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皇上的豁達
皇上?
張瞳茫然望着太後。
她是真的不知道太後說些什麽。但是,似乎她說的東西很重要。
太後見張瞳不語也不寫,心中更有些氣,心道:難道我就這麽不值得你認真回答?
想起以前總是聽說後宮裏女人得寵會如何如何,還一直不信。因為,她自己就是被先皇專寵一世的,卻自認絕不過分,所以從未上心過後宮之事。如今見了張瞳,才覺此言非虛。
這個啞女,才剛得到皇帝的垂青,就已經不将自己放在眼裏了!
可憐張瞳哪裏敢不将她放在眼裏,而是真是完全不知情啊!
不知情到根本無話可說好麽?讓她怎麽寫?
但太後顯然不那麽認為,并且多年說一不二的生活,已經讓她習慣了以自己的主觀判斷作為真理。
所以,想也不想,太後直接喊外面的人:“來人,靜元宮張瞳失德,打入冷宮!”
“是。”
管事的大宮女顫聲回答。
張瞳手中的紙筆,掉到地上。
處理完張瞳後,太後才算解了氣。
回到自己宮中,想起張瞳的身份,又覺得還是要安慰張家人一番,不能為此涼了張子衡的心。
太後終究是女中豪傑,當年也是跟着先皇打天下的,殺伐果斷還是有遠見卓識。所以,剛才擔心女兒的身份和幸福,一時頭腦發熱。如今冷靜下來,卻還是要想一想拉攏張子衡之法。
翌日,冷幽篁起床,就發現桌子上放着一張折子,是跟着早膳一起遞過來的。
拿起翻開,卻是太後寫的。
不為別事,只為将張鳳煌升為皇宮禦林軍副統領。
冷幽篁吃的一口清粥差點噴出來。
看來張瞳跟自己母親這婆媳關系處得不錯嘛,居然這麽快母後就為張家人說話了。
只是,禦林軍副統領……呵呵,他張鳳煌何德何能?
将折子丢到一邊,冷幽篁一面吃粥,一面吩咐貼身太監:“下朝之後,你在殿外把顧吟歌給攔了,讓他下朝後來見朕。”
“是。”
太監趕緊應承。
當日的早朝,皇帝重新回歸,萬衆歡騰。
因為此前對外放的消息,是皇帝龍體欠安,不能行早朝之禮。一應奏本,都由丞相張子衡用臣子專用的藍批批閱。所以,冷幽篁回歸,大臣們都熱烈慶祝皇上龍體轉安!
雖然有人知道真相,也有人猜到了真相,卻都看穿不說穿,跟着一起恭賀皇帝龍體痊愈。
冷幽篁幹笑了笑,便開始處理正事。
無非是“有本奏來、無本退朝”,反正,如今冷幽篁最關心的事,肯定不在朝堂的奏本裏。
她現在最關心的是:已孕皇嫂的安全,和淩若素的忠奸!
而這兩樣,還得仰仗顧吟歌那只欠揍狐貍。
不過,這狐貍确實越來越欠揍了。
冷幽篁看着滿面紅光、皮膚吹彈可破,明顯發了福的顧吟歌,如是想。
顧吟歌也跟着大臣們跪着恭賀,冷不妨被某皇帝的眼神略過,跟針紮一樣疼。
她也很委屈:并不是看到她被抓很高興好麽,只是肉食吃太多,氣色本來就好啊,紅光滿面真的只因為吃得好好麽!發福什麽的,她自己也不想啊!至于皮膚……汗,你見過哪個胖子不是吹彈可破麽?
下了朝,顧吟歌晃晃悠悠準備跟大臣們一起回去,卻被忠心的太監留住,輕聲在耳畔道:“大人請留步,皇上有請。”
顧吟歌心裏一跳。
雖然知道還是商量正事,但自從冷幽篁被抓走後,兩人許久未見,還真是十分挂念。而當着別人的面,又不好太靠近,比兩人相處時又多了一層距離。如今冷幽篁下朝單獨相邀,正是再符合她心意不過。
跟着太監屁颠屁颠,輕車熟路去了冷幽篁的宮裏。
還是那個宮殿,還是那張龍床,還是有一盤水晶葡萄。
但兩個人,卻似回不到最初的心清如水、嬉戲打鬧。
一來,兩人許久未見,說不出來的感覺還是需要一個緩沖。二來,才是最重要的,冷幽篁和顧吟歌二人,都覺得心裏有什麽想說而說不出的……總之,有些別別扭扭。
“唔,來啦。喏,澤國新進貢的葡萄,給朕剝幾顆來嘗嘗。”
冷幽篁作為帝王的心理素質優勢,再一次體現。她率先亮出高姿态,如往日一般笑嘻嘻。
得了這笑,顧吟歌才放下心來,也跟着輕松了,歡快地去一旁剝葡萄。
“皇上每日這般吃下去,也不怕變成一顆葡萄。”
“你不吃葡萄,卻已然長成了葡萄。”冷幽篁嗤笑。
顧吟歌死魚眼:“微臣會減肥的。”
“那就好。雖然你是代理的,畢竟也是朕的丞相,形象還是重要。總不能讓老百姓覺得我們朝廷盡是腦滿腸肥的貪官。”
“微臣會減肥的。”
……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漸漸氣氛重又融洽如以往,仿佛中間的一切都沒發生一樣。至于中間顧吟歌的罷朝事件,冷幽篁沒有再問,顧吟歌也沒有說。
如果說,以前顧吟歌完全是看中冷幽篁的顏的話,那麽,在漸漸相處的日子裏,她是真的原來越發現了冷幽篁的可愛之處。尤其是今天這種情況,她更覺冷幽篁的豁達可貴。
或許,這世上,唯有冷幽篁,能給她這種一笑泯所有的包容。
帶着說不出的溫暖,顧吟歌盡職地問正事:“皇上,你今日喊微臣來,所為何事?”
冷幽篁并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笑着想了想,才道:“有事。但在說事之前,朕想先向你了解一件事,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哦?”顧吟歌眼睛一跳。
“你到底是誰?”冷幽篁望着顧吟歌,一字一句道,“當日,我在一條溪邊遇見你,你說你無家可歸,我們卻又一聊便似投契半生,所以,朕将你帶回宮裏。之後,你幫朕辦事,從無失手。而你的官銜,也一路升遷,直至代理右相。只是,朕從未問過,你到底是誰?”