
梅明軒是秀才,可以招收蒙童和童生。
Advertisement
梅母不懂這些,問也只是想跟兒子說幾句話,沒問兩句就去廚房裏去把留的飯菜給梅明軒端了上來,菜端上來還溫熱着,可見一直溫着。
對于梅明軒這個兒子梅母一直都是疼愛的,所作所為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梅明軒這個兒子,但是她對兒媳幹的就不是人事了,人性的複雜在梅母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見到梅明軒屋裏的光熄滅,梅母對梅父道,“老頭子,你有沒有覺得咱們明軒對咱們冷了不少?”
“孩子嘛,總是要長大的,老大他們幾個成婚後不也跟咱們沒有以前那麽親了,明軒這樣很正常。”梅父道。
男人心沒有女人細,梅母覺得事情應該不是梅父說的這樣,但她又找不出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只能嘆息着把這事忘到腦後。
成婚前一天,梅明軒從縣城回來,不僅帶回了夠蓋學堂的錢,還交給了梅母不少,灰褐麻布的荷包裏是幾塊零散的碎銀子,讓這輩子見過最多的錢就是銅板的梅父梅母驚呆了。
梅大柱三家人更是瞪圓了眼睛,梅母和梅父身為家裏面的大家長好歹還掌過錢,他們這些兒子平時連個銅板的影子都摸不到,至于銀子,這輩子更是第一次得見。
“明軒,這些錢你是從哪來的啊?”梅母驚道,當然她沒懷疑這是兒子走不正當路得來的,因為梅明軒并不具備做壞事的體格。
“是我靠抄書掙來的。”梅明軒據實相告道。
梅大柱幾兄弟倒吸一口涼氣,“抄書居然這麽掙錢?”他們感覺自己以前錯失了好幾個億。
“自然不是,普通的抄書哪有這價格,是書肆掌櫃的看我的字寫的好,推薦我去給別人寫一本佛經,這樣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只能算是一錘子買賣。”梅明軒道。
“一錘子買賣那也值錢啊。”梅母抱着那幾塊碎銀子樂不可支道。
“爹,娘,我想你們商量一件事,等學堂的事都弄好以後我肯定是要時常待在縣城裏的,再加上我們四兄弟都已經成家,所以爹和娘趁這會兒就把這個家給分了吧。”梅明軒道。
“你說什麽?!”梅父震驚道。
“分家?!明軒你在說什麽啊?”梅母不同意,銀子都顧不得,讓兒子趕緊把那句話給收回去。
“爹,娘,這事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這些年因為我讀書一事拖累家裏良多,對爹娘的虧欠就不說了,三個兄長已經各自成家有了孩子,也該顧一下他們的小家了。”梅明軒道。
梅大柱三兄弟聽了感動不已,覺得這些年對這個弟弟的疼愛和付出都值了,雖然他們兄弟幾個之間沒什麽共同話題,血緣關系卻是斬不斷的。
“明軒啊,是不是柳金娘撺掇着你要分家的?”梅母生氣道,梅明軒是小兒子,分家了并不需要和長輩住在一起,對柳金娘這個新媳婦自然最有利。
“這事和柳金娘有什麽關系?兒子不願的事難道她柳氏還能強迫我低頭認下不成?兒子可不是那種耳根子軟的人。”梅明軒生氣道,好似被梅母的質問傷到了一般。
見到他這樣,梅母心底火氣消失,而後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那也不能分家啊,分了家,你有了媳婦,娘再想見你就沒那麽容易了。”梅母道。
聽到梅母在給柳金娘上眼藥,梅明軒心裏感嘆原主和梅母真不愧是母子,一脈相承。
“爹,你勸勸我娘吧。”梅明軒對梅父道。
雖然平時都是梅母出面,梅父一聲不吭的,但實際上梅父才是這個家裏面的一家之主。
就像梅母為了原主而出面做這個惡人一樣,這麽多年,也是梅母為梅父出面維護的家裏權威。
比起情緒外露的梅母來,梅父才是這個家裏最不願意分家的存在。
因為四個兒子一旦分家,他這個大家長可就有名無實了。
但見到梅明軒這個最有出息的兒子分家的決心,梅父心下一嘆,對梅母勸道,“好了好了,樹大分枝,兒大分家,他們都這麽大年紀了,也該分出去過了,要不然像什麽樣子,再說就算分家了,我們照樣還是他們的爹娘,他們照樣得孝敬我們老兩口。”最後一句話梅父是對梅明軒說的。
梅父算是看明白了,上面三個頂天了讓他們老兩口餓不死,只有最小的梅明軒才是他們吃香喝辣的指望。
而梅明軒同樣承諾,“這是自然,爹娘又不會因為分家而生分,我只是愧疚幾位兄長罷了,能把侄子們教出一二,我這心裏才好受一些。”
“小弟說的對,爹娘是不會因為分家而變得生分的,我們兄弟幾個以後一定會好好的孝敬你們。”梅大柱兄弟三人連連向梅父梅母保證道。
分家意味着什麽?意味着他們今後可以掌管自己的錢財不用再上交了,可以關起門和自己媳婦和孩子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了,他們沒什麽不願意的。
兒子們都同意,哪怕梅母再不願意,這個家也在梅家族人的見證下分了。
梅大柱身為長子,得了六成家産,其中兩成是梅明軒明确不要留在梅家讓梅大柱這個大哥孝敬梅父梅母用的。
而梅明軒則在家裏成個親,以後就會搬到縣城去住,當然今後對梅父梅母該有的孝敬不會斷。
第二天,梅明軒迎娶柳金娘,不說十裏紅妝,卻也有一二十擡的嫁妝,雖然大多都是婚後的大件,但柳家這架勢還是讓梅家人震了震。
尤其是梅明軒的三個嫂子,看到柳金娘這些嫁妝眉眼頓跳,覺得自己被最小的弟媳給比下去了,還好她們農家女的身份可以穩穩壓柳金娘這個弟媳一頭,幾人心裏這才順了氣。
柳金娘明媚依舊,素手執紅色團扇,臉上帶着新人獨有的羞紅,梅明軒對她道,“委屈娘子了。”
“只要梅郎對金娘好,金娘就不委屈。”
“反之,金娘就委屈。”柳金娘大膽說道。
梅明軒再次挑眉,确認柳金娘不是一個任人揉捏的軟包子。
如此一來原著她的退場就耐人尋味了。
等洞房花燭,兩人情到濃時,柳金娘在梅明軒耳邊問道,“梅郎之前答應過金娘,讓金娘出去做生意的話可還算數?”
至于為什麽又問一遍?上一次她的身份是柳家女,這一次,她是以梅家婦的身份問的。
“自然算數。”梅明軒并不打算食言。
聽到讓她滿意的答案,柳金娘大大方方的給了梅明軒好感度。
【叮,攻略目标對宿主目前的好感度為:50%。】
柳金娘不知道梅明軒有系統可以掌握她的情緒,她心裏對梅明軒有五分的意,卻表現出了十二分。
第二天初為人婦的柳金娘在梅家處處附小做低,笑臉迎人,愣是讓準備給柳金娘小鞋穿的梅母沒抓到下手的地方。
梅明軒帶着妻子在村子裏住了三天,三天之後,柳金娘回門,梅明軒也一同離開去了縣城裏買好的住宅,一同帶走的還有梅家的幾個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