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結局(中)
遼地距離上京有許多路程。
當許太後廢帝的消息在遼地瘋狂傳開的時候, 上京還沒有反應。
殷衢大軍中聽了這消息,滿軍嘩然。殷衢整頓軍紀,并命人将許太後的荒唐言論加以辯駁,但是周朝以孝治天下, 太後天然就要壓過皇帝一道。
而這個太後, 卻說當今的天子不是正統,而遼王是正統。
可想而知, 會給殷衢軍中造成多大動蕩。
上京行宮。
殷明鸾的身子一天沉過一天, 她躲在行宮裏一方小天地裏,偷來些平靜,隐隐約約地, 她也聽說了外頭不太太平。
玉秋和檀冬在她跟前從來不說外面發生的事,因為殷明鸾臨産期近了, 又懷了雙生兒, 擔心她胡思亂想。
但是行宮畢竟不是真的世外桃源,一些影影綽綽的消息,也陸陸續續地傳到殷明鸾的耳朵裏。
比如說, 因為前方開戰, 遼王藏在上京的細作和一部分流寇開始作亂,趙太後命親衛軍加以絞殺, 趙太後因為此事更加驚慌, 擔心宮中生變, 于是緊閉宮門。
上京其他高門大戶也不敢輕易出門, 有些人人自危的陣勢。
但是也有好消息,南邊的倭寇作亂被平定下來,孫将軍留下善後,衛陵則北上去了遼地。
玉秋檀冬只管撿些好消息講給殷明鸾聽, 今天又說到了衛陵。
“衛将軍初到杭州,那□□督派人去驿館暗殺,卻被衛将軍蓋世神勇降服,後來,衛将軍領數千兵卒圍了總督府,那□□督納頭便拜。”
“後來,□□督也被衛将軍折服,稱他是英雄出少年呢。”
殷明鸾問道:“衛将軍如今已經到了遼地嗎?”
Advertisement
檀冬正扳着手指算時間,玉秋忽然間外頭小太監探頭探腦,于是走了出去。
片刻後,玉秋面帶驚訝:“衛将軍過來了。”
錦樓急匆匆跟在後頭:“還有陸大人。”
衛陵同陸桓下了馬車,走到行宮門前,互相行了拱手禮,一同邁步進去。
衛陵是從遼地回來的。
他一匹快馬匆忙從杭州來到了遼地,在深夜的時候來到王帳見到了殷衢。
殷衢聽他禀告了在杭州的事情,心中了然,知道南方已經無需擔憂。
衛陵禀告完畢,跪下道:“臣願領軍助陛下攻克叛賊。”
殷衢沉吟片刻,卻道:“你回上京吧。”
衛陵不解。
殷衢說道:“眼下正是兩軍對壘之際,上京人心惶惶。”
衛陵擡頭看着他的兄長,皺眉似乎不解,他心中激蕩。
殷衢輕輕笑了一笑:“疑人不用,朕以為你早已明白,弟弟。”
衛陵低頭,掩飾住過于震驚的神色。
衛陵原本怨恨過命運不公,他執念很深,後來,衛季的死讓他明白,要放過自己。
他從來不曾對九五之尊的位置有過渴望,他以寬宏大度的姿态守衛着國家,嘲弄着殷衢對他的防備。
可是殷衢告訴他,他不曾懷疑過他的用心。
衛陵感到眼眶有些發熱,他沉聲道:“必不辱使命,兄長。”
“去吧。”殷衢的聲音略帶疲倦。
在衛陵打開大帳後,殷衢加了一句囑托:“替朕好好照看着明鸾。”
衛陵于是又從遼地往上京趕去,在半路上,他聽說了許太後在遼王營帳中妖言惑衆的事。
衛陵動作很快,他回到上京的時候,斥候還落後了他許多天,所以許太後弄出的廢立之事并沒有傳到上京。
衛陵到上京之後,馬不停蹄就準備去看殷明鸾。
但是臨了,他忽然生出了些近鄉情怯之感。
右佥都禦史陸桓聽聞衛陵從遼地回來,顧不得發拜帖,也顧不得可能的流寇,當下就乘了馬車來見衛陵。
陸桓問了衛陵許多關于遼地的事,等到聽到許太後的懿旨,他大驚失色:“遭了。”
衛陵擰眉:“如何?”
衛陵領兵打仗自有一番才幹,可是對這些政事失了些敏銳。他在回上京途中聽說了這件事,知道不妙,但是并沒有特別挂心。
陸桓沒有時間解釋,忙對衛陵道:“我同你一起拜見皇後娘娘。”
馬車行至行宮。
兩人走了一路,終于将這件事情捋清楚了。
許太後發懿旨,擾亂了軍心,必須請動宮中的趙太後,和許太後辯上一辯。
但是趙太後因為擔心宮中生變,已經緊閉了宮門。朝中許黨殘存,弄得宮裏的老太後也有些疑神疑鬼起來。
若是他們去求見趙太後,很大可能是見不着的。
轉眼間,衛陵和陸桓已經來到了殿外。
裏頭傳來殷明鸾的聲音,很熟悉,但是似乎又有些陌生,讓門外候着的兩個人有些怔忪。
“快請進來吧。”
衛陵吸了一口氣,陸桓也正了身姿。
挑開簾子,殷明鸾正坐在裏間,端端正正地坐着,微笑看他們進來。
衛陵和陸桓對視一眼,不敢多看,一進門就肅然跪了下來:“臣請娘娘幫忙。”
殷明鸾被唬了一跳,連讓他們起來坐下講話。
衛陵于是将他在遼地的事情又對殷明鸾說了一遍,陸桓則說出了請動趙太後的計劃。
殷明鸾聽完驚疑不定,等到聽到說要入宮請動趙太後的時候,有些拿不定主意。
玉秋在後面暗暗着急,終于仍不住插嘴:“皇後娘娘月份大了,眼看就是這幾天,怎麽能勞動。”
衛陵和陸桓一愣,目光往殷明鸾的肚子上一繞,又飛快移走。
兩個大男人從來不曉得婦人的這些事,如今才覺得莽撞了,将這些壞消息說給殷明鸾聽,似乎有些不妥。
殷明鸾看了一眼玉秋,示意她不要多嘴。
陸桓說道:“不若請娘娘寫下字句,蓋上鳳印,交由衛将軍,這樣衛将軍才能出入宮廷,面奏太後。”
殷明鸾和衛陵對視一眼。
衛陵的身份實在微妙,在這個時候,趙太後是死也不會讓他進宮的。
殷明鸾冷靜下來,想得更多。
衛陵是日夜兼程,又有快馬,這才先于斥候回到上京,許太後這事的消息來源是衛陵,無論派出了誰去說,趙太後會相信嗎?
衛陵面色一沉,顯然也是想到這種可能。
在場諸人中,只有陸桓不清楚衛陵的身份,現在獨自焦急不已:“娘娘——”
殷明鸾勉強笑了笑,說道:“陸大人,衛将軍,先去外間略坐坐吧,讓我、想一想。”
陸桓和衛陵出去之後,玉秋和檀冬一左一右跪在殷明鸾的身邊,焦急說道:“娘娘,日子就在這幾天,千萬不要出岔子啊。”
殷明鸾撫了撫肚子。
她偏頭看了看窗外,天氣晴朗,正是好風光。
今日正是人心浮動之際,或許只有自己去,才能請動趙太後。
只是……
想到前兩天,禦醫剛剛為她診過脈象,對她說:“就是這幾天了,千萬要小心,這是雙生子,非同小可。”
留在行宮,等到生下乞巧兒,還是親自去宮裏,面見趙太後?
她忽然想到了殷衢臨出征前的那一晚輾轉反側。
殷明鸾輕聲說:“可是,我是皇後。”
不知道是對她自己說,還是對着玉秋和檀冬。
殷明鸾低頭,對着跪在她身邊的玉秋和檀冬說:“備車馬。”
接着她揚聲:“衛将軍,陸大人,走吧。”
雖然是白天,可是以往繁華熱鬧的上京街道卻是空無一人。
一輛,馬車緩慢地行着,後面跟着兩個騎馬的人。
殷明鸾坐在馬車裏,漸漸地臉色變得煞白一片,她額頭上還有細小的汗珠滲了出來。
玉秋和檀冬見着這樣的動靜,不由得也臉色慘白,她們兩人不住地用帕子給殷明鸾擦拭額頭,聲音發抖:“娘娘,堅持一下。”
檀冬捏着手帕,忽然大聲說道:“不行!快掉頭回去!”
殷明鸾虛弱觑她一眼:“閉嘴。”
檀冬将帕子扔到地上,鑽出了馬車,玉秋看了一眼殷明鸾,咬牙跟了下去。
玉秋跳下了車,将要對陸桓衛陵說話的檀冬奮力一拽,狠狠看着她:“不要亂說話,這是娘娘的意思。”
“可是……”
跟在後面的衛陵和陸桓顯然看到了眼前的動靜。
他二人猜到了什麽,跳下了馬,揭開車帷看着殷明鸾臉色慘白。
衛陵和陸桓連問道:“怎麽了?”
殷明鸾咬牙:“不礙事,快走。”
衛陵一向果決,陸桓一向從容,到了這個時候,卻都焦急地拿不出主意來。
殷明鸾忍着疼痛,輕聲道:“已經行了半路,難道是要回頭嗎?本宮命令你們,走!”
衛陵下了決心:“走!”
陸桓快馬前去開路,向守城門的侍衛出示皇後鳳印,厲聲喝道:“皇後就要進來,快開宮門!”
侍衛認得陸桓,知道這位大人一向溫文爾雅,現在卻露出一副要吃人的樣子,他查驗了鳳印之後,大聲向同伴喝道:“快開宮門!”
趙太後陡然在長春宮聽到了皇後進宮的消息,驚得手中茶盞都摔了。
“誰,你們說誰進宮了?”
前兩天她才聽說了行宮那邊的消息,也就是這幾天,皇後就要生産了,怎麽會?
趙太後緊張起來:“來人!”
莫不是叛軍?
“母後——”
殿外卻傳來一聲輕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